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6055发布日期:2021-07-30 13:2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已成为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但伴随着电梯的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电梯事故的居高不下,而电梯警报系统可缩短电梯困人事故的应急响应时间,解决电梯困人救援及时性问题,警报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警报器,分为机械式警报器和电子警报器,警报器主要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或则无线手机gsm.gps网络,通过无线或则有线的方式,连通主人电话,或则手机,实现远程防盗功能的电子产品,现提出的警报装置便于进行安装,现有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在警报装置使用时,不能对警报器起到保护或防尘的作用,警报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致使警报器出现损坏容易导致警报装置警报效果差,无法保证了警报装置的正常使用;

2、在警报装置使用时,不能有效的起到的防尘的作用,空气中的灰尘粘附在散热槽的内表壁上,使得散热效果差致使保护罩内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警报器出现故障,无法保证了警报装置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对警报器起到保护或防尘的作用,警报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致使警报器出现损坏容易导致警报装置警报效果差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起到的防尘的作用,空气中的灰尘粘附在散热栅的内表壁上,使得散热效果差致使保护罩内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警报器出现故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警报器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部且位于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座的内壁开设有杆槽,所述杆槽的内部开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部且位于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保护罩的背面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外部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的内表壁设置有防尘网,且网框的内侧壁设置有嵌块,所述嵌块的外部且位于保护罩的内壁开设有嵌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形状为圆柱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且位于连接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形状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底端拐角处对称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形状为t字形,且螺栓的外部且位于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螺栓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罩、安装块和安装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安装块的尺寸与安装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保护罩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杆槽、螺杆、卡块、卡槽和把手的形状为圆柱结构,且杆槽、螺杆、卡块、卡槽和把手的数量分别为两组,所述杆槽、螺杆、卡块、卡槽和把手分别对称设置在安装块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框和防尘网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嵌块的形状为五边形,且嵌块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嵌槽的数量与嵌块的数量相同,所述网框与保护罩呈卡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罩、安装块、安装槽、杆槽、螺杆、卡块、卡槽和把手,在警报装置使用时,将安装块卡入安装槽内,能够使得保护罩稳固的安装在警报器的外部,使其有效的对警报器起到保护或防尘的作用,避免了警报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致使警报器出现损坏而导致警报装置警报效果差的问题,此外,在安装块卡入安装槽后,工作人员手握把手并转动,使得螺杆在杆槽内转动,使其卡块卡入卡槽内,能够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罩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了安装不牢固致使出现掉落而导致砸伤行人的问题,同时,也便于对保护罩进行拆卸,操作简单便捷,保证了警报装置的正常使用;

2、该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通过设置网框、防尘网、嵌块和嵌槽,在警报装置使用时,将嵌块卡入嵌槽内,能够使得网框和防尘网牢固的安装在散热槽的外部,使其有效的起到的防尘的作用,防止了空气中的灰尘粘附在散热槽的内表壁上,避免了散热效果差致使保护罩内温度过高而导致警报器出现故障的问题,此外,将嵌块拔出嵌槽,可对网框进行拆卸,能够对防尘网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简单便捷,保证了警报装置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中:1、警报器;2、连接座;3、安装板;4、保护罩;5、安装块;6、安装槽;7、杆槽;8、螺杆;9、卡块;10、卡槽;11、把手;12、散热槽;13、网框;14、防尘网;15、嵌块;16、嵌槽;17、连接线;18、对接槽;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包括警报器1,警报器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3,警报器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罩4,保护罩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5,安装块5的外部且位于连接座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连接座2的内壁开设有杆槽7,杆槽7的内部开设有螺杆8,螺杆8的一端设置有卡块9,卡块9的外部且位于安装块5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0,螺杆8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11,保护罩4的背面设置有散热槽12,散热槽12的外部设置有网框13,网框13的内表壁设置有防尘网14,且网框13的内侧壁设置有嵌块15,嵌块15的外部且位于保护罩4的内壁开设有嵌槽16。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线17,连接线17的形状为圆柱结构;连接线17与电源接线连接,使得给警报装置提供电能。安装板3的顶端且位于连接线1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对接槽18,对接槽18的形状为矩形;在警报装置安装时,对接槽18与安装座预留的对接块进行对接,能够有效的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安装板3的底端拐角处对称设置有螺栓19,螺栓19的形状为t字形,且螺栓19的外部且位于安装板3的内部开设有螺栓槽;将螺栓19旋拧入螺栓槽内,能够使得警报装置稳固的安装在墙体上。保护罩4、安装块5和安装槽6的形状为矩形,安装块5的尺寸与安装槽6的尺寸相匹配,保护罩4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材料;将安装块5卡入安装槽6内,能够使得保护罩4稳固的安装在警报器1的外部,使其有效的对警报器1起到保护或防尘的作用,避免了警报器1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致使警报器1出现损坏而导致警报装置警报效果差的问题。杆槽7、螺杆8、卡块9、卡槽10和把手11的形状为圆柱结构,且杆槽7、螺杆8、卡块9、卡槽10和把手11的数量分别为两组,杆槽7、螺杆8、卡块9、卡槽10和把手11分别对称设置在安装块5的两侧;在安装块5卡入安装槽6后,工作人员手握把手11并转动,使得螺杆8在杆槽7内转动,使其卡块9卡入卡槽10内,能够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罩4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了安装不牢固致使出现掉落而导致砸伤行人的问题。网框13和防尘网14的形状为圆形,嵌块15的形状为五边形,且嵌块15的数量为若干组,嵌槽16的数量与嵌块15的数量相同,网框13与保护罩4呈卡接连接;将嵌块15卡入嵌槽16内,能够使得网框13和防尘网14牢固的安装在散热槽12的外部,使其有效的起到的防尘的作用,防止了空气中的灰尘粘附在散热槽12的内表壁上,避免了散热效果差致使保护罩4内温度过高而导致警报器1出现故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警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线17与电源接线连接,使得给警报装置提供电能,再通过对接槽18和螺栓19的配合,将安装板3安装在墙体上,从而实现对警报装置进行安装,在警报装置使用时,将安装块5卡入安装槽6内,能够使得保护罩4稳固的安装在警报器1的外部,使其有效的对警报器1起到保护或防尘的作用,避免了警报器1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致使警报器1出现损坏而导致警报装置警报效果差的问题,此外,在安装块5卡入安装槽6后,工作人员手握把手11并转动,使得螺杆8在杆槽7内转动,使其卡块9卡入卡槽10内,能够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罩4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了安装不牢固致使出现掉落而导致砸伤行人的问题,同时,也便于对保护罩4进行拆卸,保证了警报装置的正常使用;在警报装置使用时,将嵌块15卡入嵌槽16内,能够使得网框13和防尘网14牢固的安装在散热槽12的外部,使其有效的起到的防尘的作用,防止了空气中的灰尘粘附在散热槽12的内表壁上,避免了散热效果差致使保护罩4内温度过高而导致警报器1出现故障的问题,此外,将嵌块15拔出嵌槽16,可对网框13进行拆卸,能够对防尘网14进行清洗或更换,保证了警报装置的散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