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用制品运输容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8519发布日期:2021-06-04 15:0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冶金用制品运输容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冶金用制品运输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2.冶金就是从原材料中获取金属原料以及金属化合物的过程或工艺,冶金原料多为粉末状或熔炼后的块状,为了更好的转动需要使用到运输容纳装置。
3.中国专利文献cn204162083u公开了一种便于冶金辅料运输的运输装置,涉及冶金领域,本发明人在实现该现有技术时发现其仍具有一定的缺陷,1、转运时缺乏封闭能力,导致粉尘环境容易带动灰尘掺杂在冶金粉末;2、对成品和半成品冶金制品的容纳限位能力角度,导致其相互之间碰撞容易导致损坏,产生较大工差,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3、冶金件在加工后其表面容易润滑需要涂覆润滑油液,油液残留在放置槽内容易导致油污堆积,影响到转运后美观整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转运时缺乏封闭能力,导致粉尘环境容易带动灰尘掺杂在冶金粉末;2、对成品和半成品冶金制品的容纳限位能力角度,导致其相互之间碰撞容易导致损坏,产生较大工差,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3、冶金件在加工后其表面容易润滑需要涂覆交到润滑油液,油液残留在放置槽内容易导致油污堆积,影响到转运后美观整洁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冶金用制品运输容纳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6.一种冶金用制品运输容纳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顶部两侧均通过限位机构卡接有盖板,所述容纳箱内腔设有若干承接机构,且承接机构顶部设有若干放置机构,且容纳箱内腔底部设有出液机构,所述盖板内腔底部通过挤压机构与放置机构顶部相贴合。
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盖板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的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滑杆,所述第四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四滑套,所述第四滑套固定连接在车体顶部开设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第四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第四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四滑套和顶块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连接在盖板底部开设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内腔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内腔两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套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一侧嵌设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且两侧第三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垫,所述第三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三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套和第三把手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承接盘,所述承接盘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容纳箱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的第三滑槽内,所述承接盘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且若干放置机构滑动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与顶部放置机构底部开设的开槽进行卡接,且承接盘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漏液孔。
10.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内腔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垫,且两侧挤压垫之间贴合有冶金构件,所述第一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把手和第一滑套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第一滑块内腔,所述第一滑块内腔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卡块底部,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承接盘内,所述放置座底部开设有通孔。
11.作为优选,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槽,且出液槽开设在容纳箱底部,所述出液槽内腔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放置有吸液海绵。
12.作为优选,所述承接盘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腔一侧嵌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转动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与卡板一侧相贴合。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
14.作为优选,所述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横截面形状均为u形,且车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和推杆。
15.作为优选,所述放置座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且底部两侧放置座之间还卡接有承接槽。
16.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设计的挤压机构和限位机构,当冶金制品装入车体容纳箱后,盖板能够通过底部第二滑槽滑入容纳箱顶部第二滑块内,在向上拉动盖板后,能够带动第二滑块拉动底部第四滑杆,能够在盖板移动后能够推动盖板与第二滑块分离,快速与容纳箱分离,通过底部气囊垫与底部放置座顶部放置的冶金件进行挤压放置,两侧第三滑杆移动拉动第三弹簧吸收底部的挤压振动,第二滑套移动能够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三角板进行支撑,能够快速调节容纳箱的封闭开合,并且能够对位于顶部的放置冶金件进行挤压限位,显著提高放置能力,并且方便通过盖板的开合降低外部灰尘散溢,提高使用适配性。
18.2、本发明通过设计的放置机构和承接机构,通过将冶金件置入承接盘顶部后,承接盘顶部能够通过第一滑块滑入承接盘顶部第一滑槽内,并且通过拧动转轴带动限位板与一侧卡板接触,第一滑块滑入后能够通过底部的开槽与凸块接触调整顶部放置座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冶金件放置,两侧挤压垫能够受力带动第一滑杆拉动第一弹簧对冶金件的挤压放置,避免车体运动时冶金件与放置座内腔两侧的碰撞,显著提高放置适配性和吸能减震效果,并且放置座能够通过底部卡块卡入第一滑块顶部内腔一侧,并且卡块底部的限位块能够避免顶部卡块发生偏转,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容纳限位角度,满足转运放置的需要。
19.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出液机构,当冶金件置入放置座后,能够通过放置座底部开
口流入承接盘内,并且通过承接盘底部漏液孔依次漏入底部出液槽内,此时出液槽内油液能够通过底部倾斜面移入固定座内并通过吸液海绵进行吸收,避免润滑油液堆积在容纳箱内发生凝固,保证转运后承接盘的整洁以及冶金件的外表面的整洁,满足整体转运需要。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的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容纳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的放置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发明的承接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车体;2、侧板;3、容纳箱;4、放置机构;401、放置座;402、第一滑套;403、第一滑杆;404、第一弹簧;405、挤压垫;406、卡块;407、第一滑块;408、限位块;409、卡槽;5、承接机构;501、承接盘;502、凸块;503、漏液孔;504、第一滑槽;505、卡板;506、限位板;507、转轴;508、固定块;509、第三滑块;510、第三滑槽;6、挤压机构;601、第二滑套;602、第二滑杆;603、第二弹簧;604、第一凹槽;605、三角板;606、第三滑套;607、第三滑杆;608、第三弹簧;609、气囊垫;7、限位机构;701、第二滑块;702、第二滑槽;703、第四滑杆;704、第四滑套;705、第四弹簧;706、顶块;707、第二凹槽;8、盖板;9、出液机构;901、出液槽;902、固定座;903、吸液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8.一种冶金用制品运输容纳装置,如图1

图6所示,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容纳箱3,所述容纳箱3顶部两侧均通过限位机构7卡接有盖板8,所述容纳箱3内腔设有若干承接机构5,且承接机构5顶部设有若干放置机构4,且容纳箱3内腔底部设有出液机构9,所述盖板8内腔底部通过挤压机构6与放置机构4顶部相贴合。
29.所述挤压机构6包括第二滑套601,所述第二滑套601滑动连接在盖板8底部开设的第一凹槽604内,所述第二滑套60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602,所述第二滑杆602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604内腔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602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603,所述第二弹簧603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601内腔两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套601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板605,所述三角板605一侧嵌设有第三滑套606,所述第三滑套606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607,且两侧第三滑杆607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垫609,所述第三滑杆60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三滑杆607外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608,所述第三弹簧608两端分别与第三滑套606和第三把手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30.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第二滑块701,所述第二滑块701滑动连接在盖板8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的第二滑槽702内,且第二滑块70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滑杆703,所述第四滑杆703外侧壁套设有第四滑套704,所述第四滑套704固定连接在车体1顶部开设的第二凹槽707内,所述第四滑杆703底端固定连接有顶块706,所述第四滑杆703外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705,所述第四弹簧705两端分别与第四滑套704和顶块706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滑块701和第二滑槽70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所述盖板8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横截面形状均为u形,且车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和推杆,所述放置座401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且底部两侧放置座401之间还卡接有承接槽。
31.实施方式具体为:当冶金制品装入车体1容纳箱3后,盖板8能够通过底部第二滑槽702滑入容纳箱3顶部第二滑块701内,当盖板8与容纳箱3封闭后,第四弹簧705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带动顶块706移动拉动第四滑杆703对t形的第二滑块701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调节盖板8与容纳箱3的封闭效果,并且在向上拉动盖板8后,能够带动第二滑块701拉动底部第四滑杆703,从而能够在盖板8移动后能够推动盖板8与第二滑块701分离,此时能够将盖板8快速与容纳箱3分离,并且在盖板8封闭后,能够通过底部气囊垫609与底部放置座401顶部放置的冶金件进行挤压放置,气囊垫609与冶金件贴合后,能够拉动两侧第三滑杆607移动拉动第三弹簧608,第三弹簧608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吸收底部的挤压振动,保证放置时稳定性,并且三角板605能够通过顶部第二滑套601在第二滑杆602外滑动,第二滑套601移动能够挤压第二弹簧603,第二弹簧603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三角板605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快速调节容纳箱3的封闭开合,并且能够对位于顶部的放置冶金件进行挤压限位,显著提高放置能力,并且方便通过盖板8的开合降低外部灰尘散溢,提高使用适配性。
32.所述承接机构5包括承接盘501,所述承接盘5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509,所述第三滑块509滑动连接在容纳箱3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的第三滑槽510内,所述承接盘50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504,且若干放置机构4滑动在第一滑槽504内,所述第一滑槽504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凸块502,所述凸块502与顶部放置机构4底部开设的开槽进行卡接,且承接盘501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漏液孔503,所述放置机构4包括放置座401,所述放置座401内腔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滑套402,所述第一滑套40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03,所述第一滑杆403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垫405,且两侧挤压垫405之间贴合有冶金构件,所述第一滑杆4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滑杆403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404,所述第一弹簧404两端分别与第二把手和第一滑套402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401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406,所述卡块406卡接在第一滑块407内腔,所述第一滑块407内腔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09,所述卡槽409内卡接有限位块408,所述限位块408固定连接在卡块406底部,且第一滑块407滑动连接在承接盘501内,所述放置座401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承接盘50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8,所述固定块508内腔一侧嵌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转动有转轴507,所述转轴50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转轴5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06,所述限位板506一侧与卡板505一侧相贴合。
33.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将冶金件置入承接盘501顶部后,承接盘501顶部能够通过第一滑块407滑入承接盘501顶部第一滑槽504内,并且通过拧动转轴507带动限位板506与一侧卡板505接触,避免承接盘501运动时发生偏移晃动,保证装配稳定性,当第一滑块407滑入后能够通过底部的开槽与凸块502接触,继而能够调节t形的第一滑块407在第一滑槽504内滑动,进而能够调整顶部放置座401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冶金件放置,并且当冶金件置入放置座401后,两侧挤压垫405能够受力带动第一滑杆403在第一滑套402内滑动,第一滑杆403移动能够拉动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能够能够利用自身拉力保障挤压垫405对冶金件的挤压放置,从而能够避免车体1运动时冶金件与放置座401内腔两侧的碰撞,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放置适配性和吸能减震效果,并且放置座401能够通过底部
卡块406卡入第一滑块407顶部内腔一侧,并且卡块406底部的限位块408能够避免顶部卡块406发生偏转,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容纳限位角度,满足转运放置的需要。
34.所述出液机构9包括出液槽901,且出液槽901开设在容纳箱3底部,所述出液槽901内腔一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座902,所述固定座902内放置有吸液海绵903。
35.实施方式具体为:当冶金件置入放置座401后,能够通过放置座401底部开口流入承接盘501内,并且通过承接盘501底部漏液孔503依次漏入底部出液槽901内,此时出液槽901内油液能够通过底部倾斜面移入固定座902内并通过吸液海绵903进行吸收,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润滑油液堆积在容纳箱3内发生凝固,保证转运后承接盘501的整洁以及冶金件的外表面的整洁,满足整体转运需要。
36.工作原理:当冶金制品装入车体1容纳箱3后,盖板8能够通过底部第二滑槽702滑入容纳箱3顶部第二滑块701内,当盖板8与容纳箱3封闭后,第四弹簧705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带动顶块706移动拉动第四滑杆703对t形的第二滑块701进行支撑,并且在向上拉动盖板8后,能够带动第二滑块701拉动底部第四滑杆703,从而能够在盖板8移动后能够推动盖板8与第二滑块701分离,此时能够将盖板8快速与容纳箱3分离,并且在盖板8封闭后,能够通过底部气囊垫609与底部放置座401顶部放置的冶金件进行挤压放置,气囊垫609与冶金件贴合后,能够拉动两侧第三滑杆607移动拉动第三弹簧608,第三弹簧608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吸收底部的挤压振动,并且三角板605能够通过顶部第二滑套601在第二滑杆602外滑动,第二滑套601移动能够挤压第二弹簧603,第二弹簧603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三角板605进行支撑。
37.通过将冶金件置入承接盘501顶部后,承接盘501顶部能够通过第一滑块407滑入承接盘501顶部第一滑槽504内,并且通过拧动转轴507带动限位板506与一侧卡板505接触,当第一滑块407滑入后能够通过底部的开槽与凸块502接触,继而能够调节t形的第一滑块407在第一滑槽504内滑动,进而能够调整顶部放置座401的相对位置,当冶金件置入放置座401后,两侧挤压垫405能够受力带动第一滑杆403在第一滑套402内滑动,第一滑杆403移动能够拉动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能够能够利用自身拉力保障挤压垫405对冶金件的挤压放置。
38.当冶金件置入放置座401后,能够通过放置座401底部开口流入承接盘501内,并且通过承接盘501底部漏液孔503依次漏入底部出液槽901内,此时出液槽901内油液能够通过底部倾斜面移入固定座902内并通过吸液海绵903进行吸收。
39.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