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镁粉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5108发布日期:2021-08-24 12:2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镁粉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镁粉架。



背景技术:

镁粉,学名叫碳酸镁。体操和举重运动员在比赛时,或者人们进行射击打靶训练时,为了避免手掌心冒汗产生危险,普遍会涂抹镁粉。碳酸镁质量很轻,具有很强的吸湿作用,吸去掌心汗水,同时还会增加掌心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就能握紧器械。

镁粉传统使用方法都是使用者在盛粉容器中双手沾粉,然后拍去多余粉质。但这样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应用场景单一,如平躺举重时,涂抹镁粉需要多次起身,镁粉架高度不能调节;其次,因为使用者先双手粘粉,再拍去多余粉质,会出现粉尘飞扬的情况。既污染场地,又浪费镁粉;再次,镁粉架仅仅作为支撑用,不能分辨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镁粉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镁粉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及镁粉盒,所述镁粉盒设置在支撑杆上方,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顶杆、支撑底杆及支撑中杆,所述支撑中杆为液压杆,所述支撑中杆顶部与支撑顶杆相连接,所述支撑中杆底部与支撑底杆相连接,所述支撑底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镁粉盒包括镁粉盒主体及镁粉盒底座,所述镁粉盒底座设置在镁粉盒主体下方,所述镁粉盒底座与镁粉盒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镁粉盒主体内部设置有储存槽、回收槽及使用槽,所述储存槽设置在镁粉盒主体上部,所述回收槽设置在镁粉盒主体下部,所述使用槽设置在镁粉盒主体中部,所述储存槽底部设置有漏斗底板,所述漏斗底板中心设置有活动块及漏斗口,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漏斗口下侧,所述活动块与漏斗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储存槽顶部侧边设置有镁粉进口,所述使用槽远离镁粉进口侧设置有伸入口及开关板,所述伸入口下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开关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回收槽上方设置有筛板,所述回收槽内设置有回收盒,所述回收槽外部靠近镁粉进口侧设置有回收盒出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镁粉盒主体顶部设置有人像识别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漏斗底板底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固定吸盘。

作为优选的,所述镁粉盒底座底部设置有磁悬浮槽,所述支撑顶杆顶部设置有磁悬浮盘,所述磁悬浮盘设置在磁悬浮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筛板设置有若干筛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杆与支撑中杆通过第一连接轴相连接,所述支撑底杆与支撑中杆通过第二连接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轴线方向平行,所述支撑顶杆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连接轴的轴线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收盒出口外部设置有出口盖板,出口盖板外部设置有提扣,所述出口盖板将回收盒出口整体覆盖,所述出口盖板与镁粉盒主体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镁粉进口外部设置有进口盖板,所述进口盖板外部设置有提扣,所述进口盖板将镁粉进口整体覆盖,所述进口盖板与镁粉盒主体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镁粉盒主体、支撑杆和底座由防火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为:

1、支撑顶杆可以第一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支撑中杆可以第二连接轴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可调节支撑杆的高度及角度,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更多场景。

2、储存槽底部设置有漏斗底板,漏斗底板的截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漏斗底板底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使用人的双手进入使用槽后,漏斗底板中心的活动块移动,储存槽内的镁粉经过漏斗口落下,以供使用者涂抹镁粉,落下的多余的镁粉经筛板上的筛孔落入回收槽内的回收盒内,方便回收,避免浪费。

3、镁粉盒主体上部设置有人像识别装置,人像识别装置会识别使用人,使用人信息通过后,使用槽侧壁的开关板沿滑槽打开,使用人将双手经过伸入口至使用槽内,涂抹镁粉。该设计提高了安全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可适用不同场景;镁粉可进行回收,避免浪费;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支撑顶杆3支撑底杆

4支撑中杆5镁粉盒主体6储存槽

7回收槽8使用槽9漏斗底板

10活动块11开关板12滑槽

13回收盒14人像识别装置15红外传感器

16磁悬浮槽17磁悬浮盘18筛板

19筛孔20第一连接轴21第二连接轴

22出口盖板23进口盖板24固定吸盘

25镁粉盒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及图3所示,一种智能镁粉架,包括底座1、支撑杆及镁粉盒。镁粉盒设置在支撑杆上方,支撑杆设置在底座1上方,支撑杆包括支撑顶杆2、支撑底杆3及支撑中杆4,支撑中杆4为液压杆,支撑顶杆2与支撑中杆4通过第一连接轴20相连接,支撑底杆3与支撑中杆4通过第二连接轴21相连接。支撑底杆3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顶杆2可以第一连接轴20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支撑中杆3可以第二连接轴21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通过以上结构,可调节支撑杆的高度及角度,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更多场景。底座1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吸盘24,底座通过固定吸盘24固定在地面上,以提升镁粉架的稳定性。

参照图4,镁粉盒底座25底部设置有磁悬浮槽16,支撑顶杆2顶部设置有磁悬浮盘17,磁悬浮盘17设置在磁悬浮槽16内,磁悬浮槽16相对于磁悬浮盘17转动运动,从而带动镁粉盒转动,便于调节镁粉盒方向。

镁粉盒包括镁粉盒主体5及镁粉盒底座25,镁粉盒主体5为中空的球体,镁粉盒底座25固定连接在镁粉盒主体5的下方。镁粉盒主体5内部设置有储存槽6、回收槽7及使用槽8。储存槽6设置在镁粉盒主体5上部,回收槽7设置在镁粉盒主体5下部,使用槽8设置在镁粉盒主体5中部。

储存槽6的底部设有漏斗底板9,漏斗底板9的截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漏斗底板9的中心设置有漏斗口,漏斗底板于落粉口的下方滑动设置有活动块10。漏斗底板9底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5。当检测到使用者的双手进入使用槽8后,漏斗底板9中心的活动块10移动,储存槽6内的镁粉经过漏斗口落下,以供使用者涂抹镁粉。

回收槽7上方设置有筛板18,筛板18设置有若干筛孔19。回收槽7内设置有回收盒13,在使用者涂抹镁粉后,落下的多余的镁粉经筛板18上的筛孔19落入回收槽7内的回收盒13内,方便回收,避免浪费。

参照图1及图2,镁粉盒主体5顶部侧边设置有镁粉进口,镁粉进口外部设置有进口盖板23,进口盖板23将镁粉进口整体覆盖,进口盖板23与镁粉盒主体5铰接连接。镁粉盒主体5靠近镁粉进口一侧下部设置有回收盒13出口,回收盒13出口外部设置有出口盖板22,出口盖板22将回收盒13出口整体覆盖,出口盖板22与镁粉盒主体5铰接连接。镁粉盒主体5远离镁粉进口一侧中部设置有伸入口及开关板11,伸入口下侧设置有滑槽12,开关板11与滑槽12滑动连接。

参照图1,镁粉盒主体5顶部设置有人像识别装置14。人像识别装置14会识别使用者,使用者信息通过后,开关板11沿滑槽12打开。

镁粉盒主体5、支撑杆和底座1由防火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工作人员可在本实用新型使用前,转动支撑顶杆2,使其以第一连接轴20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转动支撑中杆3,使其以第二连接轴21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转动,从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及角度。底座1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吸盘24,底座通过固定吸盘24固定在地面上,以提升镁粉架的稳定性。

在使用时,使用者走至本实用新型前,设置在镁粉盒主体5顶部的人像识别装置14识别使用者信息,当使用者的信息校验通过后,开关板11沿着滑槽12移动,打开伸入口。使用者将双手从伸入口伸入使用槽8内,红外传感器15检测到使用者的双手进入使用槽8,则控制活动块10移动并打开漏斗口,储存槽6内的镁粉经过漏斗口落下,以供使用者涂抹镁粉。使用者涂抹镁粉后,落下多余的镁粉经过筛板18上设置的筛孔19落入回收槽7内的回收盒13内,对镁粉进行回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