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0924发布日期:2020-10-17 02:2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织造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织造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络筒工序、整经工序、浆纱工序、穿经工序和织造工序五大流程,每个流程对应的设备依次为络筒机、整经机、浆纱机、穿经机和梭织机。而在现代织造加工中,通常会将有梭织机替换为无梭织机。

在无梭织机中,剑杆织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多达16色纬纱的色织产品。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

公开号为cn103993409a的发明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剑杆织机,其包括纬纱架、机架、开口机构、引纬箱、打纬机构、经纱架、综框、布边剪刀机构、边撑结构、收卷机构以及布边纱架;其中,收卷机构安装于机架的下方。经线和纬线在织机主体中织造成布料后,收卷装置能够将布料收卷成布匹,从而便于对布料进行收取和运输。

收卷装置在将布料收卷成布匹后,需要将布匹从收卷装置中取下,并将布匹运送至指定的布匹放置区域。而这一过程通常是由人工来完成。但是由于布匹在收卷辊上成卷之后,布匹的体积和重量通常较大,因此,人工将布匹从收卷装置上取下十分不便,并且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体力和时间,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收卷机构、卸料机构以及布匹收纳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机架内部的收卷辊以及驱动收卷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收卷辊与第一驱动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卸料机构用于将收卷辊和布匹从收卷机构中移动至布匹收纳机构上,所述布匹收纳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收卷辊从布匹中抽出的抽芯机构;所述布匹收纳机构用于放置布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机构能够将织机上织造完成的布料收卷成布匹,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收卷辊转动,从而使布料收卷在收卷辊上;收卷辊与第一驱动组件可拆卸连接,使得收卷辊和布匹能够一同从收卷机构中取出,而卸料机构能够将收卷辊和布匹从收卷装置中取出,从而实现自动卸料。卸料机构能够将布匹放置在布匹收纳机构中,从而实现布匹运送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收卷辊两端均通过支撑部与滑移架上端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支撑轮,两个所述支撑轮沿滑移架宽度方向分布;所述支撑轮轴线与收卷辊轴线相平行;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收卷辊的直径,所述收卷辊与支撑轮轮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轴与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轴端部均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收卷辊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收卷辊位于两个第一驱动轴之间,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一驱动轴转动,第一驱动轴通过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和收卷辊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能够便于将收卷辊与第一驱动轴相分离,从而便于将收卷辊和布匹从收卷机构中取出。支撑部能够保证收卷辊在滑移架上正常转动,并且能够便于加工收卷辊从滑移架上取下。

优选的,所述滑移架下方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滑移架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滑轨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端部延伸至第一机架外侧;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滑移架沿第一滑轨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与滑移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以及与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与第一滑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滑移架沿第一滑轨移动,使得滑移架能够从第一机架中移出,从而便于卸料机构将收卷辊和布匹从滑移架上取下,从而便于卸料机构工作。

优选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一侧的第二机架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夹取组件;所述夹取组件包括移动座、设置在移动座下方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下端的夹爪,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夹爪开合的液压缸;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基座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提升部;

所述第二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一端延伸至第一机架上方,另一端延伸至布匹收纳机构上方;所述移动座通过第二滑轮与第二滑轨滑移连接;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座沿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与移动座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以及与第三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二滑轮与第三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部能够带动夹爪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液压缸带动夹爪进行开合,以便于夹爪能够对布匹和收卷辊进行夹取;第四电机带动移动座沿第二滑轨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夹取组件整体进行移动,以便于带动收卷辊和布匹从收卷机构中移动至布匹收纳机构中,从而实现对布匹的运送的自动化,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提升部包括竖直设置在移动座下端的导向杆、与移动座固定连接的提升电机、与提升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提升辊以及缠绕在提升辊上的提升带;所述导向杆上端与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与导向杆滑移连接;所述提升辊与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提升带一端与提升辊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电机带动提升辊转动,从而能够使提升带在提升辊上进行缠绕,从而控制提升带位于提升辊与基座之间的长度,从而控制基座沿导向杆移动,导向杆能够对基座起到支撑作用,以便于夹爪对布匹进行夹取。

优选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座下方的第三机架、设置在第三机架上端的用于放置布匹的放置板以及设置在放置板一侧的抽取组件;所述抽取组件用于将收卷辊从布匹中抽出;

所述放置板沿第二滑轨宽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放置板朝向抽取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竖直设置在放置板上端;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延伸至限位板上端并开口设置;当所述布匹和收卷辊位于放置板上时,所述收卷辊端部穿过通槽延伸至限位板朝向夹取组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爪对布匹和收卷辊进行夹取后,卸料机构将布匹和收卷辊一同放置在放置板上,收卷辊端部会进入通槽中并穿过通槽延伸至限位板朝向夹取组件的一侧,夹取组件能够对收卷辊端部进行夹持,并将抽卷辊从布匹中抽出;当抽取组件对收卷辊进行抽取式,限位板能够对布匹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布匹不会跟随收卷辊移动,以便于将收卷辊从布匹中取出。

优选的,所述抽取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板长度方向一端的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滑移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气动卡盘以及用于驱动支撑板移动的驱动部;

所述直线导轨沿放置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直线导轨两端均与第三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卡盘设置在支撑板朝向放置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下方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托收卷辊的垫块,多个所述垫块沿直线导轨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卡盘能够对收卷辊的端部进行夹取,驱动部带动支撑板和气动卡盘沿直线导轨向远离布匹的一侧移动,即可将收卷辊从布匹中取出。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与第三机架固定连接的第四电机、与第四电机以及沿直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两端均与第三机架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丝杠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机带动丝杠转动,即可控制支撑板沿直线导轨滑移。

优选的,所述布匹收纳机构包括第四机架以及设置在第四机架上端的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布匹的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匹移动至基板上后,能够放置在收纳槽中,便于对布匹进行收纳,同时能够防止布匹在基板上发生滚动,从而保证布匹稳定的放置在基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机架下端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第四机架一侧设置有与第四机架固定连接的推杆;

所述第四机架下方还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万向轮相嵌合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推杆,从而推动基板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布匹进行运送,能够有效地提升效率。底板上的定位槽能够对万向轮固定,从而使基板不会自行移动,保证基板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定位槽能够对基板进行定位,以便于卸料机构将布匹放置在基板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收卷机构能够将织机上织造完成的布料收卷成布匹,收卷辊与第一驱动组件可拆卸连接,使得收卷辊和布匹能够一同从收卷机构中取出,而卸料机构能够将收卷辊和布匹从收卷装置中取出,从而实现自动卸料。卸料机构能够将布匹放置在布匹收纳机构中,从而实现布匹运送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2.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推杆,从而推动基板进行移动,使得基板能够在对布匹进行收纳的同时,又能便于工作人员对布匹进行运送,有效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织造生产线的加工顺序示意图。

图2是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收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用于展示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络筒机;2、整经机;3、浆纱机;4、穿经机;5、剑杆织机;6、收卷机构;61、第一机架;62、滑移架;621、第一滑轮;622、支撑轮;63、第一滑轨;64、收卷辊;641、传动齿轮;65、第一驱动组件;651、第一电机;652、第一驱动轴;653、驱动齿轮;66、第二驱动组件;661、第二电机;662、第二驱动轴;7、卸料机构;71、第二机架;72、夹取组件;721、移动座;722、基座;723、夹爪;724、液压缸;725、第二滑轮;73、提升部;731、提升电机;732、提升辊;733、提升带;734、导向杆;74、第三驱动组件;741、第三电机;742、第三驱动轴;75、第二滑轨;8、抽芯机构;81、第三机架;82、放置板;83、限位板;831、通槽;84、抽取组件;841、直线导轨;842、支撑板;843、气动卡盘;85、驱动部;851、第四电机;852、丝杠;86、垫块;9、布匹收纳机构;91、第四机架;92、基板;921、收纳槽;93、推杆;94、万向轮;9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参照图1,织造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络筒机1、整经机2、浆纱机3、穿经机4、剑杆织机5以及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络筒机1将纱线卷绕在线筒上,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将络筒机1上卷绕完成的线筒安装在整经机2上,整经机2将若干条纱线平行卷绕在经轴上。将整好的经轴放在浆纱机3上,经过吸浆,使经线的单纤维相互粘结,从而增加经线的断裂强度;随后经轴经过烘箱烘干。

将经轴安装在穿经机4上,将经轴上的每一条经线按照一定的次序穿入综丝和钢筘,并在纱线上插放停经片。将经线和纬线穿入剑杆织机5中,剑杆织机5将经线和纬线交织成布料。

参照图2,布匹自动运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收卷机构6、卸料机构7、抽芯机构8以及布匹收纳机构9。剑杆织机5织造完成的布料缠绕在收卷机构6中的收卷辊64上,卸料机构7将收卷辊64和布匹一同从收卷机构6中去取出,抽芯机构8将收卷辊64从布匹中取出,最后卸料机构7将布匹放置在布匹收纳机构9上。

参照图3和图4,收卷机构6包括第一机架61以及设置在第一机架61内部的滑移架62,第一机架6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架,滑移架62位于两个支架之间,并且两个支架沿滑移架62长度方向设置。收卷辊64位于滑移架62上方,并且收卷辊64的两端均通过支撑部与滑移架62连接,支撑部包括两个沿滑移架62宽度方向设置并与滑移架62转动连接的支撑轮622,两个支撑轮622的轴线相平行,并且支撑轮622的轴线沿滑移架62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支撑轮622之间的距离小于收卷辊64的直径,收卷辊64位于两个支撑轮622之间并与支撑轮622相抵接,支撑部能够保证收卷辊64正常转动。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机架61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65,第一驱动组件65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651,两个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652,两个第一驱动轴652同轴设置,并且均位于两个支架之间,第一电机651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一驱动轴652转动;第一驱动轴65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53,收卷辊64位于两个第一驱动轴652之间,收卷辊6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653啮合的传动齿轮641,由此,第一电机651能够通过第一驱动轴652带动收卷辊64转动,从而对布料进行收卷。

参照图5和图6,滑移架62下方设置有第一滑轨63,第一滑轨63端部延伸至第一机架61外侧,滑移架62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一滑轨63滑移连接的第一滑轮621,滑移架62能够沿着第一滑轨63滑移至第一支架外侧。滑移架6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66,第二驱动组件66包括第二电机661以及与第二电机661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驱动轴662,第二电机661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轴662转动。第二驱动轴662与第一滑轮621同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二电机661能够带动第一滑轮621转动,从而带动滑移架62移动。

参照图2,卸料机构7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61一侧的第二机架71以及设置在第二机架71上的夹取组件72。参照图7,夹取组件72包括移动座721、设置在移动座721下方的基座722、以及设置在基座722下端的夹爪723;移动座721下端固定连接有提升部73,提升部73包括与移动座721固定连接的提升电机731、与移动座721转动连接的提升辊732、缠绕在提升辊732上的提升带733以及竖直设置的导向杆734;提升辊732与提升电机731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提升带733一端与提升辊7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722上端固定连接,导向杆734上端与移动座721固定连接,并且基座722与导向杆734滑移连接。提升电机731转动带动提升辊732转动,提升辊732转动,能够改变提升带733位于提升辊732与基座722之间的长度,从而控制基座722沿导向杆734移动。

参照图7,夹爪723与基座722下端铰接,基座72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夹爪723开合的液压缸724;液压缸724的缸体与基座722铰接,活塞杆与夹爪723铰接;液压缸724活塞杆收缩,带动夹爪723打开;基座722下降,使夹爪723下降至布匹上方;液压缸724活塞杆伸长,带动夹爪723闭合,夹爪723即可对布匹进行抓取。

参照图2和图7,第二机架7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75,第二滑轨75一端延伸至第一支架上方,另一端延伸至布匹收纳机构9上方;移动座721通过第二滑轮725与第二滑轨75滑移连接,移动座721上端设置有第三驱动组件74,第三驱动组件74包括与移动座721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741、与第三电机741输出端连接的第三驱动轴742,第三电机741能够带动第三驱动轴742转动,第三驱动轴742与第二滑轮725同轴固定连接,使得第三电机741能够带动第二滑轮725转动,即可带动夹取组件72由收卷机构6移动至布匹收纳机构9上,以便于带动布匹移动。

参照图2,抽芯机构8位于第二滑轨75下方,抽芯机构8包括第三机架81、设置在第三机架81上端的放置板82以及设置在放置板82长度方向一端的抽取组件84;放置板82沿第二滑轨75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夹取装置将布匹和收卷辊64放置在放置板82上;放置板82与抽取组件84之间设置有限位板83,限位板83竖直设置,限位板83侧壁上开设有通槽831,通槽831延伸至限位板83上端并开口设置;当布匹和收卷辊64位于放置板82上时,收卷辊64端部会穿过通槽831延伸至限位板83朝向收取组件的一侧。

参照图8,抽取组件84包括设置在第三机架81上方沿放置板82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导轨841、与直线导轨841滑移连接的支撑板842、与支撑板842朝向放置板82一端固定连接的气动卡盘843以及带动支撑板842移动的驱动部85。直线导轨84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板与第三机架81转动连接,驱动部85包括与第三机架81固定连接的第四电机851以及与第四电机851输出端连接的丝杠852;丝杠852沿直线导轨841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丝杠852两端同样通过连接板与第三机架81转动连接,使得第四电机851能够带动丝杠852转动;支撑板842与丝杠852螺纹连接,由此,丝杠852转动,即可带动支撑板842和气动卡盘843移动。

气动卡盘843对收卷辊64的端部进行夹持,丝杠852带动支撑板842向远离限位板83的方向进行移动,即可将收卷辊64从布匹中取出。支撑板842的下方还设置有多个垫块86,多个垫块86沿直线导轨841长度方向分布。当收卷辊64从布匹中抽出后,收卷辊64能够放置在垫块86上,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收卷辊64进行回收。

参照图2,布匹收纳机构9包括底板、放置在底板上端的第四机架91以及设置在第四机架91上端的基板92;基板92上端开设有多个收纳槽921,卸料机构7能够将布匹放置在收纳槽921中,从而对布匹进行收纳。

参照图2,第四机架91下端连接有万向轮94,并且第四机架91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93,工作人员通过推动推杆93,即可推动第四机架91移动,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布匹进行集中运送。底板上端开设有定位槽,当第四机架91放置在底板上时,万向轮94与定位槽相嵌合,从而能够对第四机架91进行固定,并且能够对第四机架91进行定位,以便于卸料机构7将布匹放置在基板92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带有布匹自动运输装置的织造生产线的实施原理为:纱线依次经过络筒机1、整经机2、浆纱机3和穿经机4后,进入剑杆织机5中进行织造,剑杆织机5将纱线织造成布料后,收卷辊64对布料进行收卷,使布料成卷为布匹。

滑移架62带动收卷辊64和布匹移动至第一机架61外侧,同时移动座721移动至滑移架62上方,基座722带动夹爪723下降,并且液压缸724带动夹爪723呈打开状态,夹爪723移动至布匹上方后,夹爪723闭合,从而对布匹和收卷辊64进行夹取,随后基座722上升,移动座721带动布匹和收卷辊64移动。

移动座721带动布匹和收卷辊64移动至放置板82上方,基座722下降,将布匹和收卷辊64放置在放置板82上,气动卡盘843对收卷辊64端部进行夹持,驱动部85带动支撑板842向远离限位板83的方向移动,即可将收卷辊64从布匹中抽出,随后工作人员将收卷辊64放回至滑移架62上,即可继续对布料进行收卷。

工作人员也可以预先准备多个空置的收卷辊64,当夹爪723将布匹和收卷辊64从滑移架62上取走之后,立刻将空置的收卷辊64放在滑移架62上,即可继续对布匹进行收卷,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收卷辊64从布匹中抽出后,夹取组件72再次对布匹进行夹取,并将布匹放置在基板92上。当需要对基板92上的布匹进行运送时,只需推动第四机架91,即可对布匹进行运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