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

文档序号:24662551发布日期:2021-04-13 22:1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2.交通运输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航空器运用工程,铁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规划,经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4.改革以来,我国的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均得到较快的发展,而且随着交通运输事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已全面展开。但是,由于多年来运输市场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很不平衡:公路高速发展,近几年年投入2000多亿元,高速公路已达 3万多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铁路、水运相对发展缓慢,铁路客运量十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运输份额持续下降,公路运输承担了大量的长距离大宗散货运输;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严重滞后,铁路、公路和水运在同类客货源上盲目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
5.在交通玉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箱体进行吊装,因为很多箱体本身并没有挂钩,所以这些箱体的搬运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包括起吊钢缆,所述起吊钢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反馈块,所述反馈块内安装有反馈装置,所述反馈块上滑动插接有齿杆,所述齿杆上安装有触发装置,所述齿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推压板,所述推压板与反馈块之间放置有吊运箱体,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齿杆啮合,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8.优选的,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开设在反馈块上,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受压弹簧,多个所述受压弹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受压板,所述第二安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上滑动插接有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通过牵拉弹簧与第一安装杆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杆的竖直一段与第一安装杆的竖直一段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一电导片。
9.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第三安装杆,所述第三安装杆滑动插接在齿杆上,所述第三安装杆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与齿杆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杆的水平一段的上端面与齿杆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二电导片,两个所述第二电导片、两个所述第一电导片、电机、开关与蓄电池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10.优选的,所述起吊钢缆为y型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受压弹簧的数目不少于四个,且所述受压弹簧呈矩阵式排布在第二安装腔的侧壁上。
12.优选的,所述牵拉弹簧套接在第二安装杆上,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第三安装杆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齿杆、推压板和蜗杆等结构,可以通过蜗杆的转动带动齿杆移动,从而使得推压板与受压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从而实现对吊运箱体的稳定夹持。
15.2、通过设置受压弹簧、第二安装杆和第一电导片等结构,可以在吊运箱体受到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停止挤压,既避免了挤压力不足,也避免吊运箱体被挤坏。
16.3、通过设置第三安装杆、复位弹簧和第二电导片,可以在第三安装杆受到来自吊运箱体的挤压时,自动开始夹紧,实现了整个装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馈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起吊钢缆

1、安装块

2、第一安装腔

3、反馈块

4、反馈装置

5、第二安装腔

51、受压弹簧

52、受压板

53、第一安装杆

54、第二安装杆

55、牵拉弹簧

56、第一电导片

57、吊运箱体

6、齿杆

7、触发装置
ꢀ‑
8、第三安装杆

81、复位弹簧

82、第二电导片

83、推压板

9、电机

10、蜗杆

11、蓄电池

12。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运输用吊运装置,包括起吊钢缆1,起吊钢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安装块2 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3,安装块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反馈块4,反馈块4内安装有反馈装置5,反馈块4上滑动插接有齿杆7,齿杆7上安装有触发装置8,齿杆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推压板9,推压板9与反馈块4之间放置有吊运箱体6,第一安装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1,蜗杆11与齿杆7啮合,第一安装腔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该结构可以通过蜗杆11的转动带动齿杆7移动,从而使得推压板9与受压板53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从而实现对吊运箱体6的稳定夹持。
25.反馈装置5包括第二安装腔51,第二安装腔51开设在反馈块4上,第二安装腔5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受压弹簧52,多个受压弹簧52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受压板53,第二安装腔5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54,第一安装杆54上滑动插接有第二安装杆55,第二安装杆55通过牵拉弹簧 56与第一安装杆54的侧壁连接,第二安装杆55的竖直一段与第一安装杆 54的竖直一段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一电导片57,该结构可以在吊运箱体6受到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停止挤压,既避免了挤压力不足,也避免吊运箱体6被挤坏。
26.触发装置8包括第三安装杆81,第三安装杆81滑动插接在齿杆7上,第三安装杆81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82与齿杆7的侧壁连接,第三安装杆81 的水平一段的上端面与齿杆7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第二电导片83,两个第二电导片83、两个第一电导片57、电机10、开关与蓄电池12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该结构可以在第三安装杆81受到来自吊运箱体6的挤压时,自动开始夹紧,实现了整个装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其中,起吊钢缆1为y型结构,受压弹簧52的数目不少于四个,且受压弹簧 52呈矩阵式排布在第二安装腔51的侧壁上,牵拉弹簧56套接在第二安装杆55上,复位弹簧82套接在第三安装杆81上。
2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闭合串联电路的开关,通过起吊钢缆 1移动整个装置,使得吊运箱体6位于受压板53和推压板9之间,然后逐渐相下移动本装置,使得吊运箱体6的上端面与第三安装杆81接触,第三安装杆81被挤压,两个第二电导片83接触,串联电路被接通电机10开始带动蜗杆11转动,蜗杆11的转动可以带动齿杆7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推压板9推动吊运箱体6朝向受压板53移动,当吊运箱体6接触受压板53时,受压弹簧52开始被压缩,然后受压板53逐渐靠近第二安装杆55并与之接触,在第二安装杆55的推挤作用下两个第一电导片57分离,串联电路被断开,此时吊运箱体6被受压板53和推压板9稳定夹持。
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
30.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
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