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钢卷的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8921发布日期:2020-11-25 14:2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放置钢卷的鞍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卷运输及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放置钢卷的鞍座。



背景技术:

鞍座是钢铁企业特别是冷轧生产企业大量使用的钢卷输送和存储的设备。一般鞍座分为固定鞍座和移动鞍座,固定在地面和设备基础上的称为固定鞍座,随设备移动、升降的称为移动鞍座,如安装在钢卷小车、步进梁上的鞍座。

板材经冷轧轧制成卷材后,需通过天车、步进梁、运输小车等运输工具送往后道机组,进行精整处理,然后包装存储。钢卷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要多次和鞍座进行接触,如果鞍座上和钢卷接触部分有螺钉松脱,突出到鞍座表面,将对钢卷外表面产生压伤或压痕,由于该损伤发生在钢卷下部,不易发现,容易造成批次质量缺陷。

目前常用鞍座结构如图1、图2所示,图1为钢卷卷眼方向与运输方向垂直,图2为钢卷卷眼方向与运输方向一致。鞍座本体1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鞍座底架上。由于鞍座在钢卷的运输和存储时多次受到钢卷的冲击,容易造成螺钉的松脱,从而给钢卷表面造成压伤、压痕。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放置钢卷的鞍座,防止因固定螺钉松脱对钢卷表面造成压伤、压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放置钢卷的鞍座,以能防止因固定螺钉松脱对钢卷表面造成压伤、压痕。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放置钢卷的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顶部为平面状的安装部,具有凸起的固定台;主体部,为位于安装部上固定台一侧的块状部件,具有与钢卷接触的托举面;固定槽,位于主体部的外侧面;固定板;其中,固定板可插入固定槽,固定板插入部分与固定槽的形状相适配;固定板与固定台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将主体部固定在安装部上。

采用如上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固定板以实现对主体部的固定,使固定位置位于主体部的外侧面而非托举面,以防止因固定螺钉松脱对钢卷表面造成压伤、压痕。

本发明优选,所述主体部呈长方体形;所述固定槽为沿主体部外侧面设置的c字形槽。

采用如上结构,固定槽为沿主体部外侧面设置的c字形槽,固定板插入部分与固定槽相适配,即该部分也为c字形。可以通过固定板将固定槽内的部分夹持在固定板中,以此增加了主体部固定的稳定性及牢固性。

本发明优选,所述托举面为两相对倾斜设置平面。

采用如上结构,钢卷位于两相对倾斜设置的平面之间,可以满足对不同外径的钢卷的固定。

本发明优选,所述主体部顶部具有贯穿的v字形缺口,形成所述两相对倾斜设置的平面。

采用如上结构,提供了托举面的具体结构,通过位于一个主体部上的托举面即可满足对钢卷的固定,固定方式更加稳定。

本发明优选,所述固定台为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主体部位于两固定台之间;所述固定槽位于固定台相对位置。

采用如上结构,主体部位于两固定台之间,通过固定台可以防止主体部在固定台两个方向移动,提高了主体部的牢固性。

本发明优选,所述主体部为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主体部呈长方体形,两主体部相对面与顶面之间由弧面过渡形成所述托举面。

采用如上结构,通过两相对设置的弧面形成所述托举面,可以减小托举面与钢卷接触位置的压强,防止出现压伤、压痕。

本发明优选,所述底架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主体部分别设置在两底架顶部的安装部上;两固定台位于安装部上主体部相背离的两侧位置。

采用如上结构,两主体部收到钢卷的压力,会产生使两主体部分离的力,两固定台位于安装部上主体部背离的两侧位置,可以防止两主体部相两侧移动,提高了主体部的稳定性、牢固性。

本发明优选,主体部采用尼龙或聚氨酯材料制成。

采用如上材料,尼龙或聚氨酯材质比较为柔软且具有足够的强度,进一步降低了主体部对钢卷表面造成损伤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鞍座中钢卷卷眼方向与运输方向垂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鞍座中钢卷卷眼方向与运输方向一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架1;安装部11;固定台12;螺纹孔121;主体部2;托举面21;固定槽22;固定板3;固定孔31;螺钉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鞍座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钢卷的卷眼方向与运输方向垂直,该状态下的鞍座为沿运输方向设置的平行并列排布的两个。指定运输方向为前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鞍座具体包括底架1,底架1的顶部具有呈长方形平面状的安装部11,安装部11的前后端部向上凸出有长条状的固定台12,固定台12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四个螺纹孔121。

安装部11位于两固定台12之间设置有呈长方形块状的主体部2,主体部2的顶部具有中间低前后两端高的贯穿左右的v字型缺口,在主体部2的顶部形成两个相对倾斜设置的用于托住钢卷的平面状的托举面21。主体部2在于固定台12顶部相对位置沿固定台12设置有固定槽22,固定槽22的左右两端沿主体部2的左右端面向主体部2中间位置延伸一定距离,使固定槽22形成沿固定部前后两端延伸并在固定部左右端面向中间延伸的c字型。

还包括呈c字型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形状大小与固定槽22相适配,固定板3可插入固定槽22,并在在主体部2表面露出与固定台12宽度相适应的一部分。在露出的部分与上述螺纹孔121相对位置设置有固定孔31,通过螺钉4穿过固定孔31可以将固定板3固定在固定台12上,固定板3部分插入固定槽22,同时c字形的结构配合,可以使固定板3与主体部2之间无法左右移动,以此将主体部2固定在安装部11上。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鞍座,钢卷放置在主体部2顶部的v字形缺口位置,与两倾斜的托举面21接触。该鞍座为并列设置的两个,分别位于钢卷底部左右两侧,以此保证钢卷的稳定性。

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中鞍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第二实施方式,钢卷的卷眼方向与运输方向一致。具体包括沿运输方向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主体部2,主体部2顶面与两主体部2相对面具有弧面状过渡形成的托举面21,以防止放置钢卷后在钢卷表面形成压痕。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地,还包括底架1,底架1的顶部具有呈长方形平面状的安装部11,左侧安装部11的左端与右侧安装部11的右端各沿安装部11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固定台12。两主体部2分别设置在两安装部11上,左侧主体部2的左侧,右侧主体部2的右侧在与固定台12相对位置各设置有一c字形固定槽22。还包括c字形的固定板3,固定板3插入固定槽22,通过螺钉4固定在固定台12上。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鞍座,钢卷放置在两主体部2的中间位置,通过两相对的托举面21将钢卷固定住。在两主体部2的外部两侧,通过插入主体部2固定槽22的固定板3将主体部2固定在安装部11上。

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鞍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固定结构由托举面21转移到了主体部2的外侧靠近底部位置。以此,即使螺钉4发生了松动,也不会对托举面21产生影响,不会因螺钉4松脱而对钢卷表面造成压伤、压痕。另外,主体部2采用尼龙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在保证了强度的前提下,与金属材质比较为柔软,进一步降低了主体部2对钢卷表面造成损伤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