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7398发布日期:2021-03-02 19:5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拆卸时,主泵本体与泵壳分离后,需要下降到地面;主泵安装时,需要从地面顶升约1.5m高度,完成与泵壳的对接。由于厂房空间狭小,设备布置紧凑,大型起重工具无法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套灵活的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其拆装方便,便于搬运转移,同时操作空间需求小,不会影响其他主线工作,能够有效实现主泵的稳步升降。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包括多根丝杠、配合丝杠的电动螺母组件、防转销钉,所述电动螺母组件包括壳体、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驱动机构的调节螺母,所述丝杠一端设有销孔,所述壳体上设有导向卡口。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先将多根丝杠分别自下而上穿过主泵本体法兰的螺栓孔,旋入泵壳的螺栓孔并紧固。接着通过调节螺母与丝杠的螺纹配合,自每根丝杠下端旋入电动螺母组件,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带动调节螺母旋转,使得整个电动螺母组件沿丝杠上升,上升过程中需要手扶电动螺母组件壳体,避免其发生旋转,直至从壳体的导向卡口中能看到丝杠上的销孔,此时将防转销钉穿过导向卡口,插入丝杠的销孔内,使得电动螺母组件壳体无需手扶也不会旋转,而防转销钉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沿导向卡口移动;继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调节螺母旋转,使整个电动螺母组件上升,直至电动螺母组件上端与主泵本体法兰底面接触。然后,就可以同步控制多根丝杠上的电动螺母组件,通过电动螺母组件内的调节螺母的正反转来实现主泵本体的提升或下降。也可以通过单独控制一个电动螺母组件来调整主泵本体的垂直角度。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设于减速器输出端的蜗杆、配合蜗杆的蜗轮、夹持蜗轮的两个推力轴承,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涡轮内圈上。要说明的是,调节螺母与蜗轮为键连接,两者不会发生相对旋转;而电动螺母组件的壳体通过两个推力轴承来夹持蜗轮,使得丝杠能够穿过推力轴承中心孔与蜗轮内圈上的调节螺母配合连接;整个驱动机构通过减速器对电机的输出进行减速,减速器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调节螺母随蜗轮同步旋转。并且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特性,即当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蜗轮不会发生旋转,即调节螺母不会发生旋转,能够有效防止主泵本体的意外下落。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丝杠主体上的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丝杠用于连接泵壳
螺栓孔一端的螺纹的螺距。丝杠主体上采用螺距较小的螺纹,一方面可以提高升降控制精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小主螺母的旋转阻力。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丝杠主体上的螺纹为梯形螺纹。梯形螺纹的配合不易松动,且强度和耐磨性更佳,能够进一步确保主泵本体升降的稳定性。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丝杠用于连接泵壳螺栓孔的一端设有尼龙导向头。尼龙导向头的设置一方面便于丝杠旋入泵壳螺栓孔,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护泵壳螺纹孔螺纹的作用。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壳体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导向卡口。所述结构更便于防转销钉贯穿壳体,以对其进行有效固定。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导向卡口在其导向方向上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壳体外。具体为导向卡口的下端连通至壳体外,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导向卡口的导向距离。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组装方便,操作空间需求小,可拆分成小部件,楼梯即可搬运,无需占用吊装孔,不影响其他主线工作。该套装置能有效实现主泵的提升和下降,主泵高度可控,同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0016]
1-丝杠;3-防转销钉;21-壳体;11-销孔;211-导向卡口;4-主泵本体;5-法兰;6-泵壳;221-驱动电机;222-减速器;12-尼龙导向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
一种核电厂大型屏蔽主泵厂房内升降装置,包括四根丝杠1、配合丝杠1的电动螺母组件、防转销钉3,所述电动螺母组件包括壳体21、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于驱动机构的调节螺母,所述丝杠1一端设有销孔11,所述壳体21上设有导向卡口211。所述导向卡口211具体为沿丝杠上下方向的条形口。
[0019]
本装置的使用原理:先将四根丝杠1分别自下而上穿过主泵本体4的法兰5上间隔90
°
位置处的螺栓孔,旋入泵壳6的螺栓孔并紧固。接着通过调节螺母与丝杠1的螺纹配合,自每根丝杠1下端旋入电动螺母组件,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带动调节螺母旋转,使得整个电动螺母组件沿丝杠1上升,上升过程中需要手扶电动螺母组件壳体21,避免其发生旋转,直至从壳体21的导向卡口211中能看到丝杠1上的销孔11,此时将防转销钉3穿过导向卡口211,插入丝杠1的销孔11内,使得电动螺母组件壳体21无需手扶也不会旋转,而防转销钉3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沿导向卡口211移动;继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调节螺母旋转,使整个电动螺母组件上升,直至电动螺母组件上端与主泵本体法兰5底面接触。然后,就可以同步控制多根丝杠1上的电动螺母组件,通过电动螺母组件内的调节螺母的正反转来实现主泵本体4的提升或下降。也可以通过单独控制一个电动螺母组件来调整主泵本体4的垂直角度。
[0020]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21、减速器222、设于减速器222输出端的蜗
杆、配合蜗杆的蜗轮、夹持蜗轮的两个推力轴承,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涡轮内圈上。要说明的是,调节螺母与蜗轮为键连接,两者不会发生相对旋转;而电动螺母组件的壳体通过两个推力轴承来夹持蜗轮,使得丝杠能够穿过推力轴承中心孔与蜗轮内圈上的调节螺母配合连接;整个驱动机构通过减速器对电机的输出进行减速,减速器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调节螺母随蜗轮同步旋转。并且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特性,即当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蜗轮不会发生旋转,即调节螺母不会发生旋转,能够有效防止主泵本体的意外下落。
[0021]
另外,所述丝杠主体上的螺纹的螺距小于所述丝杠用于连接泵壳螺栓孔一端的螺纹的螺距。丝杠主体上采用螺距较小的螺纹,一方面可以提高升降控制精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小主螺母的旋转阻力。且所述丝杠主体上的螺纹为梯形螺纹。梯形螺纹的配合不易松动,且强度和耐磨性更佳,能够进一步确保主泵本体升降的稳定性。
[0022]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用于连接泵壳螺栓孔的一端设有尼龙导向头12。尼龙导向头的设置一方面便于丝杠旋入泵壳螺栓孔,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护泵壳螺纹孔螺纹的作用。
[0023]
而所述壳体21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导向卡口211。所述结构更便于防转销钉贯穿壳体,以对其进行有效固定。所述导向卡口211在其导向方向上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壳体21外。具体为导向卡口的下端连通至壳体外,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导向卡口的导向距离。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