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压式圆瓶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4698发布日期:2021-09-15 09:0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压式圆瓶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压式圆瓶贴标机。


背景技术:

2.贴标机是以粘合剂把纸或金属箔标签粘贴在规定的包装容器上的设备。贴标签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小产量的贴标均是通过人工直接用手进行贴标签,容易导致标签歪斜,不美观,影响产品的质量,且贴标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标效果好且贴标速度快的手压式圆瓶贴标机。
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压式圆瓶贴标机,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供标机构,还包括贴标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手压机构,所述贴标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前端的导向辊组件、设在导辊组件上方的调节辊、与调节辊相对设置的贴合辊以及顶端位于调节辊与贴合辊之间的剥离板,所述调节辊与贴合辊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瓶体的放置口,所述剥离板的底端固定于机架上,顶端位于瓶体与贴合辊贴合处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与贴合辊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设在机架外侧的控制箱以及设在控制箱上的控制面板,所述贴合辊与导辊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手压机构包括与机架铰接连接的压架、设在压架上的压辊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压辊可通过压架朝向放置口摆动,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压架的上另一端固定于机架上。
5.上述结构中,供标机构上的标签通过导辊组件输送至剥离板与贴合辊之间,贴完标后的标签带通过剥离板另一侧输送至机架外端。将需要贴标的瓶体放置于放置口处与贴合辊以及调节辊相贴合,控制压架朝向机架下压,使得压辊压向瓶体,驱动电机启动,控制贴合辊转动,导向辊组件对标签进行输送,贴合辊将标签压设于瓶体上同时带动瓶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标签能够均匀地贴设于瓶体上,当前瓶体贴设完成后将压架释放,压架通过复位弹簧进行复位,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停止转动,使用者将完成贴标后的瓶体取下,放上下一个瓶体,进行贴标。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人工贴标的贴标效果,且能够提高贴标的效率以及产品贴标后的美观度。通过控制面板能够进行转速等数据的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瓶体进行调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便于压架的复位,且能够防止压架被误压而导致设备启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底板以及相对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导辊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的输送辊、与输送辊相对设置的传输辊以及位于输送辊上方的固定辊,所述输送辊与贴合辊传动连接。
7.上述结构中,传输辊上设有摩擦纹,与输送辊配合,便于将标签进行输送,从而提
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底板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配合形成两端以及顶部呈开口的机架能够便于各个机构的安装以及废标签带的输出,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通过输送辊与贴合辊传动连接能够提高输送标签以及贴标签的同步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贴标签的效果及可靠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调节辊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调节辊的两端均设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外侧的第一锁紧旋钮。
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锁紧旋钮来调节调节辊与贴合辊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瓶体,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传输辊相接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前端均螺纹连接有贯穿至第二滑槽的第二锁紧旋钮。
11.采用上述结构,在标签使用完后,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二锁紧旋钮将传输辊调节至远离输送辊,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再次装入标签后进行压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架包括第一摆动板、第二摆动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的加强杆,所述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一端朝向放置口上方倾斜设置,另一端朝向底板向下延伸设置,且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连固定,所述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底端位于加强杆下方设有输送杆。
13.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加强杆能够提高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输送杆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便于将标签从输送杆下方朝上输送通过,提高了标签输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杆两端套设有限位套。
15.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限位套能够提高标签输送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晃动而产生位移,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压辊的两端均设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位于第一摆动板、第二摆动板外侧的第三锁紧旋钮。
17.上述结构中,使用者可通过第三锁紧旋钮来调节压辊的位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瓶体的规格大小进行调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块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连接轴,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标签通过的卡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与卡口相连通的检测头。
19.上述结构中,标签通过输送杆下方后朝上延伸至卡口内进行输送至导向辊组件,从而能够便于检测头进行检测标签带上的标签是否完整,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贴标的质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连接轴能够提高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连
接强度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标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后端的固定杆、固定于固定杆上的放卷轮、固定于固定杆顶部的摆动杆以及固定于摆动杆相对放卷轮前侧的拉紧辊,所述摆动杆中部与固定杆呈铰接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摆动杆末端与连接杆通过拉簧相连。
21.上述结构中,标签卷套设于放卷轮上,其外端抵接于拉紧辊上方后,朝下延伸至输送杆下方,再从输送杆下方朝向卡口延伸,使得标签与输送杆相抵接,标签穿过卡口后延伸至输送辊下方,并从输送辊与传输辊之间朝上延伸至剥离板与贴合辊之间,使得标签与输送辊以及与固定辊相抵接,最后将标签带拉至剥离板外侧,即剥离板与调节辊之间的放置口下方输出。通过设置固定辊能够防止标签完全贴设于剥离板的底面上,从而提高了标签带输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摆动杆与拉簧相配合能够便于摆动杆将标签拉紧,从而能够提高标签输送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含义:1

机架;2

供标机构;3

贴标机构;4

驱动机构;5

手压机构;31

导向辊组件;32

调节辊;33

贴合辊;34

剥离板;35

放置口;41

控制箱;42

控制面板;51

压架;52

压辊;53

复位弹簧;11

底板;12

第一固定板;13

第二固定板;311

输送辊;312

传输辊;313

固定辊;121

第一滑槽;321

第一锁紧旋钮;122

第二滑槽;3121

第二锁紧旋钮;511

第一摆动板;512

第二摆动板;513

加强杆;6

输送杆;61

限位套;5111

第三滑槽;521

第三锁紧旋钮;7

检测机构;71

第一固定块;72

第二固定块;73

连接轴;711

卡口;21

固定杆;22

放卷轮;23

摆动杆;24

拉紧辊;8

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手压式圆瓶贴标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在机架1上的供标机构2,还包括贴标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手压机构5,所述贴标机构3包括固定在机架1前端的导向辊组件31、设在导辊组件上方的调节辊32、与调节辊32相对设置的贴合辊33以及顶端位于调节辊32与贴合辊33之间的剥离板34,所述调节辊32与贴合辊3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瓶体的放置口35,所述剥离板34的底端固定于机架1上,顶端位于瓶体与贴合辊33贴合处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与贴合辊33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设在机架1外侧的控制箱41以及设在控制箱41上的控制面板42,所述贴合辊33与导辊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手压机构5包括与机架1铰接连接的压架51、设在压架51上的压辊52以及复位弹簧53,所述压辊52可通过压架51朝向放置口35摆动,所述复位弹簧53一端固定于压架51的上另一端固定于机架1上。
28.上述结构中,供标机构2上的标签通过导辊组件输送至剥离板34与贴合辊33之间,
贴完标后的标签带通过剥离板34另一侧输送至机架1外端。将需要贴标的瓶体放置于放置口35处与贴合辊33以及调节辊32相贴合,控制压架51朝向机架1下压,使得压辊52压向瓶体,驱动电机启动,控制贴合辊33转动,导向辊组件31对标签进行输送,贴合辊33将标签压设于瓶体上同时带动瓶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标签能够均匀地贴设于瓶体上,当前瓶体贴设完成后将压架51释放,压架51通过复位弹簧53进行复位,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停止转动,使用者将完成贴标后的瓶体取下,放上下一个瓶体,进行贴标。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人工贴标的贴标效果,且能够提高贴标的效率以及产品贴标后的美观度。通过控制面板42能够进行转速等数据的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大小的瓶体进行调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复位弹簧53能够便于压架51的复位,且能够防止压架51被误压而导致设备启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安全性。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1以及相对设置于底板11两侧的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所述导辊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3上的输送辊311、与输送辊311相对设置的传输辊312以及位于输送辊311上方的固定辊313,所述输送辊311与贴合辊33传动连接。
30.上述结构中,传输辊312上设有摩擦纹,与输送辊311配合,便于将标签进行输送,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底板11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配合形成两端以及顶部呈开口的机架1能够便于各个机构的安装以及废标签带的输出,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通过输送辊311与贴合辊33传动连接能够提高输送标签以及贴标签的同步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贴标签的效果及可靠性。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与调节辊3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滑槽121,所述调节辊32的两端均设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外侧的第一锁紧旋钮321。
32.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锁紧旋钮321来调节调节辊32与贴合辊33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瓶体,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与传输辊312相接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滑槽122,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前端均螺纹连接有贯穿至第二滑槽122的第二锁紧旋钮3121。
34.采用上述结构,在标签使用完后,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二锁紧旋钮3121将传输辊312调节至远离输送辊311,从而能够便于使用者再次装入标签后进行压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架51包括第一摆动板511、第二摆动板51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摆动板511与第二摆动板512的加强杆513,所述第一摆动板511与第二摆动板512一端朝向放置口35上方倾斜设置,另一端朝向底板11向下延伸设置,且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相连固定,所述第一摆动板511与第二摆动板512底端位于加强杆513下方设有输送杆6。
36.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加强杆513能够提高第一摆动板511与第二摆动板5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输送杆6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摆动板511与第二摆动板512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便于将标签从输送杆6下方朝上输送通过,提高了标签输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7.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杆6两端套设有限位套61。
38.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限位套61能够提高标签输送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晃动而产生位移,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动板511与第二摆动板512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5111,所述压辊52的两端均设有与其螺纹连接且位于第一摆动板511、第二摆动板512外侧的第三锁紧旋钮521。
40.上述结构中,使用者可通过第三锁紧旋钮521来调节压辊52的位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瓶体的规格大小进行调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设有检测机构7,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块71、与第一固定块71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块7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固定块71与第二固定块72的连接轴73,所述第一固定块71与第二固定块72朝向第二固定板13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标签通过的卡口711,所述第一固定块71与第二固定块72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与卡口711相连通的检测头。
42.上述结构中,标签通过输送杆6下方后朝上延伸至卡口711内进行输送至导向辊组件31,从而能够便于检测头进行检测标签带上的标签是否完整,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贴标的质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连接轴73能够提高第一固定块71与第二固定块72的连接强度及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3.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标机构2包括固定于机架1后端的固定杆21、固定于固定杆21上的放卷轮22、固定于固定杆21顶部的摆动杆23以及固定于摆动杆23相对放卷轮22前侧的拉紧辊24,所述摆动杆23中部与固定杆21呈铰接连接,所述固定杆21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摆动杆23末端与连接杆通过拉簧8相连。
44.上述结构中,标签卷套设于放卷轮22上,其外端抵接于拉紧辊24上方后,朝下延伸至输送杆6下方,再从输送杆6下方朝向卡口711延伸,使得标签与输送杆6相抵接,标签穿过卡口711后延伸至输送辊311下方,并从输送辊311与传输辊312之间朝上延伸至剥离板34与贴合辊33之间,使得标签与输送辊311以及与固定辊313相抵接,最后将标签带拉至剥离板34外侧,即剥离板34与调节辊32之间的放置口35下方输出。通过设置固定辊313能够防止标签完全贴设于剥离板34的底面上,从而提高了标签带输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摆动杆23与拉簧8相配合能够便于摆动杆23将标签拉紧,从而能够提高标签输送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