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8455发布日期:2021-04-21 00:5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需要把方形硅棒粘接在晶托上,然后把晶托固定在线切割机上才能完成对硅棒的切片。晶托是承载硅棒的辅助工具,晶托与硅棒粘接在一起,有利于硅棒的转移。
3.在转移晶托和硅棒的过程中,需要对晶托进行起吊。现有起吊晶托所使用的装置主要是两个圆形吊钩,通过将两个圆形吊钩对角挂在晶托的把手上进行起吊。
4.然而,由于晶托的把手和吊钩都是圆形结构,在起吊的过程中吊钩与晶托的把手之间为点接触,相互之间容易发生磨损,导致吊钩的维修次数频繁;且点接触使得晶托在起吊过程中较难保持水平状态,需要操作人员用力将晶托压平才能吊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为了解决起吊装置在起吊晶托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以及较难保持晶托水平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吊装置,用于起吊晶托,所述晶托包括晶托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晶托本体上的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部,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其中,
7.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四根杆件,所述四根杆件首尾顺次铰接;
8.所述四根杆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上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的形状与两个所述定位部的端部匹配,所述卡钩部分卡入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
9.可选的,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缘,两个所述凸缘之间具有间隙;
10.两个所述卡钩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卡入两个所述凸缘之间的间隙中。
11.可选的,与所述间隙的间距同方向上,所述凸起部的尺寸小于所述间隙的间距。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操作杆。
13.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多个紧固件;其中,
14.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三杆件和所述第四杆件的首尾分别设置有铰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铰接孔内。
15.可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圆柱销、开口销和平垫;其中,
16.所述圆柱销穿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铰接孔内;
17.所述圆柱销上设置有轴孔,所述开口销用于穿过所述平垫和所述轴孔固定所述圆柱销。
18.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第三杆件和所述第四杆件的第一铰接处;
19.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处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20.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多个平衡件;其中,
21.所述平衡件设置在未设置所述挂钩的第二铰接处;
22.所述平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铰接处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23.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件的长度与所述第四杆件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杆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三杆件的长度之和。
24.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或,所述第一杆件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杆件的长度、所述第三杆件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杆件的长度。
25.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通过连杆机构,可以依靠晶托自身的重力,使得卡钩卡紧在两个定位部的两端,减少了卡钩和定位端之间的相互磨损,从而降低了卡钩受磨损的概率,减少了卡钩的维修次数,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卡钩部分卡入两个定位部之间,使得在起吊过程中,较易保持晶托处于水平状态,避免了操作人员人工调整晶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起吊过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晶托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晶托的俯视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晶托的侧视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起吊装置的主视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起吊装置的侧视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装置与晶托的卡设位置主视图;
3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装置与晶托的卡设位置侧视图;
34.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衡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0-晶托,101-晶托本体,102-定位部,103-凸缘,20-起吊装置,201-第一杆件,2011-第一连接板,202-第二杆件,2021-第二连接板,203-第三杆件,2031-第三连接板,204-第四杆件,2041-第四连接板,205-第一机械臂,206-第二机械臂,207-卡钩,208-挂钩,209-凸起部,210-操作杆,211-把手,212-紧固件,213-平衡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用于起吊承载硅棒的晶托。在实际应用中,晶托的种类有多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以图1-图3所示的晶托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
他的可参照执行。
39.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晶托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晶托的俯视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晶托的侧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晶托10包括晶托本体101和设置在所述晶托本体101上的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部102,两个定位部102之间用于承载硅棒。
40.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装置的主视图;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装置的侧视图。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20用于起吊上述晶托10,具体可以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四根连杆,所述四根连杆首尾顺次铰接,通过拽拉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铰接处,可以使所述连杆机构发生变形,改变连杆机构的长度。其中,连杆机构还可以是五根连杆、六根连杆等。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四根连杆包括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分别在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铰接处、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铰接处拽拉连杆机构时,该连杆机构容易发生变形。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杆件201的第一端和第二杆件202的第一端相铰接,第一杆件201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机械臂205,第二杆件202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机械臂206,第一杆件201与第一机械臂205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杆件202与第二机械臂206也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时候,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会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形成一种杠杆结构。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上分别设置有卡钩207,卡钩207的形状与两个定位部102的端部匹配,卡钩207部分卡入两个定位部102之间,卡钩207的其余部分被止挡在两个定位部102之外,可以防止卡钩207从两个定位部102之间的间隙中穿过,造成过抓现象。在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相互靠近的时候,两个卡钩207会相互靠近,并且分别卡住两个定位部102的两端,从而可以通过连杆机构起吊晶托10。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起吊装置20起吊晶托,在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第一铰接处设置有挂钩208,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可以直接与挂钩208固定,然后提升挂钩208,进而提升整个起吊装置20。其中,挂钩208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起重设备上与挂钩208固定的零件的结构形式相匹配,例如,挂钩208可以为环形吊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挂钩208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定。
44.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杆件201的长度与第四杆件204的长度之和,可以等于第二杆件202的长度与第三杆件203的长度之和,以提高连杆机构发生变形时的对称性,从而增加起吊晶托10过程的稳定性。
45.具体的,上述连杆机构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机构,其第一杆件201与第三杆件203相互平行且相等,第二杆件202和第四杆件204相互平行且相等,可以满足起吊过程中的对称变形要求。或者,上述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长度相等、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长度也相等,也可以满足起吊过程中的对称变形要求。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长度相等、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长度也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即菱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连杆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定。
46.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装置与晶托的卡设位置主视图;参照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装置与晶托的卡设位置侧视图。如图6-图7所示,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起重设备可以直接与挂钩208固定,然后提升挂钩208,挂钩208在被提升的过程中,连杆机构会逐渐发生变形,此时,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相互靠近,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相互靠近,同时,带动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个卡钩207相互靠近并且卡住两个定位部102的两端,随着起重设备继续提升挂钩208,在晶托10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卡钩207会紧紧地卡住定位部102的两端,晶托10从而会被稳定地吊起。
47.可选的,定位部102为矩形结构,图1和图2中的x方向代表定位部102的长度方向,y方向代表定位部102的宽度方向。在实际应用中,两个卡钩207卡设在两个定位部102长度方向的端部,如图6所示。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20,可以通过晶托10自身的重力,使得卡钩207卡紧在定位部102的两端,减少了卡钩207和定位端102之间的相互磨损,从而降低了卡钩207受磨损的概率,减少了卡钩207的维修次数,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卡钩207与定位部102的两端卡设得牢固,使得在起吊过程中,较易保持晶托10处于水平状态,避免了操作人员人工调整晶托10,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起吊过程的工作效率。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吊装置20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来操纵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夹紧晶托10,因此,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不宜过短,否则会造成夹紧力不足,例如,第一机械臂205、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可以比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的长度长,从而可以提高起吊装置20的灵活性。
50.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晶托10的长度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可以根据定位部102的长度确定,假如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卡紧在定位部102两端时的夹角θ为60
°
,则第一机械臂205、第二机械臂206与定位部102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此时,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与定位部102的长度相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卡紧在定位部102两端时的夹角θ可以在50
°-
65
°
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的具体尺寸不做限定。
51.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操作空间的大小来确定,在尺寸较大的操作空间,可以将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长度设置的较长,在尺寸较小的操作空间可以将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长度设置的较短,而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宽度和厚度相比于长度较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具体宽度和厚度不做限定,只要能满足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强度需求即可。
52.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起吊装置20操作的稳定性,第一机械臂205和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相等,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长度相等,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长度也相等,第一杆件201的长度小于第一机械臂205的长度,第二杆件202的长度小于第二机械臂206的长度。
53.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卡钩207卡设得更牢固,卡钩207的形状可以与两个定位部102端部的形状匹配。由于卡钩207的部分卡入两个定位部102之间,其余部分抵靠在两个
定位部102的端部上,使得卡钩207与定位部102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从而减少了卡钩207与定位部102之间的磨损,降低了卡钩207需要维修的次数和成本,延长了卡钩207的使用寿命。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两个定位部102间隔设置,如图1和图3所示,a代表两个定位部102之间的间隙处,卡钩207的部分卡入a处,卡钩207的其余部分沿垂直于定位部102长度方向的尺寸需要大于间隙a的宽度。在实际应用中,卡钩207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所述定位部10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缘103,两个所述凸缘103之间具有间隙b,两个卡钩207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起部209,凸起部209主要用于卡入两个凸缘103之间的间隙b中,从而可以避免起吊装置20在起吊晶托10的过程中发生侧翻,提高了起吊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56.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操作卡位,与所述间隙b的间距同方向上,所述凸起部209的尺寸小于所述间隙b的间距,使得操作人员较为容易将凸起部209定位到间隙b中,降低了定位的难度,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其中,凸起部209的尺寸小于所述间隙b的间距3-5mm,即凸起部209沿垂直于定位部102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小于两个凸缘103之间的间距3-5mm。
57.在实际应用中,凸起部209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只要保证凸起部209易于卡入到两个凸缘103之间即可,例如,凸起部209可以为板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凸起部209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5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杆件201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操作杆210,在将晶托10转移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纵操作杆210,将卡钩207从晶托10处脱出,由于操作杆210位于起吊装置20的上端,远离卡钩207的位置,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无需弯腰即可将卡钩207脱出,操作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59.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杆210上还设置有把手211,其中,所述把手211可以为防滑把手,增大操作过程的摩擦力,便于操作握持。
60.在实际应用中,连杆机构中的铰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杆机构还包括:多个紧固件212,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的首尾分别设置有铰接孔,紧固件212穿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铰接孔内,从而实现相应的铰接连接。
61.可选的,紧固件212可以是定位销或者销钉等,主要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件212包括:圆柱销、开口销和平垫,圆柱销穿设在两个相邻的铰接孔内,圆柱销上又设置有轴孔,开口销用于穿过平垫和轴孔后可以将其尾部扳开,达到固定圆柱销的目的。其中,平垫可以减少摩擦、防止松脱。
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起吊装置20起吊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起吊装置20发生偏斜,挂钩208设置在第一铰接处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即挂钩208设置在第三杆件203和第四杆件204之间。
63.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卡钩207卡在定位部102的两端时偏斜,提高卡位的精度,需要保证整个起吊装置20的厚度一致,在工作时,每个零部件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多个平衡件213,平衡件213设置在未设置所述挂钩207的第二铰接处,即设置在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铰接处、第二杆件202和第三杆
件的铰接处、第一杆件201和第四杆件204的铰接处。平衡件213可以设置在上述第二铰接处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使得连杆机构的每个零部件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从而提高了起吊装置20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6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起吊装置20的稳定性,保证起吊装置20的对称性,如图5所示,第一杆件20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01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之间通过紧固件212连接,第二杆件2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板202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021之间通过紧固件212连接,第三杆件20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板2031,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2031之间通过紧固件212连接,第四杆件204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接板2041,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2041之间通过紧固件212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以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的铰接为例,两个第一连接板2011可以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接板2021之间,根据需要把平衡件213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板2011之间;也可以将两个第一连接板2011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接板2021的外侧,把平衡件213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板2021之间,其他部位的安装方式以此类推,保证安装后的起吊装置20沿竖直面对称即可。
65.在实际应用中,平衡件21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参照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平衡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衡件213为环形垫片,平衡件213的厚度与挂钩208的厚度相等,平衡件213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者橡胶等。
66.在实际应用中,起吊装置2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例如,金属或者复合材料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吊装置2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者,起吊装置20中的第一连杆第一杆件201、第二杆件202、第三杆件203、第四杆件204和挂钩208可以由普通钢板加工而成,且在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以起到防锈的作用。
67.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起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6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通过连杆机构,可以依靠晶托自身的重力,使得卡钩卡紧在两个定位部的两端,减少了卡钩和定位端之间的相互磨损,降低了卡钩受磨损的概率,减少了卡钩的维修次数。并且由于卡钩部分卡入两个定位部之间,使得在起吊过程中,较易保持晶托处于水平状态,避免了操作人员人工调整晶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起吊过程的工作效率。
69.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起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