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7141发布日期:2021-01-26 17:3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香烟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zb25型软盒包装机组,其进口机型为意大利g.dx1包装机组,该机型用于软盒硬条烟草制品的生产,经改进后可以满足软盒硬化硬条卷烟包装产品的生产。为适应时代的需要,香烟包装生产的内衬纸材料由原来的含铝内衬纸改为了不含铝的环保内衬纸,从整体上讲,可以提升产品装潢及内在品质,降低环境污染。
[0003]
但采用环保内衬纸的同时,环保内衬纸带来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导致后续生产环节有大量烟末掉落溢出现象,严重影响小盒外观美观度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用于解决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问题。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包括:加宽环保内衬纸的宽度;定时排空卷接机组的残余烟丝;定时吹清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包装小盒透明薄膜前吹清小盒顶部的烟末。
[0006]
进一步地,内衬纸加宽的宽度全部用于增加内衬纸折叠后的底部折边宽度。
[0007]
进一步地,内衬纸折叠后的底部折边搭口宽度为小盒底部宽度的40%至70%。
[0008]
进一步地,内衬纸折叠后的底部折边搭口宽度为8mm至14mm。
[0009]
进一步地,卷接机组停机两小时以上时,卷接机组开机后排空烟丝至少一分钟。
[0010]
进一步地,包装机组运行不超三小时对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吹清一次,小盒输送通道吹清时间不低于一分钟。
[0011]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包括:加宽环保内衬纸的宽度;定时排空卷接机组的烟末;定时吹清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包装小盒透明薄膜前吹清小盒顶部的烟末。
[0012]
通过增加环保内衬纸的长度,使得环保内衬纸在折叠后搭接长度明显增加,增加搭接长度后,位于外侧的内衬纸力臂变长,对于内侧的挤压力更大;增加搭接长度后,搭接后的缝隙通道变长,相互搭接的内外侧纸搭接角度更小,烟末从该缝隙中泄露时的阻力更大,在增加环保内衬纸的宽度后,其密封性能得到提升。
[0013]
在增加环保内衬纸的长度后,烟末泄露的几率相对改进前,降低了20%。
[0014]
定时排空卷接机中的烟末后,水分下降的烟丝不会被卷接机卷制成烟支后由于烟丝水分下降导致烟末掉落增加,烟末不会被卷入香烟内部,降低了从香烟中掉落烟末的可能;吹清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的烟末后,烟末不会随着香烟一起包入小盒内部;在小盒包小盒透明薄膜前,对小盒表面进行吹清,能明显降低小盒表面由于静电作用吸附到小盒表面的烟末,降低烟末被包入小盒透明薄膜的可能。
[0015]
本发明方法将增加的环保内衬纸宽度全部应用在底部折边宽度上,是针对泄露点增加的一种举措,增加成本少,提升密封效果显著。
[0016]
本发明方法底部折边搭口宽度控制在小盒底部宽度的40-70%,可以兼顾折边实施的难度和折边后的密封性能。
[0017]
本发明方法卷接机组停机两小时以上时,卷接机组开机后排空烟丝至少一分钟,可以避免管道及设备内留存的烟丝水分流失及设备运行过程中掉落的沉积烟末导致卷接机组烟丝料头卷制成香烟后,烟丝水分散失进而造成烟支烟丝端烟末掉落,导致小盒夹烟末现象尤为严重的情况。
[0018]
本发明方法对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进行吹清,时间间隔控制上,通常以不超三小时为限,时间过短,则耽误生产进度,时间过长,则会因为小盒输送通道上积攒较多的烟丝导致小盒夹烟末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香烟小盒包装图。
[0020]
图中:1小盒本体;2上搭接面;3竖缝搭接面;4下搭接面;5小盒透明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降低环保内衬纸小盒夹烟末的方法,包括:加宽环保内衬纸的宽度;定时排空卷接机组的烟丝;定时吹清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包装小盒透明薄膜5前吹清小盒顶部的烟末。
[0023]
更为具体地,一个香烟小盒由内衬纸、小盒本体1和小盒透明薄膜5构成,内衬纸被折叠成中空长方体,由上自下分别为:上搭接面2、竖缝搭接面3以及下搭接面4。
[0024]
为迎合环保的需要,香烟包装物内衬纸现采用无铝环保纸,环保内衬纸相对于过去的含铝内衬纸而言,折叠性能差,回弹多,定型能力差,最终导致密封效果差,烟末易从折
叠后的缝隙中跑出。
[0025]
香烟小盒包装的生产过程为,烟丝经由卷接机组卷制成香烟,再由包装机组装入带有内衬纸的小盒本体1,最后再在小盒本体1外面包装上小盒透明薄膜5。
[0026]
环保纸折叠后的形状为中空长方体,其折叠后的搭接面包括竖直防线的竖缝搭接面3、上搭接面2以及下搭接面4,香烟整齐的码放在环保纸折叠成的中空立方体中,其过滤嘴一端位于上部,也即上搭接面2一侧,其外露烟丝的一端位于下部,也即下搭接面4一侧。
[0027]
搭口指内衬纸搭接部分,搭口宽度为内衬纸重叠部分的宽度。
[0028]
发明人经研究表明,小盒夹烟末的大部分来源为以下几种:一、卷接机组的残余烟末及长时间停机导致水分流失的燥碎烟丝,而燥碎烟丝在烟支烟丝端更容易形成烟末并掉落溢出。烟末留存在卷接机组内,经过后续卷接循环再次被卷入香烟内部,泄露的烟末较细,卷入香烟内部以后容易从香烟内部再次泄露出来。
[0029]
二、包装机组的残余烟末,烟支在包装机组的输送通道内流转,烟末会泄露到包装机组的输送通道内,随着烟支被卷包到小包内的同时,烟末也会卷入小包中,同时水分流失的烟丝由于操碎会形成烟末在烟丝掉掉落溢出小盒。
[0030]
三、环保纸缝隙泄露的烟末,环保纸折叠性能、定型能力差,回弹多,最终导致密封效果差,烟末从缝隙中跑出。
[0031]
四、小盒透明薄膜5包装前,部分烟末与小盒本体1有静电作用,烟末吸附在小盒本体1表面,最终被包入小盒透明薄膜5中。
[0032]
香烟小盒夹烟末的现象从更换内衬纸以后,明显增多。从上述的分析看,环保内衬纸密封性能差是改进的重点项,其它改进项为辅助手段。
[0033]
本实施方式中,增加环保内衬纸的长度,使得环保内衬纸在折叠后搭接长度明显增加,从附图中可以看出,增加搭接长度后,位于外侧的内衬纸力臂变长,对于内侧的挤压力更大;由于搭接长度变长,故搭接后的缝隙通道更长,相互搭接的内外侧纸搭接角度更小,烟末从该缝隙中泄露时的阻力更大,综上分析,在增加环保内衬纸的宽度后,其密封性能得到提升。
[0034]
从统计数据看,在增加环保内衬纸的长度后,烟末泄露的几率相对改进前,降低了20%。
[0035]
定时排空卷接机中的残余烟末及烟丝后,卷接机中的烟末及水分流失导致燥碎掉落的烟末不会被卷入香烟内部,降低了从香烟中掉落烟末的可能;吹清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的烟末后,烟末不会随着香烟一起包入小盒本体1内部;在小盒包透明薄膜前,对小盒本体1表面进行吹清,能明显降低小盒本体1表面由于静电作用吸附到小盒本体1表面的烟末,降低烟末被包入小盒透明薄膜5的可能。
[0036]
进一步地,内衬纸加宽的宽度全部用于增加内衬纸折叠后的底部折边宽度。
[0037]
更为具体地,烟末均为从外露烟丝的一端掉落,绝大多数为从环保内衬纸与外露烟丝邻近的缝隙中泄露到小盒本体1中,由于香烟外露烟丝一侧设置在小盒本体1底部,故增加环保内衬纸的密封性能应当全部用于增加折叠后底部的折边宽度。
[0038]
本发明方法将增加的环保内衬纸宽度全部应用在底部折边宽度上,是针对泄露点增加的一种举措,增加成本少,提升密封效果显著。
[0039]
进一步地,内衬纸折叠后的底部折边搭口宽度为小盒本体1底部宽度的40%至70%。
[0040]
更为具体地,底部折边搭口宽度控制在小盒本体1底部宽度的40%至70%,可以兼顾折边实施的难度和折边后的密封性能,如折边宽度占比过多,折边过程带来的副作用较多,典型的就是折边难度明显变大,而折边占比过小显然密封性能变差。
[0041]
进一步地,内衬纸折叠后的底部折边搭口宽度为8mm至14mm。
[0042]
更为具体地,针对现有烟盒尺寸标准,烟盒内衬纸底部宽度多为20mm,如前所述,兼顾折边的操作难度和折边后的密封性能,搭口宽度应为8mm至14mm。
[0043]
进一步地,卷接机组停机两小时以上时,卷接机组开机后排空残余烟末至少一分钟。
[0044]
更为具体地,卷接机组的烟丝在较长时间的停机后,烟丝在长时间停机留存在管道及设备内,烟丝水分流失,容易粉末化,及时卷入香烟内部,还容易脱落。长时间停机超过2小时,开机前1分钟对管道及设备内的烟丝放出,避免管道及设备内留存的烟丝水分流失及设备运行过程中掉落的沉积烟末导致卷接机组烟丝料头卷制成香烟后,烟丝水分散失进而造成烟支烟丝端烟末掉落,导致小盒夹烟末现象尤为严重的情况;同时改进制丝线烟丝入柜前皮带机输送烟丝为开放式的输送方式,在皮带机上安装密封罩,避免烟丝在入柜前输送环节产生的烟丝水分流失。
[0045]
进一步地,包装机组运行不超三小时对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吹清一次,小盒输送通道吹清时间不低于一分钟。
[0046]
更为具体地,对包装机组小盒输送通道进行吹清,避免掉落的烟末经输送通道吸附在小盒本体1表面随产品进入成品,时间间隔控制上,通常以不超三小时为限,时间过短,则耽误生产进度,时间过长,则会因为小盒输送通道上积攒较多的烟丝导致小盒夹烟末的现象发生。
[0047]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