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3420发布日期:2021-04-16 14:0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3.近年来快递等物流服务发展迅速,给本就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解决城市拥堵已迫不容缓,地铁货物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然而,现有依附于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方式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地铁到站后停留时间有限,通过人工方式卸取物流包裹,效率较低,对货与人的协同性要求较高,技术可行性较低,因此,现阶段亟需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以解决地下物流人工卸货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包括车厢,车厢的底部设置有轨道轮,轨道轮与地面上所设置的轨道卡合,在车厢内部均布有多个竖向的隔板,隔板将车厢内部分隔成多个隔间,每个隔间底部开设有导出口,导出口处设有第一开闭装置,车厢下方的地下设有地下管道,每个导出口分别对应一个地下管道,地下管道的上端口设有第二开闭装置,地下管道内设有输送机,输送机的起始端位于地下管道的上端口下方。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开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箱盖,两个箱盖分别通过第一合页铰接在导出口两侧,两个箱盖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一弹簧,另一个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弹簧和第一电动推杆之间连接有第一牵引绳。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开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密封盖,两个密封盖分别通过第二合页铰接在地下管道的上端口两侧,两个密封盖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其中一个第二连接槽内设有第二弹簧,另一个第二连接槽内设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弹簧和第二电动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牵引绳。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和速度感应器,速度感应器设在车厢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a/d转换器、主控制器、无线收发模块和微控制器,速度感应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制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微控制器通信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动推杆以及输送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主控制器;28-第一计时器;29-无线收发模块;30-微控制器;31-第二计时器;32-输送机;33-智能控制系统;34-隔间。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7.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依附地铁的地下物流输送系统,包括车厢1,车厢1的底部设置有轨道轮2,轨道轮2与地面上所设置的轨道3卡合,在车厢1内部均布有多个竖向的隔板4,隔板4将车厢1内部分隔成多个隔间34,每个隔间34底部开设有导出口5,导出口5处设有第一开闭装置,车厢1下方的地下设有地下管道12,每个导出口5分别对应一个地下管道12,地下管道12的上端口设有第二开闭装置,地下管道12内设有输送机32,输送机32的起始端位于地下管道12的上端口下方。
28.第一开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箱盖6,两个箱盖6分别通过第一合页7铰接在导出口5两侧,两个箱盖6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8,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槽8内设有第一弹簧11,另一个第一连接槽8内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0,第一弹簧11和第一电动推杆10之间连接有第一牵引绳9。
29.第二开闭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密封盖13,两个密封盖13分别通过第二合页14铰接在地下管道12的上端口两侧,两个密封盖13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5,其中一个第二连接槽15内设有第二弹簧18,另一个第二连接槽15内设有第二电动推杆17,第二弹簧18和第二电动推杆17之间连接有第二牵引绳16。
30.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33和速度感应器25,速度感应器25设在车厢1上,智能控制系统33设置在车厢1上,智能控制系统33包括a/d转换器26、主控制器27、无线收发模块29和微控制器30,速度感应器25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26的输入端电连接,a/d转换器26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27的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制器27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10的输入端电连接,主控制器27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9与微控制器30通信连接,微控制器3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动推杆17以及输送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
31.智能控制系统33还包括第一计时器28和第二计时器31,主控制器27与第一计时器28双向电连接,微控制器30与第二计时器31双向电连接。
32.在输送机32的起始端上方设有缓冲板19,缓冲板19通过第三合页20铰接在地下管道12的内侧壁,缓冲板19向下倾斜,缓冲板19与地下管道1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21。
33.缓冲板19朝向地下管道12的上端口的一面粘接有缓冲垫。
34.车厢1的侧面设有u型连接座23,连接座23的表面开设有销孔24。
35.速度感应器25设在车厢1底部,速度感应器25采用非接触旋转式速度感应器。
36.多个地下管道12分布在不同的地铁站点。
37.连接座23作为车厢1与地铁之间的连接媒介,销孔24与销钉配合使用,方便工作人员在地铁的尾部装载或卸载车厢1。初始状态下,第一电动推杆10处于收缩状态,第一弹簧11被拉伸,第一牵引绳9被拉紧,使得两个箱盖6闭合;同样,第二电动推杆17处于收缩状态,第二弹簧18被拉伸,第二牵引绳16被拉紧,使得两个密封盖13闭合。
38.每个地铁站点可布置一个或多个地下管道12,每个地下管道12分别对应一个导出口5。地铁到站后的停留位置固定不变,可根据需要打开不同隔间34的箱盖6,通过与其对应
的地下管道12进行货物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速度感应器25可监测车厢1的行驶速度,并将所产生的电信号发送至a/d转换器26转化为主控制器27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主控制器27对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当所测定的速度值等于零时,主控制器27便会利用无线收发模块29将信号内容发送至微控制器30,并由微控制器30依次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7以及输送机32进行运转。第二电动推杆17进行伸展动作,第二弹簧18进行复位动作,第二牵引绳16发生松动,密封盖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第二合页14缓慢转动打开,使地下管道12的上端口处于导通的状态;输送机32运转以准备带动其表面所承接的物件进行传输。此时,第一计时器28计量主控制器27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9向微控制器32所发出指令后的时间,一段时间后,主控制器27便会控制相应的第一电动推杆10进行伸展动作,第一弹簧11进行复位动作,第一牵引绳9发生松动,两个箱盖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绕第一合页7缓慢转动打开,使得导出口5与地下管道12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车厢1内的物件便会落入地下管道12内。缓冲板19可通过第三合页20进行旋转动作,利用第三弹簧21的弹力,使得物件在经过缓冲板19流入输送机32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缓冲,不仅对物件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削弱物件做自由落体运动对输送机32的冲击力。第一计时器31用于计量箱盖6被打开的时间,箱盖6被打开一段时间后,主控制器27便会在此触发第一电动推杆10并使其进行回缩动作,通过拉紧第一牵引绳9关闭箱盖6,接着微控制器30便会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7进行回缩动作,关闭密封盖13,并控制输送机32停止运转。第二计时器31由微控制器30触发,当微控制器30接收到主控制器27所发出的指令后,微控制器30一方面会触发第二计时器31开始计时,另一方面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7做伸展动作、输送机32运行,当第二计时器31计时到所设定的时间点时,微控制器30便会再次向第二电动推杆17以及输送机3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第二电动推杆17做回缩复位运动,输送机32停止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