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0687发布日期:2021-10-24 17: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


背景技术:

2.微波炉在贮存、运输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包装盒,利用包装盒对微波炉进行全面保护,为了提升包装盒的抗震缓冲能力,通常会在包装盒内侧增加缓冲包装,常规的缓冲包装为泡沫垫,使用泡沫垫虽然能够对微波炉进行缓冲保护,但是泡沫垫易碎,且泡沫材料不环保,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具有第一缓冲座、第二缓冲座、第三缓冲座、第四缓冲座,可配合包装箱使用,用于提高微波炉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的缓冲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5.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包括第一缓冲座、第二缓冲座、第三缓冲座、第四缓冲座,所述第一缓冲座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座下侧,所述第三缓冲座位于所述第四缓冲座下侧;
6.所述第一缓冲座包括第一外壳、第一侧垫、第二侧垫、第一底垫,所述第一侧垫、第二侧垫、第一底垫均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侧,所述第一外壳上端形成有第一缺口槽,所述第一侧垫、第二侧垫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缺口槽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垫位于所述第一缺口槽下侧;
7.所述第二缓冲座包括第二外壳、第三侧垫、第四侧垫、第二底垫,所述第三侧垫、第四侧垫、第二底垫均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侧,所述第二外壳下端形成有第二缺口槽,所述第三侧垫、第四侧垫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缺口槽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底垫位于所述第二缺口槽上侧;
8.所述第三缓冲座包括第三外壳、第五侧垫、第六侧垫、第三底垫,所述第五侧垫、第六侧垫、第三底垫均位于所述第三外壳内侧,所述第三外壳上端形成有第三缺口槽,所述第五侧垫、第六侧垫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缺口槽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底垫位于所述第三缺口槽下侧;
9.所述第四缓冲座包括第四外壳、第七侧垫、第八侧垫、第四底垫,所述第七侧垫、第八侧垫、第四底垫均位于所述第四外壳内侧,所述第四外壳下端形成有第四缺口槽,所述第七侧垫、第八侧垫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缺口槽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底垫位于所述第四缺口槽上侧。
10.具体的,所述第一外壳由第一纸卡折叠构成,所述第一纸卡包括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一前折板、第一后折板、与所述第一后折板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一左折板、第一右折板、与所述第一前折板前端弯折连接的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
一后折板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左折板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一右折板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二翼板,所述第一侧垫由第一侧卡折叠构成,所述第一侧卡上设有两个第一v形槽,所述第一侧卡经过折叠后,所述第一侧垫靠向所述第一缺口槽一端形成有第一切面避让部,所述第二侧垫由第二侧卡折叠而成,所述第二侧垫呈l形结构。
11.具体的,所述第一前折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弯折后形成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延伸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一插口。
12.具体的,所述第二外壳由第二纸卡折叠构成,所述第二纸卡包括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二前折板、第二后折板、与所述第二后折板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二左折板、第二右折板、与所述第二后折板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二左折板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三翼板,所述第一右折板前端弯折连接有第四翼板,所述第三侧垫由第三侧卡折叠而成,所述第三侧垫呈l形结构,所述第四侧垫由第四侧卡折叠构成,所述第四侧卡上设有两个第二v形槽,所述第四侧卡经过折叠后,所述第四侧垫靠向所述第二缺口槽一端形成有第二切面避让部,所述第二底垫由第一底卡折叠而成,所述第一底卡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弧形避让槽。
13.具体的,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前折板的弯折处设有两个腰孔,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前折板经过弯折后,所述第二外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避让槽匹配的第二弧形避让槽,所述第二前折板前端连接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三延伸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插口。
14.具体的,所述第三外壳由第三纸卡折叠构成,所述第三纸卡包括第三底板、与所述第三底板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三前折板、第三后折板、与所述第三后折板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三左折板、第三右折板、与所述第三前折板前端弯折连接的第四延伸板、与所述第三后折板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五延伸板,所述第三左折板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五翼板,所述第三右折板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六翼板,所述第五侧垫由第五侧卡折叠构成,所述第六侧垫由第六侧卡折叠而成,所述第五侧垫、第六侧垫均呈l形结构。
15.具体的,所述第三前折板与所述第四延伸板弯折后形成有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五延伸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三插口。
16.具体的,所述第四外壳由第四纸卡折叠构成,所述第四纸卡包括第四底板、与所述第四底板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四前折板、第四后折板、与所述第四后折板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四左折板、第四右折板、与所述第四后折板后端弯折连接的第六延伸板,所述第四左折板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七翼板,所述第一右折板前后两端弯折连接有第八翼板,所述第七侧垫由第七侧卡折叠而成,所述第七侧卡上设有三个矩形孔,所述第七侧卡经过弯折后,所述第七侧垫靠向所述第四缺口槽一端形成有凹槽,所述第八侧垫呈l形结构,所述第八侧垫由第八侧卡折叠构成,所述第四底垫由第二底卡折叠而成,所述第二底卡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矩形避让槽。
17.具体的,所述第四底板与所述第四前折板的弯折处设有两个避让孔,所述第四底板与所述第四前折板经过弯折后,所述第四外壳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矩形避让槽相匹配的第二矩形避让槽,所述第四前折板前端连接有第四插接部,所述第六延伸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插接部相配合的第四插口。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包装,可配合包装箱使用,用于提高微波炉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的缓冲效果,具有第一缓冲座、第二缓冲座、第三缓冲座、第四缓冲座,微波炉放置在第一缓冲座、第二缓冲座、第三缓冲座、第四缓冲座之间,第一缓冲座、第二缓冲座、第三缓冲座、第四缓冲座能够对微波炉的四个方位进行全面防护,抗震缓冲效果极佳;
20.第二、第一缓冲座、第二缓冲座、第三缓冲座、第四缓冲座均由瓦楞纸板折叠而成,通过折叠、组装的方式成型,结构牢固,无需使用对环境不友好的泡沫垫,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第一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第一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爆炸图。
24.图4为第一底垫、第一纸卡、第一侧卡、第二侧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第二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第二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爆炸图。
27.图7为第二纸卡、第三侧卡、第四侧卡、第一底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第三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第三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爆炸图。
30.图10为第三底垫、第三纸卡、第五侧卡、第六侧卡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第四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第四缓冲座的缓冲包装的爆炸图。
33.图13为第四纸卡、第七侧卡、第八侧卡、第二底卡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为:第一缓冲座1、第一缺口槽101、第一外壳11、第一侧垫12、第一切面避让部121、第二侧垫13、第一底垫14、第一纸卡15、第一底板151、第一前折板152、第一插接部1521、第一后折板153、第一左折板154、第一右折板155、第一延伸板156、第二延伸板157、第一插口1571、第一翼板158、第二翼板159、第一侧卡16、第一v形槽161、第二侧卡17、第二缓冲座2、第二缺口槽201、第二弧形避让槽202、第二外壳21、第三侧垫 22、第四侧垫23、第二切面避让部231、第二底垫24、第二纸卡25、第二底板251、腰孔2511、第二前折板252、第二插接部2521、第二后折板253、第二左折板254、第二右折板255、第三延伸板256、第三翼板257、第四翼板258、第三侧卡26、第四侧卡27、第二v形槽271、第一底卡28、第一弧形避让槽281、第二插口2561、第三缓冲座3、第三缺口槽301、第三外壳31、第五侧垫32、第六侧垫33、第三底垫34、第三纸卡35、第三底板351、第三前折板 352、第三插接部3521、第三后折板353、第三左折板354、第三右折板355、第四延伸板356、第五延伸板357、第三插口3571、第五翼板358、第六翼板359、第五侧卡36、第六侧卡37、第四缓冲座4、第四缺口槽401、第二矩形避让槽402、第四外壳41、第七侧垫42、凹槽421、第八侧垫43、第四底垫44、第四纸卡45、第四底板451、避让孔4511、第四前折板452、第四插接部4521、第四后折板453、第四左折板454、第四右折板455、第六延伸板456、第四插口4561、第七翼板457、第八翼板458、第七侧卡46、矩形孔461、第八侧卡47、第二底卡48、第一矩形避让槽481。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6.如图1

13所示:
37.一种有效保护微波炉的缓冲包装,包括第一缓冲座1、第二缓冲座2、第三缓冲座3、第四缓冲座4,第一缓冲座1位于第二缓冲座2下侧,第三缓冲座3位于第四缓冲座4下侧,实际应用时,先准备一个矩形的包装箱,将第一缓冲座1、第三缓冲座3分别置于包装箱内部两侧,然后将微波炉置于第一缓冲座1、第三缓冲座3上侧,再将第二缓冲座2、第四缓冲座4 放置在微波炉上侧,封箱后即可。
38.第一缓冲座1包括第一外壳11、第一侧垫12、第二侧垫13、第一底垫14,第一侧垫12、第二侧垫13、第一底垫14均位于第一外壳11内侧,第一外壳11上端形成有第一缺口槽101,第一侧垫12、第二侧垫13分别位于第一缺口槽101左右两侧,第一侧垫12、第二侧垫13的作用是提高第一外壳11左右两侧的强度,第一底垫14位于第一缺口槽101下侧,第一底垫 14的作用是提高第一外壳11底部的强度。
39.第二缓冲座2包括第二外壳21、第三侧垫22、第四侧垫23、第二底垫24,第三侧垫22、第四侧垫23、第二底垫24均位于第二外壳21内侧,第二外壳21下端形成有第二缺口槽201,第三侧垫22、第四侧垫23分别位于第二缺口槽201左右两侧,第三侧垫22、第四侧垫23的作用是提高第二外壳21左右两侧的强度,第二底垫24位于第二缺口槽201上侧,第二底垫 24的作用是提高第二外壳21顶部的强度。
40.第三缓冲座3包括第三外壳31、第五侧垫32、第六侧垫33、第三底垫34,第五侧垫32、第六侧垫33、第三底垫34均位于第三外壳31内侧,第三外壳31上端形成有第三缺口槽301,第五侧垫32、第六侧垫33分别位于第三缺口槽301左右两侧,第三底垫34位于第三缺口槽 301下侧,第五侧垫32、第六侧垫33的作用是提高第三外壳31左右两侧的强度,第三底垫 34位于第三缺口槽301下侧,第三底垫34的作用是提高第三外壳31底部的强度。
41.第四缓冲座4包括第四外壳41、第七侧垫42、第八侧垫43、第四底垫44,第七侧垫42、第八侧垫43、第四底垫44均位于第四外壳41内侧,第四外壳41下端形成有第四缺口槽401,第七侧垫42、第八侧垫43分别位于第四缺口槽401左右两侧,第七侧垫42、第八侧垫43的作用是提高第四外壳41左右两侧的强度,第二底垫24位于第四缺口槽401上侧,第二底垫 24的作用是提高第四外壳41顶部的强度。
42.第一缺口槽101、第二缺口槽201、第三缺口槽301、第四缺口槽401均根据微波炉的外形而设置,当微波炉置于第一缓冲座1、第二缓冲座2、第三缓冲座3、第四缓冲座4之间时,微波炉的四个边分别插入第一缺口槽101、第二缺口槽201、第三缺口槽301、第四缺口槽401 内侧,从而对微波炉进行限位,达到防止微波炉松动的效果。
43.优选的,第一外壳11由第一纸卡15折叠构成,第一纸卡15包括第一底板151、与第一底板151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一前折板152、第一后折板153、与第一后折板153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一左折板154、第一右折板155、与第一前折板152前端弯折连接的第一延伸板 156、与第一后折板153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二延伸板157,第一左折板154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一翼板158,第一右折板155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二翼板159,第一侧垫12由第一侧卡16折叠构成,第一侧卡16上设有两个第一v形槽161,第一侧卡16经过折叠后,第一侧
垫12靠向第一缺口槽101一端形成有第一切面避让部121,第二侧垫13由第二侧卡17 折叠而成,第二侧垫13呈l形结构。
44.优选的,第一前折板152与第一延伸板156弯折后形成有第一插接部1521,第二延伸板157上设有与第一插接部1521相配合的第一插口1571。
45.优选的,第二外壳21由第二纸卡25折叠构成,第二纸卡25包括第二底板251、与第二底板251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二前折板252、第二后折板253、与第二后折板253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二左折板254、第二右折板255、与第二后折板253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三延伸板 256,第二左折板254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三翼板257,第一右折板155前端弯折连接有第四翼板258,第三侧垫22由第三侧卡26折叠而成,第三侧垫22呈l形结构,第四侧垫23 由第四侧卡27折叠构成,第四侧卡27上设有两个第二v形槽271,第四侧卡27经过折叠后,第四侧垫23靠向第二缺口槽201一端形成有第二切面避让部231,第二底垫24由第一底卡 28折叠而成,第一底卡28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弧形避让槽281。
46.优选的,第二底板251与第二前折板252的弯折处设有两个腰孔2511,第二底板251与第二前折板252经过弯折后,第二外壳21上形成有与第一弧形避让槽281匹配的第二弧形避让槽202,第二前折板252前端连接有第二插接部2521,第三延伸板256上设有与第二插接部2521相配合的第二插口2561。
47.优选的,第三外壳31由第三纸卡35折叠构成,第三纸卡35包括第三底板351、与第三底板351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三前折板352、第三后折板353、与第三后折板353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三左折板354、第三右折板355、与第三前折板352前端弯折连接的第四延伸板 356、与第三后折板353后端弯折连接的第五延伸板357,第三左折板354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五翼板358,第三右折板355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六翼板359,第五侧垫32由第五侧卡36折叠构成,第六侧垫33由第六侧卡37折叠而成,第五侧垫32、第六侧垫33均呈 l形结构。
48.优选的,第三前折板352与第四延伸板356弯折后形成有第三插接部3521,第五延伸板 357上设有与第三插接部3521相配合的第三插口3571。
49.优选的,第四外壳41由第四纸卡45折叠构成,第四纸卡45包括第四底板451、与第四底板451前后两端弯折连接的第四前折板452、第四后折板453、与第四后折板453左右两端弯折连接的第四左折板454、第四右折板455、与第四后折板453后端弯折连接的第六延伸板 456,第四左折板454前后两端均弯折连接有第七翼板457,第一右折板155前后两端弯折连接有第八翼板458,第七侧垫42由第七侧卡46折叠而成,第七侧卡46上设有三个矩形孔461,第七侧卡46经过弯折后,第七侧垫42靠向第四缺口槽401一端形成有凹槽421,第八侧垫 43呈l形结构,第八侧垫43由第八侧卡47折叠构成,第四底垫44由第二底卡48折叠而成,第二底卡48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矩形避让槽481。
50.优选的,第四底板451与第四前折板452的弯折处设有两个避让孔4511,第四底板451 与第四前折板452经过弯折后,第四外壳41上形成有与第一矩形避让槽481相匹配的第二矩形避让槽402,第四前折板452前端连接有第四插接部4521,第六延伸板456上设有与第四插接部4521相配合的第四插口4561。
5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