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4836发布日期:2020-11-19 19:2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电梯制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具体涉及到电梯制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住宅楼层建筑层数不断上升,电梯的应用愈加广泛。由于电梯系统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电梯制动装置是根据电梯系统最大质量设定的:按照自重加满载重量设定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当制动力相同而电梯的轻载和满载的质量相差较大时,电梯轻载会导致轿厢受到的制动减速度过大的现象,制动减速度过大会对乘客造成伤害,同时也可能引起配重反抛,对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制动装置,其优点是适应电梯质量调整制动力,保证乘客安全和延长电梯寿命。其技术方案如下:

电梯制动装置包括:机座、弹性伸缩件、滑动制动件、包围件、辅助制动件,所述机座设有导轨槽,所述弹性伸缩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靠近所述导轨槽处,所述包围件安放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滑动制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包围件上且与所述弹性伸缩件对应设置,所述辅助制动件穿过所述机座且连接所述滑动制动件,所述滑动制动件朝设定方向滑动时,所述包围件抵紧所述滑动制动件向导轨槽偏移,且所述滑动制动件与所述弹性伸缩件相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包围件包括固定楔块和支撑体,所述固定楔块和所述滑动制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内侧,所述滑动制动件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固定楔块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设置,所述滑动制动件沿着所述第二斜面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u型簧,两个所述固定楔块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簧的两边内侧,两个所述滑动制动件再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楔块对应安放。

进一步地,还包括滚柱组,所述滚柱组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所述滚柱组包括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尺寸相同的滚柱。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侧板和导向底板,所述导向侧板一侧设有折边,所述滑动制动件设有限位槽,所述导向侧板上远离所述折边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楔块固定,所述导向侧板上所述折边卡入所述限位槽;所述导向底板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底板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固定楔块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机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制动件沿着所述第二斜面滑动至一定行程时,所述滑动制动件接触并压缩所述弹性伸缩件。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制动件包括提拉螺母、提拉杆、提拉板,所述提拉螺母和所述提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远离所述提拉螺母的一端与所述提拉板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板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制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还设有支撑板和安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机座的两侧,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机座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螺柱,所述支撑螺柱一端支撑所述包围件。

电梯装置包括导轨、以及在拽引绳的牵引下沿所述导轨升降的轿厢、和前述电梯制动装置,所述电梯制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的所述导轨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设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电梯导轨安放于导轨槽,当轿厢下落需要制动、导轨相对于轿厢在向上移动时,限速器触发,使得安全钳提拉机构拉起辅助制动件,从而提拉起两个滑动制动件,两个滑动制动件相向滑动然后与导轨摩擦,产生摩擦力,使电梯制动。在导轨摩擦的作用下,滑动制动件会向上滑动,此时包围件会对滑动制动件往导轨方向抵紧,滑动制动件向上滑动行程越多则受抵紧压力越大,对导轨的摩擦力也越大。滑动制动件向上滑动一定行程时,开始与弹性伸缩件相接触,继续上行则压缩弹性伸缩件,弹性伸缩件对滑动制动件有向下的弹力,该弹力与滑动制动件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保持平衡,此时包围件对滑动制动件的压力不变。当电梯系统质量大,弹性伸缩件压缩量较大,包围件撑开程度较大则对滑动制动件的压力较大;当电梯系统质量小,弹性伸缩件压缩量较小,包围件撑开程度较小则对滑动制动件的压力较小。电梯轻载时,滑动制动件对弹性伸缩件的压力小,包围件的撑开程度小,包围件对滑动制动件的压力减小,滑动制动件与导轨摩擦力减小,制动减速度也降低,维持在国标要求范围内。本装置能适应不同的电梯质量,自动调节摩擦力,保证制动效果和制动减速度,保证平顺的制动效果,乘客不会因为电梯减速太快而引起不适甚至惯性摔倒、骨折。同时也避免因为减速度太大而导致配重反抛影响电梯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座,101、导轨槽,102、导向侧板,1021、折边,103、导向底板,104、支撑板,105、安装部,106、支撑螺柱,20、碟簧,201、防脱螺柱,202、防脱销,203、防脱螺母,204、簧圈,30、滑动楔块,301、限位槽,302、第一斜面,401、固定楔块,4011、第二斜面,402、u型簧,403、滚柱组,501、提拉螺母,5011、提拉销,502、提拉杆,503、提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设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至图4所示,电梯制动装置包括机座10、弹性伸缩件、滑动制动件、包围件、辅助制动件,本实施例以弹性伸缩件安装在机座10上方、导轨向上运动时需要制动的情景为例,所述机座10设有导轨槽101、导向侧板102和导向底板103、支撑板104、安装部105、支撑螺柱106,包围件包括固定楔块401和支撑体、滚柱组403,所述辅助制动件包括提拉螺母501、提拉杆502、提拉板503;弹性伸缩件选用碟簧20,碟簧20包括防脱螺柱201、防脱销202、防脱螺母203、簧圈204,滑动制动件选用滑动楔块30,支撑体选用u型簧402。

碟簧20固定在所述机座10上靠近所述导轨槽101处,所述固定楔块401和u型簧402安放在所述机座10上,所述滑动楔块30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楔块401上且与所述碟簧20对应设置,滑动楔块30向上方滑动一定行程时,要能够与碟簧20接触并压缩碟簧20,这样才能使碟簧20工作。所述辅助制动件穿过所述机座10且连接所述滑动楔块30,所述滑动楔块30朝上方滑动时,u型簧402和固定楔块401抵紧所述滑动楔块30向导轨槽101偏移,且所述滑动楔块30与碟簧20相作用。

电梯导轨安放于导轨槽101,当电梯轿厢下落,导轨相对于轿厢在向上移动需要制动时,限速器触发,使得安全钳提拉机构带动提拉杆502动作,然后提拉板503提拉两个滑动楔块30,两个滑动楔块30向上滑动然后与导轨摩擦,产生摩擦力,使电梯制动。在导轨摩擦的作用下,滑动楔块30会向上滑动,此时u型簧402和固定楔块401会对滑动楔块30往导轨方向抵紧,滑动楔块30向上滑动行程越多则受抵紧压力越大,对导轨的摩擦力也越大。滑动楔块30向上滑动一定行程时,开始与碟簧20相接触,继续行程则压缩碟簧20,碟簧20就对滑动楔块30产生向下的弹力,该弹力与滑动楔块30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保持平衡,此时u型簧402和固定楔块401对滑动楔块30的压力不变。当电梯系统质量大,碟簧20压缩量较大,u型簧402撑开程度较大则对滑动楔块30的压力较大;当电梯系统质量小,碟簧20压缩量较小,u型簧402撑开程度较小则对滑动楔块30的压力较小。电梯轻载时,滑动楔块30对碟簧20的压力小,u型簧402的撑开程度小,u型簧402对滑动楔块30的压力减小,滑动楔块30与导轨摩擦力减小,制动减速度也降低,维持在国标要求范围内。本装置能适应不同的电梯质量,自动调节摩擦力,保证制动效果和制动减速度,保证平顺的制动效果,乘客不会因为电梯减速太快而引起不适甚至惯性摔倒、骨折,同时也避免因为减速度太大而导致配重反抛影响电梯安全。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楔块401和所述滑动楔块30安装在所述u型簧402内侧:两个所述固定楔块401分别固定在所述u型簧402的两边内侧,两个所述滑动楔块30再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楔块401对应安放。所述滑动楔块30设有第一斜面302,所述固定楔块401设有第二斜面4011,所述第一斜面302和所述第二斜面4011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楔块30可以沿着所述第二斜面4011滑动,所述滚柱组403在所述第一斜面302和所述第二斜面4011之间,所述滚柱组403包括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尺寸相同的滚柱。所述导向侧板102一侧设有折边1021,所述滑动楔块30设有限位槽301,所述导向侧板102上远离所述折边1021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楔块401固定,所述导向侧板102上所述折边1021卡入所述限位槽301;所述导向底板103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底板103固定在所述机座10上,所述固定楔块401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机座10连接。

第一斜面302和第二斜面4011相互贴合作用的目的是对滑动楔块30导向,使之在设定的方向上滑动,其中固定楔块401上第二斜面4011的背面与u型簧402的内侧面固定,u型簧402具有弹性,正确装配让u型簧402能根据滑动楔块30的动作改变对滑动楔块30的弹力:滑动楔块30向上运动时,由于斜面分力的作用,滑动楔块30会对两侧有水平方向的分力,撑开u型簧402,u型簧402弹性变形程度越大,u型簧402对滑动楔块30的压力越大;当滑动楔块30受到碟簧20的弹力,降低向上运动的趋势,u型簧402对滑动楔块30的压力会保持不变或者降低。在第一斜面302和第二斜面4011之间安装滚柱组403的作用是减少第一斜面302和第二斜面4011之间的摩擦,导向侧板102和限位槽301对滑动楔块30和滚柱组403限位,使二者在动作过程中沿着设计轨迹,不会掉落。导向底板103设有导向孔,在滑动楔块30撑开u型簧402的动作中,固定楔块401也会有移动,设置导向底板103和导向孔的作用是让固定楔块401在机座10上保持活动连接。

所述提拉螺母501将安全钳提拉机构和所述提拉杆502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502远离所述提拉螺母501的一端与所述提拉板503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板503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楔块30。限速器是触发电梯制动装置工作的部件(图上未示出),限速器连接安全钳提拉机构,安全钳提拉机构通过提拉螺母501和提拉销5011连接提拉杆502,提拉板503同时连接两个滑动楔块30,由于提拉时两个滑动楔块30的间距会变化,因此滑动楔块30与提拉板503采用销连接,提拉板503设有长条通孔,销穿过长条通孔再插入滑动楔块30。在限速器触发时,通过安全钳提拉机构提起提拉板503,带动滑动楔块30向上运动,与导轨摩擦,在滑动楔块30与导轨开始摩擦后,限速器停止转动。

所述支撑板104位于所述机座10的两侧,所述安装部105位于所述机座1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支撑螺柱106一端支撑所述u型簧402,另一端对应设置。支撑板104位于机座10两侧不影响其他零件工作的地方,将机座10的上板和下板连接,安装部105可以是通孔,拧合螺栓能使电梯制动装置与轿厢固定。支撑螺柱106主要作用是支撑u型簧402,位于u型簧402下方的支撑螺柱106,一端支撑u型簧402,另一端与机座10抵紧;位于u型簧402两外侧的支撑螺柱106,一端支撑u型簧402,另一端与外部刚性固体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在u型簧402向外撑开到一定程度时,支撑螺柱106才会接触外部刚性固体,并限制u型簧402继续撑开,保护u型簧402。

电梯装置包括导轨、以及在拽引绳的牵引下沿所述导轨升降的轿厢、和电梯制动装置,所述电梯制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电梯制动装置的所述导轨槽10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伸缩件可以安装在机座10下方,并选用弹性系数大的弹簧,该弹簧与滑动楔块30要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