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5837发布日期:2021-02-03 17:3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投料桶是一种与地埋垃圾站配套使用的结构,垃圾站置于地面下的基坑中,而投料桶则位于垃圾站上方,位于地面上,用户将垃圾投入投料桶后,垃圾掉落至地埋垃圾站中,投料桶依然处于空置的状态,从而保持地面上不会出现垃圾满溢的情况。
[0003]
现有的投料桶都是直接在投料桶上端铰接桶盖,让桶盖盖在投料桶上方,桶盖边缘外露,这种方式导致桶盖容易被外力强行掀起,不利于投料桶的智能化、收费化发展,而将桶盖设计成较投料桶内腔稍小的尺寸,让桶盖盖在投料桶桶腔内,虽然能隐藏桶盖边缘,但是桶盖与投料桶桶体之间具有间隙,雨水能透过间隙进入投料桶内,然后落入地埋垃圾站中,不利于垃圾的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隐藏桶盖边缘又能防止雨水落入投料桶桶腔内的具有导水结构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包括投料桶上圈座主体,投料桶上圈座主体固定在投料桶上端外缘上,投料桶上圈座主体中部具有通腔,该通腔与投料桶桶腔对齐,使垃圾能通过该通腔投入投料桶桶腔内,其特征是:投料桶上圈座主体沿着通腔侧壁设置有一圈缓冲垫结构,缓冲垫结构的上端低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上端,使得缓冲垫结构上表面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台阶,投料桶桶盖能盖合在该台阶上,缓冲垫结构上表面沿着投料桶上圈座主体的圈座壁下挖有环形的导水槽,投料桶上圈座主体固定在投料桶上端外缘上时,呈后端高、前端低的倾斜状态,相应的,导水槽也呈后部高、前部低的倾斜状态,雨水能从投料桶桶盖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之间的间隙流入导水槽中,并顺着导水槽流至导水槽前部,投料桶上圈座主体的前端开设有前后贯通投料桶上圈座主体圈座壁的通水孔,通水孔与导水槽前部对齐,导水槽前部的雨水能经通水孔流至投料桶上圈座主体外侧。
[0007]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8]
上述的缓冲垫结构为橡胶材料制作。
[0009]
上述的缓冲垫结构的前端形成有缺口,缺口不与导水槽连通,投料桶桶盖前端的锁结构能穿过该缺口与投料桶上部锁定连接。
[0010]
上述的投料桶上圈座主体后端设置有夹紧槽,夹紧槽向后延伸出一左一右两个支架,显示屏一端卡在夹紧槽中,支架用于支撑显示屏下表面。
[0011]
上述的夹紧槽和支架上均设置有螺孔,显示屏通过螺钉与螺孔旋紧的方式与夹紧
槽和支架固定连接。
[0012]
上述的投料桶上圈座主体为铝圈。
[0013]
上述的缓冲垫结构的圈内侧平滑,以便接触到缓冲垫结构的垃圾滑入投料桶中。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投料桶上圈座结构,这种结构安装在投料桶上圈座主体上,改变了投料桶上部的结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沿着通腔侧壁设置有一圈缓冲垫结构,缓冲垫结构上还设置了导水槽,缓冲垫结构同时具有以下功能:1.在投料桶上部形成了一个下凹的台阶,投料桶桶盖盖在该台阶上,可以隐藏投料桶的边缘,从而使投料桶难以被外力掀开,有效保护安装在投料桶桶盖前部的电磁锁等结构,2、缓冲垫结构为具有缓冲功能的橡胶材料制作,能在投料桶桶盖在较大速度下落时,形成缓冲,保护桶盖和桶体,3、当雨水从投料桶上圈座结构和桶盖之间渗入时,会落入导水槽中,然后顺着导水槽流到通水孔,再从通水孔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模块化地安装在投料桶上,对投料桶结构改变小,有利于降低开模成本。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
图中标记名称: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通水孔11、夹紧槽12、支架13、缓冲垫结构2、导水槽21、缺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投料桶上圈座结构,包括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固定在投料桶上端外缘上,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中部具有通腔,该通腔与投料桶桶腔对齐,使垃圾能通过该通腔投入投料桶桶腔内,其特征是: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沿着通腔侧壁设置有一圈缓冲垫结构2,缓冲垫结构2的上端低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上端,使得缓冲垫结构2上表面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台阶,投料桶桶盖能盖合在该台阶上,缓冲垫结构2上表面沿着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的圈座壁下挖有环形的导水槽21,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固定在投料桶上端外缘上时,呈后端高、前端低的倾斜状态,相应的,导水槽21也呈后部高、前部低的倾斜状态,雨水能从投料桶桶盖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之间的间隙流入导水槽21中,并顺着导水槽21流至导水槽21前部,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前后贯通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圈座壁的通水孔11,通水孔11与导水槽21前部对齐,导水槽21前部的雨水能经通水孔11流至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外侧。
[0020]
实施例中,缓冲垫结构2为橡胶材料制作。
[0021]
实施例中,缓冲垫结构2的前端形成有缺口22,缺口22不与导水槽21连通,投料桶桶盖前端的锁结构能穿过该缺口22与投料桶上部锁定连接。
[0022]
实施例中,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后端设置有夹紧槽12,夹紧槽12向后延伸出一左一右两个支架13,显示屏一端卡在夹紧槽12中,支架13用于支撑显示屏下表面。
[0023]
实施例中,夹紧槽12和支架13上均设置有螺孔,显示屏通过螺钉与螺孔旋紧的方式与夹紧槽12和支架13固定连接。
[0024]
实施例中,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为铝圈。
[0025]
实施例中,缓冲垫结构2的圈内侧平滑,以便接触到缓冲垫结构2的垃圾滑入投料桶中。
[0026]
本实用新型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的方式与投料桶上表面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连接,投料桶盖边缘盖在缓冲垫结构2上,盖合后,投料桶盖上表面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的高度齐平,雨水进入投料桶盖和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之间的间隙时,会流入导水槽21中,并经通水孔11流出,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的后部还设置了夹紧槽12、支架13,这两个结构为智能装置的支撑结构,例如,将能显示垃圾站状态的显示面板固定安装在支架13上,显示面板陡度两侧通过夹紧槽12夹紧,且显示面板的厚度与夹紧槽12深度相同,从而使显示面板与投料桶上圈座主体1齐平。这样设置保证显示面板不会晃动,固定稳固且美观。
[0027]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