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吊装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8546发布日期:2021-04-16 14:4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吊装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吊装带。


背景技术:

2.自从1955年世界上第一根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在美国成功应用于工业吊装领域后,吊装带被广泛运用到船舶、冶金、机械、矿山、石油、化工、港口、电力、电子、运输、军事等领域;由于吊装带具有携带轻便、维护方便和良好的抗化学性,以及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不易损伤吊装物体表面等优异特性,越来越受使用人员的青睐并在许多方面逐步替代了钢丝绳索具的应用。
3.吊装带用于各种物料的运输与吊装时,吊环部分一般套接于吊环或吊钩上,由于荷载较大,同时吊环与吊环或吊钩的接触面积较小,应力集中下,吊装带的长期使用容易使得吊环部分出现形变,而影响到吊装带的使用寿命,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吊装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吊装带,该吊装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吊装带的吊环部分应力集中、容易出现形变而影响到吊装带使用寿命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吊装带,包括合成纤维带主体和位于合成纤维带主体两端的吊环带带体,所述吊环带带体两侧向内翻折,绕吊环带带体螺旋缠绕有一弹力带,绕有弹力带的吊环带带体部分的宽度不小于合成纤维带主体宽度,所述弹力带外包裹有一保护套。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8.1.上述方案中,所述吊环带带体两侧的翻折宽度的总和为吊环带带体的二分之一。
9.2.上述方案中,所述吊环带带体两侧的翻折部与吊环带带体主体部分缝合。
10.3.上述方案中,所述弹力带内侧具有一粘接层。
11.4.上述方案中,所述弹力带为拉伸状态,其拉伸长度为自身的0.2

0.5。
12.5.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套为保护套从吊环带带体内侧向外包覆缝合形成,此保护套两端具有一缝合区。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装带,其通过向内折叠吊环带带体部分加强吊环强度,再利用弹力带的缠绕缓冲吊环带带体的受力,并增大吊环区域宽度,避免折叠带来的应力集中,提高了吊装带的使用寿命,而保护套的设置既能够进一步保护缠绕的弹力带,避免损坏弹力带,还能包覆住折叠部和弹力带,便于使用。
15.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装带,其通过拉伸弹力带,再缠绕住吊环带带体,通过拉伸状态的弹力带给予吊环带带体握持力,还能保证弹力带的包覆紧度,提高其缓冲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装带,其通过将保护套的缝合区域设置在吊环带带体外侧,避免与吊装设备或装置固定后,磨损缝合而影响到保护套的使用;另外,在与合成纤维带主体结合的区域加设加强缝合带,进一步加强吊环区域与主体区域的结合。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装带的整体示意图;
18.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装带吊环带带体的剖视图。
19.图中:1、合成纤维带主体;2、吊环带带体;3、弹力带;31、粘接层;4、保护套;41、加强缝合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吊装带的,参照附图1

2,包括合成纤维带主体1和位于合成纤维带主体1两端的吊环带带体2,所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向内翻折,绕吊环带带体2螺旋缠绕有一弹力带3,绕有弹力带3的吊环带带体2部分的宽度不小于合成纤维带主体1宽度,所述弹力带3外包裹有一保护套4。
22.实施例2:一种多功能吊装带的,参照附图1

2,包括合成纤维带主体1和位于合成纤维带主体1两端的吊环带带体2,所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向内翻折,绕吊环带带体2螺旋缠绕有一弹力带3,绕有弹力带3的吊环带带体2部分的宽度不小于合成纤维带主体1宽度,所述弹力带3外包裹有一保护套4。
23.上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的翻折宽度的总和为吊环带带体2的二分之一;所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的翻折部与吊环带带体2主体部分缝合。
24.实施例3:一种多功能吊装带的,参照附图1

2,包括合成纤维带主体1和位于合成纤维带主体1两端的吊环带带体2,所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向内翻折,绕吊环带带体2螺旋缠绕有一弹力带3,绕有弹力带3的吊环带带体2部分的宽度不小于合成纤维带主体1宽度,所述弹力带3外包裹有一保护套4。
25.上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的翻折宽度的总和为吊环带带体2的二分之一;所述吊环带带体2两侧的翻折部与吊环带带体2主体部分缝合。
26.上述弹力带3内侧具有一粘接层31;所述弹力带3为拉伸状态,其拉伸长度为自身的0.35。
27.上述保护套为保护套4从吊环带带体2内侧向外包覆缝合形成,此保护套2两端具有一加强缝合带41。
28.采用其通过向内折叠吊环带带体部分加强吊环强度,再利用弹力带的缠绕缓冲吊环带带体的受力,并增大吊环区域宽度,避免折叠带来的应力集中,而保护套的设置既能够进一步保护缠绕的弹力带,避免损坏弹力带,还能包覆住折叠部和弹力带,便于使用。
29.另外,其通过拉伸弹力带,再缠绕住吊环带带体,通过拉伸状态的弹力带给予吊环带带体握持力,还能保证弹力带的包覆紧度,提高其缓冲效果。
30.另外,其通过将保护套的缝合区域设置在吊环带带体外侧,避免与吊装设备或装置固定后,磨损缝合而影响到保护套的使用;另外,在与合成纤维带主体结合的区域加设加强缝合带,进一步加强吊环区域与主体区域的结合。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