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废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5556发布日期:2021-04-13 20:5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智能医废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医废转运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疾病为人们所熟知、治愈,而疾病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如使用过的一次性产品、试剂盒等医疗废物,且此等废物若不经特定器械转运后消毒灭菌,则存在泄漏传染的危险。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1)传统的智能医废转运车不具备喷洒消毒的功能,若在运输医疗废物的过程中突发细菌泄漏则难以及时对其进行杀毒处理;
5.(2)传统的智能医废转运车未设置辅助下料结构,难以对运输车内满载的重物进行搬运卸料,费时费力;
6.(3)传统的智能医废转运车内部未设置缓冲装置,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易与箱壁发生碰撞而破裂,导致箱体内部遭受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医废转运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具备消毒功能、下料费力和运输中内部防碰撞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医废转运车,包括主壳体、万向轮、驱动轮和储物箱,所述主壳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且水箱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穿过主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底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水箱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主壳体底部两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主壳体底端另一侧的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底端高度连接有称重器,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箱槽,且箱槽的内部设置有工具箱,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物箱,且储物箱一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辅助结构,所述储物箱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夹持结构,所述主壳体顶端的内部活动铰接有折叠板,所述主壳体顶端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主壳体一侧顶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框体、侧板、插栓、卡块、插槽、滚轮和滚动腔室,所述框体设置在储物箱一端的内部,所述框体内部的底端活动铰接有侧板,且侧板一端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插栓,所述插槽皆设置在框体一端顶部的两侧,所述插槽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块。
10.优选的,所述滚动腔室皆设置在侧板一端的内部,所述滚动腔室皆处于同一水平面。
11.优选的,所述滚动腔室的内部皆活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直径皆小于滚动腔室
的内径。
12.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减震弹簧、滚珠、弹簧槽、夹持板和滑动槽,所述弹簧槽皆设置在储物箱内部的两侧,所述弹簧槽内部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一侧之间皆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一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动槽。
13.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内部皆设置有滚珠,且滚珠皆呈等间距排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医废转运车不仅实现了对地面进行雾化消毒,实现了便于下料,而且实现了储物箱内部的防碰撞;
15.(1)通过在主壳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可从水箱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中添加消毒液,亦可将水箱从主壳体的凹槽中抽出更换清洗,在推动车辆移动时,可启动抽水泵将水箱中的消毒液抽经连接管与分配管抽至各雾化喷头中,即可对路过之处均匀喷洒消毒液体且停止时无滴水,即用即开,即关即停,十分便捷;
16.(2)通过在储物箱一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框体、侧板、插栓、卡块、插槽、滚轮和滚动腔室,当运输车达到目的地时,握住把手可将侧板上的插栓轻松自插槽内拔出,从而放倒侧板至地面,便可通过其一端均匀设置的滚动腔室内部的滚轮辅助储物筐进行搬运卸载,省时省力且拿取方便,不占空间;
17.(3)通过在储物箱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减震弹簧、滚珠、弹簧槽、夹持板和滑动槽,打开储物箱顶端活动铰接的折叠板便可将储物筐与医疗废物依次摆放入储物箱的内部,再由减震弹簧支撑的夹持板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其上均匀设置的滚珠可便于储物筐的装卸,以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磕碰造成污染与泄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结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主壳体;2、水箱;3、抽水泵;4、万向轮;5、连接管;6、雾化喷头;7、分配管;8、称重器;9、驱动轮;10、工具箱;11、箱槽;12、辅助结构;1201、框体;1202、侧板;1203、插栓;1204、卡块;1205、插槽;1206、滚轮;1207、滚动腔室;13、储物箱;14、控制台;15、把手; 16、进料口;17、夹持结构;1701、减震弹簧;1702、滚珠;1703、弹簧槽; 1704、夹持板;1705、滑动槽;18、折叠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智能医废转运车,包括主壳体1、万
向轮4、驱动轮9和储物箱13,主壳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且水箱2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3,抽水泵3的型号可为lbfs0018,抽水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的底端穿过主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配管7,分配管7底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6,水箱 2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6,主壳体1底部两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主壳体1底端另一侧的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驱动轮9,主壳体1内部的底端高度连接有称重器8,主壳体1内部的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箱槽11,且箱槽11的内部设置有工具箱10,主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物箱13,且储物箱13一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辅助结构12;
25.辅助结构1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框体1201、侧板1202、插栓1203、卡块 1204、插槽1205、滚轮1206和滚动腔室1207,框体1201设置在储物箱13 一端的内部,框体1201内部的底端活动铰接有侧板1202,且侧板1202一端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插栓1203,插槽1205皆设置在框体1201一端顶部的两侧,插槽1205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块1204;
26.滚动腔室1207皆设置在侧板1202一端的内部,滚动腔室1207皆处于同一水平面;
27.滚动腔室1207的内部皆活动连接有滚轮1206,且滚轮1206的直径皆小于滚动腔室1207的内径;
2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握住手柄可将侧板 1202上的插栓1203轻松自插槽1205内拔出,从而放倒侧板1202至地面,便可通过其一端均匀设置的滚动腔室1207内部的滚轮1206辅助储物筐进行搬运卸载,省时省力,不占空间;
29.储物箱13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夹持结构17;
30.夹持结构1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减震弹簧1701、滚珠1702、弹簧槽1703、夹持板1704和滑动槽1705,弹簧槽1703皆设置在储物箱13内部的两侧,弹簧槽1703内部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01,且减震弹簧1701的一侧之间皆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704,夹持板1704一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滑动槽 1705;
31.滑动槽1705的内部皆设置有滚珠1702,且滚珠1702皆呈等间距排列;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打开储物箱13顶端活动铰接的折叠板18便可将储物筐与医疗废物依次摆放入储物箱13的内部,再由减震弹簧1701支撑的夹持板1704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其上均匀设置的滚珠1702可便于储物筐的装卸,以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磕碰造成污染与泄漏;
33.主壳体1顶端的内部活动铰接有折叠板18,主壳体1顶端一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台14,主壳体1一侧顶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把手15。
3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打开储物箱13顶端活动铰接的折叠板18便可将储物筐与医疗废物依次摆放入储物箱13的内部,再由减震弹簧1701支撑的夹持板1704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其上均匀设置的滚珠1702 可便于储物筐的装卸,以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磕碰造成污染与泄漏,且主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的称重器8可随时监测箱内废物的重量,避免超重,其一侧隐藏的工具箱10亦可放置日常工作所需物品。
35.之后,以三挡可调的电子助力驱动轮9将运输车推送至目的地时,握住手柄可将侧板1202上的插栓1203轻松自插槽1205内拔出,从而放倒侧板1202 至地面,便可通过其一端均匀设置的滚动腔室1207内部的滚轮1206辅助储物筐进行搬运卸载,省时省力,不占空间,通过控制台14上的识别器与打印机可对运输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方便查看。
36.最后,在主壳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可从水箱2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6中添加消毒液,亦可将水箱2从主壳体1的凹槽中抽出更换清洗,在推动车辆移动时,可启动抽水泵3将水箱2中的消毒液抽经连接管5与分配管7抽至各雾化喷头6中,即可对路过之处均匀喷洒消毒液体且停止时无滴水,即用即开,即关即停,十分便捷。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