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容器的密封锁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575发布日期:2021-02-09 21:1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容器的密封锁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口部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的密封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散装白酒在白酒市场中始终占有较大的份额。散酒在出厂前由于厂家自我质量的严格把关,酒质都能有所保证,然而在在出厂后的销售环节其酒质极不易控制,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散酒零售,大多采用酒坛包装的形式进行,这类酒坛口部都是简单封装,一旦开启后即可随时随地打开,存在以下隐患:其一,食品不安全。目前在市场上的大部分散酒在售卖过程中,酒坛的盖子都是可以自由打开的,任何人都可能打开盖子闻一闻,看一看,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投入不良物质的可能。其二,食品卫生差。酒坛盖可以在揭开的时候、或未盖严的情况下,自然落入灰尘和飞入小虫子;尤其是夏天,小昆虫趋向酒味,更容易落入酒坛内。同时,酒坛内的酒液在密封不严实的状况下,也存在酒水挥发问题,因此,同一种酒在不同时间的销售会出现质量和口味不同的情况。最后,质量监管难,易出现假酒。对于市场管理部门及质量监督部门而言,由于散酒缺少包装,在商品流通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市场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无法深入管理,导致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低品高卖,酒精勾兑屡禁不止,甚至喝酒中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于名酒厂家而言,也希望对酒品进行溯源监控,以避免销售点以次充好甚至以其他品牌来冒充自有品牌,进而严重影响甚至破坏厂家赖以生存的品牌形象。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质量监管难则集中表现在消费维权难以实现,散酒销售过程中大多无法标明散酒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从而给实际的消费维权带来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容器的密封锁止装置,其可在实现容器密封储酒功能的同时,还为散酒灌装乃至销售时的在线监控构建了基础的配件平台,以有效约束、管理和控制售卖散酒,保证散酒质量,维护消费者及厂家切身利益。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用于容器的密封锁止装置,包括坛体及配合于坛体坛口处的坛盖,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锁定坛体及坛盖相对位置的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位于坛盖内的由电磁阀控制的水平锁舌,所述坛体坛口处设置内翻边;水平锁舌径向贯穿坛盖外壁后,水平锁舌的上表面与内翻边的下沿间构成限制坛盖产生上行动作的单向止口配合;坛盖处还布置起密封功能的密封圈,密封圈位于水平锁舌下方处;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及用于提供工作电力的电源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双向连接,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0006]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锂电池组,坛盖的露出坛体坛口的外壁处布置可充电的
电源插口,电源插口与电源模块间构成电连接配合。
[0007]
优选的,以一组电磁阀搭配一组水平锁舌而构成一组锁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为两组以上并沿坛盖周向依序均布。
[0008]
优选的,所述内翻边与坛体内壁间形成“7”字状的由水平槽壁与倾斜槽壁组合而成的v型槽,以便于水平锁舌插入并定位;所述坛盖处布置环形凹槽以容纳和定位密封圈,坛体内壁处布置用于配合密封圈的“s”状的配合面;密封圈的密封面与配合面的波谷间构成面抵靠式密封配合关系;密封圈的密封面的上沿沿配合面的波峰向上延伸至v型槽的倾斜槽壁处,从而形成弧形片状的隔离翼片。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1)、抛弃了传统的外部挂锁等粗放式锁止结构,转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嵌式锁止构造,使用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的配合,从而依靠电子信号来实现坛盖遥控开启甚至遥控启闭操作。这样,实际操作时,厂家可以直接远程监督酒坛的启闭时间及启闭时长,杜绝经销商甚至其他人的有意或无意开盖情况,以确保酒坛酒液的高品质性。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备不易破坏及美观度强的优点,还可以与物联网相链接,从而进行现代化管理,一举多得。
[0011]
至此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可在实现容器密封储酒功能的同时,还为散酒灌装乃至销售时的在线监控构建了基础的配件平台,可配合多种盛酒容器使用,从而有效约束、管理和控制售卖散酒,保证散酒质量,维护消费者及厂家切身利益。
[0012]
2)、对于电源模块而言,其本质是为坛盖内集成的各电子件提供电力供应,因此可通过电源插口来确保其续航性。锁止单元可视现场状况而酌情布置多组,以实现更佳的锁止防启效果。
[0013]
3)、密封圈的设计,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亮点。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一为电子启闭监督,二则为安全密封,最终目的是确保容器内酒液品质。通过将传统的环形胶圈上设计隔离翼片,一方面通过密封圈与“s”状的配合面的大曲面贴合,有效的提升了密封圈的实际密封效果;另一方面,隔离翼片伸出坛盖外壁直至延伸至v型槽槽壁处,其原因在于每次坛盖相对坛体锁止时,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必然水平锁舌容易产生相对v型槽的水平槽壁的刮擦现象;上述刮擦现象必然产生刮擦碎屑。刮擦碎屑堆积在v型槽的倾斜槽壁与坛盖外壁所形成的狭小空间内;一旦坛盖开启,刮擦碎屑就随之沿坛盖开启间隙而落入坛体坛腔内,轻则影响酒液品质,重则存在食品隐患。通过隔离翼片的设计,使得隔离翼片的上表面与坛盖外壁之间形成可暂存刮擦碎屑的接料空间,每次坛盖开启时,刮擦碎屑可随坛盖一起带出,这显然极大的确保了酒液的实际销售品质,成效显著。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6]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0017]
a-接料空间
[0018]
10-坛体 11-内翻边
[0019]
20-坛盖
[0020]
31-电磁阀 32-水平锁舌 33-数据传输模块
[0021]
34-控制模块 35-电源模块 36-电源插口
[0022]
40-密封圈 41-隔离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便于理解,此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24]
当然,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应用环境,实际使用时显然不局限于此。而为便于观察,在不影响理解图形的前提下,对图中部分结构的剖面线加以删除处理。
[0025]
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坛体10与坛盖20两大部分,其中:
[0026]
坛体10可采用现有酒坛坛体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已知的酒液存放结构。为便于配合坛盖20处的锁止单元,坛体10需布置如图1所示的v型槽。v型槽的具体布置结构,是依靠如图2所示的内翻边11形成水平槽壁后,再搭配部分斜向延伸的坛口内壁形成的倾斜槽壁组合而成。更具体而言,也即是水平槽壁配合倾斜槽壁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7”字状的槽体构造。在实际配合时,通过以电磁阀31驱动的水平锁舌32的水平行进动作,即可实现水平锁舌32与内翻边11也即水平槽壁的限位止动目的。
[0027]
考虑到坛盖20与坛口的密封性,需在坛盖20上的水平锁舌32的下方位置布置密封圈40。密封圈40的具体结构参照图2所示的呈现带有隔离翼片41的环形构造。这样,一方面,通过密封圈40与坛体10坛口内壁处“s”状的配合面的大曲面贴合,有效的提升了密封圈40的实际密封效果。另一方面,隔离翼片41伸出坛盖20外壁直至延伸至v型槽的倾斜槽壁处。通过隔离翼片41的设计,使得隔离翼片41的上表面与坛盖20外壁之间形成如图2所示的可暂存刮擦碎屑的接料空间a。每次坛盖20闭合时,上述因刮擦而形成的刮擦碎屑会逐渐下落并存放于接料空间a处,等待坛盖20开启时随坛盖20一起带出,这显然极大的确保了酒液的实际销售品质。
[0028]
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带有水平锁舌32的电磁阀31为两组并对称安装在坛盖20内。当坛盖20下压进入坛体10坛口以后自动锁止,如需开启必须通过接收电子信号才能打开。当然,水平锁舌32既可以使用如图2所示的斜向锁舌构造,也可以采用正常的棱柱形等其他外形结构。在必要时,甚至锁止动作也可以依靠电子信号来远程控制,以实现开盖时长的在线监控目的。对于数据传输模块33、控制模块34及电源模块35而言,其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配合来实现各部件的固有功能,此处就不再赘述。
[0029]
当然,上述方案仅是针对如图1-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作出的说明;实际操作时,如采用其他容器结构而不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酒坛结构,或售卖其他液体而不单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白酒,或密封圈40的数目及位置酌情加以变化,甚至坛盖20内电子及非电子元件的数目及布置类型也可以根据现实状况而相应增删等,这些在本实用新型原有结构及功能上的常规改变,均应当作为等同或相似设计而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