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3047发布日期:2021-08-10 14:2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也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模块专业化成为目前物流管理行业主导的发展趋势,其能有效提高物料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但是,现有的仓储系统中使用的物料运送装置多为平层物料输送自动化装备。而在多楼层的仓储系统中,现有的物料运送装置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楼层仓储,通常采用人力搬运,无法实现楼层间的自动化物料运送,工作效率低。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其能够将物料自动输送到指定楼层,实现楼层之间的物料自动化交换转运,灵活性高,进而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其能够将物料自动输送到指定楼层,实现楼层之间的物料自动化交换转运,灵活性高,进而提高物料输送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指定楼层,包括:

平移输送机构,用于转运物料;

升降机构,所述平移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移输送机构做升降运动;

控制机构,与所述平移输送机构及所述升降机构控制连接,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移动至所述指定楼层,并控制所述平移输送机构的转运启停;

位置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平移输送机构的楼层位置;

载物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平移输送机构的载物状态。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机架,其上形成有升降通道以及将所述升降通道与各楼层连通的多个通道口;

吊箱,可上下移动的装配于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平移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吊箱内,所述平移输送机构可选择地与各所述通道口连通;

提升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吊箱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提升驱动源控制连接,以驱动所述吊箱移动到所述指定楼层。

可选地,所述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

多个楼层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外,且每个所述通道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楼层输送机构,所述平移输送机构能够可选择地与所述楼层输送机构连通,所述控制机构与各所述楼层输送机构控制连接,以控制各所述楼层输送机构的输送启停。

可选地,所述平移输送机构和所述楼层输送机构为正反转运输机。

可选地,所述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

多个尺寸检测机构,每个所述楼层输送机构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尺寸检测机构,各所述尺寸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以用于检测经过各所述楼层输送机构的尺寸检测位的物料的长宽高。

可选地,所述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

重量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外且与所述控制机构信号连接,在位于第一楼层的所述楼层输送机构将物料输送到所述平移输送机构中之前,所述重量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物料的重量。

可选地,所述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

安全自动门,各所述通道口分别设置所述安全自动门,所述控制机构与各所述安全自动门控制连接,以控制各所述安全自动门的启闭。

可选地,所述升降通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升降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每个所述升降通道中分别装配有一个所述吊箱,每个所述吊箱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提升驱动源。

可选地,每个所述通道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楼层输送机构,同一楼层中的并排相邻布置地两个所述楼层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周转输送机构,以用于将其中一个所述楼层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转载于另一个所述楼层输送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周转输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置检测机构和载物检测机构实时检测平移输送机构是否承载物料及所处楼层,即控制机构根据载物检测机构反馈的载物状态信号,判断平移输送机构是否完成载物,同时通过位置检测机构获取平移输送机构所处楼层位置,然后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得平移输送机构升降至指定楼层并通过驱动平移输送机构工作,将物料自动运输至指定楼层,其能实现楼层之间的物料自动转运,其灵活性高,物料输送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楼层输送机构在井道处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楼层输送机构在井道处的布置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楼层中的楼层输送机构在井道处的布置位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楼层中的楼层输送机构在井道处的布置位置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移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移输送机构和吊箱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量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机构与其它机构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00-井道;

1-平移输送机构;2-升降机构;21-机架;22-吊箱;23-提升驱动源;3-控制机构;4-位置检测机构;5-载物检测机构;6-楼层输送机构;7-尺寸检测机构;8-重量检测机构;9-周转输送机构;10-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5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指定楼层,例如将第一楼层的物料输送到第二楼层或者将第二楼层的物料运送到第一楼层,在其它实施例中亦或是将更高楼层里的物料输送到其它楼层中,其自动化水平高,能够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主要包括平移输送机构1、升降机构2、控制机构3、位置检测机构4和载物检测机构5。平移输送机构1用于转运物料;平移输送机构1设置于升降机构2上,升降机构2用于驱动平移输送机构1做升降运动;位置检测机构4与控制机构3信号连接,位置检测机构4用于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的楼层位置;载物检测机构5与控制机构3信号连接,载物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的载物状态;控制机构3与平移输送机构1及升降机构2控制连接,控制机构3控制升降机构2移动至指定楼层并控制平移输送机构1的转运启停。

本实施例在升降机构2中增设了具有转运物料功能的平移输送机构1,同时还增设了具有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的载物状态的载物检测机构5、具有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的楼层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4,进而通过位置检测机构4和载物检测机构5实时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是否承载物料及所处楼层,即控制机构3根据载物检测机构5反馈的载物状态信号,判断平移输送机构1是否完成载物,同时通过位置检测机构4获取平移输送机构1所处楼层位置,然后在控制机构3的控制下使得平移输送机构1升降至指定楼层并通过驱动平移输送机构1工作,将物料自动运输至指定楼层,其能实现楼层之间的物料自动转运,无需人力介入。物料进入平移输送机构1以及从平移输送机构1卸下的过程实现自动化转运,其灵活性高,输送效率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柜以及安装在控制柜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c或plc,其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plc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升降机构2装配在仓库的井道100中,升降机构2包括机架21、吊箱22和提升驱动源23,提升驱动源23为现有的提升电动机。机架21上形成有升降通道以及将升降通道与各楼层连通的多个通道口;吊箱22可上下移动的装配于升降通道中,平移输送机构1设置于吊箱22内,平移输送机构1可选择地与各通道口连通;提升驱动源23设置于机架21上且与吊箱22传动连接,控制机构3与提升驱动源23控制连接,以驱动吊箱22移动到指定楼层,进而通过升降机构2的吊箱22承载平移输送机构1,并实现平移输送机构1的升降运输。

此外,位置检测机构4为现有的位置传感器,其设置在机架21上,且各楼层的通道口处分别对应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吊箱22所处的楼层位置,并将该信号反馈给控制机构3,进而实现平移输送机构1所处楼层的实时监控,位置传感器为现有的传感器即可,具体不再赘述。同理,载物检测机构5为现有的ccd视觉检测装置。其中,视觉检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视觉检测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其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进而通过ccd视觉检测装置便可以快速判断平移输送机构1是否承载有物料,并将该信号实时反馈给控制机构3,进而实现对平移输送机构1的载物状态的实时监控判断。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各楼层中的物料能够自动装载到平移输送机构1或者将平移输送机构1上的物料进一步自动化转载到指定楼层的特定位置。如图1-4所示,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多个楼层输送机构6。楼层输送机构6设置于机架21外,且每个通道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楼层输送机构6,进而平移输送机构1能够移动到各个楼层并可选择地与相应的楼层输送机构6连通,而控制机构3则与各楼层输送机构6控制连接,进而能够控制各楼层输送机构6的输送启停,当平移输送机构1达到指定楼层并与相应的楼层输送机构6连通时,控制机构3则可以控制相应的楼层输送机构6运行,以配合平移输送机构1实现物料的转运,而其它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则可以处于停止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对楼层输送机构6的工作的精准控制,大大降低工作能耗,降低物料运送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实现物料在各楼层之间的双向灵活运出和运入,平移输送机构1和楼层输送机构6为正反转运输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平移输送机构1和楼层输送机构6均为现有的能够正转和反转的动力辊道,其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能够实现物料在各楼层之间的双向灵活运出和运入。

进一步地,由于在物料运送过程中,由于一些物料的长宽高尺寸存在超标的情况,进而可能导致无法通过平移输送机构1进行运输。为了实现对物料的预先筛查。如图3-4和图9所示,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多个尺寸检测机构7。每个楼层输送机构6上分别设置有尺寸检测机构7,各尺寸检测机构7分别与控制机构3信号连接,以用于检测经过各楼层输送机构6的尺寸检测位的物料的长宽高,进而在物料进入到平移输送机构1之前,能够提前实现对物料的尺寸筛查,尺寸超标的则停止输送到平移输送机构1中,进而提高了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而言,尺寸检测机构7可以包括呈龙门架结构的架体(图中未标示),架体固定在楼层输送机构6上,架体的不同位置对应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长度、高度和宽度的测量光幕传感器,进而实现对经过尺寸检测为的物料的长宽高的尺寸检测,由于测量光幕传感器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升降机构2的吊箱22的运载的安全性,避免超载。如图6-9所示,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重量检测机构8,重量检测机构8设置于机架21外且与控制机构3信号连接,在位于第一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将物料输送到平移输送机构1中之前,重量检测机构8用于检测物料的重量。具体的,重量检测机构8为现有的自动检重机,其包括称重装置和设置在称重装置上的输送辊道。当物料承载于输送辊道上,称重装置便可进行称重,超重的物料,则拒绝继续输送,进而提高了后续升降机构2运行的安全性。

同时,进一步地,重量检测机构8与控制机构3信号连接,控制机构3能够自动采集物料的重量,然后根据物料重量的大小将物料灵活分配到各个楼层中去。比如,在多个楼层的运载转运仓储中,具体具有五层楼的运载仓储中,可以将物料重量分为不大于1吨、超过1吨且不大于2吨、超过2吨且不大于3吨、超过3吨且不大于4吨、大于4吨,五个重量区间,然后根据物料自身的重量,将最轻的物料放置于第五楼层,重量大于4吨的物料不向第二楼层到第五楼层转运,进而从低楼层向高楼层实现按照物料的重量由重到轻的灵活分配,进而能够大大降低能耗。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整个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还包括安全自动门(图中未示出),各通道口分别设置安全自动门,控制机构3与各安全自动门控制连接,以控制各安全自动门的启闭。安全自动门具体可以为现有的自动卷帘门。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物流能力以及使用的灵活性。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机架21有两个,对应的机架1的升降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各升降通道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每个升降通道中分别装配有一个吊箱22,每个吊箱22分别连接有一个提升驱动源23,进而两个吊箱22中的平移输送机构1的同步使用可以使得物料入库效率提升一倍,且在控制机构3的控制下,两个吊箱22中的平移输送机构1也可以独立工作,实现一用一备;更进一步地,也可以实现同一楼层的物料的一进一出的同步转运处理,进而大大提高了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的灵活性。如图3的第一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布置示意图所示,每个通道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楼层输送机构6,同一楼层中的并排相邻布置地两个楼层输送机构6之间设置有周转输送机构9,以用于将其中一个楼层输送机构6上的物料转载于另一个楼层输送机构6上,同理在第二楼层也可以增设周转输送机构9,进而可以实现物料在相邻的楼层输送机构6的快速转运调整,能够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对物料转运进行临时调整。其中,周转输送机构9为无动力的辊道,也可以采用电动辊道,具体根据情况需要可灵活设计。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转入到周转输送机构9的物料进行临时处理。如图3所示,周转输送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平台10,操作平台10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放置各种工具,以及对物料进行临时处理。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的两层楼层中的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其将第一楼层物料输送到第二楼层的工作过程及物料入库过程为:

1、位置检测机构4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所处楼层;若不在第一楼层,则控制机构3控制升降机构2驱动平移输送机构1移动到第一楼层;控制机构3控制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的所有安全自动门打开;控制机构3调整进入到物料入库状态。

2、载物检测机构5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是否载物;若载物,则控制机构3控制平移输送机构1将物料输送给第一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完成平移输送机构1的物料清空;

3、重量检测机构8测量物料的重量;若重量没有超重,则控制机构3控制输送给第一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否则,控制机构3控制拒绝输送;

4、第一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将物料输送到尺寸检测位,尺寸检测机构7检测物料的长宽高尺寸;若达标,则控制机构3记录有一物料等待输入平移输送机构1,同时控制机构3控制楼层输送机构6将物料输送给停靠于第一楼层的平移输送机构1,平移输送机构1同步运行,接收物料;载物检测机构5同步检测物料载入平移输送机构1,当判定载入完毕后,平移输送机构1停止转动;若不达标,则控制机构3控制拒绝输送。

5、载物检测机构5判定载入完毕后,控制机构3控制升降机构2驱动平移输送机构1移动到第二楼层,当位置检测机构4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交底第二楼层后,则升降机构2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机构3驱动平移输送机构1和第二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工作,进而将平移输送机构1中的物料自动输送到第二楼层的楼层输送机构6中;同时,载物检测机构5检测平移输送机构1的载物状态;当载物状态由有载物变为无载物后,控制机构3控制平移输送机构1停止工作,进而实现将重量以及尺寸合格的物料由第一楼层自动转运到第二楼层。

同理,本实施例中,仓储物料升降传输装置将第二楼层物料输送到第一楼层时,控制机构3处于物料出库状态,进而在控制机构3、平移输送机构1、位置检测机构4、载物检测机构5、楼层输送机构6和尺寸检测机构7的协同配合下实现将第二楼层的物料转载到第一楼层,具体过程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能够将物料自动输送到指定楼层,实现楼层之间的物料自动化交换转运,灵活性高,进而提高物料输送效率,且安全可靠。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