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7799发布日期:2021-05-28 10:5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取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存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储存工件量大、种类多、且全自动取件的取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中,通常利用机械手对产品进行加工或组装,以代替人手操作,具体是通过利用机械手从储存容器中取出一个工件,然后再将这个工件转移到生产线上,进而将工件安装于生产线上的待组装产品上。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组装效率高。然而,现有的生产线中,由于储存容器都是使用常规的方式,其体积大、储存量小,在生产过程中工件快速消耗,从而需要人工频繁补料,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工件量大、种类多、且全自动取件的取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件装置包括储存工件的储仓以及将所述工件从所述储仓内取出的取件机械手;所述储仓呈排列地设置;所述取件机械手包括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及吸盘装置,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及吸盘装置横向移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及所述吸盘装置周向旋转,所述竖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及所述吸盘装置竖向移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吸盘装置横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储仓呈排列地设置,使得各个储仓可以储存多种不同型号的工件,从而实现大储量且减少占用体积。并且,通过设置一取件机械手,利用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竖向驱动机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及旋转驱动机构协同作用自动驱动吸盘装置移动,从而使所述吸盘装置能达储仓内各个位置上,进而实现自动取放件的目的,无需人工操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较佳地,所述取件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储仓呈水平地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呈层叠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具体地,所述储仓可相对所述机架上、下滑动。

具体地,所述机架设有呈竖向的第一导向杆,所述储仓滑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杆。

具体地,所述取件装置还包括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用于将部分储仓拨开,以方便所述取件机械手取件。

具体地,所述拨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器、伸缩器及夹持块,所述直线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伸缩器固定于所述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且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所述伸缩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块,以驱动所述夹持块夹持所述储仓。

具体地,所述直线驱动器包括电机、丝杆及滑块,所述丝杆枢接于所述机架上,中心轴沿所述储仓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一端,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机架滑动且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所述伸缩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

具体地,所述拨动机构还包括滑动板,所述机架上设有呈竖向的第二导向杆,所述滑动板滑动地套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且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竖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竖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吸盘装置连接。

较佳地,所述竖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吸盘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取件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取件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取件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取件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取件装置100的实施例一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取件装置100包括机架1、储存工件的储仓2、将所述工件从所述储仓2内取出的取件机械手3以及拨动机构4;所述储仓2呈水平地设置,数量为多个,各个所述储仓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且各个所述储仓2呈竖向层叠地设置。所述机架1设有呈竖向的第一导向杆11,所述储仓2滑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杆11。每一所述储仓2上阵列地设有多个存放室,每个存放室可以存放一种型号的工件。所述取件机械手3包括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竖向驱动机构32、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旋转驱动机构34及吸盘装置35。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设有上、下两条横向设置的滑轨311。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呈竖向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与竖向驱动机构32形成一工字型结构。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沿所述滑轨311横向滑动。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竖向驱动机构32、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吸盘装置35横向移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的输出端与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连接以驱动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所述吸盘装置35周向旋转。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所述吸盘装置35在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的输出端与所述吸盘装置35连接,以驱动所述吸盘装置35横向移动。所述拨动机构4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相对两侧,用于将部分储仓2拨开,以方便所述取件机械手3取膜。

再请参阅图1及图2,具体地,所述拨动机构4包括直线驱动器41、伸缩器42、夹持块43及滑动板44。所述直线驱动器4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伸缩器42固定于所述直线驱动器41的输出端且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所述伸缩器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块43,以驱动所述夹持块43夹持所述储仓2。具体地,所述直线驱动器41包括电机411、丝杆412及滑块413,所述丝杆412枢接于所述机架1上,中心轴沿所述储仓2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电机41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杆412的一端并固定于所述机架1。所述滑块413相对所述机架1滑动且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412,所述机架1上设有呈竖向的第二导向杆12,所述滑动板44滑动地套于所述第二导向杆12,且所述滑动板44与所述滑块41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器42设置于所述滑动板44上。所述伸缩器42为气缸。通过设置所述直线驱动器41,可以使所述夹持块43能够到达任一储仓2的上方,再利用所述伸缩器42,使得所述夹持块43可以夹持储仓2,从而使夹持的储仓2可向上提升,进而使目标储仓2的上方具有一能供所述取件机械手3进入的空间,以使所述取件机械手3顺利地取膜。

综合上述,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取件时,所述直线驱动器41启动,所述直线驱动器41带动所述伸缩器42到达位于储存该工件的目标储仓2的上方的储仓2。之后所述伸缩器42带动所述夹持块43伸出并夹持该工件。然后,所述直线驱动器41启动驱动该储仓2上升离开目标储仓2。接着,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驱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竖向驱动机构32、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吸盘装置35横向移动,以对准工件所在位置的横向坐标。之后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驱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吸盘装置35竖向移动,以对准工件所在位置的竖向坐标。接着,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驱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吸盘装置35转动并进入到目标储仓2与被提升的储仓2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再驱动吸盘装置35移动到放置工件的位置上方。最后,所述吸盘装置35即可向下吸取工件。所述工件在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竖向驱动机构32及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再次驱动下移出所述储仓2。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储仓2呈排列地设置,使得各个储仓2可以储存多种不同型号的工件,从而实现大储量且减少占用体积。并且,通过设置一取件机械手3,利用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竖向驱动机构32、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旋转驱动机构34协同作用自动驱动吸盘装置35移动,从而使所述吸盘装置35能达储仓2内各个位置上,进而实现自动取放件的目的,无需人工操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取件装置100’的实施例二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分别在所述机架1’的相对两侧设置丝杆及螺母,两丝杆由同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呈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螺母上,以在丝杆的驱动下同步升降。所述竖向驱动机构32’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形成一h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吸盘装置35’横向移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及所述吸盘装置35’周向旋转。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33’的输出端与所述吸盘装置35’连接,以驱动所述吸盘装置35’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二的所述取件机械手3’同样可以将工件取出,所产生的效果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