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2382发布日期:2021-07-20 16:1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箱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翻箱机。



背景技术:

翻箱机是将箱体进行翻转的设备,常用来将箱体内装盛的物料倒出,翻箱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装盛有物料的箱体进行定位,然后利用翻箱机上的动力机构带动箱体翻转,从而将箱体内装盛的物料倒出。

在中国专利cn208593841u中公开的一种翻箱机,该翻箱机,利用翻转机构,可以很快速的将箱体翻转接近170度,但是,该翻箱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该翻箱机,旋转框的结构固定,仅能对一种规格尺寸的箱体进行翻转,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箱体,无法做到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翻箱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翻箱机,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的顶部插接有伸缩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和伸缩机构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一滑槽、第一固定块、第一螺杆、第一固定板、传动轴、从动齿轮、导向槽、第一固定座和液压缸,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二调节板、第二滑槽、第二固定块、第二螺杆、第二固定板、导向杆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轴承座、安装座、伺服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轴承座与第一固定板一侧设有的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设置在其输出端的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一端设有的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导向槽与第二固定板底部设有的导向杆套接,所述液压缸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l形夹板、滑板和套筒,所述l形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

优选的,所述l形夹板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滑板与第一调节板一侧设有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板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套筒与第一固定块一侧设有的第一螺杆套接。

优选的,所述l形夹板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滑板与第二调节板一侧设有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板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套筒与第二固定块一侧设有的第二螺杆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翻箱机,通过在翻转机构和伸缩机构内滑动连接夹持机构,可根据箱体的宽度适当滑动夹持机构,并使用螺帽固定夹持机构,通过设置液压缸,可根据箱体的高度,通过伸缩液压缸,调节翻转机构和伸缩机构上夹持机构的高差,从而达到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箱体的目的,具备通用性;

2、该翻箱机,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杆,使导向杆插接在导向槽内,使翻转机构和伸缩机构之间不仅通过液压缸连接,还通过导向杆和导向槽相连接,从而在翻转箱体时,导向杆可以避免液压缸受到过大的剪切力而断裂的问题,达到加固液压缸的目的,结构可靠,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01-支撑架,102-轴承座,103-安装座,104-伺服电机,105-主动齿轮,2-翻转机构,201-第一调节板,202-第一滑槽,203-第一固定块,204-第一螺杆,205-第一固定板,206-传动轴,207-从动齿轮,208-导向槽,209-第一固定座,210-液压缸,3-伸缩机构,301-第二调节板,302-第二滑槽,303-第二固定块,304-第二螺杆,305-第二固定板,306-导向杆,307-第二固定座,4-夹持机构,401-l形夹板,402-滑板,403-套筒,5-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翻箱机,它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翻转机构2,翻转机构2的顶部插接有伸缩机构3,翻转机构2和伸缩机构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4;

如图3所示,翻转机构2包括第一调节板201、第一滑槽202、第一固定块203、第一螺杆204、第一固定板205、传动轴206、从动齿轮207、导向槽208、第一固定座209和液压缸210,第一调节板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02,第一滑槽202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调节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03,第一固定块2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204,第一调节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05,第一固定板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06,传动轴20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动轴206位于第一固定板205一侧的两边缘处,传动轴206远离第一固定板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07,第一固定板205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208,第一固定板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09,第一固定座2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10;

如图4所示,伸缩机构3包括第二调节板301、第二滑槽302、第二固定块303、第二螺杆304、第二固定板305、导向杆306和第二固定座307,第二调节板3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302,第二滑槽30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调节板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03,第二固定块3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304,第二调节板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05,第二固定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06,第二固定板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30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架101、轴承座102、安装座103、伺服电机104和主动齿轮105,支撑架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02,支撑架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3,安装座1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固定在安装座103上,且伺服电机104可正转,也可反转,伺服电机1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05,伺服电机104可带动主动齿轮105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架101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轴承座102与第一固定板205一侧设有的传动轴206转动连接,伺服电机104通过设置在其输出端的主动齿轮105与传动轴206一端设有的从动齿轮207啮合,伺服电机104通过主动齿轮105带动从动齿轮207旋转,从而达到翻转第一固定板205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205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导向槽208与第二固定板305底部设有的导向杆306套接,液压缸201远离第一固定座209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07固定连接,伸缩液压缸201,达到推拉第二固定板305的目的,从而达到调节翻转机构2和伸缩机构3总高度的目的,并且导向杆306插在导向槽208内,可以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避免翻转时,液压缸210受剪切力作用而断裂的问题,达到保护液压缸210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夹持机构4包括l形夹板401、滑板402和套筒403,l形夹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402,滑板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40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l形夹板401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滑板402与第一调节板201一侧设有的第一滑槽202滑动连接,滑板402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套筒403与第一固定块203一侧设有的第一螺杆204套接,将夹持机构4滑动连接在翻转机构2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l形夹板401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滑板402与第二调节板301一侧设有的第二滑槽302滑动连接,滑板402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套筒403与第二固定块303一侧设有的第二螺杆304套接,将夹持机构4滑动连接在伸缩机构3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螺杆204和第二螺杆304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帽5,每个螺杆上螺纹连接两个螺帽5,且两个螺帽5夹持套筒403,从而达到固定夹持机构4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需要翻转箱体的高度,伸缩液压缸210,调节翻转机构2和伸缩机构3上夹持机构4的高差,然后再根据需要反转箱体的宽度,分别滑动翻转机构2上的两个夹持机构4和伸缩机构3上的两个夹持机构4,使翻转机构2上的两个夹持机构4的间距等于箱体的宽度,伸缩机构3上的两个夹持机构4的间距等于箱体的宽度,且翻转机构2和伸缩机构3上的夹持机构4上下对应,然后调节第一螺杆204和第二螺杆304上的螺帽5,使两个螺帽5夹持一个套筒403,对四个夹持机构4的位置进行固定,最后将箱体放在四个夹持机构4之间,启动伺服电机104,伺服电机104通过主动齿轮105和从动齿轮207带动翻转机构2转动,从而翻转箱体,将箱体内的物品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