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0904发布日期:2020-09-18 19: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货装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散货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当前港口散货装卸作业模式一般为,船舶运输货物到达港口,由抓斗卸船机抓取物料,将物料抓下卸至集料料斗,物料经由集料斗装入运输车辆内,由车辆运离,此种模式存在较多缺陷。

当前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该装置包括料斗支架以及设置在料斗支架上的上料料斗和下料料斗,所述上料料斗设置在下料料斗上方,物料先卸至上料料斗内,然后,再由上料料斗卸至下料料斗内,车辆行驶至下料料斗下方,下料料斗自动将物料卸至车辆内。

在实现上述装置过程中,需要下料料斗能够自重称重,以提高下料的效率,同时,为了配合上料料斗下料的速度,应该解决下料料斗内物料堵塞,下料较慢的问题,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包括下料料斗本体,所述下料料斗本体为漏斗状,其上端为方形开口,且上端向外延伸有翼缘;所述翼缘的四个角的下侧分别通过一个称重模块与料斗支架连接,所述下料料斗本体下端开口,且下端开口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开合颚板实现开启和闭合;

所述下料料斗本体的两个对应的壁上分别设置一个防堵料机构,所述防堵料机构包括固定板、保护壳体以及驱动电机、绞龙、滑动板、滑动杆、弹簧、外滑动块;

所述固定板、保护壳体以及驱动电机、绞龙设置在下料料斗本体内侧,所述滑动杆、弹簧、外滑动块设置在下料料斗本体外侧;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罩在驱动电机外侧的保护壳体,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绞龙连接,且驱动所述绞龙旋转,所述绞龙穿过保护壳体且与保护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板背侧连接有滑动板,所述下料料斗本体的壁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板穿过滑动孔且能够在滑动孔内滑动,所述滑动板位于下料料斗本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杆的上端,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滑动杆下端穿过设置在下料料斗本体外侧的外滑动块且与外滑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穿过外滑动块的部分与螺母连接,所述滑动杆上位于限位板和外滑动块之间的部分套接有弹簧。

其中,每侧的开合颚板均连接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与下料料斗本体铰接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开合颚板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称重模块为gl圆板式传感器专用静载称重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的时候,下料料斗接收位于其上方的上料料斗卸出的物料,待达到预设重量值以后,上料料斗停止继续卸料,控制液压油缸带动开合颚板旋转,从而将下料料斗下端开口打开物料卸下落入车辆内,此结构能够实现自动称重,且能够快速卸料,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的防堵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1-称重模块,32-液压油缸,33-开合颚板,34-料斗支架,301-保护壳体,302-驱动电机,303-固定板,304-滑动板,305限位板,306-弹簧,307-外滑动块,308-滑动杆,309-绞龙,310-滑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化散货装车装置用下料料斗,包括下料料斗本体,所述下料料斗本体为漏斗状,上下开口,且上端为方形开口,上端向外延伸有翼缘;所述翼缘的四个角的下侧分别通过一个称重模块31与料斗支架34连接,所述下料料斗本体下端开口,且下端开口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开合颚板33实现开启和闭合;

另外,为了提高下料料斗的下料速度,防止下料料斗堵塞,在所述下料料斗本体的两个对应的壁上分别设置一个防堵料机构,两个防堵料机构对称设置,所述防堵料机构包括固定板303、保护壳体301以及驱动电机302、绞龙309、滑动板304、滑动杆308、弹簧306、外滑动块307;

所述固定板303、保护壳体301以及驱动电机302、绞龙309设置在下料料斗本体内侧,所述滑动杆308、弹簧306、外滑动块307设置在下料料斗本体外侧;

所述固定板30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02和罩在驱动电机302外侧的保护壳体301,所述驱动电机302的输出轴与绞龙309连接,且驱动所述绞龙309旋转,所述绞龙309穿过保护壳体301且与保护壳体301滑动连接,绞龙309与上料料斗本体内侧壁平行设置;

所述固定板303背侧连接有滑动板304,所述下料料斗本体的壁上设置有滑动孔310,所述滑动板304穿过滑动孔310且能够在滑动孔310内滑动,所述滑动板304位于下料料斗本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杆308的上端,所述滑动杆308上设置有限位板305,所述滑动杆308下端穿过设置在下料料斗本体外侧的外滑动块307且与外滑动块307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308穿过外滑动块307的部分与螺母连接,所述滑动杆308上位于限位板305和外滑动块307之间的部分套接有弹簧。

使用的时候,在下料料斗卸料的时候,开启驱动电机,利用绞龙能够加速下料,提高效率,同时防止堵塞;另外,固定板连接有减震结构,能够有效保护电机,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在物料下落的时候,滑动杆的限位板压缩弹簧,滑动杆在外滑动块内滑动。

其中,每侧的开合颚板33均连接有液压油缸32,所述液压油缸32的一端与下料料斗本体铰接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开合颚板33铰接连接,每侧开合颚板3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一个铰接轴铰接连接,通过液压油缸32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开合颚板33绕铰接轴旋转,从而实现下端开口的开启和闭合。

其中,所述称重模块31可采用天津市丽景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l圆板式传感器专用静载称重模块,型号为gl。

在使用的时候,下料料斗接收位于其上方的上料料斗卸出的物料,待达到预设重量值以后,上料料斗停止继续卸料,控制液压油缸32带动开合颚板33旋转,从而将下料料斗下端开口打开物料卸下落入车辆内,此结构能够实现自动称重,且能够快速卸料,效率较高。

本申请未详述的部分,适用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