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9783发布日期:2021-12-24 19:0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尤其涉及使用便利性良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2.以往,存在能够收纳多个针灸针、且能够根据使用根数而将与该使用根数相应的量的针灸针汇总而一块开封的针灸针的包装容器(专利文献1)。
3.该针灸针的包装容器在由容器主体10和在该容器主体10的平面上以能够剥离的方式贴附的片构件20构成的包装容器(泡罩(blister)包装)的一方的端部侧,设置片构件20未对容器主体10的外框部分13贴附的间隙部23。
4.在先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75157号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对于上述针灸针的包装容器,例如考虑将片构件20的大致一半从容器主体10剥离,将容器主体10折弯,将该折弯的倒v字状的容器主体10置于桌子等的载置面,但存在如下问题点:容器主体10在置于桌子等的载置面的情况下,软绵绵而不劲挺、未意图呈倒v字状立起地制作,因此载置状态不稳定,针灸针的取出不稳定而难以使用,而且加上在将容器主体10折弯时折弯的部位任意,从而在折弯部位位于针灸针的针身的情况下,误使针身弯曲而给针身带来损伤以致不能使用。
9.本发明是提供考虑了上述的问题点而做出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1.技术方案1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并列设置多个对针灸针进行收纳的收纳凹处,并且具有处于比所述收纳凹处的底部高的位置的周缘部;片构件,其覆盖该容器主体,且附着于所述周缘部;以及易折弯部,其将收纳于所述收纳凹处的所述针灸针的针柄的长度方向横截,并且设置于所述针柄的下方的所述容器主体,所述针灸针用包装容器至少将所述针灸针埋没于所述收纳凹处内而收纳,在经由所述易折弯部进行折弯而将折弯得到的倒v字状的所述容器主体载置于载置面的情况下,所述容器主体具有能够保持为所述倒v字状的刚性,在所述易折弯部的将所述针灸针的长度方向横截的截面中,所述容器主体的侧壁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外侧而倾斜形成。
12.另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并列设置有多个对针灸针进行收纳的收纳凹处,并且具有处于比所述收纳凹处的底部高的位置的周缘部;片构件,其覆盖该容器主体,且附着于所述容器主体;以及易折弯部,其将收纳于所述收纳凹处的所述针灸针的针柄的长度方向横截,并且设置于所述针柄的下方的所述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片构件的附着部具有周缘附着部和横截方向附着部,所述周缘附着部是
所述片构件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周缘部的附着部分,所述横截方向附着部是设置于所述周缘附着部的内侧,并且沿着将针灸针的针柄的长度方向横截的方向设置的附着部分,从收纳于所述收纳凹处的所述针灸针的针尖观察时,所述易折弯部位于比所述横截方向附着部靠远侧的位置,将所述片构件从所述容器主体沿着所述针灸针的针柄的长度方向剥离,在所述片构件到达所述易折弯部的附着部处,所述周缘附着部位于所述横截方向附着部的外侧。
13.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基础上,横截方向附着部具有与周缘附着部相交的附着部。
14.另外,技术方案4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基础上,距针灸针的针身远的一侧的片构件的端部具备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比容器主体超出,并且使所述片构件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所述容器主体超出的超出量大于所述片构件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比所述容器主体超出的超出量,将所述片构件的剥离沿着收纳于收纳凹处的所述针灸针的长度方向引导。
15.另外,技术方案5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基础上,将片构件从收纳于容器主体的针灸针的针柄沿着朝向针身的方向剥离,然后,对所述容器主体沿着与所述片构件的剥离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易折弯部,将折弯了的所述容器主体呈倒v字状载置于载置面,使收纳于收纳凹处的所述针灸针的所述针柄露出。
16.另外,技术方案6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基础上,在经由易折弯部进行折弯而将折弯得到的倒v字状的所述容器主体载置于载置面的情况下,所述容器主体具有能够保持为所述倒v字状的刚性,在所述收纳凹处设置止动件,利用所述止动件来阻止收纳于所述收纳凹处的所述针灸针的针身向前端侧移动。
17.发明效果
18.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能够在载置面上将折弯了的劲挺的容器主体呈倒v字状稳定地载置,能够用手容易地把持露出的收纳于收纳凹处的针灸针的针柄,另外,在易折弯部的将所述针灸针的长度方向横截的截面中,容器主体的侧壁相对于容器主体的底部朝向容器主体的外侧而倾斜形成,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强度的同时进行折弯,而且,设置于容器主体的易折弯部位于针灸针中的针柄的下方而非针身的下方,从而在折弯了的部位处对针灸针的针柄施加载荷而保护针身。
19.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在将片构件剥离时,当剥离了的片构件到达横截方向附着部时,开封阻力升高,能够促使引起针对剥离的行为的注意而停止剥离的行为,能够防止针灸针的针身露出。
20.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横截方向附着部具有与周缘附着部相交的附着部,因此和横截方向附着部不与周缘附着部相交的情况相比,开封阻力进一步升高,能够进一步促使引起针对剥离的行为的注意而停止剥离的行为,能够防止针灸针的针身露出。
21.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能够将手指引导到超出量大的部位而适当地进行剥离。
22.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能够在载置面上将折弯了的劲挺的容器主体呈倒v字状稳定地载置,能够用手容易地把持露出的收纳于收纳凹处的针灸针的针柄。
23.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能够利用止动件来阻止收纳于收纳凹处的针灸针的针身向前端侧移动,从而保护针灸针的针身的前端。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简要立体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和片构件的附着部。
25.图2是图1的简要右侧视图。
26.图3是图1的简要仰视图。
27.图4是表示将图1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片构件剥离了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与片构件的附着部。
28.图5是表示将图4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片构件剥离了的状态并且以点状表示附着部的简要立体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与片构件的附着部。
29.图6是表示使图5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容器主体弯曲成倒v字状并载置于载置面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与片构件的附着部。
30.图7是表示从图6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取出了针灸针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与片构件的附着部。
31.图8是图1的简要主视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与片构件的附着部。
32.图9是基于图8的9

9线的简要剖视图。
33.图10是将图9的a的部分放大而示出的简要放大剖视图。
34.图11是基于图8的11

11线的简要剖视图。
35.图12是基于图8的12

12线的简要剖视图。
36.图13是基于图8的13

13线的简要剖视图。
37.图14是与图8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不同的另一实施例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简要主视图,省略了针灸针用包装容器与片构件的附着部。
38.附图标记说明:
39.p
ꢀꢀꢀꢀ
针灸针用包装容器
[0040]1ꢀꢀꢀꢀ
针灸针
[0041]
1a
ꢀꢀꢀ
针柄
[0042]
1b
ꢀꢀꢀ
针身
[0043]2ꢀꢀꢀꢀ
收纳凹处
[0044]3ꢀꢀꢀꢀ
底部
[0045]4ꢀꢀꢀꢀ
周缘部
[0046]5ꢀꢀꢀꢀ
载置面
[0047]6ꢀꢀꢀꢀ
顶面
[0048]7ꢀꢀꢀꢀ
附着部
[0049]
10
ꢀꢀꢀ
容器主体
[0050]
20
ꢀꢀꢀ
片构件
[0051]
30
ꢀꢀꢀ
易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参照图1至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
[0053]
图1所示的p为针灸针用包装容器,针灸针用包装容器p具有:板状的容器主体10,其并列设置有多个对针灸针1进行收纳的收纳凹处2(图8、图11~图13),并且具有处于比收纳凹处2的底部3高的位置且平坦的向外周伸出的周缘部4;以及片构件20,其覆盖该容器主体10,且以能够剥离的方式附着(例如基于热封的热熔接)于周缘部4(图5及图6)。
[0054]
需要说明的是,针柄1a由塑料或不锈钢形成,针灸针1的针身1b为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线状体,且在前端形成有针尖部,针身1b根据治疗目的、手的技艺等而具有适合的粗细和长度。针身1b的粗细(线径)例如为0.10mm~0.35mm,长度例如为15mm~150mm。
[0055]
另外,针灸针用包装容器p及片构件20例如由聚丙烯形成。
[0056]
另外,图2、图9及图10所示的30是将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的长度方向横截并且设置于针柄1a的下方的容器主体10的底部的易折弯部,并且至少将针灸针1埋没于收纳凹处2内而收纳。
[0057]
易折弯部30可以设置材质上的易折弯部,但也可以设置构造上的薄壁的易折弯部。
[0058]
即,易折弯部30将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长度方向横截,并且在针灸针1的针柄1a的下方呈直线状设置,容器主体10被易折弯部30划分为第一容器主体10a和第二容器主体10b,易折弯部3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厚度t(例如0.30m)比第一容器主体10a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厚度t及第二容器主体10b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厚度t(例如0.5mm)小(参照图9)。
[0059]
详细叙述的话,易折弯部3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厚度t(例如0.30mm)比和易折弯部30相邻的第一容器主体10a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部位的厚度t及和易折弯部30相邻的第二容器主体10b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部位的厚度t(例如0.5mm)小(参照图9)。
[0060]
另外,如图13所示,使易折弯部30的侧壁30a倾斜(例如使底面3与侧壁30a所成的角度r为45
°
。),保持易折弯部30被折弯了时的容器主体10的强度。
[0061]
即,在易折弯部30的将针灸针1的长度方向横截的截面中,容器主体10的侧壁相对于容器主体10的底部趋向容器主体10的外侧而倾斜形成。因此,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强度的同时进行折弯,而且设置于容器主体10的易折弯部30位于针灸针1中的不是针身1b的下方而是针柄1a的下方,在折弯的部位处针灸针1的针柄1a被施加载荷而保护针身1b。
[0062]
在经由该易折弯部30进行折弯并将折弯的倒v字状的容器主体10载置于载置面5的情况下,容器主体10具有能够保持为所述倒v字状的刚性(参照图6及图7)。
[0063]
根据针灸针用包装容器p,由于是以将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长度方向且针灸针1的针柄的下方横截的方式设置的易折弯部30,因此即便将片构件20从收纳于容器主体10的针灸针1的针柄1a沿着朝向针身1b的方向剥离,然后,对容器主体10沿着与片构件20的剥离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易折弯部30,也防止针灸针1的针身1b弯曲,另外,例如虽然未图示,能够在左手的中指与食指之间稳定地夹持折弯了的劲挺的板状的容器主体10和剥
离了的片构件20,能够用右手容易地把持露出的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载置面5上将折弯的劲挺的板状的容器主体10呈倒v字状稳定地载置而使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露出,能够用手容易地把持露出的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此外,也无需使针身1b存在于简体内,在将包装开封之后,也无需将针灸针1调换放到浅底盘、针盘中,如图4及图5所示,针灸针1的针柄1a露出以便容易取出,针灸针1的针身1b在取出针灸针1之前被片构件20覆盖,能够防止污染。
[0064]
另外,也是将片构件20从容器主体10剥离,将易折弯部30折弯而将容器主体10向与片构件20的剥离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将折弯了的容器主体10呈倒v字状载置于载置面5,从而使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露出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载置方法”。
[0065]
根据该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载置方法,如图6及图7所示,能够在载置面5上将折弯了的劲挺的板状的容器主体10呈倒v字状稳定地载置,而且能够用手容易地把持露出的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
[0066]
另外,图5中点状所示的部件是基于热封的附着部7,容器主体10与片构件20的附着部7具有周缘附着部71和横截方向附着部72,所述周缘附着部71是片构件20与容器主体10的周缘部的附着部分,所述横截方向附着部72是设置于所述周缘附着部71的内侧、并且沿着将针灸针1的针柄1a的长度方向横截的方向设置的附着部分,横截方向附着部72例如设置于容器主体10的顶面6。
[0067]
从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尖观察时,易折弯部30位于比横截方向附着部72靠远侧的位置。
[0068]
带有附着部7的部位为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的上方且相邻的收纳凹处2之间的顶面6,片构件20经由附着部(例如基于热封的热熔接)而附着于顶面6(关于附着部,参照图5中点状所示的部分)。
[0069]
将片构件20从容器主体10沿着针灸针1的针柄1a的长度方向剥离,在片构件20到达易折弯部30的附着部7处,周缘附着部71位于横截方向附着部72的外侧。
[0070]
需要说明的是,横截方向附着部72可以不与周缘附着部71相交,但优选的是,横截方向附着部72具有与周缘附着部71相交的附着部为佳。
[0071]
因此,在将片构件20剥离时,当剥离了的片构件20到达片构件20与顶面6相附着的横截方向附着部72时,开封阻力升高,能够促使引起针对剥离的行为的注意而停止剥离的行为,能够防止针灸针1的针身1b露出。
[0072]
需要说明的是,顶面6如图4所示那样形成有多个。另外,在图4中,将片构件20剥离后的附着部7的残渣省略。
[0073]
另外,上述内容也是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载置方法。
[0074]
即,具备:容器主体10,其并列设置有多个对针灸针1进行收纳的收纳凹处2,并且具有处于比收纳凹处2的底部高的位置的周缘部4;片构件20,其覆盖该容器主体10,且附着(例如热熔接)于周缘部4;以及易折弯部30,其以位于针灸针1的针柄1a的下方且将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长度方向横截的方式设置于容器主体10。
[0075]
在该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载置方法中,将片构件20从收纳于容器主体10的针灸针1的针柄1a朝向针身1b的方向剥离,然后,对容器主体10向与片构件20的剥离方向相反的方向折弯易折弯部30,将折弯了的容器主体10呈倒v字状载置于载置面5,从而使收纳于收纳
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露出(参照图5及图6)。
[0076]
根据该针灸针用包装容器的载置方法,能够在载置面5上将折弯了的劲挺的容器主体10呈倒v字状稳定地载置,而且使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柄1a露出,因此能够用手容易地把持针灸针1的针柄1a。
[0077]
接着,关于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其他实施例的针灸针用包装容器p进行说明(图14)。
[0078]
即,与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为x方向,片构件20的x方向为宽度方向,距针灸针1的针身1b远的一侧的片构件20的端部具备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比容器主体10超出,并且使片构件20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20m的比容器主体10超出的超出量大于片构件20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0v、20w的比容器主体10超出的超出量,将片构件20的剥离沿着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长度方向引导,且设为能够用手把持。即,片构件20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20m的超出量w比片构件20的端部的超出量z大。
[0079]
其理由如下。
[0080]
即,当片构件20的端部的比容器主体10超出的超出量恒定时,会有时用手把持片构件20的宽度的端部(20v、20w)而进行剥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相对于片构件20与相邻的收纳凹处2之间的顶面6附着的附着部从斜向而非正交方向作用剥离力而容易剥离这样的不良状况,但根据该针灸针用包装容器p,距针灸针1的针身1b远的一侧的片构件20的端部比容器主体10超出,并且片构件20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20m的比容器主体1超出的超出量大于片构件20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0v、20w的比容器主体1超出的超出量,因此当将手指引导到超出量大的部位20m而片构件20的剥离到达附着部时,阻力变大,并且相对于附着部从正交方向作用剥离力,不容易剥离,使剥离作用停止而避免剥离超过附着部,从而能够防止所述不良状况。
[0081]
需要说明的是,针灸针用包装容器p至少将针灸针1埋没于收纳凹处2内而收纳,经由易折弯部30而折弯,在将折弯得到的倒v字状的容器主体10载置于载置面5的情况下,容器主体10具有能够呈倒v字状保持的刚性,在收纳凹处2设置止动件s,利用该止动件s来阻止收纳于收纳凹处2的针灸针1的针身1b向前端侧移动,从而保护针灸针1的针身1b的前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