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2230发布日期:2021-08-10 14:1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巾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号:cn201610065406.7,公开了一种放卷轴降速接料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放卷轴与第二放卷轴、设于第一放卷轴与第二放卷轴之间的换接料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机架上位于换接料机构下方设有用于缓存物料的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的出料口处设有能够控制单位时间输出长度的定长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放卷轴与第二放卷轴上分别连接设有用于进行放卷速度计算的逻辑控制器及用于进行控制放卷速度的运动控制器,所述换料机构、储料机构、定长输送机构、逻辑控制器、运动控制器分别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虽然实现了高速换料,但机台工作速度越来越快,用于暂存物料的储料装置运用愈加普遍,同时对储料装置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普通的储料装置在进行储料的功能上工作时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其解决了普通的储料装置在进行储料的功能上工作时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装置、换料装置、储料装置、输送调节装置和摆臂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方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对角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上端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铰接有气缸,所述第二固定块上铰接有气弹簧,所述气缸与第一转盘连接,所述气弹簧与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上分别固设有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所述第一平衡杆和所述第二平衡杆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料辊,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为v型双层盘状结构,所述第一转盘一端与所述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气缸的推杆铰接,所述第二转盘一端与所述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气弹簧铰接,所述气缸推杆推动第一转盘至最大行程时,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相互平行,所述气缸推杆回缩至最短行程时,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重合且各自由辊对应交叉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套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轴套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连接架、设于连接架上部且可上下活动的第一轴承座、可拆卸设于第一轴承座内的上辊、设于连接架底部的加强板、设于连接架底部的第二轴承座、设于第二轴承座内的底辊、紧固螺栓和加压装置,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有用于调节上辊压力的加压装置,所述加强板底端通过紧固螺栓与连接架锁紧固定;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沿纵向方向固设于第一轴承座上的限位杆、滑动设于限位杆上部的连接块、活动设于限位杆下部的第二固定板、设于限位杆外侧的弹簧、设于连接块上的螺纹孔、旋合设于连接块螺纹孔内的调节螺杆以及可转动地设于调节螺杆顶部外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弹簧位于连接块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第一轴承座上,所述调节螺杆顶部位于连接架上方,所述调节螺杆中部设有外环,所述外环可转动地设于第三固定块底部,所述外环位于连接架顶端面,所述第三固定块通过螺栓设于连接架顶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面设有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测量仪,所述压力测量仪位于第一轴承座上,所述固定块顶端设有用于显示压力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压力测量仪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下方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一轴承座底端面为由左向右、由下到上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安装块固设于第二轴承座顶端面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块中部可转动地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旋合设有左右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顶端面与第一轴承座底端面右侧贴合,所述滑块底端面与第二轴承座顶端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顶端面可转动地设有滑轮,所述滑轮顶端面与第一轴承座贴合。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上活动设置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对应设置有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能够实现转盘在第一固定板上自由转动,在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能够使气缸和气弹簧稳定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通过设置有气弹簧且气弹簧与第二转盘相连接保证了与第二转盘相连接的第二平衡杆的稳定性,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上设置有储料辊,实现物料的存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设置为v型双层盘状结构,通过双层结构的夹持连接能够使得转盘和与其相连接的部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通过气缸的推动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之间能够实现平行或重合两种状态,平行时达到最大储料状态重合时达到最小储料,实现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2、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一方面对转轴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固定板对转轴的转动造成限制作;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一方面对转轴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固定板对转轴的转动造成限制作用。

3、在转轴与轴套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为二者之间的转动提供更加良好的灵活性。

4、通过加压装置的设置,其中旋转调节螺杆可对连接块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由于调节螺杆外环位于机架上方,调节螺杆旋转时通过外侧螺纹孔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连接块通过限位杆进行导向竖直方向移动,连接块向下移动时与第一轴承座间距减少,将通过压紧第二固定板上的弹簧调节第一轴承座的压力,需要调小压力时,逆向旋转调节螺杆将带动连接块向上移动,连接块与第一轴承座距离增大,减少弹簧对第一轴承座的压力,具有可调节第一轴承座上上辊压力的好处,对厚的部分材料输送时,在弹簧作用下,上辊将向上移动,输送完成后复位,解决了换料装置将对两卷材料换卷后,由于上辊和底辊之间距离固定,对材料厚度大的部分进行输送时,将对上辊和底辊造成松动偏移的问题;并且通过限位杆与连接块滑动连接,限位杆刚性强度高,限位杆对连接块和第一轴承座支撑使用时不易断裂,同时对弹簧、连接块和第二固定板起导向作用,减少使用过程时第一轴承座产生晃动的。

5、通过压力测量仪的设置,其中连接块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距离减少时,连接块将压紧第二固定板上的弹簧,将增大第二固定板对第一轴承座的压力,由于第二固定板下方的压力测量仪与第一轴承座贴合,压力检测仪将重力转变为电信号处理后,通过显示器上显示具体的数值,在设备安装调试时,可根据显示器显示的具体数值进行对调节螺杆调节至指定压力,利于快速对设备进行调试安装。

6、通过滑块的设置,其中旋转螺纹杆使滑块与向左移动时,将驱动顶端的第一轴承座上升,由于第一轴承座底端面为倾斜面,滑块向右移动时,驱动顶端的第一轴承座下降,通过滑块左右移动对第一轴承座内的上辊和底辊之间间距进行快速调节。

7、通过滑轮的设置,其中滑块顶端面通过滑轮与第一轴承座底端面接触,滑块移动时,通过滑轮驱动第一轴承座上下移动,使用滑块移动时具有阻力小、省力的优点,避免了滑块直接与第一轴承座接触摩擦阻力大不易推动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并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上半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5是图2下半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装置结构部分剖面图。

图中:1、放卷装置;2、换料装置;3、储料装置;4、输送调节装置;5、摆臂装置;31、第一固定板;32、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连杆;35、第一固定块;36、第二固定块;37、第一平衡杆;38、第二平衡杆;321、第一轴套;322、第一转盘;331、第二轴套;332、第二转盘;333、滚动轴承;351、气缸;361、气弹簧;41、连接架;42、第一轴承座;43、上辊;44、加强板;45、第二轴承座;46、底辊;47、紧固螺栓;48、加压装置;481、限位杆;482、连接块;483、第二固定板;484、弹簧;485、螺纹孔;486、调节螺杆;4861、外环;487、第三固定块;488、压力测量仪;489、显示器;421、倾斜面;491、安装块;492、螺纹杆;493、滑块;494、滑轮;48a、开孔;48b、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材料放卷输出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装置1、换料装置2、储料装置3、输送调节装置4和摆臂装置5,放卷装置1、换料装置2、储料装置3、输送调节装置4和摆臂装置5之间均设有用于对放卷材料输送的压送辊,两个放卷装置将材料从换卷装置输入端输入,当其中一个放卷装置上的材料使用完成后,通过换料装置对材料进行接料压合,实现两卷材料的换卷,完成后材料通过储料机构,再通过输送调节装置传输到摆臂装置上,摆臂装置调节材料的张紧性能,再将材料输送到下道工序进一步的加工。

所述储料装置3包括设于机架上方的第一固定板31,所述第一固定板31的对角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32与第二转轴33,所述第一转轴32与第二转轴33的上端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1,所述第一转轴32上固定设有第一转盘322,所述第二转轴3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转盘332,所述第一转盘322与第二转盘332之间通过连杆34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5和第二固定块36,所述第一固定块35上铰接有气缸351,所述第二固定块36上铰接有气弹簧361,所述气缸351与第一转盘322连接,所述气弹簧361与第二转盘33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2和第二转轴33的上分别固设有第一平衡杆37和第二平衡杆38,所述第一平衡杆37和所述第二平衡杆38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储料辊,所述第一转盘322与第二转盘332均为v型双层盘状结构,所述第一转盘322一端与所述连杆34铰接,另一端与气缸351的推杆铰接,所述第二转盘332一端与所述连杆34铰接,另一端与气弹簧361铰接,所述气缸351推杆推动第一转盘322至最大行程时,第一平衡杆37与第二平衡杆38相互平行,所述气缸351推杆回缩至最短行程时,第一平衡杆37与第二平衡杆38重合且各自由辊对应交叉重合。

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上活动设置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对应设置有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能够实现转盘在第一固定板上自由转动,在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能够使气缸和气弹簧稳定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通过设置有气弹簧且气弹簧与第二转盘相连接保证了与第二转盘相连接的第二平衡杆的稳定性,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上设置有储料辊,实现物料的存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设置为v型双层盘状结构,通过双层结构的夹持连接能够使得转盘和与其相连接的部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通过气缸的推动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之间能够实现平行或重合两种状态,平行时达到最大储料状态重合时达到最小储料,实现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所述第一转轴3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321,所述第二转轴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331;所述第一转轴32与第一轴套321之间、所述第二转轴33与第二轴套331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333,在转轴与轴套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为二者之间的转动提供更加良好的灵活性。

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一方面对转轴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固定板对转轴的转动造成限制作;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一方面对转轴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固定板对转轴的转动造成限制作用。

所述输送调节装置4包括设于机架上的连接架41、设于连接架41上部且可上下活动的第一轴承座42、可拆卸设于第一轴承座42内的上辊43、设于连接架41底部的加强板44、设于连接架41底部的第二轴承座45、设于第二轴承座45内的底辊46、紧固螺栓47和加压装置48,所述第一轴承座42上设有用于调节上辊43压力的加压装置48,所述加强板44底端通过紧固螺栓47与连接架41锁紧固定;所述加压装置48包括沿纵向方向固设于第一轴承座42上的限位杆481、滑动设于限位杆481上部的连接块482、活动设于限位杆481下部的第二固定板483、设于限位杆481外侧的弹簧484、设于连接块482上的螺纹孔485、旋合设于连接块482螺纹孔485内的调节螺杆486以及可转动地设于调节螺杆486顶部外侧的第三固定块487,所述弹簧484位于连接块482和第二固定板483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483设于第一轴承座42上,所述调节螺杆486顶部位于连接架41上方,所述调节螺杆486中部设有外环4861,所述外环4861可转动地设于第三固定块487底部,所述外环4861位于连接架41顶端面,所述第三固定块487通过螺栓设于连接架41顶端面。

旋转调节螺杆可对连接块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由于调节螺杆外环位于机架上方,调节螺杆旋转时通过外侧螺纹孔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连接块通过限位杆进行导向竖直方向移动,连接块向下移动时与第一轴承座间距减少,将通过压紧第二固定板上的弹簧调节第一轴承座的压力,需要调小压力时,逆向旋转调节螺杆将带动连接块向上移动,连接块与第一轴承座距离增大,减少弹簧对第一轴承座的压力,具有可调节第一轴承座上上辊压力的好处,对厚的部分材料输送时,在弹簧作用下,上辊将向上移动,输送完成后复位,当在上辊和底辊运行对材料进行运输时,其中一卷材料快使用完成后,换料装置将对两卷材料换卷后,两卷材料将产生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厚度大,输送到上辊与底辊位置过程中,由于上辊和底辊之间距离固定,对材料厚度大的部分进行输送时,将对上辊和底辊造成松动偏移,解决了换料装置对两卷材料换卷后,由于上辊和底辊之间距离固定,对材料厚度大的部分进行输送时,将对上辊和底辊造成松动偏移的问题;并且通过限位杆与连接块滑动连接,限位杆刚性强度高,限位杆对连接块和第一轴承座支撑使用时不易断裂,同时对弹簧、连接块和第二固定板起导向作用,减少使用过程时第一轴承座产生晃动的。

所述第二固定板483底端面设有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测量仪488,所述压力测量仪488位于第一轴承座42上,所述固定块顶端设有用于显示压力的显示器489,所述显示器489与压力测量仪488电连接;其中连接块与第一轴承座之间距离减少时,连接块将压紧第二固定板上的弹簧,将增大第二固定板对第一轴承座的压力,由于第二固定板下方的压力测量仪与第一轴承座贴合,压力检测仪将重力转变为电信号处理后,通过显示器上显示具体的数值,在设备安装调试时,可根据显示器显示的具体数值进行对调节螺杆调节至指定压力,利于快速对设备进行调试安装。

所述第一轴承座42下方设有安装块491,所述第一轴承座42底端面为由左向右、由下到上倾斜的倾斜面421,所述安装块491固设于第二轴承座45顶端面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块491中部可转动地设有螺纹杆492,所述螺纹杆492外侧旋合设有左右移动的滑块493,所述滑块493顶端面与第一轴承座42底端面右侧贴合,所述滑块493底端面与第二轴承座45顶端面贴合;其中旋转螺纹杆使滑块与向左移动时,将驱动顶端的第一轴承座上升,由于第一轴承座底端面为倾斜面,滑块向右移动时,驱动顶端的第一轴承座下降,通过滑块左右移动对第一轴承座内的上辊和底辊之间间距进行快速调节。

所述滑块493顶端面可转动地设有滑轮494,所述滑轮494顶端面与第一轴承座42贴合;其中滑块顶端面通过滑轮与第一轴承座底端面接触,滑块移动时,通过滑轮驱动第一轴承座上下移动,使用滑块移动时具有阻力小、省力的优点,避免了滑块直接与第一轴承座接触摩擦阻力大不易推动的缺点。

气弹簧、压力测量仪、显示器、第一压送辊、第二压送辊、第三压送辊和第四压送辊均为市面上可以购得的产品,结构已为公知,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购相应型号,在此不予赘述;放卷装置、摆臂装置为本领域人员公知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