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4660发布日期:2020-07-04 04:2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检验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

当今检验科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便是血检,而采集后的血液一般是存放在试管之中,但是存放血液等体液样本用的试管不容易固定,存在倾覆的可能性,而且并不容易进行保存,对此需要设计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解决了当今检验科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便是血检,而采集后的血液一般是存放在试管之中,但是存放血液等体液样本用的试管不容易固定,存在倾覆的可能性,而且并不容易进行保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包括一个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上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所述放置机构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机构,对应所述定位机构位置的放置箱上设置有一个按压机构,所述放置箱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箱盖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机构包括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放置箱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放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四个限位槽,四个所述限位槽分别开设在安装槽的相对槽壁上,四个所述限位槽均滑动连接有一块限位块,四块所述限位块的其中一端分别贯穿对应限位槽的槽口并延伸至安装槽内且固定连接在放置盒的相对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开设在放置盒上,所述定位孔内滑动连接有一根定位杆,所述定位孔内开设有一个环形槽,对应所述环形槽位置的定位杆上固定套接有一根环形块,所述环形块远离定位杆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内,所述环形块远离按压机构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环形块的一端与环形槽的槽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机构包括一个按压孔,所述按压孔贯穿开设在对应定位孔位置的安装槽槽壁上,所述按压孔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其中一端贯穿按压孔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放置箱外且固定连接有一块按压板,所述按压孔的相对孔壁上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滑块,两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端均延伸至按压孔内且固定连接在按压杆的对应杆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箱门机构包括一个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放置箱的上表面,所述箱门远离合页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卡扣,对应所述第一卡扣位置的放置箱一侧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相扣接,所述箱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提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其中一端贯穿定位孔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放置槽内且固定连接有一块夹持块,所述定位杆远离夹持块的一端贯穿定位孔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对应槽壁相抵。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的恒温方法,血液在采集后通过离心的方式进行成分分离,分离完成后添加保存液并通过血液储存瓶将其放置于放置槽中,之后再将放置箱放置于温度位于1度到零下6度之间的冷藏室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箱门将血液储存瓶放置于放置槽内,再通过按动按压板推动定位杆,使得定位杆被推出按压孔内,且同时带动夹持块对血液储存瓶进行夹持,使得血液储存瓶在放置箱内不会轻易晃动,然后再向下按动放置盒并关闭箱门,同时定位杆下降并一直与安装槽槽壁相抵,可以一直保持对血液储存瓶的夹持固定,使得血液储存瓶的夹持较为稳固,避免血液储存瓶会造成倾覆。

2、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箱门,此时第一弹簧推动放置盒向上上升,同时定位杆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始终与安装槽槽壁相抵,当定位杆与按压孔相重合时会被第二弹簧弹入按压孔对放置盒进行定位,同时带动夹持块进入定位孔解除对血液储存瓶的固定,使得血液储存瓶便于被取出。

3、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恒温方法,首先在血液采集后通过离心的方式进行成分分离,并向内部添加保存液避免血液会被冻结,之后再将其放置于放置箱内,并将放置箱放置于温度位于1度到零下6度之间的冷藏室内,以保证血液可以存放30-35天。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箱;2、放置机构;21、安装槽;22、第一弹簧;23、放置盒;24、放置槽;3、限位机构;31、限位槽;32、限位块;4、定位机构;41、定位孔;42、定位杆;43、环形槽;44、环形块;45、第二弹簧;5、按压机构;51、按压孔;52、按压杆;53、按压板;54、滑槽;55、滑块;6、箱门机构;61、箱门;62、第一卡扣;63、第二卡扣;64、提拉把手;7、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包括一个放置箱1,放置箱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放置机构2,放置机构2上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3,放置机构2上设置有一个定位机构4,对应定位机构4位置的放置箱1上设置有一个按压机构5,放置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箱盖机构6,将血液储存瓶放置于放置机构2内,并通过定位机构4对放置机构2内的血液储存瓶进行夹持,同时还可以通过定位机构4对放置机构2进行定位。

其中,放置机构2包括一个安装槽21,安装槽21开设在放置箱1的上表面,安装槽2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22,若干个第一弹簧2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放置盒23,放置盒23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放置槽24。

其中,限位机构3包括四个限位槽31,四个限位槽31分别开设在安装槽21的相对槽壁上,四个限位槽31均滑动连接有一块限位块32,四块限位块32的其中一端分别贯穿对应限位槽31的槽口并延伸至安装槽21内且固定连接在放置盒23的相对侧壁上。

其中,定位机构4包括一个定位孔41,定位孔41贯穿开设在放置盒23上,定位孔41内滑动连接有一根定位杆42,定位孔41内开设有一个环形槽43,对应环形槽43位置的定位杆42上固定套接有一根环形块44,环形块44远离定位杆43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43内,环形块44远离按压机构5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45,第二弹簧45远离环形块44的一端与环形槽43的槽壁固定连接。

其中,按压机构5包括一个按压孔51,按压孔51贯穿开设在对应定位孔41位置的安装槽21槽壁上,按压孔51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按压杆52,按压杆52的其中一端贯穿按压孔51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放置箱1外且固定连接有一块按压板53,按压孔51的相对孔壁上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滑槽54,两个滑槽54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滑块55,两块滑块55相向的一端均延伸至按压孔51内且固定连接在按压杆52的对应杆壁上。

其中,箱门机构6包括一个箱门61,箱门61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放置箱1的上表面,箱门61远离合页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卡扣62,对应第一卡扣62位置的放置箱1一侧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卡扣63,第一卡扣62与第二卡扣63相扣接,箱门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提拉把手64。

其中,定位杆41的其中一端贯穿定位孔42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放置槽24内且固定连接有一块夹持块7,定位杆42远离夹持块7的一端贯穿定位孔41的对应孔口并延伸至安装槽21内且与安装槽21的对应槽壁相抵。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的恒温方法,血液在采集后通过离心的方式进行成分分离,分离完成后添加保存液并通过血液储存瓶将其放置于放置槽24中,之后再将放置箱1放置于温度位于1度到零下6度之间的冷藏室内。

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箱及恒温方法,首先在血液采集后通过离心的方式进行成分分离,并向内部添加保存液避免血液会被冻结,然后再打开箱门61,并将血液储存瓶放置于放置盒23上的放置槽24内,此时可以通过按动按压板53推动按压杆52,按压杆52推动定位杆42移出按压孔51内,此时再按动放置盒23,使得放置盒23完全缩回安装槽21内,此时可以关闭箱门61并通过第一卡扣62与第二卡扣63之间进行扣接来对箱门61进行固定,放置盒23下降的同时定位杆42同步下降,定位杆42下降的同时始终与安装槽21的槽壁相抵,使得定位杆42一直同步推动夹持块7对血液储存瓶进行夹持,进而使得血液储存瓶在放置箱内不会轻易晃动,进而避免血液储存瓶会造成倾覆,之后再将将放置箱1放置于温度位于1度到零下6度之间的冷藏室内,以保证血液可以存放30-35天;在需要使用时,可以打开第一卡扣62与第二卡扣63之间的扣接,并打开箱门61,此时在第一弹簧22的弹力下,放置盒23向上上升,放置盒23在限位槽31与限位块32的限位下,只能进行垂直升降,使得放置盒23带动定位杆42上升至与按压孔51相平行时,定位杆42在第二弹簧45的弹力下弹入按压孔51内,进而对放置盒23进行定位,同时带动夹持块7进入定位孔41内解除了对血液储存瓶的夹持,使得血液储存瓶便于被取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