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6521发布日期:2021-04-16 16:1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


背景技术:

2.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通常使用垃圾箱对居民的垃圾袋进行同一收集处理。
3.现有的垃圾箱不易对垃圾进行分隔,打开盖子时经常伴随有一股非常强烈的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尤其是夏天气温较高时更加明显,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解决了现有的垃圾箱不易对垃圾进行分隔,打开盖子时经常伴随有一股非常强烈的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尤其是夏天气温较高时更加明显,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体、通槽和分隔机构,所述垃圾箱体底部四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分隔机构设置于顶盖底部,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分隔框、腔体、转杆、旋钮、发条弹簧、第一锥齿轮、连接槽、连接杆、第二锥齿轮、底板和转板机构,所述顶盖底部通过胶粘剂与分隔框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右侧设置有腔体,所述转杆沿腔体右侧设置的滑腔内侧转动连接,并且转杆右端安装有旋钮,所述发条弹簧一端与转杆固定连接,并且发条弹簧另一端与腔体固定连接,所述转杆左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分隔框右侧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沿连接槽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顶部延伸至腔体内侧,并且连接杆顶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表面相啮合,所述连接杆底部与底板进行粘接固定,所述转板机构设置于分隔框内侧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箱体顶部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设置有进料框,所述进料框内侧通过转轴与挡板进行转动配合,所述顶盖顶部中部设置有通槽,并且进料框通过通槽与垃圾箱体内侧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转板机构包括转板、限位块、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和橡胶带,所述转板左端通过转轴与分隔框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底板顶部与转板紧密贴合,所述分隔框内侧底部左端粘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与转板紧密贴合,所述限位块顶部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腔,所述转板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腔,所述橡胶带一端与第一连接腔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带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腔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呈九十度垂直,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形状大小相等。
11.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带的弹力值为2n,且橡胶带呈常态。
12.进一步的,所述发条弹簧的弹力值为1n,且发条弹簧呈常态。
13.进一步的,所述转板外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转板呈长方体状。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腔与第二连接腔形状大小相等,且第一连接腔与第二连接腔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
15.进一步的,所述转板采用聚氨酯材质,有良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且能耐磨性能优良。
16.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带采用橡胶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具有良好的扯断强度及伸长率。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优点一: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通过在顶盖底部设置了分隔机构,通过转动旋钮,使旋钮带动转杆进行同步转动,此时发条弹簧收缩,使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杆沿连接槽内侧转动,使连接杆带动底板脱离转板底部,利于带动转板机构对垃圾袋进行倾倒。
20.优点二: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通过在分隔框内侧底部设置了转板机构,通过垃圾袋的重力势能使转板倾斜,使垃圾袋最终掉落至垃圾箱体内完成收集,避免了扔垃圾时垃圾箱体内部的臭气溢出。
21.优点三: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通过在腔体内侧设置了发条弹簧,通过发条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使旋钮复位,使底板旋转至转板底部为其提供支撑,便于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板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垃圾箱体-1、万向轮-2、顶盖-3、进料框-4、挡板-5、通槽-6、分隔机构-7、分隔框-71、腔体-72、转杆-73、旋钮-74、发条弹簧-75、第一锥齿轮-76、连接槽-77、连接杆-78、第二锥齿轮-79、底板-710、转板机构-711、转板-7111、限位块-7112、第一连接腔-7113、第二连接腔-7114、橡胶带-7115。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发臭的环保垃圾箱:包括垃圾箱体1、通槽6和分隔机构7,垃圾箱体1底部四端安装有万向轮2,分隔机构7设置于顶盖3底部,分隔机构7包括分隔框71、腔体72、转杆73、旋钮74、发条弹簧75、第一锥齿轮76、连接槽77、连接杆78、第二锥齿轮79、底板710和转板机构711,顶盖3底部通过胶粘剂与分隔框71固定连接,顶盖3右侧设置有腔体72,转杆73沿腔体72右侧设置的滑腔内侧转动连接,并且转杆73右端安装有旋钮74,发条弹簧75一端与转杆73固定连接,并且发条弹簧75另一端与腔体72固定连接,转杆73左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76,分隔框71右侧内部设置有连接槽77,连接杆78沿连接槽77内侧转动连接,连接杆78顶部延伸至腔体72内侧,并且连接杆78顶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79,第二锥齿轮79与第一锥齿轮76表面相啮合,连接杆78底部与底板710进行粘接固定,转板机构711设置于分隔框71内侧底部。
31.其中,所述垃圾箱体1顶部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顶部设置有进料框4,所述进料框4内侧通过转轴与挡板5进行转动配合,所述顶盖3顶部中部设置有通槽6,并且进料框4通过通槽6与垃圾箱体1内侧相连通。
32.其中,所述转板机构711包括转板7111、限位块7112、第一连接腔7113、第二连接腔7114和橡胶带7115,所述转板7111左端通过转轴与分隔框71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底板710顶部与转板7111紧密贴合,所述分隔框71内侧底部左端粘接固定有限位块7112,所述限位块7112顶部与转板7111紧密贴合,所述限位块7112顶部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腔7113,所述转板7111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腔7114,所述橡胶带7115一端与第一连接腔7113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带7115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腔7114固定连接。
33.其中,所述第一锥齿轮76与第二锥齿轮79之间呈九十度垂直,且第一锥齿轮76与第二锥齿轮79形状大小相等,利于第一锥齿轮76更好的带动第二锥齿轮79进行转动。
34.其中,所述橡胶带7115的弹力值为2n,且橡胶带7115呈常态,利于橡胶带7115带动转板7111复位。
35.其中,所述发条弹簧75的弹力值为1n,且发条弹簧75呈常态,利于发条弹簧75带动转杆73复位。
36.其中,所述转板7111外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转板7111呈长方体状,防止长时间的使用导致转板7111外表面生锈或被氧化腐蚀。
37.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腔7113与第二连接腔7114形状大小相等,且第一连接腔7113与第二连接腔7114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利于转板7111进行复位。
38.其中,所述转板7111采用聚氨酯材质,有良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且能耐磨性能优良。
39.其中,所述橡胶带7115采用橡胶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具有良好的扯断强度及伸长率。
40.本专利所述的橡胶带7115使用的橡胶材料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41.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垃圾箱体1进行水平放置,使底部的万向轮2为垃圾箱体1提供固定支撑;使用时,第一步,将顶盖3取出,并往垃圾箱体1内侧铺好垃圾回收袋,然
后将顶盖3盖至垃圾箱体1顶部,使顶盖3对垃圾回收袋进行固定;第二步,推开挡板5将垃圾袋放入进料框4内侧,使垃圾袋通过通槽6进入到分隔框71内侧并停留在转板7111顶部,然后将手抽离进料框4内使挡板5通过重力势能复位,使进料框4内侧封闭防止垃圾箱体1内的垃圾臭味传出;第四步,转动旋钮74,使旋钮74带动转杆73进行同步转动,此时发条弹簧75收缩,使转杆73带动第一锥齿轮76转动,使第一锥齿轮76与第二锥齿轮79相啮合并带动第二锥齿轮79转动,使第二锥齿轮79带动连接杆78沿连接槽77内侧转动,使连接杆78带动底板710脱离转板7111底部,通过垃圾袋的重力势能使转板7111倾斜,使垃圾袋最终掉落至垃圾箱体1内完成收集,避免了扔垃圾时垃圾箱体1内部的臭气溢出,垃圾袋掉落后通过橡胶带7115恢复形变的弹力势能使转板7111复位,然后松开旋钮74使发条弹簧75恢复形变的弹力使旋钮74复位,使底板710旋转至转板7111底部为其提供支撑,便于后续使用。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