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3113发布日期:2020-12-08 13:2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乡规划领域,具体的是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收集装置即为垃圾桶是清洁、环卫很多行业使用的产品,给城市、小区卫生、各类公共场所带来清洁、卫生和环保;它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一种环保产品,在中国大约有5亿多个垃圾桶在使用,其中66%是铁皮、木制的垃圾桶,可特循环利用的塑料垃圾桶只占30%塑料垃圾桶还存在很大的使用空间;现有的垃圾桶在收集湿垃圾的时候,由于湿垃圾存在垃圾桶中会其他垃圾接触从而发生变质,如没有定时处理会散发出臭味,影响城市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侧板、顶盖、箱体、箱门,所述底座的顶端嵌固有三个侧板,所述顶盖嵌固在侧板的顶端,所述箱门设于箱体的侧端;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凹槽、排水口,所述凹槽设于底座的顶端,所述排水口设于凹槽的正中间,所述箱体中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中设有滤网、把手,所述滤网环绕于过滤箱的底部侧端布置,所述把手设于过滤箱的侧端顶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设有两个,所述箱体安装在两两侧板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与箱体活动卡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箱与箱体卡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圆锥状。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过滤箱的底部侧端安装滤网,可将湿垃圾中的液体与干垃圾分开,使得液体往下流道圆锥状的凹槽中,出排水口中排出箱体,不会让湿垃圾中的液体在箱体中与其他垃圾接触发生变质,造成发臭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城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侧板2、顶盖3、箱体4、箱门5、过滤箱a、凹槽b、排水口c、滤网a1、把手a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顶盖3、箱体4、箱门5,所述底座1的顶端嵌固有三个侧板2,所述顶盖3嵌固在侧板2的顶端,所述箱门5设于箱体4的侧端;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凹槽b、排水口c,所述凹槽b设于底座1的顶端,所述排水口c设于凹槽b的正中间,所述箱体4中设有过滤箱a,所述过滤箱a中设有滤网a1、把手a2,所述滤网a1环绕于过滤箱a的底部侧端布置,所述把手a2设于过滤箱a的侧端顶部。

所述箱体4设有两个,所述箱体4安装在两两侧板2之间。

所述箱门5与箱体4活动卡合。

所述过滤箱a与箱体4卡合。

所述凹槽b为圆锥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将垃圾从顶盖3的下端放入到箱体4中的过滤箱a中,可将垃圾进行收集,在利用箱门5与箱体4活动卡合,让箱门5可以旋转打开,从而能将过滤箱a从箱体4中取出进行清理,在将过滤箱a的底部侧端设置滤网a1,使得湿垃圾中的液体可以顺着滤网a1流出过滤箱a,不会由垃圾堵住滤网a1造成液体流不出去的情况,最后在底板1的顶端设置圆锥状的凹槽b使得垃圾中的液体可以直接顺着圆锥状的凹槽b,从凹槽b正中间的排水c口流出,不会让使湿垃圾中的液体留在箱体4中与其他垃圾接触发生变质,造成发臭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侧板(2)、顶盖(3)、箱体(4)、箱门(5),所述底座(1)的顶端嵌固有三个侧板(2),所述顶盖(3)嵌固在侧板(2)的顶端,所述箱门(5)设于箱体(4)的侧端;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凹槽(b)、排水口(c),所述凹槽(b)设于底座(1)的顶端,所述排水口(c)设于凹槽(b)的正中间,所述箱体(4)中设有过滤箱(a),所述过滤箱(a)中设有滤网(a1)、把手(a2),所述滤网(a1)环绕于过滤箱(a)的底部侧端布置,所述把手(a2)设于过滤箱(a)的侧端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设有两个,所述箱体(4)安装在两两侧板(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5)与箱体(4)活动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a)与箱体(4)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b)为圆锥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城乡规划垃圾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侧板、顶盖、箱体、箱门,底座的顶端嵌固有三个侧板,顶盖嵌固在侧板的顶端,箱门设于箱体的侧端;底座的顶端设有凹槽、排水口,凹槽设于底座的顶端,排水口设于凹槽的正中间,箱体中设有过滤箱,过滤箱中设有滤网、把手,滤网环绕于过滤箱的底部侧端布置,把手设于过滤箱的侧端顶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过滤箱的底部侧端安装滤网,可将湿垃圾中的液体与干垃圾分开,使得液体往下流道圆锥状的凹槽中,出排水口中排出箱体,不会让湿垃圾中的液体在箱体中变质,造成发臭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城市的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杨筱;张洪茂;徐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