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7137发布日期:2021-11-10 01:2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收纳袋或压缩袋的内部通常具有一个容纳空间,这就限制了压缩袋的使用只适用于放置同一性质的物品,无法做到干、湿物品或者洁净物品和非洁净物品的混合放置在同一个手卷袋中。这将限制手卷袋在特殊场合的使用会带来一些不便利的情况,如旅游、出差人员需要准备合适数量的手卷袋以进行物品的分类放置,这将会导致手卷袋使用数量的增加,且在旅行者或出差人员手卷袋数量准备不足的情况或需要分类的物品种类数量增加的时候,还会带来各种不便宜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
4.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袋体膜、位于中间的第二袋体膜和设置在开口端的第一密封条;
6.在袋体的底端,所述的第二袋体膜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的底端闭合连接,形成两个底边封边区;通过将所述的第二袋体膜向内弯折,在袋体的侧边,将折后的两层所述第二袋体膜和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和全部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侧边封边区;所述的第二袋体膜将两侧所述第一袋体膜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共开口、相互平行且独立的第一v形腔室。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袋体底端设置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的第二密封条位于所述底边封边区的内侧,与折后的所述第二袋体膜的两侧形成第二v形腔室。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v形腔室开口端所设置的第三密封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折后的第二袋体膜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袋体膜的长度,在开口端所设置的第一密封条与所述第一袋体膜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条最低点与所述第二袋体膜的折线之间的间距为0

0.1c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袋体膜与所述第一袋体膜宽度相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边封边区的宽度为0.4

0.6c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边封边区的宽度为0.8

1cm,在所述的底边封边区还设有排气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分体式压缩袋适用于旅行、出差时用作方便携带的手卷袋,通过将手卷袋的内部空间有效的分隔成两个独立紧贴的独立空间,使得同一手卷袋可用于收纳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沿图1a

a线手卷袋在展开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沿图1b

b线手卷袋在展开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01

第一袋体膜,102

第二袋体膜,201

底边封边区,202

侧边封边区,301

第一v形腔室,302

第二v形腔室,401

第一密封条,402

第二密封条,403

第三密封条,5

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20.如图1

3所示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该压缩袋的主要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袋体膜101、位于中间的第二袋体膜102和设置在开口端的第一密封条401。 在袋体的底端,两侧的第一袋体膜101没有闭合在一起,所述的第二袋体膜10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101的底端闭合连接,形成两个底边封边区201;之后将所述的第二袋体膜102向内弯折,将第一袋体膜101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腔室。另外在袋体的侧边,将折后的两层所述第二袋体膜102和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101和全部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侧边封边区202;这样所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形成了共开口、相互平行且紧密靠在一起的独立第一v形腔室301。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袋体底端设置的第二密封条402,所述的第二密封条402位于所述底边封边区201的内侧,与折后的所述第二袋体膜102的两侧形成第二v形腔室302。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改进的结构,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v形腔室301开口端所设置的第三密封条403,已形成完全独立分隔的第一v形腔室301。
23.为了使得所形成第一v形腔室301在空间利用率上能够有效的分隔开来,在尺寸设计上,要确保第二袋体膜102折线接近第一密封条401的位置。具体的为对折后的第二袋体膜1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袋体膜101的长度,在开口端所设置的第一密封条401与所述第一袋体膜101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条401最低点与所述第二袋体膜102的折线之间的间距为0

0.1cm。
24.另,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袋体膜102与所述第一袋体膜101宽度相同。
25.所述侧边封边区202的宽度为0.4

0.6cm。
26.所述底边封边区201的宽度为0.8

1cm,在所述的底边封边区201还设有排气孔5。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袋体膜(101)、位于中间的第二袋体膜(102)和设置在开口端的第一密封条(401);在袋体的底端,所述的第二袋体膜(10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101)的底端闭合连接,形成两个底边封边区(201);通过将所述的第二袋体膜(102)向内弯折,在袋体的侧边,将折后的两层所述第二袋体膜(102)和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101)和全部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侧边封边区(202);所述的第二袋体膜(102)将两侧所述第一袋体膜(101)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共开口、相互平行且独立的第一v形腔室(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袋体底端设置的第二密封条(402),所述的第二密封条(402)位于所述底边封边区(201)的内侧,与折后的所述第二袋体膜(102)的两侧形成第二v形腔室(3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v形腔室(301)开口端所设置的第三密封条(4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对折后的第二袋体膜(1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袋体膜(101)的长度,在开口端所设置的第一密封条(401)与所述第一袋体膜(101)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条(401)最低点与所述第二袋体膜(102)的折线之间的间距为0

0.1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袋体膜(102)与所述第一袋体膜(101)宽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封边区(202)的宽度为0.4

0.6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封边区(201)的宽度为0.8

1cm,在所述的底边封边区(201)还设有排气孔(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分体压缩袋,所述手卷袋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袋体膜、位于中间的第二袋体膜和设置在开口端的第一密封条;在袋体的底端,所述的第二袋体膜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的底端闭合连接,形成两个底边封边区;通过将所述的第二袋体膜向内弯折,在袋体的侧边,将折后的两层所述第二袋体膜和两侧的所述第一袋体膜和全部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侧边封边区;所述的第二袋体膜将两侧所述第一袋体膜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共开口、相互平行且独立的第一V形腔室。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手卷袋能够将手卷袋的内部空间有效的分隔成两个独立紧贴的独立空间,可以采用使用同一手卷袋收纳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品。用同一手卷袋收纳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品。用同一手卷袋收纳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品。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威特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