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0845发布日期:2021-07-27 13:3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其中一种就是环保型油墨,现有的油墨储存装置在储存油墨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油墨储存装置内的油墨无法装满油墨,在运输的过程之中,储存装置经常会受到外界的碰撞或者颠簸,导致储存装置内的油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晃动,在冲击力较大时,容易对储存装置造成损伤,使得储存装置内的油墨容易洒出。因此,发明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外壳体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位于凹槽内,所述凸块的外侧通过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缓冲弹簧与凹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内壳体的顶端中部贯穿连接有输墨管,所述外壳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空槽,所述输墨管的顶端贯穿空槽并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输墨管的上端外侧通过第一密封带与空槽的上端开口内壁连接,所述输墨管的上端外侧通过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弹簧与空槽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外侧粘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侧与外壳体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侧均粘接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与外壳体的上下两侧内壁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滑动密封圈,所述滑动密封圈与内壳体的内壁贴合连接,压板的一侧边缘通过多个压紧弹簧与内壳体的内顶壁连接,多个所述压紧弹簧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输墨管的底端与通槽贯穿连接,所述通槽的上端开口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带。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带的顶端与内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带套接在输墨管的下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为十字形结构,且加强杆的端部与内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墨管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瓣膜,位于最上端的瓣膜的顶部贴合连接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挡块的边缘与输墨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凸块,凸块通过多个第一缓冲弹簧与外壳体上的凹槽连接,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内壳体顶端的输墨管外侧通过多个第二缓冲弹簧与外壳体上的空槽连接,起到了进一步缓冲的作用,同时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和阻尼层,起到了缓冲和阻尼的作用,避免外界的振动和颠簸对内壳体造成损伤,使得内壳体内的油墨不会轻易洒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压板,压板与压紧弹簧配合能够将内壳体内的油墨压紧,避免油墨出现晃动,进而使油墨不会对内壳体造成太大的冲击,使得内壳体不会轻易受损,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墨管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凸块;4、凹槽;5、第一缓冲弹簧;6、输墨管;7、密封盖;8、空槽;9、第一密封带;10、第二缓冲弹簧;11、缓冲层;12、阻尼层;13、压板;14、压紧弹簧;15、通槽;16、第二密封带;17、加强杆;18、瓣膜;1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绿色环保的输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壳体2,内壳体2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块3,外壳体1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凹槽4,凸块3位于凹槽4内,凸块3的外侧通过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缓冲弹簧5与凹槽4的内壁连接,内壳体2的顶端中部贯穿连接有输墨管6,外壳体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空槽8,输墨管6的顶端贯穿空槽8并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输墨管6的上端外侧通过第一密封带9与空槽8的上端开口内壁连接,输墨管6的上端外侧通过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缓冲弹簧10与空槽8的内壁连接,凸块3上的第一缓冲弹簧5和输墨管6上的第二缓冲弹簧10配合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内壳体2的外侧粘接有缓冲层11,缓冲层11的外侧与外壳体1的内壁贴合连接,内壳体2的上下两侧均粘接有阻尼层12,阻尼层12与外壳体1的上下两侧内壁贴合连接,缓冲层11与阻尼层12配合起到了缓冲阻尼的作用,对内壳体2起到了进一步防护的作用。

具体的,内壳体2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压板13,压板13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滑动密封圈,滑动密封圈与内壳体2的内壁贴合连接,压板13的一侧边缘通过多个压紧弹簧14与内壳体2的内顶壁连接,多个压紧弹簧14呈环形阵列分布,多个压紧弹簧14配合对压板13起到了挤压的作用,使得压板13与油墨紧密贴合,避免油墨与内壳体2之间形成缝隙,压板13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5,输墨管6的底端与通槽15贯穿连接,通槽15的上端开口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带16,第二密封带16的顶端与内壳体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第二密封带16套接在输墨管6的下端外侧,第二密封带16起到了密封的作用,避免油墨泄漏。

如图2所示,内壳体2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加强杆17,加强杆17设置为十字形结构,且加强杆17的端部与内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杆17的设置提高了内壳体2的强度。

如图3所示,输墨管6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瓣膜18,位于最上端的瓣膜18的顶部贴合连接挡块19,挡块19设置为环形结构,挡块19的边缘与输墨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挡块19的设置对瓣膜18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油墨将瓣膜18反向撑开。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装置在注入油墨时,通过输墨管6向内壳体2内注入油墨,油墨将输墨管6上的瓣膜18撑开并流到内壳体2的内部,直至油墨与压板13接触,随着油墨的注入,油墨带向压板13向上移动,将压紧弹簧14压缩受力,压紧弹簧14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压板13挤压油墨,避免油墨与内壳体2之间出现缝隙,进而使得油墨在内壳体2晃动时不会对内壳体2造成冲击,避免内壳体2受损,当本装置受到外界的颠簸和晃动时,此时凸块3上的第一缓冲弹簧5和输墨管6上的第二缓冲弹簧10配合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的缓冲层11与阻尼层12起到了进一步缓冲的作用,避免内壳体2受损,提高了本装置运输油墨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