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连续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8190发布日期:2021-06-08 18:3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连续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运输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连续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大多数上料机构都是振动盘,通过振动盘的振动将杂乱堆放的物料有序的振动至加工位置处,以方便后续的加工。
3.但是如果振动盘的出料口与加工位置直接相连,一方面由于物料是紧密排列的,其自身稳定性差,会出现翘边或停滞堆叠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后续的加工;另一方面由于加工速度与上料速度的不同,会导致加工的不连续性,进而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连续上料结构。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连续上料结构,它包括:
6.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两块立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立板端部的顶板;
7.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固定在两块所述立板同侧的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位于两块所述立板之间的拖料板、与所述拖料板相连的轨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拖料板上方的压合板;
8.上料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板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支撑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的移动板、固定在所述移动板端部的滑台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台气缸上的吸头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且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驱动装置。
9.优化地,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的角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角板上的拖链。
10.优化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滑台,所述移动板固定在所述伺服滑台的滑块上。
11.优化地,所述拖料板上设有一凹槽,所述该凹槽与所述轨道相连。
12.优化地,所述凹槽的高度大于物料的高度。
13.优化地,所述滑台气缸的最大行程大于所述接料组件与所述上料组件之间的最短距离。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高效连续上料结构通过轨道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物料通过轨道进入拖料板的凹槽,在伺服滑台的带动下,吸头吸取物料送至加工位置处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高效连续上料结构自动化程度高,可及时地将物料转移至加工位置处,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堆叠,而且上料与加工过程连续,不会出现间断的情况发生,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连续上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的后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支撑组件;11、底板;12、立板;13、顶板;
22.2、接料组件;21、第一支撑板;22、拖料板;221、凹槽;23、轨道;24、压合板;
23.3、上料组件;31、第二支撑板;32、移动板;33、滑台气缸;34、吸头;35、角板;36、拖链;37、伺服滑台。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连续上料结构通常安装在自动化振动盘上,用于将振动有序的物料转移至加工位置,防止因加工速度与振动速度的不同,而导致物料堆叠的情况发生,它主要包括支撑组件1、接料组件2和上料组件3等。
26.其中,支撑组件1主要包括底板11、立板12和顶板13等。底板1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底板11为矩形金属板,材质可选用不锈钢;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的形状与材质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将底板11固定在加工机台上)。立板12有两块,它们间隔固定在底板11的两端(两块立板12可通过螺丝紧固或焊接的方式实现与底板11的固定)。顶板13固定连接在两块立板12的端部(顶板13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两块立板12上,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两块立板12上)。
27.接料组件2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板21、拖料板22、轨道23和压合板24等。第一支撑板21固定在两块立板12的同侧(第一支撑板21上开设有圆角矩形凹槽,可将螺丝穿过该圆角矩形通槽将第一支撑板21固定在两块立板12的同侧)。拖料板22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1上且位于两块立板12之间(拖料板22呈水平状态且与第一支撑板21相垂直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拖料板22设有一凹槽221用于物料的输送,该凹槽221的高度大于物料的高度)。轨道23一端与拖料板22的凹槽相连,另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经振动盘振动,有序排列的物料经轨道23实现输送。压合板24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拖料板22上。
28.如图4、图5所示,上料组件3主要包括第二支撑板31、移动板32、滑台气缸33、吸头34、角板35、拖链36和伺服滑台37等。第二支撑板31固定在立板12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支撑板21的上方(第二支撑板31呈竖直固定)。移动板32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1侧面(移动板32呈“l”形,驱动装置为伺服滑台37,伺服滑台37选用gth8

l10型号的;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板32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伺服滑台37的滑块上,驱动装置并不限于伺服滑台37,只要能实现带动移动板32移动即可,如还可选择无杆气缸、单作用式气缸等,这里优选伺服滑台37)。滑台气缸33固定在移动板32的端部(滑台气缸33选用mxs16l

30型号的)。吸头34设置在滑台气缸33上用于吸取待加工的物料(吸头34选用一般常见的真空吸头;在本实施例中,吸头34处还设有弹簧,在吸取放下物料的同时起减震的作
用)。角板35固定在第二支撑板31侧面且与伺服滑台37相连接(角板35由三面板围成,可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实现固定)。拖链36设置在角板35上(拖链36选择一般常见的塑胶坦克链,可以将线路排布在拖链36内,一方面起到美观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线路缠绕的问题)。
29.进一步地,所述滑台气缸33的最大行程大于所述接料组件2与所述上料组件3之间的最短距离。
30.本实用新型高效连续上料结构在使用时,先将轨道23安装在振动盘的出料口上,启动外部电源,物料在振动盘的振动下有序的通过出料口进入轨道23,滑台气缸33带动吸头34下降,吸取物料,然后复位的同时,在伺服滑台37的带动下移动至加工位置处,滑台气缸33下降,吸头将物料放置在加工位置上,然后伺服滑台37复位,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批量物料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物料不会在轨道23内发生堆叠,提高了加工效率。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