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8356发布日期:2021-09-29 01:2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垃圾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洁工具,传统垃圾桶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现在人们使用的传统垃圾桶,常常将固体、液体垃圾混合在一起。
3.我们常见的垃圾桶一般功能较弱,传统垃圾桶常常将固体液体垃圾混合一起,给倒垃圾和垃圾分类清理带来许多不便,而传统的垃圾桶直接固定在室外的地面上,会对清洁工在清理垃圾桶时造成繁琐的拆装,增加了清洁工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清洁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与支撑组件,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在支撑组件的顶端,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两侧通过转轴铰接有门扣,所述门扣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外壳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分离组件。
6.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轴相对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外表面,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两组所述支架相对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加强柱,两组所述支架的底端开设有立孔,所述立孔的内壁插设有螺栓。
7.优选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活动桶盖,所述活动桶盖的底侧活动连接在外壳的顶端,所述活动桶盖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桶盖的侧壁两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把,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形挤压块,所述半球形挤压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分离内胆,所述分离内胆的侧壁开设有孔眼,所述连接块与分离内胆连接处开设有漏孔。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槽的内壁,所述滑动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壁,所述滑动块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滑动槽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外部,两组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底侧。
9.优选的,所述分离内胆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大小相适配,所述分离内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内表面。
10.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的外表面大小相适配,所述卡块的外表面活动连
接在卡槽的内壁。
11.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螺栓钉在地面上,对整个装置起到稳固作用,当清洁工需要清理垃圾桶内部的垃圾时,用手掰动两个滑动块沿着滑动槽的内壁相互靠拢,靠拢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沿着限位槽的内壁同步滑动,滑动至中心处时将滑动块向着滑动槽的内壁向下滑动,带动限位块脱离外壳的底部,再将外壳通过连接轴转动,即可清理外壳与分离组件,清理完毕后,重新将滑动块沿着滑动槽的内壁向上滑动,带动限位块沿着限位槽的内壁同步向上滑动,当限位块的上表面抵住外壳的底侧时,再将两组滑动块沿着滑动槽向滑动槽的两端拉开,滑动块在运动时带动限位块沿着限位槽同步滑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外壳稳固的放置在支架上不会左右摇摆,搭配连接轴可以让外壳能够在需要转动时解除限位,正常使用时快速的限位,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免去了清洁工在清理垃圾桶时耗费的拆装时间,降低了清洁工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清洁工的工作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先掰动门扣,使门扣内部的卡槽脱离卡块,随后将活动桶盖内部的滑槽沿着拉杆取下,再将活动桶盖放置在加强柱上即可,垃圾丢入分离内胆后,液体顺着孔眼与漏孔流入外壳内部,固体的垃圾则是留在活动内胆的内部,当需要清理外壳与分离内胆时,先将活动桶盖重新盖紧,随后用手握住拉把带动拉杆向上提,将分离内胆内部的固态垃圾向着活动桶盖进行挤压,一方面可以压缩固态垃圾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将没有完全流出的液态垃圾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方便流出,在接触活动桶盖的固定,通过拉杆将分离内胆提起,随后抽去活动桶盖,将分离内胆内部的固态垃圾倒出,再调节支撑组件转动外壳清理外壳的内壁与分离内胆即可,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可以将垃圾进行姑固液分离,压缩固态垃圾的体积,提高分离内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给倒垃圾和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分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分离组件的立体结构仰视图。
19.图例说明:
20.1、外壳;2、支撑组件;21、连接轴;22、支架;23、限位架;24、限位槽;25、滑动槽;26、限位块;27、滑动块;28、加强柱;29、立孔;210、螺栓;3、门扣;4、卡槽;5、分离组件;51、活动桶盖;52、滑槽;53、卡块;54、拉杆;55、拉把;56、半球形挤压块;57、连接块;58、分离内胆;59、孔眼;510、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1与支撑组件2,外壳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在支撑组件2的顶端,外壳1外表面的两侧通过转轴铰接有门扣3,门扣3的内部开设有卡槽4,外壳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分离组件5。
24.下面具体说一下支撑组件2和分离组件5具体设置和作用。
25.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组件2包括连接轴21,连接轴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轴21相对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外表面,两个连接轴21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架22,支架2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23,限位架23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25,限位槽24的内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槽24的内壁,两组限位块2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底侧,两组限位块2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27,滑动块2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5的内壁,滑动块27远离限位块26的一端贯穿滑动槽25并延伸至滑动槽25的外部,两组支架22相对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加强柱28,两组支架22的底端开设有立孔29,立孔29的内壁插设有螺栓210,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螺栓210钉在地面上,对整个装置起到稳固作用,当清洁工需要清理垃圾桶内部的垃圾时,用手掰动两个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的内壁相互靠拢,靠拢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的内壁同步滑动,滑动至中心处时将滑动块27向着滑动槽25的内壁向下滑动,带动限位块26脱离外壳1的底部,再将外壳1通过连接轴21转动,即可清理外壳1与分离组件5,清理完毕后,重新将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的内壁向上滑动,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的内壁同步向上滑动,当限位块26的上表面抵住外壳1的底侧时,再将两组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向滑动槽25的两端拉开,滑动块27在运动时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同步滑动,限位块26与限位槽24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外壳1稳固的放置在支架22上不会左右摇摆,搭配连接轴21可以让外壳1能够在需要转动时解除限位,正常使用时快速的限位。
26.其整个支撑组件2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螺栓210钉在地面上,对整个装置起到稳固作用,当清洁工需要清理垃圾桶内部的垃圾时,用手掰动两个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的内壁相互靠拢,靠拢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的内壁同步滑动,滑动至中心处时将滑动块27向着滑动槽25的内壁向下滑动,带动限位块26脱离外壳1的底部,再将外壳1通过连接轴21转动,即可清理外壳1与分离组件5,清理完毕后,重新将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的内壁向上滑动,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的内壁同步向上滑动,当限位块26的上表面抵住外壳1的底侧时,再将两组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向滑动槽25的两端拉开,滑动块27在运动时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同步滑动,限位块26与限位槽24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外壳1稳固的放置在支架22上不会左右摇摆,搭配连接轴21可以让外壳1能够在需要转动时解除限位,正常使用时快速的限位,通过设置支撑组件2,免去了清洁工在清理垃圾桶时耗费的拆装时间,降低了清洁工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清洁工的工作效率。
27.如图3和图4所示,分离组件5包括活动桶盖51,活动桶盖51的底侧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顶端,活动桶盖5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2,活动桶盖51的侧壁两端固定安装有卡块53,卡槽4的内壁与卡块53的外表面大小相适配,卡块5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在卡槽4的内壁,滑槽5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拉杆54,拉杆5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在滑槽52的内壁,拉杆54的顶端固
定安装有拉把55,拉杆5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半球形挤压块56,半球形挤压块5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7,连接块5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分离内胆58,分离内胆58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大小相适配,分离内胆5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表面,分离内胆58的侧壁开设有孔眼59,连接块57与分离内胆58连接处开设有漏孔510,在使用本装置时,先掰动门扣3,使门扣3内部的卡槽4脱离卡块53,随后将活动桶盖51内部的滑槽52沿着拉杆54取下,再将活动桶盖51放置在加强柱28上即可,垃圾丢入分离内胆58后,液体顺着孔眼59与漏孔510流入外壳1内部,固体的垃圾则是留在活动内胆的内部,当需要清理外壳1与分离内胆58时,先将活动桶盖51重新盖紧,随后用手握住拉把55带动拉杆54向上提,将分离内胆58内部的固态垃圾向着活动桶盖51进行挤压,一方面可以压缩固态垃圾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将没有完全流出的液态垃圾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方便流出,在接触活动桶盖51的固定,通过拉杆54将分离内胆58提起,随后抽去活动桶盖51,将分离内胆58内部的固态垃圾倒出,再调节支撑组件2转动外壳1清理外壳1的内壁与分离内胆58即可。
28.其整个分离组件5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时,先掰动门扣3,使门扣3内部的卡槽4脱离卡块53,随后将活动桶盖51内部的滑槽52沿着拉杆54取下,再将活动桶盖51放置在加强柱28上即可,垃圾丢入分离内胆58后,液体顺着孔眼59与漏孔510流入外壳1内部,固体的垃圾则是留在活动内胆的内部,当需要清理外壳1与分离内胆58时,先将活动桶盖51重新盖紧,随后用手握住拉把55带动拉杆54向上提,将分离内胆58内部的固态垃圾向着活动桶盖51进行挤压,一方面可以压缩固态垃圾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将没有完全流出的液态垃圾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方便流出,在接触活动桶盖51的固定,通过拉杆54将分离内胆58提起,随后抽去活动桶盖51,将分离内胆58内部的固态垃圾倒出,再调节支撑组件2转动外壳1清理外壳1的内壁与分离内胆58即可,通过设置分离组件5,可以将垃圾进行姑固液分离,压缩固态垃圾的体积,提高分离内胆58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给倒垃圾和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
29.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螺栓210钉在地面上,对整个装置起到稳固作用,当清洁工需要清理垃圾桶内部的垃圾时,用手掰动两个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的内壁相互靠拢,靠拢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的内壁同步滑动,滑动至中心处时将滑动块27向着滑动槽25的内壁向下滑动,带动限位块26脱离外壳1的底部,再将外壳1通过连接轴21转动,即可清理外壳1与分离组件5,清理完毕后,重新将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的内壁向上滑动,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的内壁同步向上滑动,当限位块26的上表面抵住外壳1的底侧时,再将两组滑动块27沿着滑动槽25向滑动槽25的两端拉开,滑动块27在运动时带动限位块26沿着限位槽24同步滑动,限位块26与限位槽24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外壳1稳固的放置在支架22上不会左右摇摆,搭配连接轴21可以让外壳1能够在需要转动时解除限位,正常使用时快速的限位,先掰动门扣3,使门扣3内部的卡槽4脱离卡块53,随后将活动桶盖51内部的滑槽52沿着拉杆54取下,再将活动桶盖51放置在加强柱28上即可。
30.垃圾丢入分离内胆58后,液体顺着孔眼59与漏孔510流入外壳1内部,固体的垃圾则是留在活动内胆的内部,当需要清理外壳1与分离内胆58时,先将活动桶盖51重新盖紧,随后用手握住拉把55带动拉杆54向上提,将分离内胆58内部的固态垃圾向着活动桶盖51进行挤压,一方面可以压缩固态垃圾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将没有完全流出的液态垃圾进行进一步的挤压,方便流出,在接触活动桶盖51的固定,通过拉杆54将分离内胆58提起,随后抽去活动桶盖51,将分离内胆58内部的固态垃圾倒出,再调节支撑组件2转动外壳1清理外
壳1的内壁与分离内胆58即可。
3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