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遥控卷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3144发布日期:2021-04-30 09:3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新型遥控卷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遥控卷带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柔性输送带是煤矿等生产中广泛使用电动皮带输送设备的配套部件,工作时输送带在电机减速机构等作用下,把物料输送到另一个装卸或包装工位。在作业区域较大的地方使用电动皮带输送设备时(比如煤矿、铁矿等),一般电动皮带输送设备的电机及减速机构等安装在起端固定位置。实际情况下,电动皮带输送设备工作时,受到周围工作环境的不同,以及物料的分布位置不同,电动皮带输送设备作业一段时间后,有可能要重新布置电动皮带输送设备最末端的输出机构(电动皮带输送设备初始状态时,输出机构位于最远端,输出机构长度可通过拼接延长或缩短)的位置,把输出机构朝向靠近电动皮带输送设备起端一侧的位置移动,这样方便了电动皮带输送设备在需要的位置点工作。

实际应用中,电动皮带输送设备的输出机构发生位移后,其输送带长度由于输出机构和电动皮带输送设备起端位置接近会变长,也就是说需要截取一段才能使输送带达到合适的长度,满足电动皮带输送设备的正常工作(输送皮带过长,无法输送物料)。现有技术中,采用卷带装置卷绕过长输送带并后续经皮带截断刀截断一段(最后将电动皮带输送设备上长度合适的输送带首尾端经输送带接头连接在一起),是行业内应用较多的一项技术,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但是现有的卷带装置工作时,各动作部件均依靠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等控制运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就近固定位置操作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经液压管相连的油泵相应操作杆。由于操作场地受限,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且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比如说油泵附近上有龙门吊等来回运行吊装货物,吊装货物万一发生坠落时就会造成操作人员伤害);还有就是如果油泵安装位置是室外,日晒雨淋也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卷带装置卷绕输送带中,受操作场地限制,会给操作人员操作带来不便,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操作人员在连接导线长度范围内,能在任何点位操作作业,由此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且减少了安全风险的新型遥控卷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遥控卷带装置,包括卷带装置本体、稳压电源、多只电磁阀及多只电源开关,卷带装置本体包括卷带设备、夹带设备、抽带设备;所述多只电磁阀、卷带装置本体配套油泵和卷带设备、夹带设备、抽带设备的油缸及液压马达之间经液压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分别和夹带设备的两个液压油缸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分别和夹带设备的两个液压油缸另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三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分别和抽带设备的两个液压油缸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四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分别和抽带设备的两个液压油缸另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五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支撑液压油缸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六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支撑液压油缸另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七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卷绕液压马达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八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卷绕液压马达另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九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转动液压马达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十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转动液压马达另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十一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抽带设备的转动液压马达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十二只电磁阀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抽带设备的转动液压马达另一端进回油管连接;所述第一只电磁阀、第二只电磁阀、第三只电磁阀、第四只电磁阀、第五只电磁阀、第六只电磁阀、第七只电磁阀、第八只电磁阀、第九只电磁阀、第十只电磁阀、第十一只电磁阀、第十二只电磁阀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油泵回油管连接;所述多只电源开关的电源输出两端别和多只电磁阀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源是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开关具有两个电源输出端、两路电源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是二位三通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新型中,卷带装置本体的其他工作原理和现有卷带装置完全一致。本新型是将操作人员操作,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经液压管相连的油泵相应操作杆,通过相关电路及若干电磁阀共同作用下,换成了遥控控制,这样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只要是导线长度范围之内,通过分别操作多只电源开关就能分别控制12只电磁阀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分别控制卷带装置本体卷带设备、夹带设备、抽带设备的工作方式,保证了卷带装置本体能正常完成抽带、夹带、卷绕等工作流程。本新型操作人员在连接导线长度范围内,能在任何点位操作作业,由此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且减少了安全风险。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固定座和钢丝绳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新型遥控卷带装置,包括卷带装置本体、稳压电源1、12只电磁阀及12只电源开关5,卷带装置本体包括卷带设备2、夹带设备3、抽带设备4;电源开关5安装在第一只元件盒6内,第一只元件盒6位于使用者身边,稳压电源1安装在第二只元件盒7内的电路板上,第二只元件盒7安装在卷带装置本体的前端;所述12只电磁阀安装在卷带装置本体配套油泵附近;所述第一只电磁阀81的第一个进回油端口安装有第一个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和卷带设备左前端夹带设备配套的两个液压油缸31筒体上端进回油管经两根液压油管一端并联在一起,第一只电磁阀81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一只电磁阀81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二只电磁阀82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安装有第二个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和卷带设备左前端夹带设备配套的两个液压油缸31筒体下端进回油管经两根液压油管一端并联在一起,第二只电磁阀82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二只电磁阀82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三只电磁阀83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安装有第三个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和卷带设备右后端抽带设备4配套的两个液压油缸41筒体上端进回油管经两根液压油管一端并联在一起,第三只电磁阀83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三只电磁阀83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四只电磁阀84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安装有第四个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和卷带装置设备右后端两套抽带设备4配套的两个液压油缸41筒体下端进回油管经两根液压油管一端并联在一起,第四只电磁阀84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四只电磁阀84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五只电磁阀85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2的一个支撑液压油缸21筒体上端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五只电磁阀85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五只电磁阀85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六只电磁阀86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一个支撑液压油缸21筒体下端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六只电磁阀86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六只电磁阀86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七只电磁阀87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一个卷绕液压马达22左部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七只电磁阀87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七只电磁阀87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八只电磁阀88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一个卷绕液压马达22右部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八只电磁阀88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八只电磁阀88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九只电磁阀89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一个转动液压马达23左部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九只电磁阀89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九只电磁阀89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十只电磁阀810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卷带设备的一个转动液压马达23右部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十只电磁阀810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十只电磁阀81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十一只电磁阀811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抽带设备的一个转动液压马达43右部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十一只电磁阀811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十一只电磁阀811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所述第十二只电磁阀812的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和抽带设备的一个转动液压马达43左部进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一起,第十二只电磁阀812的另一个回油端口和卷带装置本体的配套油泵回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第十二只电磁阀812的进油端口和油泵的出油管经一根液压油管连接。

图1、2所示,稳压电源a是交流220v转12v直流开关电源模块成品,输出功率500w。电源开关具有两个电源输出端、两路电源输出端;电磁阀是二位三通电磁阀,每只功率3w。稳压电源a的电源输入端1及2脚和交流220v电源两极分别经导线连接,稳压电源a的电源输出两端3及4脚和十二只电源开关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经导线连接,十二只电源开关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的电源输出两端3、4脚及5、6脚分别和十二只电磁阀dc1、dc2、dc3、dc4、dc5、dc6、dc7、dc8、dc9、dc10、dc11、dc12两组线圈的电源输入端分别经导线。

图1、2所示,本新型安装第一只元件盒6的电源开关位于操作人员附近,只要是导线长度合适的前提下,操作人员能在导线长度范围内,任一一个位置进行操作,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设备在室外,操作人员可在室内目视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且能间隔危险作业区域较远位置作业,能达到好的安全效果。本新型中,卷带装置本体的其他工作原理和现有卷带装置完全一致(电动皮带输送设备的输送带位于抽带设备及夹带设备的每两个辊筒上下端之间,卷绕设备位于抽带设备、夹带设备之间的机架下)。

图1、2所示,本新型工作时,当电动皮带输送设备工作距离减小,需要截断一断输送带时,操作人员先朝向左端打开第二只电源开关s2,于是,电源开关s2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2其中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2进油口、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进入两套液压油缸31的筒体下端内,进而两套液压油缸31的柱塞杆带动夹带设备的上部下端辊筒向上运动,两个辊筒夹紧输送带,为后续卷绕做好准备,当两个辊筒将输送带夹紧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于是电磁阀dc2失电进油口关闭液压油不再进入两套液压油缸筒体下端内,夹紧设备的两个辊筒保持将输送带夹紧;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一只电源开关s1,于是,电源开关s1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1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两套液压油缸筒体31内上端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1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保证了两套液压油缸筒体31的柱塞杆上行。接着操作人员打开朝向左端打开第四只电源开关s4,于是,电源开关s4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4其中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4进油口、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进入两套液压油缸41的筒体下端内,进而两套液压油缸41的柱塞杆带动抽带设备的上部下端辊筒向上运动,两个辊筒夹紧输送带,为后续卷绕做好准备,当两个辊筒将输送带夹紧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于是电磁阀dc4失电进油口关闭液压油不再进入两套液压油缸筒体下端内,抽带设备的两个辊筒管保持将输送带夹紧;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三只电源开关s3,于是,电源开关s3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3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两套液压油缸筒体41内上端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3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保证了两套液压油缸41筒体的柱塞杆上行。抽带设备的两个辊筒保持将输送带夹紧后,操作人员先朝向左端打开第十二只电源开关s12,于是,电源开关s12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12其中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12进油口、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进入抽带设备的液压马达43一端内,液压马达43带动抽带设备的上端辊筒顺时针转动,下端辊筒随动将输送带超前输送一段,为后续卷绕做好准备,当两个辊筒将输送带输送一段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于是电磁阀dc12失电进油口关闭液压油不再进入液压马达43内,液压马达43停止转动;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十一只电源开关s11,于是,电源开关s11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11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液压马达43另一端内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11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保证了液压马达43的转动。

图1、2所示,当抽带设备将一段输送带抽送到卷绕设备上端后,操作人员用截断刀截断输送带,然后把输送带断头首端插入卷绕设备的卷绕管内,接着操作人员先朝向左端打开第九只电源开关s9,于是,电源开关s9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9其中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9进油口、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进入抽带设备的液压马达22一端内,液压马达22带动卷绕管顺时针转动,对输送带进行卷绕(此刻需要打开抽带设备的液压马达,其不断将输送带朝前输送,长度够后,关闭抽带设备液压马达),当卷绕管卷绕的输送带长度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于是电磁阀dc9失电进油口关闭液压油不再进入液压马达22内,液压马达22停止转动;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八只电源开关s8,于是,电源开关s8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8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液压马达22另一端内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8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保证了液压马达22的转动。

图1、2所示,当卷绕中需要卷绕液压马达离地间隙大时,也就是防止卷绕后外径扩大的输送带下端接触到地面。操作人员先朝向左端打开第六只电源开关s6,于是,电源开关s6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6其中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6进油口、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进入液压油缸21的筒体下端内,进而液压油缸21的柱塞杆带动卷绕液压马达向上运动,当运动合适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于是电磁阀dc6失电进油口关闭液压油不再进入液压油缸筒体下端内,完成全部动作;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五只电源开关s5,于是,电源开关s5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5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液压油缸21筒体内上端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5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保证了液压油缸21的柱塞杆上行。当卷绕完毕需要卷好的输送带由横向转为纵向方便卸料时,操作人员先朝向左端打开第十只电源开关s10,于是,电源开关s10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10其中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10进油口、其中一个进回油端口进入卷带设备的液压马达23一端内,液压马达23带动抽带设备的上端输送带捆顺时针转动,当输送带处于横向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于是电磁阀dc10失电进油口关闭液压油不再进入液压马达23内,液压马达23停止转动;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九只电源开关s9,于是,电源开关s9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9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液压马达23另一端内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9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保证了液压马达23的转动。

图1、2所示,本新型截取输送带将输送带设备余留的输送带接在一起后,就可操作所有设备回到初始状态,和上述操作过程完全一致(逆向),操作人员把第一只电源开关s1向左打开,于是,电源开关s1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进而两套液压油缸31的柱塞杆带动夹带设备的上部下端辊筒向下运动,不再夹住输送带,保证后续输送带设备能正常工作,当两个辊筒和输送带分离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二只电源开关s2,于是,电源开关s2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2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两套液压油缸筒体31内下端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1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接着操作人员打开朝向左端打开第三只电源开关s3,于是,电源开关s3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进而两套液压油缸41的柱塞杆带动抽带设备的上部下端辊筒向下运动,两个辊筒42不再夹住输送带,保证后续输送带设备能正常工作,当两个辊筒和输送带拉开间距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四只电源开关s4,于是,电源开关s4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4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两套液压油缸筒体41内下端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3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操作人员朝向左端打开第五只电源开关s5,于是,电源开关s5的1及2脚和3及4脚分别连通,进而两套液压油缸21的柱塞杆带动卷绕筒向下运动,卷绕筒位置降低,方便调下卷绕好的输送带捆,距离合适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开关;过程中,朝向右端打开第六只电源开关s6,于是,电源开关s6的1及2脚和5及6脚分别连通,电磁阀dc6另一个阀芯得电打开,这样两套液压油缸21筒体内下端的液压油经电磁阀dc3回油端口流入油泵的回油端。

图1、2所示,本新型中,卷带装置本体的其他工作原理和现有卷带装置完全一致。通过上述电路作用,本新型是将操作人员,操作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经液压管相连的油泵相应操作杆,通过相关电路及若干电磁阀共同作用下,换成了遥控控制,这样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只要是导线长度范围允许之内,通过分别操作多只电源开关就能分别控制12只电磁阀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分别控制卷带装置本体卷带设备、夹带设备、抽带设备的工作方式,保证了卷带装置本体能正常完成抽带、夹带、卷绕等工作流程。本新型能在任何点位操作作业,由此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利,且减少了安全风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