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灯龙珠球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8195发布日期:2020-11-25 14:2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灯龙珠球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龙灯龙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灯龙珠球托盘。



背景技术:

龙舞又称“龙灯”,在中国大地广泛流行。舞龙运动最常见的是七人、九人、十一人、十三人舞一条龙。舞龙时,一般由一名舞龙珠者在前舞珠引领,舞龙头者率领舞龙节(龙身)、龙尾者紧追龙珠,一路翻滚盘卷,或单龙逐珠,或二龙抢珠,非常精彩。

201811190275.0公布了一种可拆卸式注塑成型龙灯龙珠球的骨架结构,该装置采用球托和压板将撑杆与龙珠球进行连接,利用撑杆的端部与球托锁紧,随着舞龙的大幅度摆动,连接处存在着松动的问题,所以亟待需要一种龙灯龙珠连接牢固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龙灯龙珠球托盘,可以人为控制模拟自然降雨过程,非常适合实验教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龙灯龙珠球托盘,其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卡槽、龙珠球放置线槽、圆弧挡片、圆形挡片、半圆弧孔、圆柱顶托、圆形通孔和圆形凹槽,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圆弧卡槽、卡子、圆形通孔、方形通孔、内环、外环、条形加强筋和弧形加强筋,所述第一部分位于龙珠球的内部,所述第二部分卡子与第一部分卡槽连接并处于龙珠球的外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卡槽和圆弧凹槽均位于第一部分圆形结构的边缘上,所述龙珠球放置线槽设有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和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所述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位于圆形挡片和圆弧挡片的中间,所述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位于弧形挡片和圆弧槽的中间,所述半圆弧孔和圆柱顶托分别位于圆形通孔的周围,所述半圆弧孔和圆柱顶托位于圆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圆形凹槽位于第一部分的底面,所述卡子位于第二部分圆形结构的边缘,所述圆弧卡槽位于第二部分的中间,所述方形通孔和圆形通孔位于弧形加强筋上,所述弧形加强筋和条形加强筋的均设有4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龙灯龙珠球托盘中,所述第一部分为注塑加工而成,所述卡槽、圆形挡片和弧形挡片的高度均相等,所述圆柱顶托的高度大于卡槽、圆形挡片和弧形挡片,所述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为4个相同的弧形凹槽,所述卡槽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结构尺寸均相等,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在第一部分结构中心点之间成90°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龙灯龙珠球托盘中,所述圆弧挡片设有第一圆弧挡片、第二圆弧挡片、第三圆弧挡片、第四圆弧挡片、第五圆弧挡片、第六圆弧挡片、第七圆弧挡片和第八圆弧挡片,所述圆弧挡片设有第一圆弧挡片、第二圆弧挡片、第三圆弧挡片、第四圆弧挡片、第五圆弧挡片、第六圆弧挡片、第七圆弧挡片和第八圆弧挡片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部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龙灯龙珠球托盘中,所述圆柱顶托设有第一圆柱顶托、第二圆柱顶托、第三圆柱顶托和第四圆柱顶托,所述圆柱顶托上设有通孔,所述半圆弧孔设有第一组半圆形孔、第二组半圆形孔、第三组半圆形孔和第四组半圆形孔,所述第一组半圆形孔、第二组半圆形孔、第三组半圆形孔和第四组半圆形孔均有两个相同的半圆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龙灯龙珠球托盘中,所述圆弧卡槽位于第二部分的中间,所述圆弧卡槽设有第一圆弧卡片和第二圆弧卡片,所述第一圆弧卡片和第二圆弧卡片上均设有通孔和喉箍防滑槽,所述卡子设有第一卡子、第二卡子、第三卡子和第四卡子,所述第一卡子、第二卡子、第三卡子和第四卡子的结构尺寸均形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龙灯龙珠球托盘中,所述条形加强筋和弧形加强筋错开分布,所述条形加强筋设有第一条形加强筋、第二条形加强筋、第三条形加强筋和第四条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设有第一弧形加强筋、第二弧形加强筋、第三弧形加强筋和第四弧形加强筋,所述条形加强筋和弧形加强筋在第二部分等间距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龙灯龙珠球托盘中,所述内环与条形加强筋和弧形加强筋的中部连接,所述外环与条形加强筋和弧形加强筋的端部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龙灯龙珠球托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置龙珠球托盘,并将托盘上设置圆弧卡槽和龙珠球放置线槽,支撑杆与托盘连接时通过工业喉箍与圆弧卡槽进行锁紧,托盘内部的线槽将龙珠锁紧,这就解决了支撑杆与龙珠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和第二龙珠放置线槽的设置,能满足不同直径的龙珠,这样通过托盘的设置将支撑杆与龙珠进行紧密的连接,装置操作非常简便,非常适合龙珠与支撑杆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龙灯龙珠球托盘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部分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部分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分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分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分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托盘本体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卡槽4、圆弧挡片5、圆形挡片6、半圆弧孔7、圆柱顶托8、圆形通孔9、圆形凹槽10、圆弧卡槽11、卡子12、圆形通孔13、方形通孔14、内环15、外环16、条形加强筋17、弧形加强筋18、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19、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龙灯龙珠球托盘,其包括托盘本体1,所述托盘本体1包括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所述第一部分2位于第二部分3的上方,所述第一部分2包括卡槽4、龙珠球放置线槽、圆弧挡片5、圆形挡片6、半圆弧孔7、圆柱顶托8、圆形通孔9和圆形凹槽10,所述第二部分3包括圆弧卡槽11、卡子12、圆形通孔13、方形通孔14、内环15、外环16、条形加强筋17和弧形加强筋18,所述第一部分2位于龙珠球的内部,所述第二部分3卡子12与第一部分2卡槽4连接并处于龙珠球的外部,所述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卡槽4和圆弧凹槽10均位于第一部分2圆形结构的边缘上,卡槽4的设置有利于托盘的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连接牢固。所述龙珠球放置线槽设有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19和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20,所述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19位于圆形挡片6和圆弧挡片5的中间,所述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20位于弧形挡片和圆弧槽的中间,所述半圆弧孔7和圆柱顶托8分别位于圆形通孔的周围,所述半圆弧孔7和圆柱顶托8位于圆形凹槽10的内部,所述圆形凹槽10位于第一部分2的底面,所述卡子12位于第二部分3圆形结构的边缘,卡子12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的连接稳定,所述圆弧卡槽11位于第二部分3的中间,所述方形通孔14和圆形通孔13位于弧形加强筋18上,所述弧形加强筋18和条形加强筋17的均设有4个,所述第一部分2为注塑加工而成,所述卡槽11、圆形挡片6和弧形挡片的高度均相等,所述圆柱顶托8的高度大于卡槽11、圆形挡片5和弧形挡片,所述第一龙珠球放置线槽19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二龙珠球放置线槽20为4个相同的弧形凹槽,所述卡槽11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结构尺寸均相等,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在第一部分2结构中心点之间成90°分布,所述圆弧挡片5设有第一圆弧挡片、第二圆弧挡片、第三圆弧挡片、第四圆弧挡片、第五圆弧挡片、第六圆弧挡片、第七圆弧挡片和第八圆弧挡片,所述圆弧挡片5设有第一圆弧挡片、第二圆弧挡片、第三圆弧挡片、第四圆弧挡片、第五圆弧挡片、第六圆弧挡片、第七圆弧挡片和第八圆弧挡片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部分2上,所述圆柱顶托8设有第一圆柱顶托、第二圆柱顶托、第三圆柱顶托和第四圆柱顶托,所述圆柱顶托8上设有通孔,圆弧挡片5和圆柱顶托8的设置保证了托盘将龙灯龙珠球保持稳定,所述半圆弧孔7设有第一组半圆形孔、第二组半圆形孔、第三组半圆形孔和第四组半圆形孔,所述第一组半圆形孔、第二组半圆形孔、第三组半圆形孔和第四组半圆形孔均有两个相同的半圆形孔7,所述圆弧卡槽11位于第二部分3的中间,所述圆弧卡槽11设有第一圆弧卡片和第二圆弧卡片,所述第一圆弧卡片和第二圆弧卡片上均设有通孔21和喉箍防滑槽22,喉箍防滑槽22的设置保证了支撑杆与龙珠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卡子设有第一卡子、第二卡子、第三卡子和第四卡子,所述第一卡子、第二卡子、第三卡子和第四卡子的结构尺寸均形同,所述条形加强筋17和弧形加强筋18错开分布,所述条形加强筋17设有第一条形加强筋、第二条形加强筋、第三条形加强筋和第四条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18设有第一弧形加强筋、第二弧形加强筋、第三弧形加强筋和第四弧形加强筋,所述条形加强筋17和弧形加强筋在第二部分3等间距的设置,所述内环15与条形加强筋17和弧形加强筋18的中部连接,所述外环16与条形加强筋17和弧形加强筋18的端部连接。条形加强筋17和弧形加强筋18的设置保证了龙珠球固定在托盘上,不至于产生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龙灯龙珠球打开,将第一部分2放入龙珠球的内部,然后将第二部分3的卡子12与第一部分2的卡槽4相互配合,压紧固定,然后将支撑杆插入圆形卡槽11的内部,最后用工业喉箍将圆形卡槽和支撑杆锁紧。至此,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得以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