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5594发布日期:2021-09-18 01:1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斗轮堆取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散料进行装卸。港口需要把运送来的某些散料,如矿石、煤炭等装船、装车、卸船等。过去采用的“装卸机

自卸车”系统作业中,往返路程多,工作效率很低,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物流需要。斗轮堆取料机为连续装卸机械,可以大大缩短装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斗轮堆取料机的生产率约为单斗装载机的1.5

2.5倍。斗轮堆取料机可用于堆和取粒度小于75mm的矿石物料,适用于大中型码头、矿山、冶金等工矿企业的储料场,是堆取散状物料的优良设备。
3.斗轮堆取料机整体由大车系统、门座架、回转平台、立柱、臂架、斗轮系统、臂架皮带系统、尾车等部分组成。斗轮堆取料机尾车的主要作用是在堆料时将地面系统皮带机的物料送到斗轮堆取料机的臂架皮带机上,由其将物料堆送到料场,其次尾车可以作为系统皮带机的一部分起到物料通过作用。
4.可见,尾车的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物料在堆取料系统中的流向,对料场适应性、节约投资、灵活调度、最大限度发挥料场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国内大多数斗轮机尾车都为单一的折返式或通过式,运行方式比较单一,料场调度不够灵活,场地和设备利用率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尾车料斗相对地面系统皮带机出料口的位置,实现常规堆料切换堆取料通货作业的功能,能够有效减低尾车高度,减少设备作业空间。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包括内拉杆和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一端伸入外拉杆内腔中并与外拉杆内腔滑动配合,内拉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第一拉座,第一拉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底座,第一底座固定连接在尾车上;所述外拉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第二拉座,第二拉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固定连接在地面系统皮带机上;所述外拉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油缸支座,油缸支座上端固定插销油缸,插销油缸的驱动端通过联结板连接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插销,插销能够上下贯穿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插销孔,插销能够伸入任意一个插销孔中,实现内拉杆和外拉杆相对位置的固定。
8.进一步的,外拉杆内腔表面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多个导轨,内拉杆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外拉杆内腔表面的多个导轨上。
9.进一步的,第一销轴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轴板,第一卡轴板通过连接件可拆
卸的连接在第一拉座上,第一卡轴板能够阻挡第一销轴轴向脱落。
10.进一步的,外拉杆面向内拉杆一端设有挡板。
11.进一步的,第二销轴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卡轴板,第二卡轴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拉座上,第二卡轴板能够阻挡第二销轴轴向脱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尾车料斗相对地面系统皮带机出料口的位置,实现常规堆料切换堆取料通货作业的功能,能够有效减低尾车高度,减少设备作业空间。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6.图3为图1中a

a剖视图。
17.图4为图1中b

b剖视图。
18.图5为图1中c

c剖视图。
19.图6为图1中d

d剖视图。
20.其中:1、第一底座;2、第一拉座;3、第一销轴;4、第一卡轴板;5、内拉杆;6、外拉杆;7、第二销轴;8、第二卡轴板;9、导轨;10、挡板;11、第二拉座;12、第二底座;13、油缸支座;14、插销油缸;15、联结板;16、转轴;17、插销;18、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内拉杆5和外拉杆6,内拉杆5 一端伸入外拉杆6内腔中并与外拉杆6内腔滑动配合。内拉杆5和外拉杆6之间能够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调节内拉杆5和外拉杆6连接形成的整体长度。
23.为了保证内拉杆5和外拉杆6之间的相对滑动顺畅,如图5所示,外拉杆 6内腔表面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多个导轨9,内拉杆5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外拉杆6内腔表面的多个导轨9上。
24.如图1和图3所示,内拉杆5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转动连接第一拉座2,第一拉座2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固定连接在尾车上。
2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销轴3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轴板4,第一卡轴板4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拉座2上。第一卡轴板4能够阻挡第一销轴3轴向脱落。
26.如图2和4所示,外拉杆6面向内拉杆5一端设有挡板10,挡板10移动到接近尾车位置时能够起到限位作用。
27.如图1和图2所示,外拉杆6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7转动连接第二拉座11,第二拉座11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底座12,第二底座12固定连接在地面系统皮带机上。
28.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销轴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卡轴板8,第二卡轴板8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拉座11上。第二卡轴板8能够阻挡第二销轴7轴向脱落。
29.如图1和图6所示,外拉杆6外表面固定连接油缸支座13,油缸支座13 上端固定插
销油缸14,插销油缸14的驱动端通过联结板15连接转轴16,转轴 16上转动连接插销17,插销17能够上下贯穿外拉杆6。
30.如图1和图2所示,内拉杆5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插销孔 18,插销17能够伸入任意一个插销孔18中,实现内拉杆5和外拉杆6相对位置的固定。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内拉杆5和外拉杆6 的一端分别和尾车和地面系统皮带机连接。当需要调整尾车和地面系统皮带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时,滑动外拉杆6,使得内拉杆5和外拉杆6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位置调节到位后,由插销油缸14带动插销17伸入插销孔18中,实现内拉杆5和外拉杆6相对位置的固定。
32.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包括内拉杆(5)和外拉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拉杆(5)一端伸入外拉杆(6)内腔中并与外拉杆(6)内腔滑动配合,内拉杆(5)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3)转动连接第一拉座(2),第一拉座(2)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固定连接在尾车上;所述外拉杆(6)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7)转动连接第二拉座(11),第二拉座(11)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底座(12),第二底座(12)固定连接在地面系统皮带机上;所述外拉杆(6)外表面固定连接油缸支座(13),油缸支座(13)上端固定插销油缸(14),插销油缸(14)的驱动端通过联结板(15)连接转轴(16),转轴(16)上转动连接插销(17),插销(17)能够上下贯穿外拉杆(6);所述内拉杆(5)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插销孔(18),插销(17)能够伸入任意一个插销孔(18)中,实现内拉杆(5)和外拉杆(6)相对位置的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杆(6)内腔表面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多个导轨(9),内拉杆(5)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外拉杆(6)内腔表面的多个导轨(9)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3)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轴板(4),第一卡轴板(4)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拉座(2)上,第一卡轴板(4)能够阻挡第一销轴(3)轴向脱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杆(6)面向内拉杆(5)一端设有挡板(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卡轴板(8),第二卡轴板(8)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拉座(11)上,第二卡轴板(8)能够阻挡第二销轴(7)轴向脱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斗轮堆取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斗轮堆取料机脱开式尾车对接结构。其包括内拉杆和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一端伸入外拉杆内腔中并与外拉杆内腔滑动配合,所述外拉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油缸支座,油缸支座上端固定插销油缸,插销油缸的驱动端通过联结板连接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插销,插销能够上下贯穿外拉杆;所述内拉杆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插销孔,插销能够伸入任意一个插销孔中,实现内拉杆和外拉杆相对位置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尾车料斗相对地面系统皮带机出料口的位置,实现常规堆料切换堆取料通货作业的功能,能够有效减低尾车高度,减少设备作业空间。减少设备作业空间。减少设备作业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虎 王磊 沈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工力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