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墙吊篮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55503发布日期:2021-05-14 13:5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墙吊篮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扶墙吊篮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吊篮装置是使用混凝土配重块进行竖向压力固定,根据吊篮的配重块数量从而决定起重重量,且对于吊篮的移动费时费力,除此之外吊篮支架放置固定在屋面,导致占用屋面空间以及影响屋面面层施工的进行。因此,针对吊篮的起重重量、安拆挪移、屋面空间占用等问题发明本新型扶墙吊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墙吊篮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扶墙吊篮装置,屋面楼板与女儿墙一体化,女儿墙的顶部设置底座,女儿墙的下部左侧设置拉鼻垫板,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有支架,支架顶部的通孔穿过支架固定钢丝绳,支架固定钢丝绳分别与吊臂上两侧的吊臂调整锁扣连接,起吊钢丝绳穿过两个吊臂调整锁扣与拉鼻垫板连接,末端起吊钢丝一端与左侧的吊臂调整锁扣连接,另一端与拉鼻垫板连接,吊臂的左侧通过拉板与女儿墙固定。
5.在支架固定钢丝绳与吊臂上左侧的吊臂调整锁扣连接处设有钢丝绳紧锁。拉鼻垫板通过上下的固定螺栓a以及固定螺栓b与女儿墙固定。拉板底部通过固定螺栓c及固定螺栓d固定。
6.一种扶墙吊篮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面层处理;1)施工基层使用打磨机或者锉刀等工具将面层的泥浆等处理干净,保证立面整洁,以防止垫板与立面存在缝隙影响安全稳定性;2)使用回弹仪对需支设吊篮的竖向构件进行检测,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则不能进行固定安装;3)如构件立面平整度存在较大的偏差,应及时修补,以保证支架垫板与墙面的完整贴合,保证固定后的支架稳定性;步骤2、放置垫板;按照图纸要求以及墙体的高度,设置的垫板底部高度应高于屋面防水的上翻高度,以免对防水基层造成破坏,以及影响屋面防水的施工,垫板位置确定后用记号笔在墙面上标记出垫板预留孔洞的位置,然后使用电锤进行钻孔;步骤3、支架安装;将支架和垫板上的螺栓孔对其,使用螺栓穿过后,锚入墙面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扳手或者电动扳手对螺帽进行紧固,保证支架稳固不活动;
步骤4、钢丝绳拉结;支架固定完成后,使用钢丝绳与吊臂尾部进行连接,并将钢丝绳另一头与墙面垫板的拉鼻进行连接,并拉紧,结扣稳固;步骤5、调试检查;安装完成后将一定重量的材料放置吊篮上,然后使用吊篮遥控器进行升降测试,然后观察墙面支架固定的部位是否出现开裂、松动等现象,如无异常现象出现,则可以报使用,在调试完成前禁止上人。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承重荷载灵活设置;与传统吊篮相比,混凝土配重块的使用显得极为笨拙,吊篮支架的稳定性以及起重重量严重受到配重数量以及配重的稳定性影响,如果配重块粗线受到震动较大或者混凝土破碎现象,不仅仅是影响到起重重量,更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然而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则会避免此类现象,并且不同型号的螺栓也有不同的承载力指标,选择极为灵活。
8.2、对屋面空间的节省方便施工;与传统吊篮相比,本吊篮支架固定在混凝土竖向构件上,节省了传统支架固定在屋面上的空间,从而屋面面层的相关做法均可以同时施工,不存在制约因素,有利的进行工序穿插工作,大量的节省工期时间,有效的节省成本。
9.3、安拆方便,移动效率高;与传统吊篮相比,螺栓固定使用时间远少于配重块的搬运时间,尤其是换楼座施工。在现今的建筑形式中,建筑群施工中就更能体现出本产品的优越性,能大量节约时间,亦能大量节约人工成本,对工期、成本均有利。
10.4、推广应用的价值;本产品对工期、成本、效率均产生有利影响,在现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效率高、工序穿插便利、施工冲突少、费用低、安全隐患小,符合规范的各种指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符合建筑各方的利益以及安全标准,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扶墙吊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

支架固定钢丝绳、2

吊臂、3

支架、4

底座、5

女儿墙、6

屋面楼板、7

起吊钢丝绳、8

钢丝绳紧锁、9

吊臂调整锁扣、11

末端起吊钢丝、12

固定螺栓a、13

拉鼻垫板、14

固定螺栓b、15

拉板、16

固定螺栓c、17

固定螺栓d。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扶墙吊篮装置,屋面楼板6与女儿墙5一体化,女儿墙5的顶部设置底座4,女儿墙5的下部左侧设置拉鼻垫板13,所述底座4顶部连接有支架3,支架3顶部的通孔穿过支架固定钢丝绳1,支架固定钢丝绳1分别与吊臂2上两侧的吊臂调整锁扣9连接,起吊钢丝绳7穿过两个吊臂调整锁扣9与拉鼻垫板13连接,末端起吊钢丝17一端与左侧的吊臂调整锁扣9连接,另一端与拉鼻垫板13连接,吊臂2的左侧通过拉板15与女儿墙5固定。
13.在支架固定钢丝绳1与吊臂2上左侧的吊臂调整锁扣9连接处设有钢丝绳紧锁8。拉鼻垫板13通过上下的固定螺栓a12以及固定螺栓b14与女儿墙5固定。拉板15底部通过固定螺栓c16及固定螺栓d17固定。
14.一种扶墙吊篮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面层处理;1)施工基层使用打磨机或者锉刀等工具将面层的泥浆等处理干净,保证立面整洁,以防止垫板与立面存在缝隙影响安全稳定性;2)使用回弹仪对需支设吊篮的竖向构件进行检测,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则不能进行固定安装;3)如构件立面平整度存在较大的偏差,应及时修补,以保证支架垫板与墙面的完整贴合,保证固定后的支架稳定性;步骤2、放置垫板;按照图纸要求以及墙体的高度,设置的垫板底部高度应高于屋面防水的上翻高度,以免对防水基层造成破坏,以及影响屋面防水的施工,垫板位置确定后用记号笔在墙面上标记出垫板预留孔洞的位置,然后使用电锤进行钻孔;步骤3、支架安装;将支架和垫板上的螺栓孔对其,使用螺栓穿过后,锚入墙面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扳手或者电动扳手对螺帽进行紧固,保证支架稳固不活动;步骤4、钢丝绳拉结;支架固定完成后,使用钢丝绳与吊臂尾部进行连接,并将钢丝绳另一头与墙面垫板的拉鼻进行连接,并拉紧,结扣稳固;步骤5、调试检查;安装完成后将一定重量的材料放置吊篮上,然后使用吊篮遥控器进行升降测试,然后观察墙面支架固定的部位是否出现开裂、松动等现象,如无异常现象出现,则可以报使用,在调试完成前禁止上人。
15.使用时将设备使用螺栓固定在混凝土竖向构件上,使用钢丝绳将吊臂、支架、混凝土竖向构件进行连接,起固定作用,用于起吊反向受力,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配重占用屋面空间以及配重周转使用次数过多造成破损造成安全隐患,解决了空间及安全相关问题。
1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因此等同范围内的同等变化都囊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