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方法以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03443发布日期:2020-08-11 21:0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方法以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智能调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写字楼、医院等楼层较多且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上下班高峰期时,需要乘用电梯的人员比较多,且集中,通常需要排长队,而且乘用人员往往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楼层,从而导致电梯几乎在每个楼层都要停靠,这样无疑大大加长了电梯单次上落的时间,耗费乘用人员大量的时间。

为了解决电梯频繁停靠耗费时间的问题,现有的部分电梯系统采取单双层停靠或者分段停靠的方式运行,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梯单次运行的停靠次数,节省部分乘用时间,但是该电梯停靠方式仍然属于不可控的、分散的停靠方式,还存在每个有权限停靠的楼层都可能停靠的问题,灵活性较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方法,该电梯运行方法能够根据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进行灵活的调度,将目的楼层相同的人员调度至同一个轿厢中,获得效率最高的电梯运行方式,减少乘用时间。

本发明中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乘用人员通过乘坐信息端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

(2)电梯调度中心接收到乘坐信息后,对乘坐信息的目的楼层的层别以及数量进行分析,以电梯的整体乘坐效率最高为原则,按照下面的方法作出调度方案:

将目的楼层的数量设为x,将可调度电梯的数量设为y;

当x<y时,电梯调度中心将目的楼层平均分配给与目的楼层等量的可调度电梯,该与目的楼层等量的可调度电梯按照移动至起始楼层所需时间最少的原则进行选用,获得分配任务的电梯将乘用人员搭载往对应的目的楼层;

当x≥y时,x/y=z,若z为整数时,电梯调度中心将目的楼层平均分配给可调度电梯,每个电梯负责相同数量的目的楼层;若z为非整数时,电梯调度中心按照不同电梯之间分配到的目的楼层数量之差少于2的原则,将目的楼层分配给可调度电梯;

(3)乘用人员按照调度方案,进入分配好的轿厢中,目的楼层相同的人员分配到同一个轿厢中;

(4)电梯控制系统根据调度方案控制不同的电梯分别在不同的目的楼层停靠。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可调度电梯包括在作调度方案时停靠在起始楼层的电梯以及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其中,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选用为可调度电梯的判定条件为:

将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按到达的时间顺序先后排序,将待判定电梯移动至起始楼层的电梯所需的时间设为t移动;将已停靠在起始楼层的可调度电梯以及排序在待判定电梯之前的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完成全部乘用人员的搭乘工作所需的最少运行时间设为ta1,将已停靠在起始楼层的可调度电梯、排序在待判定电梯之前的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以及待判定电梯完成全部乘用人员的搭乘工作所需的最少运行时间设为ta2,则满足:

t移动<ta1-ta2。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乘坐信息已经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所以电梯调度中心可以提前根据上传的乘坐信息进行电梯运行时间的计算,作出预判,结合电梯运行的状态,不断地计算各个可行的调度方案,力求得到最高的电梯运行效率。

优选地,将单个乘用人员上落平均所需的时间设为t上落,将乘用人员的数量设为m;将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过单个楼层所需的时间设为t运行,将电梯运行经过的楼层总数设为n;将电梯停靠一次时相对于正常运行所增加的额外时间设为t停靠,将分配给电梯的目的楼层的数量设为x分配;那么单个电梯的运行时间为:

t=mt上落+nt运行+x分配t停靠。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将电梯的运行状态分为上行状态和下行状态,当电梯处于下行状态时,电梯调度中心在对应的电梯上作出乘用人员的上行调度方案;当电梯处于上行状态时,电梯调度中心在对应的电梯上作出乘用人员的下行调度方案。

优选地,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将收集到的乘坐信息进行相同时间跨度的划分,划分的时间跨度设为t划分,每经过时间t划分,划分一段乘坐信息;

当非上一个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进行下一段乘坐信息的调度分析,并将调度方案公布出来;其中,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在每次调度任务中记录执行该任务的电梯,当电梯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分析该电梯是否属于上一个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若不属于上一个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开展新的调度任务;若属于上一个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继续当前的调度任务。

进一步,每一段乘坐信息中包括上行信息或/和下行信息;当电梯从上行状态转变为下行状态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将对应时间段中的乘坐信息的上行信息进行调度分析;

当电梯从下行状态转变为上行状态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将对应时间段中的乘坐信息的下行信息进行调度分析。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当x≥y时,先按照楼层升高的顺序,将与可调度电梯的数量相同的较低楼层平均分配给可调度电梯,再进行剩下的较高楼层的分配工作。具体地,本优选中的“较低楼层”属于非固定概念,较低楼层的数量取决于可调度电梯的数量,例如,可调度电梯数量为三个,那么先将三个较低楼层平均分配给三个可调度电梯,再进行剩下的较高楼层的分配工作,这样可以确保去往较低楼层的乘用人员可以“一步到位”。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乘坐信息端为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的手机,手机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成功后,将个人的起始楼层和目的楼层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相当于人工按下楼层的实体按键,无需接触实体按键。

优选地,所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主动预约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这样乘用人员可以提前时间或者远程呼梯,使得电梯的乘用更加灵活、自由。

优选地,所述手机通过蓝牙传输方式或超声波传输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被动连接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当乘用人员进入电梯调度中心的通信连接范围内时,电梯调度中心主动搜索并连接无线信息端,完成连接后无线信息端再上传乘坐信息至电梯调度中心。

进一步,当乘用人员进入轿厢后,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对进入轿厢内的乘用人员的手机进行检测,若检测到乘用人员的手机中记载的目的楼层与当前轿厢准备去往的楼层不符时,电梯调度中心向提醒模块发出提醒,使得不符的乘用人员可以换乘其他的电梯。

一种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系统,包括用于根据乘用人员的目的楼层对电梯进行调度的电梯调度中心和用于在乘坐前向电梯调度中心上传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的乘坐信息端,其中,所述乘坐信息端通过信号连接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

所述电梯调度中心与电梯控制系统连接,包括用于传输乘用信号的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存储乘用信号的信号存储模块以及用于对乘用信号进行调度处理的调度处理模块,所述乘坐信息端将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所述电梯调度中心的信号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目的楼层信号,并存储在信号存储模块中;所述调度处理模块读取目的楼层并进行调度分析,得出调度结果;乘用人员依照所述调度结果进入对应的轿厢,所述电梯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调度结果控制不同的电梯分别在不同的目的楼层停靠。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乘坐信息端包括乘用人员携带的移动信息端,该移动信息端上记载有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

优选地,所述移动信息端为无线信息端,该无线信息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具体地,本优选中的无线信息端即为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乘用人员通过自己的手机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例如网络技术、蓝牙传输方式和超声波传输方式等)将自己的目的楼层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这样的好处在于,乘用人员无需接触电梯的任何部件,避免发生公共卫生问题。

进一步,所述无线信息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主动预约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这样乘用人员可以提前时间或者远程呼梯,使得电梯的乘用更加灵活、自由。

进一步,所述无线信息端通过蓝牙传输方式或超声波传输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被动连接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当乘用人员进入电梯调度中心的通信连接范围内时,电梯调度中心主动搜索并连接无线信息端,完成连接后无线信息端再上传乘坐信息至电梯调度中心。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乘坐信息端包括设置在电梯外的等待区域中的固定信息端,该固定信息端上设有用于输入楼层的楼层输入模块;到场后的乘用人员在固定信息端上输入自己的目的楼层。具体地,所述固定信息端为触摸电子屏,也可以为由多个实体按键组成的实体输入板。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用于将调度结果指引给乘用人员的指引模块,当电梯调度中心将调度结果分析出来后,通过指引模块将该调度结果提示给乘用人员,使得乘用人员进入对应的轿厢中,避免发生混乱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指引模块设置在电梯门外,由若干个显示屏或/和喇叭模块构成,当调度结果出来后,显示屏或/和喇叭模块会将其公布出来,以视觉或者声音的方式指引乘用人员去往对应的轿厢。

优选地,所述指引模块集成在乘坐信息端中。具体地,当乘坐信息端为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时,本优选中的指引模块集成在手机里面,收到调度结果的信息后,手机会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响铃、振动等)提醒乘用人员注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轿厢内设有用于提醒非去往本停靠楼层的乘用人员换乘的提醒模块,该提醒模块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当乘用人员进入轿厢后,电梯调度中心检测全部无线信息端中的目的楼层,当发现乘用人员的目的楼层与其进入的轿厢准备停靠的楼层不符时,所述提醒模块发出提醒信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电梯运行方案能够根据待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目的楼层)进行灵活的调度,将目的楼层相同的人员调度至同一个轿厢中,利用不同的电梯搭载去往不同楼层的人员,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梯的乘坐效率,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当次乘用人员的乘坐时间,同时也在减少下次乘用人员的等梯时间,具有灵活性好和效率高的优点。

2、乘用人员在使用本发明中的电梯运行系统时,通过乘坐信息端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无需触按实体的按钮,大大地提高了电梯的乘坐便捷性。

3、由于无需乘用人员触按电梯的按钮进行控制电梯,从而可以减少乘用人员接触公共物件的可能,避免发生公共卫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系统的组成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电梯运行系统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中的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系统,包括用于根据乘用人员的目的楼层对电梯进行调度的电梯调度中心、用于在乘坐前向电梯调度中心上传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起始楼层和目的楼层)的乘坐信息端以及用于将调度结果指引给乘用人员的指引模块,其中,所述乘坐信息端通过信号连接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

所述电梯调度中心与电梯控制系统连接,包括用于传输乘用信号的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存储乘用信号的信号存储模块以及用于对乘用信号进行调度处理的调度处理模块,所述乘坐信息端将乘用人员的目的楼层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所述电梯调度中心的信号传输模块接收所述目的楼层信号,并存储在信号存储模块中;所述调度处理模块读取目的楼层并进行调度分析,得出调度结果;乘用人员依照所述调度结果进入对应的轿厢,所述电梯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调度结果控制不同的电梯分别在不同的目的楼层停靠。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信号(数据)传输的模块,所述信号存储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用于存储数据信息的存储器,所述调度处理模块即为处理器,可以使用arm系列或工控电脑或pc电脑等实现。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乘坐信息端包括乘用人员携带的移动信息端,该移动信息端上记载有乘用人员的乘坐信息;所述移动信息端为无线信息端,该无线信息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信息端即为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乘用人员通过自己的手机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例如网络技术、蓝牙传输方式和超声波传输方式等)将自己的目的楼层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这样的好处在于,乘用人员无需接触电梯的任何部件,避免发生公共卫生问题。

进一步,所述无线信息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主动预约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这样乘用人员可以提前时间或者远程呼梯,使得电梯的乘用更加灵活、自由。

进一步,所述指引模块设置在电梯门外,由多个显示屏和喇叭模块构成,当电梯调度中心将调度结果分析出来后,显示屏和喇叭模块将该调度结果提示给乘用人员,使得乘用人员进入对应的轿厢中,避免发生混乱的现象。具体地,所述显示屏或喇叭模块设有多个,分布在电梯的等候区域内,通过视觉或声音的方式将电梯以及对应停靠的楼层展示出来,以便乘用人员有序地等候在对应的电梯门前。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轿厢内设有用于提醒非去往本停靠楼层的乘用人员换乘的提醒模块,该提醒模块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当乘用人员进入轿厢后,电梯调度中心检测全部无线信息端中的目的楼层,当发现乘用人员的目的楼层与其进入的轿厢准备停靠的楼层不符时,所述提醒模块发出提醒,一般为声音提醒,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提醒的方式,使得不符的乘用人员可以换乘其他的电梯。

参见图1和2,本实施中的高效智能的电梯运行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乘用人员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

(2)电梯调度中心接收到乘坐信息(目的楼层和起始楼层)后,对乘坐信息的目的楼层的层别以及数量进行分析,以电梯的整体乘坐效率最高为原则,按照下面的方法作出调度方案。

将目的楼层的数量设为x,将可调度电梯的数量设为y。

当x<y时,电梯调度中心将目的楼层平均分配给与目的楼层等量的可调度电梯,该与目的楼层等量的可调度电梯按照移动至起始楼层所需时间最少的原则进行选用,获得分配任务的电梯将乘用人员搭载往对应的目的楼层。

当x≥y时,x/y=z,若z为整数时,电梯调度中心将目的楼层平均分配给可调度电梯,每个电梯负责相同数量的目的楼层;若z为非整数时,电梯调度中心按照不同电梯之间分配到的目的楼层数量之差少于2的原则,将目的楼层分配给可调度电梯。

为了使得本实施例展示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举例进行说明。假设本电梯运行系统应用于设有五座电梯的场合中,而且按照整体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目标进行调度。

已知目的楼层的数量x为2时,具体楼层为7层、10层;可调度电梯数量为3。得出调度结果:第一座电梯停靠7层,第二座电梯停靠10层,第三座电梯不运行。其中,第一座和第二座电梯移动至起始楼层所需时间依次最少的原则进行选用,第三座电梯移动至起始楼层所需时间最多。

已知目的楼层的数量x为3,具体楼层为4层、7层、10层,可调度电梯数量为3。得出调度结果:第一座电梯停靠4层,第二座电梯停靠7层,第三座电梯停靠10层。已知目的楼层的数量x为6,具体楼层为4层、7层、10层、12层、15层、17层,可调度电梯数量为3。第一座电梯停靠4、12层,第二座电梯停靠7、15层,第三座电梯停靠10、17层。其中,上述调度方案中,先按照楼层提升的顺序将三个低楼层(4层、7层、10层)依次分配给三座电梯,这样可以确保去往三个低楼层的乘用人员可以“一步到位”,再随机将剩下更高的楼层平分给三座电梯。

已知目的楼层的数量x为5,具体楼层为4层、7层、10层、12层、15层,可调度电梯数量为3。得出调度结果:第一座电梯停靠4、12层,第二座电梯停靠7、15层,第三座电梯停靠10层。其中,上述调度方案中,先按照楼层提升的顺序将三个低楼层(4层、7层、10层)依次分配给三座电梯,这样可以确保去往三个低楼层(4层、7层、10层)的乘用人员可以“一步到位”,再随机将剩下更高的楼层分配给三个电梯,并确保不同的电梯之间准备停靠的楼层数量之差不大于2。进一步,对于剩下的更高楼层,以分配好的楼层为基准,从低到高,依次按照楼层之差最小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样除了保证电梯的运行效率之外,还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节能效果。

(3)乘用人员按照调度方案,进入分配好的轿厢中,目的楼层相同的人员分配到同一个轿厢中。

(4)电梯控制系统根据调度方案控制不同的电梯分别在不同的目的楼层停靠。

在步骤(2)中,所述可调度电梯包括在作调度方案时停靠在起始楼层的电梯以及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其中,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选用为可调度电梯的判定条件为:

将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按到达的时间顺序先后排序,将待判定电梯移动至起始楼层的电梯所需的时间设为t移动;将已停靠在起始楼层的可调度电梯以及排序在待判定电梯之前的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完成全部乘用人员的搭乘工作所需的最少运行时间设为ta1,将已停靠在起始楼层的可调度电梯、排序在待判定电梯之前的正在往起始楼层移动的电梯以及待判定电梯完成全部乘用人员的搭乘工作所需的最少运行时间设为ta2,则满足:

t移动<ta1-ta2。

其中,将单个乘用人员上落平均所需的时间设为t上落,将乘用人员的数量设为m;将电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过单个楼层所需的时间设为t运行,将电梯运行经过的楼层总数设为n;将电梯停靠一次时相对于正常运行所增加的额外时间设为t停靠,将分配给电梯的目的楼层的数量设为x分配;那么单个电梯的运行时间为:

t=mt上落+nt运行+x分配t停靠。

下面以上行调度为例说明可调度电梯的判定条件:

已知目的楼层的数量x为5,具体楼层和人数为4层5人、7层3人、10层5人、12层2人、15层1人;已知乘用人员上落平均所需的时间为1s,电梯运行单个楼层平均所需的时间为0.2s,电梯停靠一次时相对于正常运行所增加的额外时间为1s。

在本调度任务中,假设第一座电梯已到达起始楼层(假设为1楼),此时第二座电梯正在从3层往起始楼层空载直达移动,此时第三座电梯正在从8层往起始楼层空载直达移动,其他电梯均处于上行状态。

由于上述电梯的运行时间公式可知:

由第一座电梯单独负责全部目的楼层的运载任务时所需的时间为:

ta1=(5+3+5+2+1)x1+15x0.2+5x1=24s

由第一座电梯和第二座电梯同时负责全部目的楼层的运载任务时,最优的调度方案:第一座电梯停靠4、12、15层,第二座电梯停靠7、10层,那么第一座电梯和第二座电梯分别所需的时间为:

ta2-1=(5+2+1)x1+15x0.2+3x1=14s

ta2-2=(3+5)x1+10x0.2+2x1=12s

ta2取值14s。

而第二座电梯移动至起始楼层所需的时间为:t移动=2s。

由此可知,2s<24s-14s,所以第二座电梯可选用为可调度电梯。

进一步,当第二座电梯到达起始楼层后,第三座移动至6层。由第一座电梯、第二座电梯和第三座电梯同时负责全部目的楼层的运载任务时,最优的调度方案:第一座电梯停靠4层,第二座电梯停靠7、12层,第一座电梯停靠10、15层,那么第一座电梯、第二座电梯和第三座电梯分别所需的时间为:

ta2-1=5x1+4x0.2+1x1=6.8s

ta2-2=(3+2)x1+12x0.2+2x1=9.4s

ta2-3=(5+1)x1+15x0.2+2x1=11s

ta2取值11s。

而第三座电梯移动至起始楼层所需的时间为:t移动=5s。

由此可知,5s>14s-11s,所以第三座电梯不可选用为可调度电梯;进一步,当前调度任务中的实际调度方案即为第一座电梯和第二座电梯同时负责全部目的楼层的运载任务。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乘坐信息已经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所以电梯调度中心可以提前根据上传的乘坐信息进行电梯运行时间的计算,作出预判,结合电梯运行的状态,不断地计算各个可行的调度方案,力求得到最高的电梯运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中,将电梯的运行状态分为上行状态和下行状态,当电梯处于下行状态时,电梯调度中心在对应的电梯上作出乘用人员的上行调度方案;当电梯处于上行状态时,电梯调度中心在对应的电梯上作出乘用人员的下行调度方案。

进一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将收集到的乘坐信息进行相同时间跨度的划分,划分的时间跨度设为t划分,每经过时间t划分,划分一段乘坐信息;具体地,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定时间t划分的数值,例如1min、3min或者5min等。

当非上一个调度任务(可以为上行任务或者下行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进行下一段乘坐信息的调度分析,并将调度方案公布出来。

例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三座电梯分别处于以下的状态:

状态1:第一座电梯位于4层往上移动,目的楼层为8层;第二座电梯位于8层往上移动,目的楼层为10层;第三座电梯位于6层往下移动。

状态2:第一座电梯位于6层往上移动,目的楼层为8层;第二座电梯位于10层,准备往下移动;第三座电梯位于4层往下移动。

状态3:第一座电梯位于8层,准备往下移动;第二座电梯位于8层往下移动;第三座电梯位于2层往下移动。

以上行的调度任务的分析时机为例进行说明。

在状态1中,第三座电梯位于6层往下移动,此时的第三座电梯可能被选用为上一个上行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或者自己开始一个新的上行调度任务。而在状态2中,第二座电梯的运行状态发生了转变,此时的第二座电梯是否属于上一个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其中的判定条件可参见前文),决定了电梯调度中心是否开展一个新的上行调度任务。

同样道理,而在状态3中,第一座电梯的运行状态发生了转变,此时的第一座电梯是否属于上一个调度任务中的可调度电梯(其中的判定条件可参见前文),决定了电梯调度中心是否开展一个新的上行调度任务。如果第一座电梯被上一个调度任务选用为可调度电梯,那么电梯调度中心不开展新的调度任务,如果第一座电梯不属于上一个调度任务的可调度电梯,那么电梯调度中心开展新的调度任务。

进一步,每一段乘坐信息中包括上行信息或/和下行信息;当电梯从上行状态转变为下行状态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将对应时间段中的乘坐信息的上行信息进行调度分析;当电梯从下行状态转变为上行状态时,所述电梯调度中心将对应时间段中的乘坐信息的下行信息进行调度分析。

参见图2,所述乘坐信息端为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的手机,手机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成功后,将个人的起始楼层和目的楼层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相当于人工按下楼层的实体按键,无需接触实体按键。

进一步,所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主动预约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这样乘用人员可以提前时间或者远程呼梯,使得电梯的乘用更加灵活、自由。

实施例2

参见图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息端通过蓝牙传输方式或超声波传输方式与电梯调度中心连接,并通过被动连接的方式将乘坐信息上传至电梯调度中心;当乘用人员进入电梯调度中心的通信连接范围内时,电梯调度中心主动搜索并连接无线信息端,完成连接后无线信息端再上传乘坐信息至电梯调度中心。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乘坐信息端包括设置在电梯外的等待区域中的固定信息端,该固定信息端上设有用于输入楼层的楼层输入模块;到场后的乘用人员在固定信息端上输入自己的目的楼层。具体地,所述固定信息端为触摸电子屏,也可以为由多个实体按键组成的实体输入板。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指引模块集成在乘坐信息端中。具体地,当乘坐信息端为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时,本实施例中的指引模块集成在手机里面,收到调度结果的信息后,手机会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响铃、振动等)提醒乘用人员注意。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