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4130发布日期:2021-05-28 10:5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



背景技术:

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和破坏血清中补体的活性称之为灭活,灭活也指用热力或化学品如甲醛、丙酮、酚等杀死致病性的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制成灭活疫苗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均不会损害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目前在使用灭活设备时往往是工作人员通过灭活设备对微生物进行加工,在加工完毕后开启阀门使得灭活设备内的微生物自然流出,但由于微生物体积较小,容易粘附在灭活设备内,造成灭活设备内残留有微生物,不仅严重浪费了加工完毕的微生物,且在对其他微生物进行加工时容易出现混合的情况,影响灭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解决了由于微生物体积较小,容易粘附在灭活设备内,造成灭活设备内残留有微生物,不仅严重浪费了加工完毕的微生物,且在对其他微生物进行加工时容易出现混合的情况,影响灭活的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包括灭活设备,所述灭活设备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弯头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两个弯头的底端均与环形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环形管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电磁阀,且两个电磁阀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试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试管的右侧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面与卡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块的左侧面设置有密封垫,两个卡块的相对面卡接有同一个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设置有过滤纱布,所述软管的左端为锥形设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孔相连通,所述风机的上表面与灭活设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灭活设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两个滑杆相对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防护板上表面的两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防撞角,所述防撞角设置为橡胶防撞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环形管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磁阀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风机和电磁阀的电路并联连接,所述风机和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通过设置风机、软管、试管、电磁阀、卡块和第一弹簧,当工作人员将灭活完毕的菌类收集完毕时,工作人员就可以观察灭活设备之后进行关闭,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软管取下时,只需拉动软管,使得软管在拔出的同时,两个卡块相向移动,从而对软管拔出的位置进行堵塞和密封,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转动试管,使得电磁阀脱离环形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试管取下对灭活完毕的菌类进行输送,且在风机的作用下灭活设备内不易残留有菌类,使得该排料机构可以较为完善的将菌类进行排出,使得菌类不易浪费,同时降低了菌类溢散至外界的可能,有效的降低了因设备内残留有菌类和影响灭活效果的情况。

2、该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通过设置第二弹簧、防护板和滑杆,当工作人员在该灭活设备附近作业不慎与灭活设备发生磕碰时,防护板就会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此时滑杆就会挤压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快速收缩,随后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有效的对灭活设备进行防护,降低了灭活设备因碰撞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3、该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通过设置防撞角,使得工作人员在碰撞到灭活设备时,防护板的边角处不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且在进行搬运时,工作人员可以抓握防撞角,增加了该排料机构的着力点,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取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灭活设备、2弯头、3环形管、4电磁阀、5试管、6固定块、7第一弹簧、8卡块、9连接块、10滑槽、11滑块、12软管、13风机、14防撞角、15支撑杆、16套筒、17滑杆、18第二弹簧、19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灭活设备的排料机构,包括灭活设备1,灭活设备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弯头2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两个弯头2的底端均与环形管3的顶端相连通,环形管3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电磁阀4,且两个电磁阀4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试管5的顶端相连通,试管5的右侧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两个固定块6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顶端设置有卡块8,固定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左侧面与卡块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风机13、卡块8和第一弹簧7,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试管5取下对灭活完毕的菌类进行输送,且在风机13的作用下灭活设备1内不易残留有菌类,使得该排料机构可以较为完善的将菌类进行排出,使得菌类不易浪费,同时降低了菌类溢散至外界的可能,有效的降低了因设备内残留有菌类和影响灭活效果的情况。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卡块8的左侧面设置有密封垫,两个卡块8的相对面卡接有同一个软管12,软管12的左端设置有过滤纱布,软管12的左端为锥形设计,因设置有过滤纱布,使得工作人员在启动风机13时,抽取出来的菌类不易沿着软管12排放至外界,有效的降低了浪费菌类的情况,软管12的另一端与风机13的出风孔相连通,风机13的上表面与灭活设备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风机13和电磁阀4的电路并联连接,因风机13与电磁阀4的电路并联连接,使得电磁阀4一同启动,当风机13抽风时,电磁阀4就会开启,且风机13就会对菌类进行抽取,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使用,风机13和电磁阀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灭活设备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5,两个支撑杆1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内设置有滑杆17,两个滑杆17的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9,因设置有第二弹簧18,当工作人员与灭活设备1发生磕碰时,第二弹簧18就会快速收缩,随后在第二弹簧18弹力的作用下复位,有效的对灭活设备1进行防护,降低了灭活设备1因碰撞而出现损坏的情况,两个滑杆17相对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弹簧18的两端固定连接,防护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防护板19上表面的两个拐角处均设置有防撞角14,因设置有防撞角14,工作人员在对该排料机构进行搬运时,工作人员可以抓握防撞角14,增加了该排料机构的着力点,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取拿,防撞角14设置为橡胶防撞角,环形管3的下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因设置有螺纹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试管5取下时,只需转动试管5,使得试管5和电磁阀4脱离环形管3即可,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灭活完毕的菌类进行运输,电磁阀4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只需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灭活的菌类放入灭活设备1内,随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启动灭活设备1,从对灭活设备1内的菌类进行灭活,当工作人员通过灭活设备1对菌类灭活完毕时,就可以启动风机13;

s2、当工作人员启动风机13时,由于风机13与电磁阀4的电路并联连接,使得电磁阀4一同启动,当风机13抽风时,灭活设备1内的菌类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沿弯头2进入环形管3内,随后通过电磁阀4进入试管5内,此时空气就会通过过滤纱布排放置外界,灭活完毕的菌类就会保留在试管5内,当收集完毕时,工作人员就可以观察灭活设备1之后进行关闭,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软管12取下时,只需拉动软管12,使得软管12在拔出的同时,两个卡块8在第一弹簧7弹力的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对软管12拔出的位置进行堵塞和密封;

s3、当工作人员在该灭活设备1附近作业不慎与灭活设备1发生磕碰时,防护板19就会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此时滑杆17就会挤压第二弹簧18,使得第二弹簧18快速收缩,随后在第二弹簧18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