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5156发布日期:2021-10-09 09:5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


背景技术:

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组件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通力合作,在实际生产中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减少组件制作的成本,现有的在制作太阳能电机组件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串固定在转运固定架上进行检查与转运,现有的电池串的转运固定架为通过固定间距的吸盘对电池串进行吸附固定,然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电池串的长度存在不同,在较长的电池串进行吸附时,由于固定间距的吸盘间距无法调节,导致该转运固定架使用不便,而且现有的吸盘气路无法自己选择用与不用,对于不使用的吸盘需要将管扎结封堵,以免其他气路真空度无法满足。因此,需设计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转运固定架上的吸盘位置可调,满足不同长度的电池串的吸附固定,每一个吸盘气路可以自行选择是否使用,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上下对应设置,靠上方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
5.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前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与所述支撑梁滑动连接;
6.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块、吸盘以及气线,所述吸盘通过所述气线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气线上设置有开关阀。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侧面固接有t形滑块,所述支撑梁前侧面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与所述t形滑槽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插杆、弹簧,所述插杆外侧固接第一凸肩,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t形滑槽的端部径向向内固接有第二凸肩,所述插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肩与所述第二凸肩之间,所述插杆远离所述t形滑槽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凸肩。
9.优选的,所述插杆靠近所述t形滑槽的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凸起,所述t形滑槽内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凹洞,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洞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肩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凸起侧面与所述第一
通道内壁接触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垂直,且不相通,所述第二通道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通道两端螺纹连接有气线接头,所述吸盘通过所述气线插接在所述气线接头上,所述开关阀通过所述气线插接在所述气线接头上。
12.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两侧固接有侧板,靠上方的所述支撑梁两端固接有轴,所述轴轴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电机,其中一个所述轴贯通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固接。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梁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开关阀进气端通过螺旋气线连通至气源。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盘组件,并在吸盘组件上设置锁紧组件,通过t形滑槽与t形滑块的配合,实现对吸盘之间间距的自适应调节,通过插杆底端凸起与凹洞的配合,在向外拉动插杆时,使凸起从凹洞中分离,同时挤压弹簧,实现对固定块的解锁,将固定块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插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凸起插入凹洞内,实现对固定块的锁紧;
16.通过将固定块设置第二通道并与吸盘、开关阀连通,通过开关阀的旋动,实现快速对每一个吸盘的使用选择。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的主视图;
19.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锁紧组件、凹洞剖视图;
21.图4为固定块、支撑梁侧视图。
22.其中,1为工作台,2为侧板,3为支撑梁,4为固定块,5为吸盘,6为开关阀,7为插杆,8为凹洞,9为气线接头,10为t形滑槽,11为t形滑块,12为电机,13为凸起,14为弹簧,15为第一凸肩,16为第二凸肩,17为第一通道,18为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参照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上下对应设置,靠上方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1
转动连接;
26.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梁3,所述支撑梁3前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与所述支撑梁3滑动连接,通过滑动吸盘组件实现对吸盘5间距的调整;
27.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块4、吸盘5以及气线,所述吸盘5通过所述气线设置在所述固定块4上,所述固定块4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气线上设置有开关阀6,通过锁紧组件实现在吸盘5间距调整完成后对吸盘组件的锁紧功能,通过开关阀6实现对每一个吸盘5是否选用进行快速选择。
28.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4侧面固接有t形滑块11,所述支撑梁3前侧面开设有t形滑槽10,所述t形滑块11与所述t形滑槽10相适配。
29.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插杆7、弹簧14,所述插杆7外侧固接第一凸肩15,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有第一通道17,所述第一通道1717远离所述t形滑槽10的端部径向向内固接有第二凸肩16,所述插杆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17内,所述弹簧14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肩15与所述第二凸肩16之间,所述插杆7远离所述t形滑槽10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凸肩16。
30.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插杆7靠近所述t形滑槽10的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凸起13,所述t形滑槽10内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凹洞8,所述凸起13与所述凹洞8相适配,通过拉动插杆7端部,使插杆7向外移动,同时将第一通道17内的弹簧14挤压,使得凸起13与凹洞8分离,之后手动移动固定块4,使得固定块4在支撑梁3上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到该位置后,松开插杆7,在弹簧14回缩的作用下,使得凸起13插入到对应的t形滑槽10内的凹洞8中,实现对固定块4的锁紧作用。
31.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肩15与所述第一通道17内壁接触连接,所述凸起13侧面与所述第一通道1717内壁接触连接,第一通道1717保证对凸起13的导向作用。
32.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4上开设有第二通道18,所述第二通道18与所述第一通道17垂直,且不相通,所述第二通道18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通道18两端螺纹连接有气线接头9,所述吸盘5通过所述气线插接在所述气线接头9上,所述开关阀6通过所述气线插接在所述气线接头9上。
33.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1两侧固接有侧板2,靠上方的所述支撑梁3两端固接有轴,所述轴轴接在所述侧板2上,所述侧板2一侧设置有电机12,其中一个所述轴贯通所述侧板2,并与所述电机12输出轴端部固接,靠上方的支撑梁3通过电机12实现转动一定角度,使吸附在吸盘5上的电池串跟随支撑梁3转动相同角度并面向工作人员,实现全面的对电池串吸盘5吸附的背面一侧的检测。
34.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梁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开关阀6进气端通过螺旋气线(图中未画出)连通至气源,气源处接通有真空发生器(图中未画出),通过真空发生器实现对气路抽成真空的状态,进而实现对电池串的吸附,螺旋气线保证了吸盘5可随意移动,使气路不受影响。
3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串转运固定架的工作原理:
36.在需要转运下一批不同长度的电池串时,通过拉动插杆7端部,使插杆7向外移动,同时将第一通道1717内的弹簧14挤压,使得凸起13与凹洞8分离,之后手动移动固定块4,使得固定块4在支撑梁3上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到该位置后,松开插杆7,在弹簧14回缩的作用
下,使得凸起13插入到对应的t形滑槽10内的凹洞8中,实现对固定块4的锁紧作用,之后通过选择需要使用的吸盘5,并相应的将该吸盘5上的开关阀6旋动打开,使吸盘5与上方的开关阀6气路相通,进而对与气路连通的真空发生器操作吸气命令,使得气路形成真空,将电池串吸附在吸盘5上,通过开关阀6的设置可以保证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度完全满足,避免现有技术通过扎结气管封堵不严的缺陷。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