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3949发布日期:2020-12-25 08:0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

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不具备对垃圾收集器在收集垃圾之后进行破碎化处理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破碎化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传输运送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垃圾收集器进行降尘处理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以达到垃圾粉碎,便于运输,粉尘污染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斗,且本体底部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内侧连接有活动轮,所述本体内部安装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内部包括有电机,且电机一侧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部安装有第一转盘,且第一转盘外壁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内侧安装有第二转盘,且第二转盘内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转盘后端面安装有第一破碎轮,且第一破碎轮一侧齿合连接有第二破碎轮,所述第二破碎轮内部安装有第二活动杆,所述本体底部连接有传输机构,且本体顶部安装有降尘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皮带与第二转盘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转盘的横轴线与第二活动杆的横轴线相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输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顶端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顶部安装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外部连接有活动筒,且活动筒外壁安装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一活动轴一侧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顶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一侧安装有盖板,且盖板底部连接有第三活动轴,所述盖板外部活动安装有挡块,且挡块顶部连接有转轴,所述传送带顶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一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隔板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顶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一活动轴与连接板构成活动结构,且连接板通过第一滑槽、第一滑块与本体构成滑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降尘机构内部包括有水泵,且水泵一侧连接有连接口,所述水泵后端面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顶端连接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安装有喷嘴,且集水槽外部连接有固定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水槽的中轴线与固定架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集水槽与水泵呈垂直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破碎机构的作用下,通过电机连通电源,则使转杆转动,从而使第一转盘转动,在皮带的传动作用下,则使第二转盘转动,从而使第一破碎轮转动,通过第一破碎轮与第二破碎轮的齿合安装,则使第二破碎轮转动,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垃圾通过入料斗进入本体内部时,第一破碎轮与第二破碎轮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粉碎化处理,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本体内部粉碎,从而使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并且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的破碎,便于建筑工程施工垃圾的后续处理,使垃圾缩容,减少垃圾的转运趟数,降低垃圾转运成本,减少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2、本实用新型中,在传输机构的作用下,挡块通过转轴转动,则使挡块不对盖板施力,从而使盖板不受遮挡,则使盖板通过第三活动轴向下活动,从而使第二活动轴带动活动板活动,在第一活动轴与活动板的连接作用下,则使连接板通过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向外滑动,从而使传送带向外活动,通过向外拉动挡板,则使挡板通过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向外滑动,从而使贯穿孔不受遮挡,则使破碎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通过贯穿孔落入传送带,从而使传送带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传送运输,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本体的内部处理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与垃圾车转运时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方便本体1与垃圾车的转运。

3、本实用新型中,在降尘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将水管与连接口连接,则使水泵对水进行运输,从而使连接管将水集中在集水槽内部,在喷嘴的作用下,则使水通过喷嘴对入料斗内部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喷雾降尘处理,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本体内部进行破碎时的粉尘污染,避免粉尘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破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降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本体;2、入料斗;3、侧板;4、活动轮;5、破碎机构;501、电机;502、转杆;503、第一转盘;504、皮带;505、第二转盘;506、第一活动杆;507、第一破碎轮;508、第二破碎轮;509、第二活动杆;6、传输机构;601、第一滑槽;602、第一滑块;603、连接板;604、第一活动轴;605、活动筒;606、传送带;607、活动板;608、第二活动轴;609、盖板;610、第三活动轴;611、挡块;612、转轴;613、隔板;614、贯穿孔;615、第二滑槽;616、第二滑块;617、挡板;7、降尘机构;701、水泵;702、连接口;703、连接管;704、集水槽;705、喷嘴;70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垃圾收集器,包括本体1、入料斗2、侧板3、活动轮4、破碎机构5、电机501、转杆502、第一转盘503、皮带504、第二转盘505、第一活动杆506、第一破碎轮507、第二破碎轮508、第二活动杆509、传输机构6、第一滑槽601、第一滑块602、连接板603、第一活动轴604、活动筒605、传送带606、活动板607、第二活动轴608、盖板609、第三活动轴610、挡块611、转轴612、隔板613、贯穿孔614、第二滑槽615、第二滑块616、挡板617、降尘机构7、水泵701、连接口702、连接管703、集水槽704、喷嘴705和固定架706,本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斗2,且本体1底部安装有侧板3,侧板3内侧连接有活动轮4,本体1内部安装有破碎机构5,破碎机构5内部包括有电机501,且电机501一侧连接有转杆502,转杆502外部安装有第一转盘503,且第一转盘503外壁连接有皮带504,皮带504内侧安装有第二转盘505,且第二转盘505内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506,第二转盘505后端面安装有第一破碎轮507,且第一破碎轮507一侧齿合连接有第二破碎轮508,第二破碎轮508内部安装有第二活动杆509,本体1底部连接有传输机构6,且本体1顶部安装有降尘机构7,活动轮4使本体1便于移动和运输,方便将本体1在不同位置的使用,便于将本体1重复利用。

进一步的,第一转盘503通过皮带504与第二转盘505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转盘505的横轴线与第二活动杆509的横轴线相重合,通过第一转盘503转动,在皮带504的传动作用下,则使第二转盘505转动,从而使第一破碎轮507转动。

进一步的,传输机构6内部包括有第一滑槽601,且第一滑槽601顶端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02,第一滑块60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3,且连接板603顶部安装有第一活动轴604,第一活动轴604外部连接有活动筒605,且活动筒605外壁安装连接有传送带606,第一活动轴604一侧安装有活动板607,且活动板607顶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608,第二活动轴608一侧安装有盖板609,且盖板609底部连接有第三活动轴610,盖板609外部活动安装有挡块611,且挡块611顶部连接有转轴612,传送带606顶部安装有隔板613,且隔板613一侧开设有贯穿孔614,隔板613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615,且第二滑槽615顶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616,第二滑块616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617,挡块611通过转轴612在一侧设置,在重力作用下,则使挡块611另一侧始终对盖板609,从而避免盖板609被误开。

进一步的,活动板607通过第一活动轴604与连接板603构成活动结构,且连接板603通过第一滑槽601、第一滑块602与本体1构成滑动结构,第一活动轴604与活动筒605之间安装有轴承,使的活动筒605可以带动传送带606对粉碎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运输传送,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节省了人力资源。

进一步的,降尘机构7内部包括有水泵701,且水泵701一侧连接有连接口702,水泵701后端面安装有连接管703,且连接管703顶端连接有集水槽704,集水槽704底部安装有喷嘴705,且集水槽704外部连接有固定架706,喷嘴705可以使水均匀的喷洒在本体1内壁,起到喷雾降尘的作用,避免垃圾粉尘对用户及环境的伤害。

进一步的,集水槽704的中轴线与固定架706的中轴线相重合,且集水槽704与水泵701呈垂直分布,集水槽704通过将水集中,在喷嘴705的作用下,则使水通过喷嘴705对入料斗2内部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喷雾降尘处理。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用户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用垃圾进行破碎处理时,通过电机501连通电源,则使转杆502转动,从而使第一转盘503转动,在皮带504的传动作用下,则使第二转盘505转动,从而使第一破碎轮507转动,通过第一破碎轮507与第二破碎轮508的齿合安装,则使第二破碎轮508转动,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垃圾通过入料斗2进入本体1内部时,第一破碎轮507与第二破碎轮508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粉碎化处理,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本体1内部粉碎,从而使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并且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的破碎,便于建筑工程施工垃圾的后续处理,使垃圾缩容,减少垃圾的转运趟数,降低垃圾转运成本,减少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当用户需要对处理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向垃圾车进行运输传送时,挡块611通过转轴612转动,则使挡块611不对盖板609施力,从而使盖板609不受遮挡,则使盖板609通过第三活动轴610向下活动,从而使第二活动轴608带动活动板607活动,在第一活动轴604与活动板607的连接作用下,则使连接板603通过第一滑槽601、第一滑块602向外滑动,从而使传送带606向外活动,通过向外拉动挡板617,则使挡板617通过第二滑槽615、第二滑块616向外滑动,从而使贯穿孔614不受遮挡,则使破碎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通过贯穿孔614落入传送带606,从而使传送带606对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传送运输,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本体1的内部处理后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与垃圾车转运时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方便本体1与垃圾车的转运,当用户需要对垃圾收集器内部进行降尘处理时,通过将水管与连接口702连接,则使水泵701对水进行运输,从而使连接管703将水集中在集水槽704内部,在喷嘴705的作用下,则使水通过喷嘴705对入料斗2内部的建筑工程施工垃圾进行喷雾降尘处理,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垃圾在本体1内部进行破碎时的粉尘污染,避免粉尘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就这样完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