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4931发布日期:2021-07-27 13: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电梯轿顶是对电梯进行检修的过程,确保电梯能正常使用,在进行校顶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固定住电梯梯门,则需要使用到固定装置。

现有的固定装置的稳定性不够,且紧固性不够,该装置处于松动状态时会影响其抵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固定装置的稳定性不够,且紧固性不够,该装置处于松动状态时会影响其抵撑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包括顶门器主体、抵紧固定机构和凸板,

顶门器主体,所述顶门器主体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位于通孔内,且通孔开设在顶门器主体上;

抵紧固定机构,所述抵紧固定机构设置在通孔内,且抵紧固定机构位于锥形块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抵紧固定机构包括抵块、第一摩擦块和滑槽,且抵块位于锥形块的前后两侧,同时抵块的内端面与锥形块的底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抵块的外端面固定有第一摩擦块,且第一摩擦块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抵块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同时滑块固定在顶门器主体的内底部。

优选的,所述凸板固定在顶门器主体的前后两侧,且凸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摩擦块,同时第二摩擦块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轿顶固定装置,

(1)工作人员利用三角钥匙打开梯门之后可将顶门器主体放置在梯门轨道内并使顶门器主体与梯门的内端面相贴合,此时凸板抵放在轨道上,第二摩擦块可增大凸板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强稳定的效果;

(2)放置好顶门器主体之后可手动向下拧动螺纹柱,锥形块随之向下移动,锥形块对抵块起到抵撑的作用,抵块前后移动并抵紧在梯门的轨道内,此时第一摩擦块可增大抵块与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门器主体,2、螺纹柱,3、锥形块,4、通孔,5、抵紧固定机构,501、抵块,502、第一摩擦块,503、滑槽,6、滑块,7、凸板,8、第二摩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根据图1和图2所示,顶门器主体1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且螺纹柱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锥形块3,手动向下拧动螺纹柱2时可带动锥形块3向下移动,以便完成后续的操作,锥形块3位于通孔4内,且通孔4开设在顶门器主体1上。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抵紧固定机构5设置在通孔4内,且抵紧固定机构5位于锥形块3的前后两侧,抵紧固定机构5包括抵块501、第一摩擦块502和滑槽503,且抵块501位于锥形块3的前后两侧,同时抵块501的内端面与锥形块3的底部相贴合,工作人员打开梯门之后可将顶门器主体1放置在梯门轨道内并使顶门器主体1与梯门的内端面相贴合,之后可手动向下拧动螺纹柱2,锥形块3随之向下移动,锥形块3对抵块501起到抵撑的作用,抵块501前后移动并抵紧在梯门的轨道内,方便达到加固的效果,抵块501的外端面固定有第一摩擦块502,且第一摩擦块502均匀分布,将抵块501抵紧固定在梯门轨道内壁上时,第一摩擦块502可增大抵块501与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抵块5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503,且滑槽50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同时滑块6固定在顶门器主体1的内底部,抵块501在抵块501抵撑的作用下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滑块6在滑槽503内滑动,方便辅助抵块501移动,且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凸板7固定在顶门器主体1的前后两侧,且凸板7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摩擦块8,同时第二摩擦块8均匀分布,完成顶门器主体1的安放操作后,凸板7抵放在轨道上,第二摩擦块8可增大凸板7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强稳定的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梯轿顶固定装置时,工作人员利用三角钥匙打开梯门之后可将顶门器主体1放置在梯门轨道内并使顶门器主体1与梯门的内端面相贴合,此时凸板7抵放在轨道上,第二摩擦块8可增大凸板7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强稳定的效果,放置好顶门器主体1之后再手动向下拧动螺纹柱2,锥形块3随之向下移动,锥形块3对抵块501起到抵撑的作用,抵块501前后移动并抵紧在梯门的轨道内,此时第一摩擦块502可增大抵块501与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固的效果,抵块501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滑块6在滑槽503内滑动,方便辅助抵块501移动,且可起到限位的作用,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包括顶门器主体(1)、抵紧固定机构(5)和凸板(7),其特征在于:

顶门器主体(1),所述顶门器主体(1)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且螺纹柱(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锥形块(3),所述锥形块(3)位于通孔(4)内,且通孔(4)开设在顶门器主体(1)上;

抵紧固定机构(5),所述抵紧固定机构(5)设置在通孔(4)内,且抵紧固定机构(5)位于锥形块(3)的前后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固定机构(5)包括抵块(501)、第一摩擦块(502)和滑槽(503),且抵块(501)位于锥形块(3)的前后两侧,同时抵块(501)的内端面与锥形块(3)的底部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501)的外端面固定有第一摩擦块(502),且第一摩擦块(502)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5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503),且滑槽(50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同时滑块(6)固定在顶门器主体(1)的内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7)固定在顶门器主体(1)的前后两侧,且凸板(7)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摩擦块(8),同时第二摩擦块(8)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包括顶门器主体、抵紧固定机构和凸板,所述顶门器主体的顶部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锥形块位于通孔内,所述抵紧固定机构设置在通孔内,且抵紧固定机构位于锥形块的前后两侧。该电梯轿顶固定装置,工作人员利用三角钥匙打开梯门之后可将顶门器主体放置在梯门轨道内并使顶门器主体与梯门的内端面相贴合,此时凸板抵放在轨道上,第二摩擦块可增大凸板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强稳定的效果,放置好顶门器主体之后可手动向下拧动螺纹柱,锥形块随之向下移动,锥形块对抵块起到抵撑的作用,抵块前后移动并抵紧在梯门的轨道内,此时第一摩擦块可增大抵块与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方便达到加固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君宿达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2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