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1590发布日期:2021-10-19 22:0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线材自动绕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方便存放、运输、使用和销售线材,线材在生产完后需要绕成多圈线材,例如usb线和电源线等等。由于人工对线材进行绕圈效率低,且绕线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自动绕线装置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0450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绕线扎线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机架,工作台上表面依次设置有上下排线机构、绕线机构,上下排线机构用于夹紧线材,绕线机构包括转盘,转盘中部设置有托线叉,位于托线叉两侧的转盘上还设置有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上下排线机构将线材一端夹紧,且另一端延伸至转盘上,线材的中间位置放置在转盘上的托线叉上,转盘转动,线材绕着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绕圈。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在对线材进行绕圈时,通常会在线材的前端和末端预留一部分,因此存在有将线材放置在绕线机构上时,无法做到线材的启绕点一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线材的启绕点一致,本技术提供一种绕线扎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绕线扎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绕线扎线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上下排线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上下排线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气缸和夹紧组件,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气缸水平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杆和滚轮,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滚轮连接在第一气缸靠近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滚轮靠近或者远离固定杆,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转盘、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和定位块,所述工作台内部设置有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盘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和定位块沿上下排线机构的出料方向依次竖直设置在转盘上,所述定位块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定位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线材靠近插头的一端放置在定位槽内,然后插头抵触在定位块远离第二绕线柱的侧壁上,再将线材的另一端放置在固定杆与滚轮之间,且线材紧贴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运行绕线装置,第一气缸驱动滚轮向固定杆靠近夹住线材,驱动组件驱动转盘转动,线材绕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绕圈,且线材不断从固定杆与滚轮之间出料直至达到预定的绕圈圈数,这样可以确保线材的启绕点保持一致。
9.优选的,所述上下排线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安装板水平设置在第二气缸上表面,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安装板上下移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线装置运行过程中,第二气缸驱动安装板向上移动,线
材在绕圈的过程中也随之向上延伸,可以避免线材重叠在同一个位置上。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滚轮均套设有防护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材被固定杆与滚轮夹住,且在绕线过程中要不断向转盘上出料,在固定杆和滚轮上设置防护套可以避免线材在出料时外皮磨损或变形。
13.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中空设置,所述定位块活动插接在底座内,所述定位块的侧壁水平开设有完全贯穿定位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端均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均延伸至定位块外侧,且两个所述弹簧延伸至定位块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按扣,所述底座对应的两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多组与按扣卡接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定位块通过按扣与安装孔的卡接配合固定插接在底座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材的插头抵触在定位块的侧壁上时会下垂,通过定位块两侧侧壁上的按扣与底座侧壁上的多组安装孔的配合,可以调节定位块在底座上的安装高度,以此来适配插头大小不同的线材,防止线材的插头抵触在转盘上对转盘造成磨损。
15.优选的,所述底座沿上下排线机构的出料方向活动连接在转盘上,位于所述底座底部两侧的转盘上表面沿上下排线机构的出料方向均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接槽,所述底座底部两侧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插接块,所述底座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的配合固定在转盘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底座可以相对第二绕线柱来回移动,以此来调节线材的启绕点。
17.优选的,所述插接块沿上下排线机构的出料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插接块与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底座可以更稳定的固定在转盘上。
19.优选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第一绕线柱固定在安装块上,位于所述上下排线机构与第一绕线柱之间的转盘上表面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块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驱动第一绕线柱相对第二绕线柱来回移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气缸驱动安装块移动,安装块再驱动第一绕线柱相对第二绕线柱来回移动,可以调节绕线圈的大小。
21.优选的,位于所述安装块下方的转盘上表面沿上下排线机构的出料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块底部设置有与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安装块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相对第二绕线柱来回移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第三气缸可以更稳定的驱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操作人员将线材靠近插头的一端放置在定位槽内,然后插头抵触在定位块远离第二绕线柱的侧壁上,再将线材的另一端放置在固定杆与滚轮之间,且线材紧贴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运行绕线装置,第一气缸驱动滚轮向固定杆靠近夹住线材,驱动组件驱动转盘转动,线材绕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绕圈,且线材不断从固定杆与滚轮之间出料直至达到预定的绕圈圈数,这样可以确保线材的启绕点保持一致;
25.(2)由于线材的插头抵触在定位块的侧壁上时会下垂,通过定位块两侧侧壁上的按扣与底座侧壁上的多组安装孔的配合,可以调节定位块在底座上的安装高度,以此来适
配插头大小不同的线材,防止线材的插头抵触在转盘上对转盘造成磨损;
26.(3)通过插接块和插接槽的插接配合,底座可以相对第二绕线柱来回移动,以此来调节线材的启绕点。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的工作台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图4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上下排线机构;3、绕线机构;4、第一气缸;5、安装板;6、第二气缸;7、夹紧组件;8、转盘;9、第一绕线柱;10、第二绕线柱;11、定位块;12、定位槽;13、固定杆;14、滚轮;15、进料通道;16、防护套;17、驱动组件;18、电机;19、轴承;20、传送带;21、第三气缸;22、安装块;23、滑槽;24、滑块;25、底座;26、安装槽;27、固定块;28、弹簧;29、按扣;30、安装孔;31、插接槽;32、插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绕线装置。参照图1,绕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依次设置有上下排线机构2和绕线机构3。上下排线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4、安装板5、第二气缸6和夹紧组件7,第二气缸6竖直设置在工作台1上,安装板5水平设置在第二气缸6上表面,第一气缸4水平设置在安装板5上且与第二气缸6垂直设置。绕线机构3包括转盘8、第一绕线柱9、第二绕线柱10和定位块11,转盘8水平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第一绕线柱9、第二绕线柱10和定位块11沿着上下排线机构2向转盘8的出料方向依次竖直设置在转盘8上表面,且定位块1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定位槽12。
35.具体的,参照图2,夹紧组件7包括固定杆13和滚轮14,固定杆13和滚轮14均为圆柱状,滚轮14连接在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上,固定杆13固定在安装板5上靠近滚轮14的一侧边缘,且第一气缸4、滚轮14和固定杆13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滚轮14与固定杆13之间形成有开口朝向第一绕线柱9的进料通道15,第一气缸4驱动滚轮14相对固定杆13来回移动,固定杆13和滚轮14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护套16。
36.参照图3,位于转盘8下方的工作台1内部设置有驱动转盘8转动的驱动组件17。驱动组件17包括电机18、轴承19和传送带20,电机18设置在转盘8下方的工作台1内,电机18上方连接有传送带20,轴承19设置在电机18一侧,轴承19的上端部与转盘8转动连接,且下端部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传送带20连接电机18和轴承19,进而电机18通过传送带20驱动轴承19转动来驱动转盘8转动。
37.这样一来,操作人员将线材的插头所在的一端放置在定位槽12的槽底,再往上下排线机构2的方向拉动线材,使线材的插头抵紧在定位块11远离上下排线机构2的侧壁上,然后将线材的另一端捋直放置在进料通道15处的安装板5上,且线材抵触在第一绕线柱9和第二绕线柱10的侧壁上,运行绕线装置,第一气缸4驱动滚轮14向固定杆13靠近至滚轮14与
固定杆13轻夹住线材,电机18驱动转盘8转动,线材绕第一绕线柱9和第二绕线柱10绕圈,并且线材不断的从进料通道15往转盘8出料,直至线材完成预定的绕圈数。通过定位块11的限位可以保证每次线材的启绕点都保持一致。
38.由于线材被夹在固定杆13与滚轮14之间,线材需要不断的向转盘8方向出料,并且出料速度比较快,固定杆13和滚轮14可能对线材的外皮造成磨损或使其变形,因此在固定杆13和滚轮14的外侧壁设置一次防护套16,本实施例中,防护套16为橡胶套,橡胶套具有一定的软度,可以对线材起到保护作用。
39.参照图4和图5,转盘8上靠近上下排线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21,第三气缸21的活塞杆朝向第一绕线柱9,转盘8上设置有安装块22,第一绕线柱9竖直固定在安装块22上,第三气缸21的活塞杆连接安装块22且驱动安装块22相对第二绕线柱10来回移动,进而驱动第一绕线柱9相对第二绕线柱10来回移动,以此来调节绕线圈的大小。为了使第三气缸21更稳定的驱动安装块22移动,位于安装块22下方的转盘8上表面沿进料通道15的出料方向延伸设置有滑槽23,安装块22底部设置有与滑槽23滑移配合的滑块24,第三气缸21通过滑块24与滑槽23的配合驱动安装块22相对第二绕线柱10来回移动。
40.由于线材的插头抵触在定位块11的侧壁上时,插头会下垂,若线材的插头较大,插头可能会下垂抵触在转盘8上,线材绕圈过程中插头可以会对转盘8造成磨损,插头自身也会磨损,因此在转盘8上设置有底座25,底座25中空设置,定位块11竖直活动插接在底座25内,定位块1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水平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安装槽26,安装槽2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块27,固定块27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弹簧28,两个弹簧28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定位块11的两侧外侧,且两个弹簧28延伸至定位块11外侧的一端均设置有按扣29,底座25的对应的两个侧壁沿竖直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按扣29卡接配合的安装孔30,定位块11通过两个按扣29与多组安装孔30的卡接配合活动插接在底座25内。
41.这样一来,按压定位块11两侧的按扣29,弹簧28压缩,按扣29伸会安装槽26内,向上或向下移动定位块11使按扣29对安装孔30,松开按扣29,便可调节定位块11在底座25内的安装高度,以此来适配插头大小不同的线材,避免插头抵触在转盘8上。
42.位于底座25底部两侧的转盘8上表面沿进料通道15的出料方向均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接槽31,底座25底部两侧对应位置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块32,插接槽31的数量大于插接块32的数量,底座25通过插接块32与插接槽31的配合固定在转盘8上,并且底座25可沿着插接槽31的延伸方向来回移动,以此来调节线材的启绕点。
4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位块11的高度可调高,线材在第一绕线柱9和第二绕线柱10上抵触的位置也会变高,因此第一绕线柱9和第二绕线柱10的高度应该满足定位块11调节到最高的时候线材仍可完成绕圈,或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线柱9和第二绕线柱10同样也可以设置成高度可调节,例如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来调节高度,这里不作进一步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绕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线材的插头所在一端放置在定位槽12上,线材的另一端被固定杆13和滚轮14夹住,然后转动转盘8,通过第一绕线柱9和第二绕线柱10对线材进行绕圈,定位块11可以保证线材每次的启绕点都一致,第一绕线柱9可相对第二绕线柱10来回移动,以此来调节不同大小的绕线圈,定位块11可相对第二绕线柱10来回移动,以此来调节线材的启绕点,并且定位块11的高度可调节,以此来适配插头大小不同的线材。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