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5600发布日期:2020-09-11 22:2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轴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



背景技术:

圆刀机属模切机的一种,其全称是多工位轮转模切机。圆刀机以滚刀的形式连续旋转进行模切加工,是模切机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机种之一。圆刀机利用钢刀、模具、钢线,对所加工的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材料轧切成预定的形状并与母材分离。圆刀机可同步完成模切、压痕、贴合、自动排废等工序,广泛应用于卫生医疗、包装印刷、汽车电子等模切行业。

圆刀机可以加工胶贴材料、防尘材料、防震材料、绝缘emi、耐热隔热材料等,模切电子、电器胶垫、硅胶垫、魔术贴、导电胶、强力双面胶、背光屏、薄膜开关等胶贴产品;化妆棉、相机棉、高密海绵、过滤棉、防尘网、无纺布等防尘产品。

圆刀机在使用时,由于原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不同、产品工序不同以及复合产品的层数不同,从而对原料、辅料、承托层的收放料轴的数量和位置有不同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料轴面板上的料轴设定数量和设定位置不灵活,一台圆刀机只可加工有限规格的材料,对生产造成一定不便。另外,现有技术中圆刀机上面板布置单排料轴,料轴数量较少,不适合加工层数较多的产品,也不利于工序的集中,例如本来可以在一台设备上一次完成的产品可能因为缺少料轴而分成两台设备完成,这样导致产品的质量不易保证,同时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工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解决了圆刀机料轴设定不合理的问题,灵活的设置料轴位置和数量,可适应规格范围较广的材料加工,另外,可灵活调节下面板的位置,方便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包括面板、设于面板上的收放料轴和封板,面板用于安装收放料轴、导向轴和t型铝条,t型铝条则用于安装快锁导向轴和移动收放料轴,面板分别包括若干上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若干下面板,左面板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左上面板和左下面板,右面板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右上面板和右下面板,收放料轴包括若干位于上面板的第一料轴、位于左面板上的三个第二料轴、位于右面板上的两个第三料轴和位于下面板的第四料轴,左面板上的三个第二料轴中有两个位于左上面板上,另外一个第二料轴位于左下面板上,右面板上的两个第三料轴分别位于右上面板和右下面板上。

进一步的,封板和下面板的尺寸相同且位于下面板的间隔处。

进一步的,与左上面板和右上面板的紧挨的上面板上第一料轴的数量为两个,中间位置的上面板上的第一料轴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中间位置的上面板上的三个第一料轴呈现左一右二均匀排列的结构,所有上面板的第一料轴形成三行上下交错式的排列方式。

进一步的,下面板还配置有滑块和滑轨,下面板的背面与滑块连接,滑块在左右方向布置的滑轨上滑动,滑轨则安装于圆刀机的底座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不同的料轴布置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料轴安装位置,增加了料轴面板加工产品的灵活性,使同一台圆刀机可加工不同的产品,增强了设备利用率;

(2)再者,由于下面板可以左右移动,使第四料轴的工作位置更加灵活,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的下面板滑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

11上面板;

121左上面板;

122左下面板;

131右上面板;

132右下面板;

14下面板;

15t型铝条;

21第一料轴;

22第二料轴;

23第三料轴;

24第四料轴;

3封板;

41滑轨;

4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刀机用高利用率的料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料轴面板设有面板1、收放料轴、t型铝条15和封板3,收放料轴和t型铝条15设于面板1上,面板1包括若干上面板11、左面板、右面板和若干下面板14,左面板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左上面板121和左下面板122,右面板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右上面板131和右下面板132,收放料轴设有若干第一料轴21、三个第二料轴22、两个第三料轴23和第四料轴24,第一料轴21位于上面板11上,较佳的,与左上面板121和右上面板131的紧挨的上面板11的第一料轴21的数量为两个,中间位置的上面板11上的第一料轴21的数量为三个,中间位置的上面板11上的三个第一料轴21呈现左一右二均匀排列的结构,所有上面板11的第一料轴21形成三行上下交错式的排列方式,三个第二料轴22位于左面板上,两个第三料轴23位于右面板上,第四料轴24位于下面板14上,左面板上的三个第二料轴22中有两个位于左上面板121上,另外一个第二料轴22位于左下面板122上,右面板上的两个第三料轴23分别位于右上面板131和右下面板132上。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圆刀机传统的单排、双排料轴的布置方式,提供了一种高利用率排列方式的料轴面板,通过对上、下面板料轴数量的增减和料轴位置的重新布置,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高利用率的料轴布置方式,提高了圆刀机的生产效率,扩大了产品的适用范围,间接地提高了圆刀机的使用价值。另外,封板3和下面板14的尺寸相同且位于下面板14的间隔处,间断布置的下面板14之间采用封板3进行封闭,封板3采用钢板制作并进行喷塑处理,其外形尺寸、安装方式及安装尺寸与下面板14完全相同,这样在生产中需要调整位置时可以很容易地与下面板14的进行互换,方便不同的作业方式要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下面板14可以设计成可移动的安装方式,具体为,如图2所示,下面板14的背面与滑块42连接,滑块42可以在左右方向布置的滑轨41上滑动,并可按需要位置可靠定位,进而可使安装在下面板14上的第四料轴24实现左右移动,这种设计能使圆刀机在使用中更加灵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不同的料轴布置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料轴安装位置,增加了料轴面板加工产品的灵活性,使同一台圆刀机可加工不同的产品,增强了设备利用率;

(2)再者,第四料轴24安装在可以移动的下面板14上,使第四料轴24的工作位置更加灵活,由于第四料轴24的数量少,因此可移动位置的第四料轴24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的应用范围。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