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3539发布日期:2021-09-29 03:2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于大型轴类载重箱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且方便存放的实用的承重箱。用于大型轴类产品的运输。


背景技术:

2.大型轴类运转箱,也就是承载大型轴类运转的箱体使用。大型轴类形状多为圆柱体,运输过程中位置不固定,容易磕碰;尺寸较大而且重量一般很大。由于轴类结构的特殊性,承载其用的运转箱需要特殊的设计来满足其运输,并且大型轴类运输存在不容易固定而且运转箱不易存放的的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型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使运转箱可以折叠存放,而且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减少运输轴类物品的损伤及灰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包括:底板、铰链、四周板、pe网格布,所述底板与四周板经铰链连接,所述四周板在顶部覆盖由pe网格布形成的盖子,该盖子通过防止侧开带固定。
5.所述四周板拆装时位于铰链处向内折叠且一对宽边板位于一对长边板的下方。
6.所述一对长边板的铰链位置位于一对宽边板折叠后的高度位置。
7.所述底板采用五合板材质,四周板采用三合板材质,所述五合板、三合板外部分别用钢板条固定。
8.所述防止侧开带与pe网格布采用螺丝固定。
9.所述四周板上设有小钢板且经螺丝在两端固定。
10.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采用增加铰链的型式使侧板折叠至底板处,使运转箱在空箱状态时可以方便存放,减少占地;而且采用钢板与三合板/五合板结合的型式,不仅保证了运转箱的强度而且减少轴在运输过程中的磕碰;顶部安装的pe网格布起到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分别与底板/四周板连接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型轴类运转箱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型轴类运转箱折叠后的铰链分别与底板/四周板连接示意图。
15.图中:
16.1、pe网格布
ꢀꢀꢀꢀꢀ
2、防止侧开带
ꢀꢀꢀꢀ
3、小钢板
17.4、铰链
ꢀꢀꢀꢀꢀꢀꢀꢀꢀ
5、底板
ꢀꢀꢀꢀꢀꢀꢀꢀꢀꢀ
6、螺丝
18.7、钢板条
ꢀꢀꢀꢀꢀꢀꢀ
8、四周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结构加以说明。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包括侧开防止2、 pe网格布1、小钢板3、铰链4、底板5、螺丝6、钢板条7、四周板8,底板5 采用五合板材质,五合板外加小钢板3固定,四周板8采用三合板材质,三合板外加小钢板3固定,顶部加盖pe网格布1。该装置在空箱存放时,首先将四周板 8中的上下两个小板折叠至底板5,然后将四周板8左侧的板折叠至已经折叠至底板5上的两个小板上,最后将四周板右侧的板折叠至四周板8左侧的板上。至此,运转箱将折叠成高度h=230mm的叠放板。
21.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采用增加铰链的型式使运转箱在空箱状态时可以方便存放,减少占地;而且采用钢板与三合板/五合板结合的型式,不仅保证了运转箱的强度而且减少轴在运输过程中的磕碰;顶部安装的pe网格布起到防尘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包括:底板(5)、铰链(4)、四周板(8)、pe网格布(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5)与四周板(8)经铰链(4)连接,所述四周板(8)在顶部覆盖由pe网格布(1)形成的盖子,该盖子通过防止侧开带(2)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四周板(8)拆装时位于铰链(4)处向内折叠且一对宽边板位于一对长边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对长边板的铰链(4)位置位于一对宽边板折叠后的高度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5)采用五合板材质,四周板(8)采用三合板材质,所述五合板、三合板外部分别用钢板条(7)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止侧开带(2)与pe网格布(1)采用螺丝(6)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四周板(8)上设有小钢板(3)且经螺丝(6)在两端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大型轴类运转箱装置,包括:底板、铰链、四周板、PE网格布,所述底板与四周板经铰链连接,所述四周板在顶部覆盖PE网格布形成的盖子且通过侧开防止固定,利用铰链的开合以实现四周板与底板的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使大型轴类运转箱在空箱时易于存放,并且在大型轴类运输过程中减少磕碰及灰尘。输过程中减少磕碰及灰尘。输过程中减少磕碰及灰尘。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珍 孟凡兴 霍延军 杜建林 高金海 任晓瑛 郑培慧 张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川铁电气(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