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丝编织袋成型后定型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0127发布日期:2021-02-05 14:0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丝编织袋成型后定型处理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编织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丝编织袋成型后定型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在编织袋生产后往往为了对编织袋进行便利包装,从而通过在两两编织袋之间安装连接条,从而方便折叠的编织袋收卷成辊,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卷辊式的编织袋都更加便利。
[0003]
对编织袋进行收辊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对编织袋进行多方位的抚平时,由于抚平过程中,转动辊需要与编织袋紧密接触,从而导致与编织袋进给方向不一致的方向抚平辊往往会干涉编织袋的进给;二、对编织袋抚平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编织袋双层的结构问题,从而导致编织袋边缘位置由于抚平出现折皱,使得编织袋外观不美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丝编织袋成型后定型处理方法,具有抚平辊不干涉进给以及抚平过程中对编织袋进行同步拉伸等功能,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0005]
一种纤维丝编织袋成型后定型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绕卷定型设备,该绕卷定型设备包括底座、进给张紧装置和抚平定型装置,采用上述绕卷定型设备对编织袋的定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06]
s1、编织成型:将纤维丝编织成编织袋;
[0007]
s2、上料进给:通过进给张紧装置将编织袋进行收卷上料并将编织袋张紧;
[0008]
s3、抚平作业:在编织袋收卷前,通过抚平定型装置将编织袋表面进行抚平处理;
[0009]
s4、包装作业:对收卷后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包装收集;
[0010]
所述的底座上端设置有进给张紧装置,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抚平定型装置;
[0011]
所述的进给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框、张紧辊、橡胶垫、导向架、导向辊、收卷架和收卷机构,张紧框设置在底座上端左侧,张紧辊通过轴承上下对称设置在张紧框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张紧辊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垫,导向架对称设置在张紧框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导向架外端内壁通过轴承上下对称设置有导向辊,底座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架、收卷架前端内壁上设置有收卷机构;收卷机构带动编织袋间隔收卷,张紧辊和橡胶垫通过挤压的方式,使得编织袋被张紧,导向辊辅助编织袋平整的进给。
[0012]
所述的抚平定型装置包括安置板、辅助电机、椭圆凸轮、导向斜杆、抚平机构、拉伸机构和配合座,张紧框右端设置有安置板,安置板下端通过电机座设置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机输出端下端设置有椭圆凸轮,安置板下端前后对称开设有进给槽,进给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架设有导向斜杆,抚平机构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斜杆相连接,抚平机构外端设置有辅助弹簧,底座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配合座;通过辅助电
机带动椭圆凸轮间隔旋转多圈,从而通过椭圆凸轮同时推动两抚平机构,对配合座上的编织袋进行抚平处理,通过联动方式,抚平机构带动拉伸机构对编织袋两端进行拉伸,防止抚平至编织袋边缘位置时出现折皱。
[0013]
所述的抚平机构包括l型滑动架、下压块、挤压弹簧、轴承架、转动辊和阶梯板,l型滑动架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斜杆相连接,l型滑动架下端开设有滑动槽,下压块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槽相连接,下压块上端设置有挤压弹簧,下压块下端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轴承架,轴承架前后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辊,l型滑动架外端设置有阶梯板;当编织袋停止进给时,辅助电机带动椭圆凸轮旋转多周,从而使得l型滑动架从内向外开合进给并向下侧进给,转动辊从悬空位置向下对编织袋进行滚压,挤压弹簧增加转动辊对编织袋的滚压力度,同时通过阶梯板带动拉伸机构对编织袋进行拉伸。当编织袋进给时,由于转动辊与编织袋不接触,从而使得编织袋进给不受转动辊的干涉。
[0014]
所述的拉伸机构包括复位单元、拉伸架、导向柱、定位柱、升降柱、复位弹簧一和z型挤压块,底座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拉伸槽,拉伸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单元,复位单元上端设置有拉伸架,拉伸架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内端设置有定位柱,升降柱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柱相连接,升降柱和定位柱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z型挤压块通过滑动方式与拉伸架相连接。当阶梯板接触z型挤压块时,先通过z型挤压块向下挤压升降柱,从而使得定位柱和升降柱配合通过进给辊将编织袋两端夹持固定,再通过z型挤压块向外挤压拉伸架,从而带动定位柱和升降柱向外拉伸固定的编织袋,从而防止转动辊在抚平编织袋至边缘位置时,在编织袋上制作折皱。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收卷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齿环、旋转齿轮和收卷辊,驱动电机设置在收卷架后端,收卷架后端内壁内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后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齿环,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转动齿环相连接,收卷辊通过轴承设置在收卷架前端内壁上,收卷辊后端设置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通过啮合方式与转动齿环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转动齿环和旋转齿轮带动收卷辊间歇转动收卷。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齿环为半齿齿环结构。
[00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斜杆从内向外为从上向下倾斜结构。
[001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升降柱和定位柱内端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进给辊。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复位单元包括滑动柱、滑动块和复位弹簧二,拉伸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架设有滑动柱,滑动块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相连接,滑动块上端设置有拉伸架,滑动块外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和复位弹簧一分别带动拉伸架和升降柱复位。
[0020]
(三)有益效果
[0021]
1.本发明通过斜向进给转动辊的方式,使得编织袋进给时,转动辊不干涉编织袋进给,并在抚平过程中对编织袋施加更好的抚平效果,解决了与编织袋进给方向不一致的方向抚平辊往往会干涉编织袋的进给;本发明通过联动机构的设计,从而当转动辊抚平编织袋时,通过两侧的拉伸机构保持编织的表面平整,不会在编织袋表面折压出折痕。
[0022]
2.当编织袋停止进给时,本发明设置的辅助电机带动椭圆凸轮旋转多周,从而使得l型滑动架从内向外开合进给并向下侧进给,转动辊从悬空位置向下对编织袋进行滚压,
挤压弹簧增加转动辊对编织袋的滚压力度,同时通过阶梯板带动拉伸机构对编织袋进行拉伸。当编织袋进给时,由于转动辊与编织袋不接触,从而使得编织袋进给不受转动辊的干涉。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对编织袋进行定型包装的工艺流程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图3中b-b剖面的剖视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图3中c-c剖面的剖视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图4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中收卷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中抚平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是本发明针对的编织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4]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纤维丝编织袋成型后定型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绕卷定型设备,该绕卷定型设备包括底座1、进给张紧装置2和抚平定型装置3,采用上述绕卷定型设备对编织袋的定型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5]
s1、编织成型:将纤维丝编织成编织袋;
[0036]
s2、上料进给:通过进给张紧装置2将编织袋进行收卷上料并将编织袋张紧;
[0037]
s3、抚平作业:在编织袋收卷前,通过抚平定型装置3将编织袋表面进行抚平处理;
[0038]
s4、包装作业:对收卷后的编织袋进行下料并包装收集;
[0039]
所述的底座1上端设置有进给张紧装置2,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抚平定型装置3;
[0040]
所述的进给张紧装置2包括张紧框21、张紧辊22、橡胶垫23、导向架24、导向辊25、收卷架26和收卷机构27,张紧框21设置在底座1上端左侧,张紧辊22通过轴承上下对称设置在张紧框21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张紧辊22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垫23,导向架24对称设置在张紧框21前后两端内壁之间,导向架24外端内壁通过轴承上下对称设置有导向辊25,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收卷架26、收卷架26前端内壁上设置有收卷机构27;收卷机构27带动编织袋间隔收卷,张紧辊22和橡胶垫23通过挤压的方式,使得编织袋被张紧,导向辊25辅助编织袋平整的进给。
[0041]
所述的收卷机构27包括驱动电机271、转动齿环272、旋转齿轮273和收卷辊274,驱动电机271设置在收卷架26后端,收卷架26后端内壁内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后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齿环272,驱动电机271通过联轴器与转动齿环272相连接,收卷辊274通过轴承设置在收卷架26前端内壁上,收卷辊274后端设置有旋转齿轮273,旋转齿轮273通过啮合方式与转动齿环272相连接。所述的转动齿环272为半齿齿环结构。驱动电机271通过转
动齿环272和旋转齿轮273带动收卷辊274间歇转动收卷。
[0042]
所述的抚平定型装置3包括安置板31、辅助电机32、椭圆凸轮33、导向斜杆34、抚平机构35、拉伸机构36和配合座37,张紧框21右端设置有安置板31,安置板31下端通过电机座设置有辅助电机32,辅助电机32输出端下端设置有椭圆凸轮33,安置板31下端前后对称开设有进给槽,进给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架设有导向斜杆34,抚平机构35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斜杆34相连接,抚平机构35外端设置有辅助弹簧,底座1上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36,底座1上端中部设置有配合座37;所述的导向斜杆34从内向外为从上向下倾斜结构。通过辅助电机32带动椭圆凸轮33间隔旋转多圈,从而通过椭圆凸轮33同时推动两抚平机构35,对配合座37上的编织袋进行抚平处理,通过联动方式,抚平机构35带动拉伸机构36对编织袋两端进行拉伸,防止抚平至编织袋边缘位置时出现折皱。
[0043]
所述的抚平机构35包括l型滑动架351、下压块352、挤压弹簧353、轴承架354、转动辊355和阶梯板356,l型滑动架351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斜杆34相连接,l型滑动架351下端开设有滑动槽,下压块352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槽相连接,下压块352上端设置有挤压弹簧353,下压块352下端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轴承架354,轴承架354前后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辊355,l型滑动架351外端设置有阶梯板356;当编织袋停止进给时,辅助电机32带动椭圆凸轮33旋转多周,从而使得l型滑动架351从内向外开合进给并向下侧进给,转动辊355从悬空位置向下对编织袋进行滚压,挤压弹簧353增加转动辊355对编织袋的滚压力度,同时通过阶梯板356带动拉伸机构36对编织袋进行拉伸。当编织袋进给时,由于转动辊与编织袋不接触,从而使得编织袋进给不受转动辊的干涉。
[0044]
所述的拉伸机构36包括复位单元361、拉伸架362、导向柱363、定位柱364、升降柱365、复位弹簧一366和z型挤压块367,底座1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拉伸槽,拉伸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单元361,复位单元361上端设置有拉伸架362,拉伸架362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柱363,导向柱363内端设置有定位柱364,升降柱365通过滑动方式与导向柱363相连接,升降柱365和定位柱36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366,z型挤压块367通过滑动方式与拉伸架362相连接。所述的升降柱365和定位柱364内端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进给辊。当阶梯板356接触z型挤压块367时,先通过z型挤压块367向下挤压升降柱365,从而使得定位柱364和升降柱365配合通过进给辊将编织袋两端夹持固定,再通过z型挤压块367向外挤压拉伸架362,从而带动定位柱364和升降柱365向外拉伸固定的编织袋,从而防止转动辊355在抚平编织袋至边缘位置时,在编织袋上制作折皱。
[0045]
所述的复位单元361包括滑动柱3611、滑动块3612和复位弹簧二3613,拉伸槽前后两端内壁之间架设有滑动柱3611,滑动块3612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3611相连接,滑动块3612上端设置有拉伸架362,滑动块3612外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二3613。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