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煤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404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煤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煤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

现有煤加工生产过程,往往采用传送带运输机进行转运,传统的传送带运输机都是敞口运输,转运过程容易造成大量煤尘飘散,从而造成周围环境含尘量增加,附近施工工人呼吸健康质量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选煤除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的矩形网罩,能够使得产生扬尘一直保留在内部,降低煤尘飘散到空气内部可能性,使得运输过程产生扬尘可能性降低,保证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且产生飘散煤尘能够快速吸附收集到集尘网盒收集存放的选煤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煤除尘装置包括:运煤盒,所述运煤盒顶部为敞口设置,运煤盒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支撑杆;除尘结构,所述除尘结构连接于运煤盒上,除尘结构包括箱体、离心风扇、网板、集尘网盒、u形通尘管、投料斗、矩形网罩和管卡,运煤盒的顶部安装倒扣设置的矩形网罩,运煤盒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箱体,箱体的底部安装网板,网板上安装离心风扇,箱体内部位于离心风扇安装抽屉式的集尘网盒,箱体的两侧面分别贯穿连通u形通尘管的一端,u形通尘管的另一端贯穿集尘网盒侧壁,u形通尘管贯插入集尘网盒的一端通过若干个管卡与集尘网盒相邻内侧面连接,集尘网盒一侧壁顶部连通投料斗,u形通尘管贯插入集尘网盒的一端外侧壁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进尘孔;运输结构,所述运输结构连接于运煤盒的内部;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连接于运输结构上;清扫结构,清扫结构连接于运煤盒上。

优选的,所述投料斗的顶部两侧壁分别连接橡胶垫板。

优选的,所述运输结构包括运输带、转轴、承压辊和电机,运煤盒的内部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承压辊,两个承压辊通过运输带传动连接,运煤盒一侧壁位置的前端面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相邻的转轴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结构包括l形杆、滑轮、凸轮、伸缩杆和振动弹簧,矩形网罩底部侧壁分别通过若干个伸缩杆与运煤盒的内底部面连接,伸缩杆的伸缩端外侧壁环绕设置振动弹簧,伸缩杆顶端外侧壁与振动弹簧一端连接,振动弹簧的另一端与运煤盒的内底部连接,转轴的两端贯穿运煤盒并且连接凸轮,矩形网罩的靠近凸轮位置侧面连接l形杆,l形杆的另一端与凸轮接触的滑轮。

优选的,所述清扫结构包括夹板和清扫滚筒,运煤盒远离投料斗外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运煤盒内底部靠近出料通道内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两个夹板之间转动安装水平设置的清扫滚筒。

优选的,所述u形通尘管的垂直段位置呈橡胶波折段。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煤除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选煤除尘装置:

1、通过集尘网盒收集存放,且通过设置的矩形网罩,能够使得产生扬尘一直保留在内部,降低煤尘飘散到空气内部可能性,使得运输过程产生扬尘可能性降低,保证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且产生飘散煤尘能够快速吸附收集到集尘网盒收集存放,定期抽出倒出。

2、使得附着在矩形网罩内部表面煤尘完成抖落,降低矩形网罩内部表面煤尘堆积,且抖落灰尘会被吸附到箱体的内部收集,能够处理矩形网罩内部表面堆积的煤尘,通过单个电机带动运输过程,还能够带动振动过程,同步进行,降低时间损耗,且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煤除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矩形网罩和运煤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运煤盒;2、除尘结构;3、支撑杆;4、运输结构;5、振动结构;6、清扫结构;21、箱体;22、离心风扇;23、网板;24、集尘网盒;25、u形通尘管;26、橡胶波折段;27、橡胶垫板;28、投料斗;29、矩形网罩;2a、进尘孔;2b、管卡;41、运输带;42、转轴;43、承压辊;44、电机;45、出料通道;51、l形杆;52、滑轮;53、凸轮;54、伸缩杆;55、振动弹簧;61、夹板;62、清扫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煤除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矩形网罩和运煤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选煤除尘装置包括:运煤盒1、除尘结构2、运输结构4、振动结构5和清扫结构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运煤盒1顶部为敞口设置,运煤盒1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支撑杆3,所述除尘结构2连接于运煤盒1上,除尘结构2包括箱体21、离心风扇22、网板23、集尘网盒24、u形通尘管25、投料斗28、矩形网罩29和管卡2b,运煤盒1的顶部安装倒扣设置的矩形网罩29,运煤盒1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箱体21,箱体21的底部安装网板23,网板23上安装离心风扇22,箱体21内部位于离心风扇22安装抽屉式的集尘网盒24,箱体21的两侧面分别贯穿连通u形通尘管25的一端,u形通尘管25的另一端贯穿集尘网盒24侧壁,u形通尘管25贯插入集尘网盒24的一端通过若干个管卡2b与集尘网盒24相邻内侧面连接,集尘网盒24一侧壁顶部连通投料斗28,u形通尘管25贯插入集尘网盒24的一端外侧壁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进尘孔2a。

需要说明的是,将煤碎块从投料斗28倒入到运输结构4进行运输,当运输结构4启动过程,产生扬尘过程,可通过开启离心风扇22,使得箱体21的内部空气减少,形成负压抽风,能够使得矩形网罩29的内部扬尘被吸附到u形通尘管25的内部,再进入到箱体21的内部,通过集尘网盒24收集存放,且通过设置的矩形网罩29,能够使得产生扬尘一直保留在内部,降低煤尘飘散到空气内部可能性,使得运输过程产生扬尘可能性降低,保证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且产生飘散煤尘能够快速吸附收集到集尘网盒24收集存放,定期抽出倒出。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运输结构4连接于运煤盒1的内部,所述运输结构4包括运输带41、转轴42、承压辊43和电机44,运煤盒1的内部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42分别转动连接承压辊43,两个承压辊43通过运输带41传动连接,运煤盒1一侧壁位置的前端面安装电机44,电机44的输出端与相邻的转轴42的一端连接,开启电机44,带动运输带41正常传动,完成煤矿运输过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振动结构5连接于运输结构4上,所述振动结构5包括l形杆51、滑轮52、凸轮53、伸缩杆54和振动弹簧55,矩形网罩29底部侧壁分别通过若干个伸缩杆54与运煤盒1的内底部面连接,伸缩杆54的伸缩端外侧壁环绕设置振动弹簧55,伸缩杆54顶端外侧壁与振动弹簧55一端连接,振动弹簧55的另一端与运煤盒1的内底部连接,转轴42的两端贯穿运煤盒1并且连接凸轮53,矩形网罩29的靠近凸轮53位置侧面连接l形杆51,l形杆51的另一端与凸轮53接触的滑轮52。

需要说明的是,运输过程开启电机44,能够同步带动凸轮53旋转,从而完成与滑轮52碰触过程,再通过伸缩杆54伸缩作用和振动弹簧55弹力,从而使得矩形网罩29上下晃动可能性增加,使得附着在矩形网罩29内部表面煤尘完成抖落,降低矩形网罩29内部表面煤尘堆积,且抖落灰尘会被吸附到箱体21的内部收集,能够处理矩形网罩29内部表面堆积的煤尘,通过单个电机44带动运输过程,还能够带动振动过程,同步进行,降低时间损耗,且成本降低。

参考图1所示,清扫结构6连接于运煤盒1上,所述清扫结构6包括夹板61和清扫滚筒62,运煤盒1远离投料斗28外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45,运煤盒1内底部靠近出料通道45内侧壁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61,两个夹板61之间转动安装水平设置的清扫滚筒62,需要说明的是,使得运输带41运输过程,能够受到清扫,使得表面堆积煤灰能够最大可能性完成清扫。

参考图1所示,所述投料斗28的顶部两侧壁分别连接橡胶垫板27,落入煤块挤压橡胶垫板27,橡胶垫板27弹性作用向下倾斜,当不需要投入煤块过程,自身重力会封闭投料斗28,降低内部煤尘飞出可能性,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参考图1所示,所述u形通尘管25的垂直段位置呈橡胶波折段26,矩形网罩29上下晃动过程,通过橡胶波折段26,使得u形通尘管25具有弹性段,保证正常晃动过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