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46497发布日期:2020-07-17 17:56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安装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结构施工领域中,钢构件的吊装是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如何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法是需要技术人员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的大型钢构件吊装技术水平,同时结合施工现场混匀配料槽大尺寸圆锥形钢漏斗的安装过程,发现由于钢漏斗的安装与土建的交叉作业,导致钢漏斗的安装作业空间狭小,漏斗高度超过基座与漏斗底标高间距离,不能整体进行正常吊装,钢漏斗整体重量大,安装过程容易偏离图纸位置,安装误差大,一旦出现安装误差过大的问题,延误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还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及安装方法,采用反常规分段分次安装,提高了安装质量,为工程缩短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小车和轨道;运输小车包括车架、托架和车轮,车轮安装在车架上,托架设置在车架内部,托架与相邻车架边框形成三角形;轨道与运输小车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运输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托架与相邻车架边框形成三角形,增加了装置稳定性;运输小车结合轨道进行定位运输,有效地控制大型钢构件不偏离图纸设计位置,提高了钢构件运输及后续吊装位置的精确度,为后续安装提供了质量保障。

本发明提供的运输装置的优选方案为:

车架上设有牵引环。

车架为两组相互平行的工型钢结构。

托架为两端固定连接在车架边框上的工字钢结构。

轨道包括工字钢结构和圆钢结构,车轮采用与圆钢结构动配合的内凹形结构。

一种采用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钢漏斗基座吊装固定在基座框架梁上;

b、将钢漏斗直筒段吊装固定在基座上;

c、利用运输装置将上锥筒段运至安装位置下方,利用起吊机械将上锥筒段起吊至基座下方连接位置,进行固定连接;

d、利用运输装置将下锥筒段运至钢漏斗底标高的预留安装孔位置进行临时固定;

e、利用运输装置将中间锥筒段运至待安装位置,辅助起吊机械,将其提升至上锥筒段和下锥筒段中间,与上锥筒段进行固定连接;

f、调整下锥筒段,使其与中间锥筒段下端相连,将二者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大型钢漏斗采用反常规安装方法,分次运输、分块拼接,钢漏斗锥筒段分为三段,将需要固定在建筑物中的上、下锥筒段进行优先固定,最后安装中间锥筒段,解决了大型钢漏斗高度超过基座与漏斗底间距而无法整体安装的问题,避免与土建工程的交叉作业,减小了吊装难度,提高了安装精度;采用运输装置搬运钢构件,有效地控制大型钢构件安装不偏离图纸设计位置,保证安装质量,解决了困扰工程进展的大问题。

优选地,步骤a中基座框架梁强度满足钢漏斗荷载要求后进行基座安装。

优选地,步骤b中钢漏斗直筒段数量为2个以上时,先将直筒段固定连接组成直筒段整体后,吊装至基座上。

优选地,步骤e中中间锥筒段数量为2个以上时,先将中间锥筒段固定组装为一个整体后,运输至待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小车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车架,2-托架,3-车轮,4-牵引环,5-工字钢结构,6-圆钢结构,7-基座,8-直筒段,9-上锥筒段,10-中间锥筒段,11-下锥筒段,12-牵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此。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由运输小车和轨道组成;运输小车由车架1、托架2和车轮3等组成,车轮3安装在车架1上,托架2设置在车架1内部,托架2与相邻车架边框形成三角形;轨道与运输小车动配合。

车架1上设有牵引环4,牵引环4数量优选2个,用于连接牵引装置12。

车架1边框为两组相互平行的工型钢结构,也可选用其他高强度材质的横梁结构。

托架2为两端固定连接在车架1边框上的工字钢结构,托架2与相邻车架1边框之间形成三角形,使结构更加稳定。托架2的组成边框优选数量为4个。

轨道由工字钢结构5和圆钢结构6组成,车轮3为与轨道圆钢结构6动配合的内凹形结构,车轮3优选数量为4个。

土建工程结束后安装钢漏斗,钢漏斗的高度超出基座标高与漏斗底标高的差值,下部锥筒段吊装操作空间小,无法整体安装,因此需要利用装置将大型钢漏斗分段分次运至安装位置,利用起重机械分次起吊固定。

在安装作业前,先加工制作运输装置,运输小车及轨道材料选用工型钢或其他高强度材料制作,根据现场场地情况进行小车现场焊接或工厂加工制作,同时根据漏斗尺寸和运输小车安装轨道及牵引装置。

请参阅图4,大型钢漏斗的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土家结构完成,待基座框架梁强度满足钢漏斗荷载要求后,进行基座7安装。

第二步:基座7安装合格后进行上部直筒段8安装,其中,直筒段8数量为2个以上时,可在现场组装成整体后,吊装固定在基座7上。

第三步:利用运输装置将上锥筒段9运至待安装位置,起吊至基座7下方安装位置后进行固定连接。

第四步:利用运输装置将下锥筒段11运至待安装位置,将下锥筒段11放置于下层楼板处,即锥筒段钢漏斗底标高的预留安装孔位置,进行临时固定,待中间锥筒段10安装就位后进行调整。

第五步:利用运输装置将中间锥筒段10运至待安装位置,起吊至上锥筒段9下方安装位置后进行固定连接。若中间锥筒段10数量为2个以上时,先将中间锥筒段10固定组装为整体后,再运输至安装位置。

第六步:微调下锥筒段11位置,将其固定在中间锥筒段10上,完成钢漏斗的安装。

优选地,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小车和轨道;其特征在于,

运输小车包括车架、托架和车轮,车轮安装在车架上,托架设置在车架内部,托架与相邻车架边框形成三角形;

轨道与运输小车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牵引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为两组相互平行的工型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架为两端固定连接在车架边框上的工字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包括工字钢结构和圆钢结构,车轮采用与圆钢结构动配合的内凹形结构。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钢漏斗基座吊装固定在基座框架梁上;

b、将钢漏斗直筒段吊装固定在基座上;

c、利用运输装置将上锥筒段运至安装位置下方,利用起吊机械将上锥筒段起吊至基座下方连接位置,进行固定连接;

d、利用运输装置将下锥筒段运至钢漏斗底标高的预留安装孔位置进行临时固定;

e、利用运输装置将中间锥筒段运至待安装位置,辅助起吊机械,将其提升至上锥筒段和下锥筒段中间,与上锥筒段进行固定连接;

f、调整下锥筒段,使其与中间锥筒段下端相连,将二者固定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基座框架梁强度满足钢漏斗荷载要求后进行基座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钢漏斗直筒段数量为2个以上时,先将直筒段固定连接组成直筒段整体后,吊装至基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中间锥筒段数量为2个以上时,先将中间锥筒段固定组装为一个整体后,运输至待安装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大型钢漏斗吊装困难的运输装置和安装方法,涉及钢结构安装施工领域。运输装置包括由车架、托架和车轮等组成的运输小车和轨道;托架设置在车架内部,托架与相邻车架边框形成三角形;轨道与运输小车动配合。利用该运输装置反常规分段分次安装大型钢漏斗,解决了大型钢漏斗高度超过基座与漏斗底间距而无法整体安装的问题,避免与土建工程的交叉作业,减小了吊装难度,提高了安装精度;采用运输装置搬运钢构件,有效地控制大型钢构件安装不偏离图纸设计位置,保证安装质量,解决了困扰工程进展的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华泽慢;孟庆永;郑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