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航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3804发布日期:2020-12-22 10:3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航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航空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舞台表演的灯光设备控制器、调音台等设备在转运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航空箱,但传统的航空箱通常只能用来存放运输设备,在需要使用所述设备时,需要将所述设备取出搬运到特定的工作台上工作,在搬运过程中消耗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运输箱,所述航空箱既可以用于存放运输物品,又可以打开第二顶板之后成为一个小型临时工作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航空箱包括箱体和可以打开的前盖,且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顶板的后侧与所述第一顶板铰连接,前侧与所述前盖或所述箱体锁扣配合,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横向的承载板,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承载板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所述多功能航空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横向的承载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放置台式电脑主机、功放机等被装物,打开所述第二顶板,所述航空箱即成为一个临时工作台,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放置需要操作的笔记本电脑、调音台等被装物,可立即对所述被装物进行操控,无需将所述被装物搬运出所述航空箱而放置到特定的工作台上,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的延伸板,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延伸板相适配的缺口。设置所述缺口,为操控位于所述承载板上的被装物提供了更大的开放式空间,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承载板的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用于支撑所述承载板,增大所述承载板的承受力,所述第二支撑管用于支撑所述顶板,增大所述顶板的承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边角位置。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均设于边角位置,节省了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中间位置的空间,不会阻挡较大体积的被装物的存放。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至少通过设于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蝴蝶锁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前侧。蝴蝶锁作为一种标准件,易购买,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后侧板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部分设有一可开合的后开门。所述后开门用于传输线的进出,所述传输线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被装物与第二容纳腔内的被装物的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被装物与所述航空箱外的设备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开门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扣合件扣合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仅通过控制所述扣合件即可实现所述后开门的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件为微型单插锁或磁性锁扣。微型单插锁或磁性锁扣成本较低,容易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有若干拉手,所述箱体的底板四角均设有脚轮。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拉手和脚轮,方便对航空箱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所述前盖和所述上盖均为铝制材料。所述航空箱采用铝制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木质航空箱,更轻巧易携带,且防火,防潮湿,使用寿命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航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航空箱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航空箱的后视图。

图中:

100、箱体;110、拉手;120、蝴蝶锁;130、脚轮;200、前盖;300、顶板;310、第一顶板;320、第二顶板;321、延伸板;400、承载板;410、第一支撑管;420、第二支撑管;500、后侧板;510、后开门;520、扣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航空箱包括箱体100和可以打开的前盖200,且设于所述箱体100顶部的顶板300包括第一顶板310和第二顶板320,所述第一顶板310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100,所述第二顶板320的后侧与所述第一顶板310铰连接,前侧与所述前盖200或所述箱体100锁扣配合,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横向的承载板400,所述箱体100内部通过所述承载板400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所述航空箱通过在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横向的承载板400,将所述箱体100内部分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放置台式电脑主机,功放机等被装物,打开所述第二顶板320,所述航空箱即成为一个临时工作台,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放置笔记本电脑、调音台等被装物,可立即对所述被装物进行操控,无需将被装物搬运出所述航空箱而放置到特定的工作台上,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另外,设置所述第一顶板310用于支撑打开的所述第二顶板320。优选所述第一顶板310与所述第二顶板320的比例为1:3。

优选地,所述第二顶板320的后侧与所述第一顶板310通过合页、铰链或者转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板320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下的延伸板321,所述箱体1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延伸板321相适配的缺口。优选所述缺口在上下方向的深度约占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的那部分高度的1/3。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承载板400的第一支撑管410,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顶板310的第二支撑管420。所述第一支撑管410用于支撑所述承载板400,增大所述承载板400的承受力,所述第二支撑管420用于支撑所述顶板300,增大所述顶板300的承受力。优选所述第一支撑管4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板310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板400接触,且与所述第一顶板310和所述承载板400相固定;优选所述第二支撑管420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400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00的底板接触,且与所述承载板400和所述底板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管410和第二支撑管4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边角位置。所述第一支撑管410和所述第二支撑管420均设于边角位置,为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中间位置节省较大空间,不会阻挡较大体积的被装物的存放。优选所述第一支撑管410设置两根,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靠近所述箱体100的所述后侧板500的两个角落;所述第二支撑管420设置四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四个角。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前盖200至少通过设于所述箱体100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蝴蝶锁120固定于所述箱体100的前侧。所述蝴蝶锁120作为一种标准件,易购买,成本较低,且安装方便,可以较便捷地将所述前盖200安装和拆卸于所述箱体100。优选设置4套中型所述蝴蝶锁120,所述箱体1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各设置两个中型所述蝴蝶锁120的锁紧部,且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的所述锁紧部互相对称,所述前盖200上与所述锁紧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以与所述锁紧部扣合的所述蝴蝶锁120的被扣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00的后侧板500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部分设有一可开合的后开门510。所述后开门510用于传输线的进出,所述传输线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被装物与第二容纳腔内的被装物的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被装物与所述航空箱外的设备的连接。优选所述后开门510位于所述后侧板500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那部分的中间,外观看起来也较为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后开门510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扣合件520扣合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仅通过控制所述扣合件520即可实现所述后开门510的开合。优选所述后开门510铰接的一侧选用两个合页,扣合的一侧在中间位置设置一所述扣合件520,也可用铰链或者转轴代替所述合页。

可选地,所述后开门510也可设计为整体可拆卸式的,当需要打开所述后开门510时,直接将整个后开门510取下来;当需要关闭所述后开门510时,将整个所述后开门510利用扣合件520安装到所述箱体100上。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扣合件520为微型单插锁或磁性锁扣。微型单插锁或磁性锁扣成本较低,且操作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有若干拉手110,所述箱体100的底板四角均设有脚轮130。通过在箱体100上设置拉手110和脚轮130,方便对航空箱移动。优选地,在所述箱体100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对称地各设置两个所述拉手110;所述脚轮130为万向轮,且对角位置的所述脚轮130带脚刹,在所述航空箱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所述脚刹可防止所述航空箱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0、所述前盖200和所述上盖均为铝制材料。所述航空箱采用铝制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木质航空箱,更轻巧易携带,且防火,防潮湿,使用寿命更强。优选所述铝制材料为5mm厚的铝板,其性价比较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