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2858发布日期:2021-08-31 13:5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料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料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新材料时,需要通过粉斗将其引导到反应器中,现有的粉斗易出现粉料堆积卡死的现象,影响对反应器内进行顺利的供料,现在工厂中主要是人工用疏通器对下料斗进行疏通,这样做费事费力,且存在在疏通过程中工人会吸入大量粉尘影响健康的情况,影响工人健康;同时不便于观察料斗内粉料的供应情况,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观察下料处是否有粉料堆积的情况,同时能够防止出现粉料堆积卡死的现象,便于操作的粉料下料装置,尤其适合用于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料的下料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梯形斗和连接腔体,所述的连接腔体、梯形斗的顶壁和底壁均为开口,所述的梯形斗的下端与连接腔体上端相连,所述的梯形斗的左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与进料管的一端相连,

在连接腔体前、后端下外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

所述的梯形斗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长方形口,所述的连接腔体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二长方形口,第一观察板上四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穿孔,所述的梯形斗前端设有多个与第一定位穿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一定位螺钉穿过第一定位穿孔且与第一定位螺纹孔螺纹相连,

第二观察板上四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穿孔,所述的连接腔体前壁设有多个与第二定位穿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钉穿过第二定位穿孔且与第二定位螺纹孔螺纹相连,

所述的连接腔体左端上侧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连接腔体右端上侧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件的二通相连,所述的三通管件的三通与气泵的出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梯形斗的顶壁处设有上盖。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观察板设在第一长方形孔前端,所述的第二观察板设在第二长方形孔前端。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观察板和第二观察板的材质均为亚克力材质。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观察板和第二观察板能够看到进入梯形斗和连接腔体内的粉料堆积情况,通过气泵能够对从梯形斗进入到连接腔体内的粉料进行吹气,避免粉料堆积卡死,可根据粉料堆积情况通过调节阀调节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通气量,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

1、梯形斗2、连接腔体3、进料管

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观察板

7、第二观察板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体成型的梯形斗1和连接腔体2,所述的连接腔体2、梯形斗1的顶壁和底壁均为开口,所述的梯形斗1的下端与连接腔体2上端相连,所述的梯形斗1的左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与进料管3的一端相连,

在连接腔体2前、后端下外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所述的第一固定板4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所述的第二固定板5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在材料加工箱的顶壁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穿孔和第二固定穿孔相配合的第一固定螺纹孔和第二固定螺纹孔,通过螺钉将其进行,能够将该下料装置固定在材料加工箱上,

所述的梯形斗1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长方形口,所述的连接腔体2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二长方形口,第一观察板6上四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穿孔,所述的梯形斗1前端设有多个与第一定位穿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一定位螺钉穿过第一定位穿孔且与第一定位螺纹孔螺纹相连,

第二观察板7上四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穿孔,所述的连接腔体2前壁设有多个与第二定位穿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钉穿过第二定位穿孔且与第二定位螺纹孔螺纹相连,通过第一观察板6和第二观察板7能够看到进入梯形斗1和连接腔体2内的粉料堆积情况,

所述的连接腔体2左端上侧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连接腔体2右端上侧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一连接管8的一端与第一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与第二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9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件的二通相连,所述的三通管件的三通与气泵的出口相连(图中三通管件和气泵未画出),通过气泵能够对从梯形斗1进入到连接腔体2内的粉料进行吹气,避免粉料堆积卡死。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梯形斗1的顶壁处设有上盖。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观察板6设在第一长方形孔前端,所述的第二观察板7设在第二长方形孔前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观察板6和第二观察板7的材质均为亚克力材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8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连接管9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可根据粉料堆积情况通过调节阀调节第一连接管8和第二连接管9的通气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进料管另一端通过抽泵与粉料桶相连,将粉料抽到梯形斗内,然后经过连接腔体,通过第一观察板和第二观察板能够观察下料处是否有粉料堆积的情况,当发现有粉料堆积时,在气泵的作用下,通过调节阀调节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通气量,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通过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向连接腔体内进行吹气,将粉料吹起,方便粉料下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梯形斗和连接腔体,所述的连接腔体、梯形斗的顶壁和底壁均为开口,所述的梯形斗的下端与连接腔体上端相连,所述的梯形斗的左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与进料管的一端相连,在连接腔体前、后端下外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穿孔,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穿孔,所述的梯形斗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一长方形口,所述的连接腔体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二长方形口,第一观察板上四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穿孔,所述的梯形斗前端设有多个与第一定位穿孔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一定位螺钉穿过第一定位穿孔且与第一定位螺纹孔螺纹相连,第二观察板上四边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穿孔,所述的连接腔体前壁设有多个与第二定位穿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钉穿过第二定位穿孔且与第二定位螺纹孔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腔体左端上侧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连接腔体右端上侧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件的一通相连,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件的二通相连,所述的三通管件的三通与气泵的出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斗的顶壁处设有上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观察板设在第一长方形孔前端,所述的第二观察板设在第二长方形孔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观察板和第二观察板的材质均为亚克力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在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梯形斗和连接腔体,所述的连接腔体、梯形斗的顶壁和底壁均为开口,所述的梯形斗的下端与连接腔体上端相连,所述的梯形斗的左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与进料管的一端相连,在连接腔体前、后端下外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观察板和第二观察板能够看到进入梯形斗和连接腔体内的粉料堆积情况,通过气泵能够对从梯形斗进入到连接腔体内的粉料进行吹气,避免粉料堆积卡死,可根据粉料堆积情况通过调节阀调节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通气量,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志宏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