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5548发布日期:2021-09-18 01:1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流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物流柜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节省人力和方便交易等突出特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流柜包括快递柜和售货柜等,其中,快递公司会在居民小区或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设置快递柜,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以及收发快递的用户可以向物流柜内投递快件或者从快递柜中取出快件,从而实现快件的收发;商家会在居民小区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售货柜,顾客由售货柜自助支付货款后,从售货柜中取走商品。为了减少人力成本,通常由无人物流车向物流柜运送货物。
3.然而,现有技术中,无人物流车与物流柜之间的货物转运方式只能通过快递员一件一件地人工搬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货物在无人物流车与物流柜之间转运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的物流设备,物流柜和无人物流车,所述物流柜包括柜体、货箱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柜体的侧表面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容纳口沿第一水平方向向所述柜体的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所述货箱能够容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货箱包括多个存取格,多个所述存取格的开口朝向所述容纳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货箱自所述容纳口送出;所述无人物流车与所述柜体二者中的一者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另一者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与所述信号发射器配合以确定所述无人物流车的位置;所述无人物流车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无人物流车搭载的货箱自所述容纳口进入所述容纳腔。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齿轮和固定安装于所述货箱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齿轮能够与所述齿条啮合。
7.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齿轮容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被配置为在所述货箱进出所述容纳口时与所述齿条配合,以为所述货箱导向。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
9.进一步地,所述物流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托举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货箱上升;当所述托盘上升至最高位置后,所述托盘的下部空间能够容纳另一所述货箱。
1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沿第二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托盘,其中,所述第二
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11.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口贯穿所述柜体设置,所述货箱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存取格。
12.进一步地,所述物流柜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柜体的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人机交互模块。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无人物流车的搭载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能够与所述齿条啮合。
14.进一步地,所述货箱(200)可从所述无人物流车(300)的车身两侧运送至所述无人物流车(300);和/或所述货箱可从柜体(110)的两侧运送至所述容纳腔(112)。
15.本发明物流设备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6.以物流设备中的物流柜为快递柜进行举例说明。当需要分发快件时,快递员可将待分发的多个快件分别存放于货箱的多个存取格中,由无人物流车将上述货箱运送至柜体处,其中,在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的配合作用下,无人物流车运动至其搭载的货箱与容纳口相对应的位置处;然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无人物流车搭载的货箱动作,以将上述货箱经容纳口送入容纳腔中,使得用户可通过与容纳口相对设置的存取格将快件取出;当需要寄递快件时,用户可将需要寄出的快件经容纳口放置于存取格中,快件数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后,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将货箱经容纳口送出至无人物流车,之后,无人物流车将货箱运走,以进行寄递操作。
17.该物流设备将用于存放快件的多个存取格集中于一个货箱,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对货箱在无人物流车和物流柜之间进行整体切换,实现了快件的模块化存放和取出,无需快递员一件一件地人工搬运,大大提高了无人物流车与物流柜之间的货物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的物流柜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的货箱进出无人物流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的货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在无人物流车向柜体运送货箱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在无人物流车向柜体运送货箱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在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

物流柜;200

货箱;300

无人物流车;400

信号发射器;600

托盘;700

人机交互模块;900

摄像头;
27.110

柜体;111

容纳口;112

容纳腔;113

第一导向槽;
28.210

存取格;
29.310

第二导向槽;
30.510

第一齿轮;520

齿条;
31.810

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3.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的物流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的货箱200进出无人物流车300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设备,包括物流柜和无人物流车300,其中,物流柜包括柜体110、货箱200和第一驱动机构,柜体110的侧表面开设有容纳口111,容纳口111沿第一水平方向向柜体110的内部延伸形成容纳腔112;货箱200能够容置于容纳腔112,货箱200包括多个存取格210,多个存取格210的开口朝向容纳口111;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货箱200自容纳口111送出。
34.请继续参照图1,柜体110设置有信号发射器400,无人物流车300设置有信号接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信号接收器用于与信号发射器400配合以确定无人物流车300的位置。并且,无人物流车300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无人物流车300搭载的货箱200自容纳口111进入容纳腔112。
35.以物流设备中的物流柜100为快递柜进行举例说明。当需要分发快件时,快递员可将待分发的多个快件分别存放于货箱200的多个存取格210中,由无人物流车300将上述货箱200运送至柜体110处,其中,在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400的配合作用下,无人物流车300运动至其搭载的货箱200与容纳口111相对应的位置处;然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无人物流车300搭载的货箱200动作,以将上述货箱200经容纳口111送入容纳腔112中,使得用户可通过与容纳口111相对设置的存取格210将快件取出;当需要寄递快件时,用户可将需要寄出的快件经容纳口111放置于存取格210中,快件数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后,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将货箱200经容纳口111送出至无人物流车300,之后,无人物流车300将货箱200运走,以进行寄递操作。
36.该物流设备将用于存放快件的多个存取格210集中于一个货箱200,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对货箱200在无人物流车300和物流柜100之间进行整体切换,实现了快件的模块化存放和取出,无需快递员一件一件地人工搬运,大大提高了无人物流车300与物流柜100之间的货物转运效率。
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以物流柜100作为快递柜使用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物流柜100也可为售货柜。
38.请继续参照图1,其中,箭头ab所指的方向表示第一水平方向,箭头cd所指的方向表示第二水平方向。
39.优选地,信号发射器400为红外线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为红外线接收器。
40.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400也可以为蓝牙信号发射器,对应地,信号接收器
为蓝牙信号接收器;或者,信号发射器400还可以为雷达信号发射器,对应地,信号接收器为雷达信号接收器。
4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信号发射器400设置于无人物流车300,而将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柜体110。
42.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利用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射器400的配合,以实现无人物流车300相对于柜体110位置的调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4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的货箱200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1,并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腔112的第一齿轮510和固定安装于货箱200的齿条520,其中,齿条520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第一齿轮510能够与齿条520啮合。
44.当需要将柜体110中的货箱200运送至无人物流车300时,第一齿轮510转动,在第一齿轮510与齿条520的啮合作用下,货箱200被运送至无人物流车300。这种利用齿轮传动将货箱200送出的结构形式,传动平稳。而且,当无人物流车300的第二驱动机构将其搭载的货箱200自容纳口111向容纳腔112方向输送时,货箱200上固定设置的齿条520还能够逐渐与物流柜100的第一齿轮510啮合,利用第一齿轮510与齿条520的啮合实现货箱200在柜体110的安装到位。
45.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0为两组,两组第一齿轮510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排布,其中,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具体地,每组中,第一齿轮510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的两个第一齿轮510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46.如此设置,不仅能够使货箱200更加平稳地进入容纳腔112或者自容纳腔112输出,而且,还减少了各第一齿轮510所承受的负载,从而延长了第一齿轮510的工作寿命。
47.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无人物流车300的搭载面的第二齿轮810,其中,第二齿轮810能够与货箱200上设置的齿条520配合。
48.当需要将无人物流车300搭载的货箱200运送至柜体110时,第二齿轮810转动,在第二齿轮810与齿条520的啮合作用下,货箱200被运送至柜体110。这种利用齿轮传动将货箱200运送至柜体110的结构形式,传动平稳。而且,当物流柜100的第一驱动机构将容纳腔112中的货箱200自容纳口111送出时,货箱200上固定设置的齿条520还能够逐渐与无人物流车300的第二齿轮810啮合,利用第二齿轮810与齿条520的啮合实现货箱200在无人物流车300的安装到位。
49.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0设置于容纳腔112的底面。如此设置,保证了第一齿轮510与齿条520的啮合可靠性,使得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货箱200平稳送出。
5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齿轮510设置于容纳腔112的侧面,相应地,齿条520设置于货箱200的侧面;无人物流车300设置有龙门架,第二齿轮810设置于龙门架的内侧面,货箱200容置于龙门架内。
51.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13,具体地,第一齿轮510容置于第一导向槽113,且第一导向槽113被配置为在货箱200进出容纳口111时与齿条520配合,以为货箱200导向。
52.第一导向槽113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对第一齿轮510的容纳,而且,还能够与齿条
520配合以实现对货箱200的导向,保证了货箱200在无人物流车300与柜体110之间的顺畅转运。
53.类似地,如图2所示,无人物流车300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10,第二齿轮810容置于第二导向槽310,且第二导向槽310被配置为在货箱200进出无人物流车300时与齿条520配合,以为货箱200导向。
54.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物流柜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12的托盘600,其中,托盘600用于托举容纳腔112内的货箱200上升。并且,当托盘600上升至最高位置后,托盘600的下部空间能够容纳另一货箱200。
55.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在无人物流车300向柜体110运送货箱200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在无人物流车300将第一个货箱200运送至柜体110的容纳腔112中后,托盘600动作,托举货箱200上升,当托盘600上升至最高位置后保持静止,此时,第一个货箱200停留于该位置;之后,下一搭载有货箱200的无人物流车300运动至柜体110处,将所搭载的货箱200运送至托盘600的下部空间。至此,容纳腔112内沿竖直方向排布有两个货箱200。
56.如此设置,增加了物流柜100的存储能力,使得物流柜100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57.当需要将柜体110的容纳腔112中的货箱200转运至无人物流车300时,可以先利用第一齿轮510将位于托盘600下方的货箱200送出,之后,托盘600下降,使由托盘600所承载的货箱200的齿条520与第一齿轮510接触,利用第一齿轮510将该货箱200送出至下一无人物流车300。
5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容纳腔112设置为沿竖直方向排布n个货箱200,其中,n>2,相应地,在容纳腔112中设置n

1个托盘600,利用n

1个托盘600分别实现除最下方货箱200以外其他货箱200的托举。其中,在初始状态下,n

1个托盘600依次叠放,当第一个货箱200进入容纳腔112后,位于最上方的托盘600将该货箱200托举至最高位置,之后,第二个货箱200进入容纳腔112,位于次最上方的托盘600将该货箱200继续托举至一定高度,以此类推。
59.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2沿第二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托盘600。这种通过两端托举实现货箱200上升和下降的托盘600形式,保证了货箱200两端的受力平衡性,实现了货箱200的平稳上升和下降,减少了货箱200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晃动。
60.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在无人物流车300向柜体110运送货箱200时的结构示意图二。请继续参照图1,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容纳口111贯穿柜体110设置,货箱200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存取格210。如此设置,便于不同的用户从柜体110的两侧同时取件和寄件,使得物流柜100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节省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61.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物流柜100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700,具体地,柜体110的沿第一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700。如此设置,便于用户从柜体110的两侧进行操作。
62.优选地,柜体110两侧的人机交互模块700分别对应两个货箱200同一面的存取格210。如此设置,使得用户在一侧的人机交互模块700输入相应的指令后,可以直接在同侧的存取格210进行取件和寄件操作,无需绕到柜体110的另一侧,便于操作。
6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一个人机交互模块700对应操作一个货箱200。
64.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利用人机交互模块700实现取件和寄件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65.请参照图4,所述货箱200可从所述无人物流车300的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运送至所述无人物流车300,也就是车身的两侧,均可实现货箱200的放置或取出;同样地,所述货箱也可从所述容纳腔112的两侧放置或取出。
66.具体地,所述无人物流车(300)可从所述物流柜100的任何一侧(即沿第二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侧)靠近所述货箱,通过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进行对位完成后,可从无人物流车300向所述物流柜200运送货箱或者从所述物流柜200像所述无人物流车300运动货箱。如此设置,可方便无人物流车的停靠,无需停靠在特定的方向,可进一步提高物流中转的效率。
67.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柜体110设置有摄像头900,其中,摄像头900用于采集无人物流车300搭载的货箱200的信息。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设备在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示意图。在无人物流车300向柜体110转运货箱200的工作模式下,如图6所示,当载有满仓快递货箱200的无人物流车300接近柜体110时,摄像头900采集无人物流车300的编号,得知无人物流车300所搭载的满仓快递货箱200信息,与此同时,在柜体110设置的信号发射器400与无人物流车300设置的信号接收器的共同作用下,无人物流车300运动至设定位置;然后,第二齿轮810转动,驱动货箱200向容纳口111方向运动;当货箱200运动至其底部的齿条520与第一齿轮510啮合时,在第一齿轮510的转动作用下,将继续驱动货箱200向容纳腔112运动,直至运动到位;之后,托盘600动作,托举上述货箱200上升至设定高度,以便下一货箱200进入托盘600下方,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700验证身份,自存取格210将快件取出,或者对快件进行寄存。其中,下一货箱200进入容纳腔112的过程与上一货箱200基本相同,也需要在进入之前利用摄像头900对无人物流车300的编号进行采集,以记录货箱200的基本信息。
68.在柜体110向无人物流车300转运货箱200的工作模式下,请继续参照图6,无人物流车300运动至与容纳口111相对的位置处,第一齿轮510转动,驱动下方的货箱200自容纳口111向无人物流车300的方向输出,当货箱200运动至其底部的齿条520与第二齿轮810啮合时,在第二齿轮810的转动作用下,将继续驱动该货箱200向无人物流车300运动,直至运动到位,获得货箱200的无人物流车300将运动至设定位置,以实现快件寄递;之后,下一无人物流车300运动至与容纳口111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托盘600带动其托举的货箱200下降直至货箱200底部的齿条520与第一齿轮510接触,第一齿轮510转动,实现容纳腔112上方货箱200向无人物流车300的转运。
69.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70.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1.上述实施例中,诸如“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7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