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2715发布日期:2020-11-04 05:4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冷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输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因具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全球广泛采用的重要运输形式之一。海运集装箱多年来的发展,已经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场剧变。目前用于海运集装箱的规格主要有20英尺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和45英尺集装箱。集装箱不仅能进行远洋运输,也能方便地在公路或铁路上进行运输。北美已经首先根据相关道路法规开发出了用于北美内陆运输的53英尺内陆集装箱。

目前,53英寸冷藏集装箱生产有以下两种模式。一种为集装箱生产商在客户附近建厂完成整个箱体的生产组装后直接交付客户;一种是集装箱生产商在异地建厂完成各个部件的生成,而在目的地进行组装,以方便运输并节约运输的成本。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53英寸冷藏集装箱,以散件形式运输时,顶板和侧板均为多段式的结构,在目的地组装时,组装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组装后需要对箱体的内部进行补丁式的焊接,箱体内侧会形成多条可见的拼接缝隙及外露凸起的紧固件等,货物容易刮擦损伤内衬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方便在目的地组装,并保证箱体内侧的光滑性,减小货物对内衬板的刮擦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包括以散件形式运输的底板分片、两侧板分片、顶板分片、前墙分片以及后墙分片;各个分片能够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的六面体箱体;所述侧板分片和所述顶板分片的内侧均具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均为一体成型的整板,所述内衬板于所述箱体内依次相抵接;所述底板分片、所述顶板分片以及所述侧板分片均具有一体发泡成型的保温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分片上具有中间框楣板,两所述侧板上具有中间框立柱,所述底板分片上具有中间框横梁;所述中间框楣板、中间框立柱以及中间框横梁对应设置,以能够对应围合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分片还包括竖向设置的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竖向设置,并位于对应所述内衬板的外侧;所述中间框立柱竖向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墙板上;所述侧板分片整体连接后一起发泡成型,而在所述侧墙板和对应所述内衬板之间形成对应的所述保温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侧板分片的内衬板内侧对应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为一体式结构,且沿侧板分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中间框立柱在所述侧板分片的内衬板上的投影与所述轨道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分片的内衬板的内侧面向外凹陷而形成有安装槽,所述轨道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分片还包括上地板、下地板以及支撑结构,所述下地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地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上地板间隔设置;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地板的底部;所述中间框横梁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所述底板分片整体连接后一起发泡成型,而在所述上地板和下地板之间形成对应所述保温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分片还包括隔离筋,所述隔离筋位于所述上地板和所述下地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隔离筋和所述上地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横梁、前墙部装以及后墙部装;所述底横梁、所述前墙部装以及所述后墙部装均固定于所述下地板的底面;所述前墙部装和所述后墙部装分列于所述下地板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前墙分片和所述后墙分片连接;所述底横梁位于所述前墙部装和所述后墙部装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筋沿纵向分布为多个;所述底横梁、所述前墙部装以及所述后墙部装均通过贯穿所述下地板的紧固件与对应所述隔离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分片还包括底角件,所述中间框横梁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墙部装和所述后墙部装的底面,并与所述下地板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所述底角件固定于所述中间框横梁的两端,并沿横向向外超出所述支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分片还包括顶墙板以及顶角件;所述顶墙板和对应所述内衬板间隔设置;所述中间框楣板固定于所述顶墙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顶墙板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所述顶角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框楣板上或所述顶墙板上,并伸入所述顶墙板和对应所述内衬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顶板分片整体安装后一起发泡成型,而在所述顶墙板和对应所述内衬板之间形成有对应所述保温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墙板和对应所述保温层之间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顶墙板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所述顶角件包括盒体以及围合并连接于所述盒体外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和所述盒体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空的锁舌腔;所述盒体容置于所述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所述缺口;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缺口外,并与所述中间框楣板连接;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长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在横向上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体,所述第二容置部位于所述缺口外,所述第一容置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侧,并伸入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底端,而在所述盒体的底面形成有台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冷藏集装箱包括以散件形式运输的底板分片、两侧板分片、顶板分片、前墙分片以及后墙分片。各个分片在异地生产组装成单个整体部件,以便于运输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上下搬运。

各个分片能够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的六面体箱体;各个分片均为单一的整体结构,在目的地组装时,组装量小,组装方便,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侧板分片和顶板分片的内侧均具有内衬板,内衬板均为一体成型的整板,单个内衬板上不具有拼接缝,内衬板于箱体内依次相抵接,使得内衬板的内侧面相对光滑,有效的减少了货物对内衬板的刮擦损伤,减少箱体维修次数和成本。同时、内衬板不存在拼接缝,有效的避免了水分经过内衬板进入保温层内,保证了保温层的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冷藏集装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底板分片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底板分片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侧板分片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侧板分片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d处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顶板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横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底板分片;110、上地板;111、过水槽;120、下地板;130、保温层;140、支撑结构;141、底横梁;142、前墙部装;143、后墙部装;150、隔离筋;151、紧固件;152、紧固件;160、中间框横梁;170、底角件;

200、侧板分片;210、侧墙板;211、顶侧梁;212、底侧梁;213、安装口;220、内衬板;221、安装槽;230、保温层;240、中间框立柱;250、轨道;

300、前墙分片;400、后墙分片;

500、顶板分片;510、顶墙板;520、内衬板;530、保温层;540、中间框楣板;550、顶角件;551、盒体;5511、第一容置部;5512、第二容置部;552、连接体;5521、第一连接板;5522、第二连接板;5523、长孔;553、锁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板分片100、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后墙分片400以及顶板分片500。底板分片100、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后墙分片400以及顶板分片500围合形成封闭的六面体箱体。

集装箱的底板分片100、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后墙分片400以及顶板分片500以散件的形式运输。单个分片为一个整体,六个分片运输至目的地后,在异地组装形成完整的集装箱。

下述以集装箱装配后的结构为例,下文涉及前、后、上、下、顶、底、侧、内、外等方位表述时,均以集装箱的使用状态为参照。

侧板分片200设置为两个,两个侧板分片200竖立在底板分片100的两侧,侧板分片200的底端贴合并固定于底板分片100横向的侧面。

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分别设置于底板分片100纵向的两端。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均连接在底板分片100和侧板分片200的端部。

顶板分片500盖合于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以及后墙分片400的上部。

图3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底板分片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底板分片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参阅图3至图6,底板分片100水平设置,底板分片100包括上地板110、下地板120、保温层130、支撑结构140。上地板110和下地板120沿竖向间隔设置,保温层130形成于上地板110和下地板120之间,支撑结构140设置于下地板120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上地板110的上端为凹凸结构,而形成的有过水槽111。上地板110为铝材制成。

上地板110和下地板120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隔离筋150,隔离筋150固定连接于上地板110,隔离筋150的上端贴合于上地板110的底面。隔离筋150沿横向延伸,且沿纵向分布有多个。

隔离筋150与上地板110之间通过紧固件151连接,以将隔离筋150和上地板110连接在一起,每一个隔离筋150上紧固件151均沿隔离筋15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本实施例中,该紧固件151为自攻螺钉,紧固件151从上地板110的过水槽111内向下穿过上地板110后螺纹连接于紧固件151上。紧固件151的上端位于过水槽111内,并低于上地板110的顶面,紧固件151不会对集装箱内的物品造成干涉。

隔离筋150的上表面设置有沉头孔(图中未标出),沉头孔内设置有紧固件152。支撑结构140通过贯穿下地板120的紧固件152与隔离筋150连接,并将下地板120夹持在支撑结构140和隔离筋150之间,使得下地板120接在上地板110的下方。

隔离筋150上沉头孔的设置,使得紧固件152不会突出隔离筋150的上表面,不会对隔离筋150和上地板110的贴合造成干涉。

紧固件152在每一个隔离筋150上均沿横向分布有多个,紧固件152与紧固件151在横向上错位设置。

支撑结构140包括底横梁141、前墙部装142以及后墙部装143。底横梁141、前墙部装142以及后墙部装143均通过紧固件152固定于下地板120的底面。

前墙部装142和后墙部装143分列于下地板120两端,底横梁141位于前墙部装142和后墙部装143之间。具体地,前墙部装142位于底横梁141的前端,用于与前墙分片300连接。后墙部装143位于底横梁141的后端,用于与后墙分片400连接。

底横梁141包括两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以及垂直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多根连接梁。本实施例中,连接梁设置为多根,每一根连接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一连接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设置为多根,多根连接梁的同一端连接于同一连接板。

底横梁141的连接梁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底横梁141的多根连接梁沿纵向间隔排布。紧固件152穿过下地板120后,螺纹连接于底横梁141上的对应的连接梁上。集装箱安装后,底横梁141的连接板贴合于侧板分片200的底端的内测。

后墙部装143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底边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个底边梁之间的多根连接梁。该连接梁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后墙部装143的多根连接梁沿纵向间隔排布。紧固件152穿过下地板120后,螺纹连接于后墙部装143上的对应的连接梁上。集装箱安装后,后墙部装143的底边梁贴合于后墙分片400上相应的结构。

前墙部装142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底边梁以及垂直连接在两个底边梁之间的多根连接梁。该连接梁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前墙部装142的多根连接梁沿纵向间隔排布。紧固件152穿过下地板120后,螺纹连接于前墙部装142上的对应的连接梁上。集装箱安装后,前墙部装142的底边梁贴合于前墙分片300上相应的结构。

前墙部装142的每根连接梁在纵向的中部断裂,而形成有鹅颈槽,以能够适应在车架上的安装和固定。

本实施例中,底横梁141、前墙部装142以及后墙部装143的底边梁均有工字钢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为方形管制成。

本实施例中,后墙部装143和前墙部装142的底边梁均由弯折的板制成,底边梁包括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连接梁底部的水平部以及从水平部的外端向上延伸的竖直部。

底板分片100还包括中间框横梁160和底角件170,中间框横梁160固定于支撑结构140的底部。中间框横梁160的长度方向沿横向设置,底角件170固定于中间框横梁160横向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中间框横梁160设置为两个,两个中间框横梁160分别固定于前墙部装142和后墙部装143的底面。中间框横梁160固定于前墙部装142的一个,其对应前墙部装142的鹅颈槽设置有相应的断裂部分。

底角件170固定于中间框横梁160的两端,并沿横向向外超出支撑结构140。

中间框横梁160在纵向上与上地板110或下地板120的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以使得底角件170与上地板110或下地板120的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以53英寸的集装箱为例,底角件170在上地板110或下地板120的横向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同一侧面上的两个底角件170关于上地板110或下地板120纵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两个底角件170的中心距离为40英寸。两个中间框横梁160的中心距离也为40英寸。

本实施例中,底板分片100的上地板110、下地板120、支撑结构140、隔离筋150、中间框横梁160以及底角件170整体固定焊接为一体后,底板分片100整体连接一起发泡成型,而在上地板110和下地板120之间形成保温层130。

底板分片100整体发泡后作为一个整体运输,在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件安装。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51和紧固件152均为自攻螺钉,以便于安装,节省打孔的步骤。同时连接更加的紧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151和紧固件152均为其它螺栓或螺钉,在相应的底边梁和隔离筋150上预先打孔,以用于紧固件151和紧固件152的连接固定。

图7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侧板分片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侧板分片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d-d处的剖视图。

参阅图7至图9,侧板分片200竖向设置,每个侧板分片200包括侧墙板210、内衬板220、保温层230以及中间框立柱240。侧墙板210、保温层230以及内衬板220依次设置,侧墙板210位于内衬板220的外侧。

侧墙板210竖向设置,侧墙板210上下两端均超出内衬板220,而分别形成有顶侧梁211和底侧梁212。集装箱在装配后,两侧墙板210的顶侧梁211内侧分别贴合于顶板分片500的横向的两侧。两侧墙板210的底侧梁212的内侧分别贴合于底板分片100的横向的两侧。

中间框立柱240竖向设置,并固定连接在侧墙板210上。本实施例中,中间框立柱240为板状结构,并焊接在侧墙板210的外表面上,中间框立柱240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有顶侧梁211和底侧梁212相接合。

中间框立柱240其上下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的宽度,以使得侧板分片200受到底端的底板分片100的应力或受到顶端的顶板分片500的应力作用时,应力分散在中间框立柱240上,有效的保证侧板分片200不容易变形。

本实施例中,中间框立柱240整体热镀锌处理,以增强中间框立柱240的结构性能。中间框立柱240焊接在侧墙板210的外侧面,从而能够最大限度承受频繁的集装箱装卸设备的刮擦,以保护侧墙板210。

中间框立柱240在纵向上与侧墙板210的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以53英寸的集装箱为例,两个中间框立柱240关于侧墙板210纵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两个中间框立柱240的中心距离为40英寸。

本实施例中,顶侧梁211和底侧梁212上均开设有安装口213。顶侧梁211的安装口213向上贯穿至顶侧梁211的上边缘,且贯通顶侧梁211的壁厚。底侧梁212的安装口213向上贯穿至底侧梁212的下边缘,且贯通底侧梁212的壁厚。

顶侧梁211和底侧梁212的安装口213对应于中间框立柱240设置,并位于中间框立柱240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底侧梁212的安装口213用于和底板分片100上的底角件170配合,用于放置底角件170。顶侧梁211上的安装口213用于与顶板分片500上的相应结构配合。

内衬板220竖向设置,内衬板220为一体成型的整板。内衬板220一体锻造或压铸成型,内衬板220的下端与底板分片100的上地板110相接合,内衬板220的上端地接与顶板分片500的相应位置。内衬板220纵向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

内衬板220为一体成型的整板,内衬板220无拼接缝,以保障内衬板220表面相对的光滑性,减少装卸货物时,对内衬板220的刮擦损伤。减少内部潜在漏水隐患点,有效的避免水分通过内衬板220进入保温层230内,保证保温层230的保温性能和寿命。提升产品性能及美观性。

内衬板220的内侧面向外凹陷而形成有安装槽221,安装槽221沿纵向延伸,中间框立柱240在侧板分片200的内衬板220上的投影与安装槽221相交。即,安装槽221在内衬板220上连续不中断,安装槽221在长度延伸方向上无拼接缝。

两个侧板分片200的两个内衬板220上均对应设置有安装槽221,两侧板分片200的内衬板220的安装槽221对应设置有轨道250。

集装箱在安装后,在两内衬板220的对应轨道250上安装支撑架(图中未示出),支撑架的两端支撑于两个对应的轨道250上,以能够在支撑架上放置物品。

轨道250上沿纵向分布有多个轨道孔(图中未标出),以用于定位和固定支撑架。

本实施例中,轨道250容置于安装槽221,使得轨道250不凸出内衬板220的内侧面,轨道250不会对货物造成干涉。

本实施例中,中间框立柱240在侧板分片200的内衬板220上的投影与轨道250的横向投影相交,即轨道250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轨道250无拼接缝,安装和焊接方便。

本实施例中,轨道250在每一个侧板分片200的内衬板220上均设置有两条,两条轨道250平行设置,均沿纵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250在每一个侧板分片200的内衬板220上均设置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本实施例中,每个侧板分片200的侧墙板210、内衬板220、中间框立柱240以及轨道250整体固定焊接为一体后,侧板分片200整体连接后一起发泡成型,而在侧墙板210和内衬板220之间形成保温层230。

侧板分片200整体发泡后作为一个整体运输,在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件安装。

图10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11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顶板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横向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发明冷藏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0至图14,顶板分片500水平设置,每个顶板分片500包括顶墙板510、内衬板520、保温层530、中间框楣板540以及顶角件550。顶墙板510、保温层530以及内衬板520依次设置,顶墙板510位于内衬板520的外侧。顶墙板510和内衬板520间隔设置,保温层530形成于顶墙板510和内衬板520之间的间隔内。

集装箱安装后,顶板分片500的纵向两端分别抵接于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顶板分片500的横向的两侧抵接于侧板分片200。

中间框楣板540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在顶墙板510上。本实施例中,中间框楣板540为板状结构,并焊接在侧墙板210的上表面,中间框楣板540横向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顶墙板510的横向的两端。

中间框楣板540的横向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的宽度,以使得顶板分片500受到底端的侧墙分片的应力作用时,应力分散在中间框楣板540上,有效的保证顶板分片500不容易变形。

中间框楣板540在纵向上与顶墙板510的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以53英寸的集装箱为例,两个中间框楣板540关于顶墙板510纵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两个中间框楣板540的中心距离为40英寸。

顶板分片500的内衬板520竖向设置,内衬板520为一体成型的整板。内衬板520一体锻造或压铸成型,内衬板520的横向两端分别与侧板分片200的内衬板220上端相抵接。内衬板520纵向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

内衬板520为一体成型的整板,内衬板520不存在裂痕,无拼接缝,以保障内衬板520表面相对的光滑性,减少装卸货物时,对内衬板520的刮擦损伤。减少内部潜在漏水隐患点,有效的避免水分通过内衬板520进入保温层530内,保证保温层530的保温性能和寿命。提升产品性能及美观性。

顶墙板510和对应保温层530之间开设有缺口(图中未标出),该缺口开设于顶墙板510的上表面,并向上向外开口。具体地,缺口开设于顶墙板510的横向的两侧。

该缺口与顶墙板510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具体地,该缺口对应于中间框楣板540设置。本实施例中,以53英寸的集装箱为例,在每一个顶板分片500的横向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缺口。同一侧面上的两个缺口关于顶板分片500纵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两个缺口的中心距离为40英寸。

顶板分片500上的缺口与侧板分片200上安装口213的相对应,使得该缺口和侧板分片200上的安装口213连通,以在侧板分片200和顶板分片500的连接处形成向着集装箱外侧方向开口的容置腔,该容置腔与顶角件550相适配。

集装箱在安装后,顶角件550连接顶墙板510和侧板分片200。顶角件550对应于每一个缺口设置,每个缺口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顶角件550,使得多个顶角件550设于顶墙板510横向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顶角件550包括盒体551以及围合并连接于盒体551外周的连接体552。盒体551容置于侧板分片200和顶板分片500的连接处形成的容置腔内。连接体552固定连接顶墙板510和侧墙板210。具体地,连接体552固定连接侧墙板210上的顶侧梁211和顶墙板510。顶角件550由多个部件焊接而成,或一体铸造成型。

本实施例中,连接体552包括第一连接板5521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521的外侧的第二连接板5522;第一连接板5521与顶墙板510的上表面平行,盒体55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521的下侧面和第二连接板5522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5521焊接于中间框楣板540和顶墙板510的上表面,并封闭顶板分片500上的缺口的上端和侧板分片200上的安装口213的上端。第一连接板5521以及第二连接板5522上均开设有长孔5523。长孔5523用于供外部转锁的锁舌穿过。

连接体552和盒体551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空的锁舌腔553。具体地,盒体551的上端以及与第二连接板5522连接的一端均为开口,盒体55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521和第二连接板5522后,而形成该锁舌腔553。

在起吊或堆码集装箱时,转锁的锁舌穿过长孔5523后,锁舌在锁舌腔553内转动,从而使得转锁的锁舌卡合在连接体552的内壁上。

盒体551在横向上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容置部5511以及第二容置部5512。第一容置部5511以及第二容置部5512的上端均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521的下表面,第二容置部5512横向方向的一侧连接在第二连接板5522的内侧面,第二容置部5512横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容置部5511连接在一起。

第二容置部5512位于顶板分片500的缺口外。具体地,第二容置部5512容置于侧板分片200的安装口213内,第一容置部5511连接在第二容置部5512的内侧,并伸入顶板分片500的缺口内。使得盒体551部分容置于顶板分片500的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该缺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5521焊接在中间框楣板540和顶墙板510的上表面,第二连接板5522焊接在侧墙板210的外侧面,第一容置部5511容置于缺口内,并向外伸出该缺口。第二容置部5512位于第一容置部5511伸出该缺口的一端。顶角件550的下端未突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5522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固定于侧墙板210的外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5511的底端高于第二容置部5512的底端,而在盒体551的底面形成有台阶。

第一容置部5511和第二容置部5512之间台阶的设置,不影响转锁的锁舌和顶角件550的配合。锁舌从穿过第一连接板5521或第二连接板5522上的长孔5523后,均能伸入顶角件550的锁舌腔553内一定的深度,并能够在锁舌腔553内转动,以保证锁舌和顶角件550的配合。

第一容置部5511和第二容置部5512之间台阶的设置,在保证转锁和顶角件550配合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容置部5511在竖向上具有更小的厚度,以避免盒体551从顶板分片500的下表面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5521和第二连接板5522均沿纵向超出盒体551,第一连接板5521背离第二连接板5522的一端超出盒体551,第二连接板5522离第一连接板5521的一端超出盒体551。使得第一连接板5521和第二连接板5522在顶板分片500和侧板分片200上具有更大的覆盖面积和焊接面积,以对集装箱的盒体551周边区域形成更大的保护面积,提供更大的防撞面积,有效降低了集装箱的损伤概率。

同时,顶角件550在集装箱上的应力更加分散,避免了应力集中,将顶角件550承受的载荷更加均匀的分散到箱体上,提高箱体的可靠性,焊接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每一个中间框楣板540连接在横向方向的两个顶角件550之间,以将顶角件550的应力分散到中间框楣板540上,增强顶板分片500的强度,有效的避免顶板分片500在顶角件550处发生局部变形。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为53英寸的北美内陆53尺冷藏集装箱,本实施例中顶板分片500的结构的也适用于其他长度尺寸、含有中间框结构的冷藏、保温、干货集装箱或厢体。

顶角件550包括盒体551以及围合并连接于盒体551外周的连接体552,盒体551容置于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缺口;连接体552位于缺口外。使得集装箱在装配后,盒体551不会从顶板分片500的下表面突伸入箱体内,盒体551和连接体552均位于箱体内的空间外,保证顶角件550整体不会突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箱体内的空间更加美观;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本实施例中,每个顶板分片500的顶墙板510、内衬板520、中间框楣板540以及顶角件550整体固定焊接为一体后,顶板分片500整体连接后一起发泡成型,而在上顶墙板510和内衬板520之间形成保温层530。

顶板分片500整体发泡后作为一个整体运输,在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件安装。

本实施例中,中间框楣板540、中间框立柱240以及中间框横梁160对应设置,以能够对应围合于箱体的外侧。中间框楣板540、中间框立柱240以及中间框横梁160构成中间框结构,以增加箱体的强度。

中间框结构对应顶角件550和底角件170设置,具体地,顶角件550和底角件170连接在中间框结构对应的位置上,以使得顶角件550和底角件170上的应力分散到中间框结构,保证箱体其它结构的受力较小,保证箱体不容易变形。

参阅图1至图14,本发明中,冷藏集装箱包括以散件形式运输的底板分片100、两侧板分片200、顶板分片500、前墙分片300以及后墙分片4000。各个分片在异地生产组装成单个整体部件,以便于运输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上下搬运。

各个分片能够共同围合形成封闭的六面体箱体;各个分片均为单一的整体结构,在目的地组装时,组装量小,组装方便,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侧板分片200和顶板分片500的内侧均具有内衬板,各内衬板均为一体成型的整板,单个内衬板上不具有拼接缝,内衬板于箱体内依次相抵接,使得内衬板的内侧面相对光滑,有效的减少了货物对内衬板的刮擦损伤,减少箱体维修次数和成本。同时、内衬板不存在拼接缝,有效的避免了水分经过内衬板进入保温层内,保证了保温层的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冷藏集装箱的使用寿命。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