一种电梯故障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4364发布日期:2020-07-10 17:3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故障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梯故障预警领域,涉及一种电梯故障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经济突飞猛进,电梯成为继飞机、火车、汽车之后的第四大交通工具。在电梯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电梯安全面临着生产质量下降、维保质量下降、安全意识不足的严峻形势。目前,电梯通话装置或电梯应急通信系统基本做到了国内全覆盖;全国已有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电梯安全监管系统。但是,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属于被动呼救方式,只在乘客被困时才用;而电梯安全监管系统虽然可以实时主动报警,但并不能实现电梯事故的预警预报。现有电梯出现故障后,一般由物业在电梯口摆放故障维修标志以提醒乘客,在电梯出现故障与摆放标志之间存在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乘客乘坐电梯仍旧会把故障电梯作为选择,进而容易耽误乘客时间,且人工摆放故障标志受人工影响因素大,此设备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故障预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故障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警机构和标识装置,所述预警机构设置于电梯组件上,所述电梯组件包括电梯上板、电梯底板、电梯外门和电梯侧板,所述标识装置设置于电梯外门,所述预警机构控制标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机构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报警模块、语音模块、辅助模块和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开合装置、伸展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电梯外门内侧,所述伸展装置位于升降装置和开合装置之间,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伸展装置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外门的开合腔,所述开合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开合腔上下侧设置有合腔,所述合腔转动设置有对称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由固设于所述电梯外门的旋转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转动杆固设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可通过皮带或链条动力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置与所述开合腔和合腔滑动连接的开合板。

进一步的;所述伸展装置包括伸展块,所述伸展块设置为十字型结构,所述伸展块内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转动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固设有主动锥轮和主动轮,所述主动锥轮和主动轮啮合连接有环形阵列的从动锥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锥轮和从动轮固设在转轴和动力转杆上,与所述转轴和动力转杆螺纹传动有伸展杆和伸展板。

进一步的;所述伸展装置还包括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环腔,与所述环腔滑动连接设置有齿环,所述环腔连通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连腔,所述连腔连通设置有移动腔和滑移腔,所述伸展块上设置有卡腔,与所述滑移腔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移动腔对称设置的卡块,所述卡块宽度与卡腔宽度相配,所述卡块通过伸入卡腔内将伸展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卡块上转动设置有连杆,与所述移动腔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齿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设置有连板,所述某一连腔内转动设置有与齿环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固设于电梯外门内的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内腔和对称的升降腔,所述内腔内转动设置有传输杆,所述传输杆通过固设于电梯外门内的动力电机动力连接,所述传输杆上固设有对称的转动锥轮,转动贯穿所述升降腔转动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延伸至内腔内,所述转柱固设有与转动锥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锥轮,所述转柱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升降腔滑动连接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贯穿升降腔并与所述伸展块固设连接,所述升降块设置为l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机构还可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采集电梯内实时的图像,当电梯故障报警后,所述供电模块将实时图像一并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机构还可包括辅助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可包括辅助功能的装置,如空气清洁、干燥等功能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伸展杆、转轴和伸展板的高度与所述伸展块平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故障预警装置为电梯运营提供关键预警信息,有利于电梯的维修人员提前对关键设备进行检修,可有效避免关键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运营,本发明采集并存储电梯数据,从而加大对异常数据的监控,持续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同时电梯预警故障时自动弹出标识装置,降低了人工的影响,不仅起到提醒乘客的目的,还能起到阻拦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预警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标识装置a-a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伸展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d方向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e-e的剖切示意图。

图8为图3中f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识:电梯底板101、电梯外门103、电梯厢104、电梯上板105、预警机构107、开合腔108、电梯侧板109、数据采集模块601、数据处理模块602、供电模块603、图像处理模块604、数据存储模块605、报警模块606、语音模块607、辅助模块608、控制模块609、动力电机202、合腔207、转动杆208、开合板209、驱动电机210、转腔211、转杆212、旋转电机220、动力轮221、容腔302、伸展块303、啮合腔304、从动锥轮305、传动腔306、滑轴307、主动锥轮308、主动轮309、从动轮311、连接腔312、转轴313、贯穿腔314、伸展板315、滑杆316、动力转杆317、环腔318、齿环319、伸展杆320、滑腔340、连腔401、卡腔402、卡块403、滑移腔404、连杆405、连接块406、移动腔407、连板408、齿轮409、升降块501、转柱502、升降腔503、转动锥轮504、传动锥轮505、内腔506、传输杆50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一种电梯故障预警装置,包括预警机构107和标识装置,所述预警机构107设置于电梯组件上,所述电梯组件包括电梯上板105、电梯底板101、电梯外门103和电梯侧板109,所述标识装置设置于电梯外门103,所述预警机构107控制标识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电梯组件包括电梯上板105、电梯底板101、电梯外门103和电梯侧板109,所述电梯侧板109左右对称且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梯上板105下侧,所述电梯底板101垂直设置于电梯侧板109下侧,所述电梯上板105与电梯底板101平行设置,所述电梯外门103左右对称滑动连接电梯上板105和电梯底板101,所述电梯外门103位于电梯侧板109前侧,且互相垂直,所述电梯上板105、电梯底板101和电梯侧板109构成电梯厢104,所述电梯厢104是乘客乘坐空间。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警机构107设置于电梯上板105的下侧;所述预警机构107通过电梯历史数据,建立特征模型,并收集实时数据不断进行预警分析,数据异常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警机构107包括数据采集模块601、数据处理模块602、供电模块603、图像处理模块604、数据存储模块605、报警模块606、语音模块607、辅助模块608和控制模块609,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01采集与电梯相关的运行状态、日常维保、基础、故障和报警数据,还采集包括电梯电流、电压、速度、加速度、载重、连续运行时间等重要因素,所述数据处理模块602有电梯历史数据,包括正常和异常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01采集的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602,并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602内的历史数据对比,若实时数据趋向于异常数据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602将该数据存储,并将数据信号传输至报警模块606、语音模块607和控制模块609,所述报警模块606通过无线或有线的通讯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外部设备可包括服务器或便携终端,所述语音模块607及时提醒当时电梯内的乘客,提高电梯的可靠性;所述供电模块603为预警机构107供电,供电方式可采用内部电源,如蓄电池;所述数据存储模块605设置为硬盘、存储卡等存储介质及相关的接口,可用于存储所述预警机构107内的程序和数据以及数据采集模块601采集的数据,所述控制模块609控制预警机构107和标识装置的整体行动。

所述预警机构107还可包括供电模块603,所述供电模块603采集电梯内实时的图像,当电梯故障报警后,所述供电模块603将实时图像一并传输,进一步方便维修人员了解电梯状况。

所述预警机构107还可包括辅助模块608,所述辅助模块608可包括辅助功能的装置,如空气清洁、干燥等功能的装置,进一步提高电梯的功能性。

如图3所示,所述标识装置包括开合装置、伸展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电梯外门103内侧,所述伸展装置位于升降装置和开合装置之间,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伸展装置的升降。

如图6所示,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外门103的开合腔108,所述开合腔108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开合腔108上下对称连通设置有合腔207,所述合腔207上下转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转动杆208,所述左侧转动杆208由固设于所述电梯外门103的旋转电机220动力连接,所述转动杆208固设有位于一侧合腔207内的动力轮221,所述动力轮221可通过皮带或链条动力连接,所述转动杆208上设置与所述开合腔108和合腔207滑动连接的开合板209,在实施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609控制旋转电机220启动,驱动所述开合板209以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直至将位于开合腔108后侧的装置与外部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伸展装置设置于与所述开合腔108连通的容腔302内,所述伸展装置包括伸展块3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展块303设置为十字型结构,所述伸展块303内设置有传动腔306,所述传动腔306连通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连接腔312和啮合腔304,所述连接腔312和啮合腔304数量设置为四组,所述啮合腔304设置于连接腔312外侧,所述传动腔306转动设置有滑轴307,所述滑轴307外表面固设有位于传动腔306内的主动锥轮308和主动轮309,所述啮合腔304外侧垂直设置有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滑腔340,所述啮合腔304转动设置有转轴313,所述转轴313转动贯穿滑腔340且与所述伸展块303高度平齐,所述转轴313外表面固设位于啮合腔304内且与所述主动锥轮308啮合连接的从动锥轮305,所述转轴313位于滑腔340内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313螺纹连接设置有与所述滑腔340侧面滑动连接的伸展杆320,所述转轴313内设置有贯穿的贯穿腔314,所述连接腔312转动设置有动力转杆317,所述动力转杆317转动贯穿贯穿腔314,所述动力转杆317外表面设置有位于连接腔312内且与所述主动轮309啮合连接的从动轮311,所述动力转杆317位于贯穿腔314内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动力转杆317螺纹连接设置有伸展板315,所述贯穿腔314固设有位于动力转杆317左右对称位置的滑杆316,所述滑杆316与所述伸展板315滑动连接,所述主动轮309与从动轮311传动比和主动锥轮308与从动锥轮305传动比满足所述伸展杆320移动距离小于伸展板315移动距离,优选的,所述伸展板315移动距离是所述伸展杆320移动距离的两倍,所述容腔302右侧设置有转腔211,所述转腔211右侧固设有驱动电机210,所述驱动电机210输出轴固设有与所述转腔211转动连接的转杆212,所述转杆212与所述滑轴307滑动连接设置。在实施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609控制驱动电机210启动,所述主动锥轮308和主动轮309驱动所述从动锥轮305和从动轮311转动,所述主动锥轮308带动转轴313转动,所述转轴313转动后驱动所述伸展杆320移动,所述从动轮311带动动力转杆317转动,所述动力转杆317转动后驱动所述伸展板315移动。

如图5所示,所述伸展装置还包括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容腔302连通设置的环腔318,与所述环腔318滑动连接设置有齿环319,所述环腔318连通设置有环形阵列的连腔401,所述连腔401数量设置为四组,所述连腔401连通设置有移动腔407和弧形结构的滑移腔404,所述伸展块303上设置有与滑移腔404连通且相对设置的卡腔402,与所述滑移腔404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移动腔407对称设置的卡块403,所述卡块403宽度与卡腔402宽度相配,所述卡块403通过伸入卡腔402内将伸展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卡块403上转动设置有连杆405,与所述移动腔407滑动连接有连接块406,所述连接块406与连杆405转动连接,所述齿环319与连接块406转动连接设置有连板408,所述某一连腔401内转动设置有与齿环319啮合连接的齿轮409,所述齿轮409通过固设于电梯外门103内的电机驱动,在实施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609控制电机驱动齿轮409转动,所述齿轮409带动齿环319转动,此时所述齿环319带动连板408移动,通过连杆传动,所述连板408带动卡块403移动,使所述卡块403脱离卡腔402即可。

如图3、8所示,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伸展装置右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位于电梯外门103内的内腔506和上下对称的升降腔503,所述内腔506内转动设置有传输杆507,所述传输杆507通过固设于电梯外门103内的动力电机202动力连接,所述传输杆507上固设有上下对称的转动锥轮504,转动贯穿所述升降腔503转动设置有转柱502,所述转柱502延伸至内腔506内,所述转柱502外表面固设有位于内腔506内且与转动锥轮504啮合连接的传动锥轮505,所述转柱502位于升降腔503内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与所述转柱502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升降腔503滑动连接的升降块501,所述升降块501贯穿升降腔503并与所述伸展块303固设连接,所述升降块501设置为l型结构。在实施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609控制动力电机202启动,通过转动锥轮504与传动锥轮505啮合传动,所述转柱502转动后驱动所述升降块501移动,进而带动伸展装置进行升降运动。

综上所述,所述伸展杆320、转轴313和伸展板315的高度与所述伸展块303平齐。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预警机构107可不包括合腔207,而通过增加指示灯模块对乘客进行提醒。

所述伸展装置可设置为不对称的两组,也可设置为一组或多于两组。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